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牵张损伤后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星形细胞牵张损伤后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取新生1-2d大鼠的皮层细胞原代培养,经纯化后传代培养于乳胶膜培养皿中,采用计算机控制的牵张损伤装置,分别以50,150,250kPa压力牵张损伤培养于乳胶膜上的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用3%戊二醛固定后,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当用50kPa驱动压力进行牵张损伤时,细胞结构即有明显破坏,表现为细胞间隙增宽,部分胞体和突起被撕裂。以50kPa牵张损伤后1h,透射电镜下可见线粒体肿胀,嵴减少,损伤后6h可见线粒体致密,细胞器减少等,当牵引应力增大,星形细胞损伤程度加重,细胞器明显减少,线粒体空泡化,微丝,微管明显减少,直至水样胞质或致密胞体,结论:较小的应力即可致星形细胞紧密连接的破坏和超微结构的改变,可能与脑外伤后产生广泛的脑水肿有关。  相似文献   

2.
林海  刘煜 《中国全科医学》2004,7(17):1216-1218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各时相点海马CAI区超微结构以及中药川芎嗪对该区影响,、方法采用闭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透射电镜下观察海马CAI区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实验组海马CAI区超微结构的改变总体较对照组明显减轻,表现为:再灌注6h(B1组)的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稍肿胀,线粒体结构无明显变化;神经细胞内仅部分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再灌注12h(B2组)的星形胶质细胞,突起肿胀,线粒体结构无明显变化;未与星形胶质细胞相连的神经细胞,胞浆内线粒体肿胀、轴突内线粒体空泡化;与星形胶质细胞相连的神经细胞,内质网脱颗粒,线粒体无明显改变,结论川芎嗪不仅直接保护脑神经元,而且通过保护星形胶质细胞而间接起到保护和修复受损神经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灸效应学体外实验方法观察星形胶质细胞超微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电针治疗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血清对离体培养星形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针灸效应学体外实验方法对离体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用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电针治疗组的星形胶质细胞其溶酶体较造模组少,而高尔基复合、内质网、微管、微丝较造模组明显增多。结论 电针可减轻损伤对星形胶质细胞中溶酶体的刺激,增强细胞器的蛋白合成和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星形细胞牵张损伤后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取新生1~2 d大鼠的皮层细胞原代培养,经纯化后传代培养于乳胶膜培养皿中。采用计算机控制的牵张损伤装置,分别以50、150、250 kPa压力牵张损伤培养于乳胶膜上的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用3%戊二醛固定后,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当用50 kPa驱动压力进行牵张损伤时,细胞结构即有明显破坏,表现为细胞间隙增宽,部分胞体和突起被撕裂;以50 kPa牵张损伤后1 h,透射电镜下可见线粒体肿胀、嵴减少;损伤后6 h可见线粒体致密、细胞器减少等。当牵张应力增大,星形细胞损伤程度加重,细胞器明显减少,线粒体空泡化,微丝、微管明显减少,直至水样胞质或致密胞体。结论较小的应力即可致星形细胞紧密连接的破坏和超微结构的改变,可能与脑外伤后产生广泛的脑水肿有关。  相似文献   

5.
缺血缺氧对星形胶质细胞合成和分泌BDNF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缺血缺氧对星形胶质细胞合成和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分别在低氧去血清中培养1 h、3 h、6 h、12 h、1 d、3 d,采用逆转录PCR检测星形胶质细胞BDNF mRNA的表达,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BDNF的浓度.结果:低氧去血清培养1 h时星形胶质细胞BDNF mRNA表达达峰值,之后逐渐降低,培养12 h后BDNF mRNA持续低于正常培养水平.在低氧去血清刺激下培养上清液中BDNF的浓度迅速增加,培养12 h时达峰值,之后逐渐降低,保持低水平.结论:缺血缺氧促进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反应性增加BDNF的合成和分泌,这种变化与缺血后神经营养补给有关.  相似文献   

6.
吴小梅  杜方  朱俐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5,25(6):410-411,413
目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低氧预适应对神经元缺氧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收集低氧预适应后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ACM)用于神经元培养。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法分析星形胶质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表达。结果:星形胶质细胞缺氧0.5h和3h后,活性升高,促红细胞生成素表达增多;神经元缺氧后活性明显降低,但低氧处理的ACM可阻止此变化的发生。结论:低氧预适应的ACM对神经元缺氧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星形细胞表达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通过培养液作用于神经元,从而抑制神经元缺氧后活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缺氧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及损伤的影响,确定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的最佳缺氧时间点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免疫荧光染色鉴定。通以5%CO2+95%N2混合气体造成缺氧,分别观察缺氧不同时间段星形胶质细胞光镜下的形态变化,死亡细胞数目,培养上清液的氧分压、葡萄糖和乳酸盐的浓度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变化。结果 星形胶质细胞在缺氧条件下,随着时间延长,细胞逐渐出现肿胀、漂浮和坏死。与对照组相比,缺氧10h组死亡细胞数、葡萄糖和乳酸盐的浓度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变化均有明显差异(P<0.05),且与缺氧时间呈正相关,其中缺氧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葡萄糖浓度比对照组明显降低,而乳酸盐浓度和LDH活性则明显升高,而缺氧8h组虽然葡萄糖和乳酸盐的浓度及LDH活性的变化明显,但星形胶质细胞保存着多突触的形态。结论 缺氧可致体外培养的鼠脑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甚至死亡,缺氧8h可作为以体外培养的鼠脑星形胶质细胞为研究对象的缺氧生物学研究的最佳时间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大鼠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OEC)对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T)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嗅鞘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经纯化传代,细胞融合后利用划伤法得到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将嗅鞘细胞与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24 h后,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以及其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的变化.结果: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与嗅鞘细胞共培养后,MTT实验表明其增殖能力增强;免疫荧光染色、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结果表明共培养后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的GFAP和CSPG降低.结论:嗅鞘细胞作用于活化后的星形胶质细胞以后,能够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的分裂增殖,同时能够减少星形胶质细胞胶质化,降低抑制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低氧去血清培养条件下半乳糖凝集素-1(Gal-1)对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低氧去血清条件下体外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分别用高(10mg/L)、中(1mg/L)、低(0.1mg/L)剂量Gal-1干预。采用BrdU掺入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干预1d后,Gal-1高、中、低剂量组BrdU阳性细胞率均低于无干预对照组(P〈0.05);干预3d后,Gal-1高剂量组BrdU阳性细胞率仍低于无干预对照组(P〈0.05),中、低剂量组BrdU阳性细胞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d后,Gal-1高、中剂量组星形胶质细胞S期细胞比例降低,G0/G1细胞比例增高(P〈0.05)。结论:Gal-1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周期进程,可能参与抑制脑缺血后的胶质疤痕形成。  相似文献   

10.
低氧预适应对离体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耐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低氧预适应对体外培养的鼠脑星型胶质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方法 通过检测细胞MTT代谢活性、细胞凋亡率以及超微结构变化探讨低氧预适应对于神经胶质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等检测初步研究可能机制.结果 低氧预适应后48、72 h给予缺氧/复氧细胞产生了一定程度耐受,与缺氧/复氧损伤组比较,细胞代谢活性有所上升.以低氧预适应后48 h给予缺氧/复氧刺激进行后续实验,与缺氧/复氧损伤组比较,凋亡率下降,SOD活性增高,MDA值较低,透射电镜下细胞结构正常细胞较多.结论 低氧预适应能够提高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耐受性,可能与SOD活性增高对抗缺氧/复氧过程中产生的氧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时新生鼠脑不同源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一日龄新生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3个缺氧和复氧时间不同的实验组(n=4);体外培养鼠脑 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并分为空白对照组和缺氧组;取鼠脑组织和培养液测t-PA活性。结果:在动物组中以缺氧缺血组的t-PA活性最高,随着复氧时间的增加而下降(P<0.01);缺氧时鼠脑微内皮细胞t-PA活性增高,而星形胶质细胞t-PA活性无变化。结论:缺氧导致新生鼠脑内t-PA活性增高;随着缺氧改善,t-PA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下降;缺氧时新生鼠脑内可能主要是微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t-PA活性增高,降解微血管基膜,破坏微血管的完整性,最终导致脑出血。  相似文献   

12.
人脑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脑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方法 采用无血清培养液从人胚胎脑皮质分离和培养神经干细胞,并应用免疫荧光技术进行细胞自我更新能力、巢蛋白表达和多向化潜能的鉴定。结果 鉴定表明从人胚胎脑皮质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神经干细胞的特征,并可在体外增殖,经诱导可分化为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结论 从人胚胎脑皮质成功分离培养了神经干细胞,它是研究细胞诱导分化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13.
输卵管上皮细胞的培养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输卵管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法,进行形态学观察,鉴定及冻存,方法取雌性日本大白兔的输卵管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用光镜,电镜及单克隆角蛋白抗体进行SP染色,结果输卵管上皮细胞呈多角形组成簇生长。电镜下可见表面有微绒毛,细胞之间有紧密连接等上皮细胞的特征,免疫组化染色上皮细胞角蛋白染色阳性,原代培养细胞7天长成单层,传代细胞4天长成单层,结论建立稳定的输卵管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研究输卵  相似文献   

14.
大鼠皮质神经元的体外培养和纯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大鼠皮质神经元分离纯化的有效方法。方法:取胎鼠大脑皮质细胞,分别在不同的培养液中进行原代培养,利用相差显微镜对培养的细胞进行动态观察;并以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神经元进行染色。结果:在相差显微镜下可见加用N2添加剂和胎牛血清培养的神经元生长良好,胞体形态多样,突起数目多,长度长,与邻近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形成接触,而胶质细胞则大量死亡,神经元纯化率达94%以上,未加用N2添加剂培养的神经元胶质细胞大量存在,神经元纯化率达50%左右。结论:N2添加剂和胎牛血清联合应用可使大鼠皮质神经元得到良好的生长和有效纯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川芎嗪和参麦注射液对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释放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培养Wistar乳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用抗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单克隆抗体确认,建立缺氧/复氧模型,NO采用Griess反应法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复氧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NO的释放显著增高,钙拮抗剂川芎嗪对缺氧复氧损伤后NO的过度释放无阻遏作用,而参麦注射液则能抑制O的过度分泌。结论:缺氧复氧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释放NO增多可能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有关,参麦可能通过抑制NO的过度分泌以对抗缺氧复氧损伤。  相似文献   

16.
成年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培养及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成年牛眼昌状体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法,研究其在不同培养液中的生长特性并观察其超微结构。方法 组织块静置贴壁培养,应用细胞计数法和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透射电镜观察所培养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晶状体上皮细胞在高糖和低糖的DMEM培养液中的原代及传代培养生长均良好,在低糖DMEM中能更快速贴壁,电镜观察可见细胞内微丝丰富,高铛达,溶酶体多少不等,粗面内质风丰富和线粒体少,结论 组织场合胸置培养是合适的晶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细胞生长状况与培养液中含糖量关系不大,其较强的贴壁能力可能与所含丰富的微丝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不同培养时间软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软骨细胞在体外不同培养时间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把罗骨细胞置盖玻片上2,观察不同培养时间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和增殖能力,应用阿新蓝和三色染色,观察细胞在培养过程中酸性粘多糖(GAG)、和胶原分泌情况。结果 软骨细胞经体外单层培养,传代4~5代后,细胞形态逐渐由多角形变为俊形,基质分泌减少,GAG和胶原染色变浅。结论 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3周左右是作为有组织工程的最佳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对体外培养胃粘膜组织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排除了炎症及免疫反应的条件下,探讨幽门螺杆菌本身因素对胃粘液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将胚胎胃粘膜组织与Hp共培养2,4,6h,利用光镜及电镜对胃粘膜组织进行形态学研究。结果光上液细胞水肿且凋亡增加,电镜观察除见有凋记细胞,凋亡小体外,粘液细胞还出现微绒毛丢失、粘液颗粒减少,细胞内出现多少等的空泡等改变。上述变化随着胃粘液细胞与HP共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在共培养6h后,少部分粘液细胞发生坏死。结论H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在有血清培养和无血清培养的情况下,对星形胶质细胞分化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将纯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分为有血清培养和无血清培养组,根据CNTF剂量不同,每组再分别分为0、2、20、200ng/ml 4个亚组(共8个亚组)。每个亚组分别在6、12和24h取材,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在各细胞周期时相中的百分比。结果CNTF使无血清培养组的星形胶质细胞处于G0/G1期的细胞百分比上升,而使有血清培养组的星形胶质细胞处于G0/G1期的细胞百分比下降。结论无血清培养时CNTF可以刺激星形胶质细胞分化进入活化状态,但不刺激其增殖;有血清培养时CNTF可以协助血清中的丝裂原引起星形胶质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去铁敏预处理对星型胶质细胞(AS)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S,建立去铁敏糖氧剥夺(OGD)模型,细胞分为:正常培养组、去铁敏预处理组(先给予去铁敏预处理,再给予去铁敏OGD)、OGD组(给予去铁敏OGD)。采用细胞活力测定、细胞核固缩比率、形态学改变评价去铁敏预处理后的保护效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去铁敏预处理后AS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蛋白表达情况,RT-PCR检测HIF-1α和EPO的mRNA变化情况。结果去铁敏预处理组细胞形态保持良好,AS活力下降减轻为58%(OGD组25%,P<0.05),细胞核固缩百分比为38%(OGD组30%,P<0.05)。免疫荧光染色发现,体外培养的AS在预处理后出现HIF-1α和EPO蛋白表达。RT-PCR发现去铁敏化学缺氧能上调HIF-1α及EPO mRNA表达。结论去铁敏预处理有确切有效的抗缺氧损伤作用,这种效应与保护AS有关,其机制可能是去铁敏诱导了HIF-1α和EPO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