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加强和维持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柯美云 《胃肠病学》2000,5(4):201-202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ulx disease,GERD)是由于防御因子减弱,导致攻击因子作用占主导地位的上胃肠道动力性疾病,目前对GERD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以减少或抵抗攻击因子的损伤作用,促进上胃肠道动力,从而减少反流,新药的开发已给大多数GERD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机会,烧心、胸骨后疼痛等症状昨以戏剧性的缓解,少数患者的治疗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可能是选用的药物力度或种类欠佳,未能针对疾病的病理生理,或未能有效地恢复其病理生理,有些患者用药时有效,但停药后症状又复发,实际上,这关系到维持用药的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与哮喘的关系。方法对15例以哮喘为主要表现的GERD患者进行了食管24hpH值监测及胃镜检查,并分析食管pH值与症状的关系,并以22例无呼吸系统症状的GERD患者作为对照。结果以哮喘为主要表现的GERD患者食管24hpH监测的各项指标与无呼吸系统症状的GERD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01,0.05),胃镜结果无显著差异,提示症状与酸反流密切相关。结论以哮喘为主要表现的GERD患者酸反流比普通GERD患者重,并且哮喘为患者的唯一临床表现,而无食管症状,因此临床上极易误诊。  相似文献   

3.
胃食管反流病与功能性肠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与功能性肠病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4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科门诊有上腹症状的病人168例,填写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耐信量表),以Sc≥12为症状性胃食管反流标准,将病人分为两组,Sc≥12组及Sc<12组,记录病人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手术史、用药史,按照功能性肠病罗马Ⅱ诊断标准筛选功能性肠病病人,包括肠易激综合征(IBS)、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胀、功能性腹泻等病人。结果按照罗马Ⅱ标准,两组患IBS及患功能性便秘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发生功能性腹泻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重指数与发生和胃食管反流病程相伴的下消化道功能异常有一定关系。结论胃食管反流可以合并不同程度下消化道功能异常,但具体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食管体部动力异常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背景:食管酸暴露增加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食管体部蠕动不完全或缺乏可造成食管清除功能障碍。目的:评估食管体部动力异常,包括非特异性食管动力紊乱(NEMD)和无效食管收缩(IEM)在GERD患者中的发生率,以及NEMD和IEM与胃食管酸反流和内镜下食管炎的关系,以探讨它们在GERD中的作用。方法:对116例GERD患者行标准食管测压和24h食管pH监测,其中75例患者行内镜检查。结果:98例(84.5%)GERD患者存在食管体部动力异常,其中77例为NEMD,NEMD中8例符合IEM的诊断标准。合并NEMD或IEM的GERD患者的pH<4总时间百分比显著高于食管动力正常患者(8.0%±9.3%和15.7%±13.5%对3.0%±4.7%,P<0.05);立位和卧位pH<4时间百分比亦显著高于食管动力正常患者(立位:8.8%±11.1%和17.4%±21.0%对3.6%±4.1%,P<0.01;卧位:7.0%±10.4%和16.1%±12.2%对2.3%±6.7%,P<0.05)。合并IEM的GERD患者总食管酸清除(EAC)时间和立位EAC时间较食管动力正常患者显著延长(总EAC时间:1.89min/反流±1.82min/反流对0.66min/反流±0.58min/反流,P<0.05;立位EAC时间:1.96min/反流±1.96min/反流对0.59min/反流±0.48min/反流,P<0.05)。75例行内镜检查的GERD患者中,合并NEMD和IEM的患者与食管动力正常患者的内镜下食管炎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惠州地区胃食管反流病(GERD)重叠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症状特征.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到61例GERD症状人群,其中12例(19.7%) GERD重叠IBS患者、49例单纯GERD患者,记录其人口统计学资料以及症状严重程度,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GERD重叠IBS组男女比例为1:1.4,其症状较单纯GERD组严重(P<0.05).结论 GERD与IBS的重叠现象多见,患者多为女性,且症状更严重.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表现有很高的症状重叠现象,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其有共同的危险因素、相同的病理生理学和遗传易感性等有关。治疗GERD和IBS时,应针对其病理机制给予综合治疗,这样才能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Xu XR  Li ZS  Xu GM  Zou DW  Yin N  Ye P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4):269-271
目的 研究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 (DGER)在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对非糜烂性反流病 (NERD)的诊断价值。方法  95例患者根据内镜检查的结果分为反流性食管炎和NERD组 ,对其均进行 2 4h食管 pH和胆汁联合监测。 结果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DGER的各项指标 :吸光度值 >0 14时间百分比 (% )、总反流次数和反流 >5min的次数分别为 19 0 5± 2 3 4 4、30 5 6±34 0 4和 5 90± 6 37,均显著高于NERD组相应的 7 2 6± 11 0 8、15 6 8± 2 0 92和 2 5 9± 3 5 7(P <0 0 5 ) ,而酸反流差异无显著性 ,随着反流性食管炎的程度加重DGER发生率增高 ;18 2 %的NERD患者存在单纯DGER ,联合胆汁监测可使NERD诊断阳性率由 6 5 9%升高到 84 1%。结论 DGER可以单独发生 ,在引起反流性食管黏膜损伤或症状方面都有作用 ,2 4h食管 pH和胆汁联合监测有助于NERD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张宏伟  陈景寒 《山东医药》2004,44(27):70-71
胃食管反流病(GERD)包括由病理性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及并发症(食管狭窄、短食管、Barrett食管、哮喘、吸入性肺炎和反流性咽喉炎等)。GERD发病是多因素的,正常情况下,食管胃连接部存在抗反流屏障,可阻止胃内容物进笔食管。抗反流屏障损害、胃排空和食管酸廓清功能障碍是引发GERD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8岁。主诉:反酸烧心5年余。 1.病例特点介绍患者诉近5年来间断出现反酸、烧心、胸骨后不适,近期症状加重.故就诊,  相似文献   

11.
林如 《实用老年医学》1998,12(6):272-273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在西方国家十分常见,人群患病率达7%~15%,我国北京、上海两地区的预测患病率为4.47%。我们对28例老年GERD患者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发病特点,探讨与食管运动功...  相似文献   

12.
胃食管反流病的胃排空率与感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seophageal reflux diease,GERD)患者的胃排空率,对饱胀、饥饿感知敏感性,及胃排空速度对感知的影响。方法 临床诊断的15例GERD病人和17例对照者采用核素法测定胃液体、固体排空功能,并记录试餐前后饱胀、饥饿计分。结果 GERD组平均胃液体和固体半排空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GERD组在空腹时有较高的饱胀计分和较低的饥饿计分,随着胃排空延迟,餐后GERD组饱胀计分下降和饥饿计分上升较对照组缓慢,结论 GERD病人存在胃液体,固体排空延迟;对饱胀、饥饿感知敏感性增加,胃排空病速度影响对饱胀、饥饿的感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问卷(Reflux disease questionnaire,RDQ)分析消化专家门诊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病情况及患者症状特征。方法对就诊于我院消化专家门诊的1636例患者进行RDQ问卷调查,得分≥12分者诊断为GERD。根据RDQ内容对GERD患者症状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636例消化专家门诊的患者中,GERD的发生率为10.8%。男女发病无差异(11.0%VS10.5%,P〉0.05)。60岁以上年龄组GERD的患病率最高(14.6%),而15~30岁年龄组患病率最低(7.7%)。各年龄组内患病率性别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GERD症状中,烧心与反酸为最常见的症状。症状频率积分比严重程度积分更重要(P〈0.05)。结论消化门诊就诊患者GERD患病率较高。GERD患病无性别差异。老年人的GERD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烧心和反酸为GERD最常见的症状。症状发生频率比严重程度对GERD的诊断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胃食管反流病诊治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多发病,近年我国学者对北京和上海城乡5000例问卷调查显示,伴有反流症状者分别为10.19%和7.76%,推测GERD的患病率为5.77%。而国外对GERD患病率的报道一般为7%~15%,也有高达20%以上的。  相似文献   

15.
胃食管反流检查方法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评估不同的诊断方法在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中的价值。对135全角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并经内镜证实有下段食管炎的患者X线钡餐确定反流,核素显像测定反流,24小时食管内pH监测,LESP测定及Losec实验性治疗。结果显示:X线钡餐检查27例,9例阳性,阳性率为30.3%,核素显像9例,7例阳性,阳性率77.7%;食管内24小时pH监测72例,53例阳性,阳性率73.61%;LESP测定25例,10例阳性,阳性率40%;56例行Losec试验性治疗,有效54例,阳性率96.4%。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的检查方法中,Losec试验性治疗阳性率最高,且不需特殊设备及操作技能,可作为临床上诊断本病的有效方法。食管内24小时pH 和核素显像测定胃食管反流阳性率近似,但后者设备昂贵,仅适用于有胃食管反流疾病的儿童,食管内24小时pH监测敏感性高,不失为诊断胃食管反流疾病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6.
酸反流与胆汁反流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峻  杨昭徐 《胃肠病学》2000,5(4):207-210
目的探讨酸反流与胆汁反流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46例GERD患者(反流性食管炎组30例,胃镜阴性组16例)及26例健康对照者在完成食管测压后,应用便携式食管pH监测仪及Bilitec2000胆汁反流监测仪,同时进行24h食管内酸及胆汁反流的动态连续监测.结果GERD患者酸反流及胆汁反流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且与食管炎严重程度一致.pH<4总时间百分比与胆红素光吸收值(Abs)>0.14,总时间百分比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0.34,P<0.01).酸反流和胆汁反流共存的双重反流在GERD患者中最为常见,且较单纯反流更易引起严重食管炎.结论GERD患者中较为常见的双重反流对食管粘膜的损伤作用强于单纯酸或胆汁的不完全反流,酸反流与胆汁反流间可能有正性协同作用;联合应用胃镜检查及食管内酸和胆汁反流监测将为GERD的诊治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肠易激综合征(IBS)症状的发生率,分析糜烂性食管炎(EE)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亚型患者重叠FD、IBS症状发生率的异同。方法通过胃镜及24h食管pH监测,将147例GERD患者区分为EE47例、病理性酸反流[NERDpH(+)]42例和生理性酸反流[NERDpH(-)]58例。根据罗马Ⅱ诊断标准对患者重叠FD、IBS症状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检验比较不同组间重叠症状发生率。结果147例GERD患者中重叠FD症状54例(36.7%),重叠IBS症状19例(12.9%),其中同时重叠FD、IBS症状10例(6.8%)。EE及NERD组重叠FD症状者分别为11例(23.4%)及43例(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及NERDpH(+)组重叠FD症状者分别为n例(23.4%)及13例(31.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ERDpH(+)组及pH(-)组重叠FD症状者分别为13例(31.0%)及30例(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及NERD组重叠IBS症状者分别为6例(12.8%)及13例(占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ERDpH(+)组及pH(-)组重叠IBS症状者分别为4例(9.5%)及9例(1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GERD患者重叠FD、IBS症状。无异常食管酸暴露的烧心患者易合并FD症状。  相似文献   

18.
抑酸治疗试验对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4h食管pH监测可为诊断胃食管反流病 (GERD)提供可靠的依据 ,但由于其属侵入性检查且费用昂贵而无法普及。近年来临床正探讨用抑酸治疗试验来诊断GERD ,但对其方法及可靠性尚无一致意见 ,在我国也未见系统研究的报道。自 1999年 8月至 2 0 0 1年 3月 ,我们对 110例有烧心、反酸或反食等反流相关症状的患者行 2 4h食管pH监测及质子泵抑制剂抑酸治疗试验 ,以探讨后者对诊断GERD的意义 ,现将其结果分析报告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110例 ,男 6 1例 ,女 4 9例 ,年龄 (46 6±12 4 )岁 ,具有烧心、反酸或反食等症状 …  相似文献   

19.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d reflux disease GERD)为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一组以反酸、反食、烧心等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最早对其病例的报道见于1935年。作者第一次提出胃内分泌物可能导致食管粘膜损伤。GERD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GERD为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其致病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抗反流防御机制下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分析肝硬化失代偿期与GERD(胃食管反流)的关系。肝硬化组(A)34例,疑胃食管反流无肝病史组(B)29例。两组均作胃镜检查,部分作pH测定。镜下粘膜异常A组显著高于B组,A组31例(91.7%),B组10例(35.71%);酸反流参数A组显著高于B组,A组12例(85.71%),B组4例(36.36%)。两者对比,前者酸反流程度显著高于后者(P〈0.05)。肝硬化与GERD关系密切,它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