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选取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中高度保守,同时是钩体外膜蛋白中含量最多的两个脂蛋白LipL32和LipL21构建成融合基因DNA疫苗pVAX1/LipL21-LipL32 ,观察在BALB/c小鼠中重组DNA疫苗诱导免疫应答反应的能力。方法采用连接引物PCR构建融合基因LipL21-LipL32 ,并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构成重组DNA疫苗pVAX1/Li-pL21-LipL32 ,脂质体转染人胚肾细胞( HEK293细胞)后Western Blot验证重组DNA疫苗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并将其肌注BALB/c小鼠,用显微凝集试验( MAT)检测所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与问号钩体的凝集效价,用IL-10和TNF-β细胞因子试剂盒检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结果 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DNA疫苗pVAX1/LipL21-LipL32在HEK293细胞中得到表达,小鼠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重组DNA疫苗能有效地诱导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结论成功构建钩体融合基因LipL21-LipL32重组DNA疫苗,所表达的融合蛋白能诱导特异的免疫应答反应,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新型的钩体病疫苗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钩端螺旋体组分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钩端螺旋体组分疫苗研究进展李巍,应英华综述严杰审校钩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病是一种全世界传播的人兽共患病,危害较大。以往应用全细胞死菌苗进行预防,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存在免疫力低、副作用大等缺陷,尤其对于疫区出现的地方株,由于菌群(型)不同无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3.
钩端螺旋体(下称钩体)DNA探索性研究工作起始于60年代末期。美国乔治敦大学Haapala等用冷酚法提取在培养过程中加入~3H胸腺嘧啶核苷的数株钩体DNA,利用热解链温度(T_m)曲线和浮力密度法(Buoyanty density)确定其硷基配对组成(G+C),并通过标记在DNA上的~H测定特异性核双倍体形成,以了解其遗传相关性。结果表明,致病钩体根据其G+C百分率可分为两组,同组钩体DNA有很高程度的遗传相关性,而组间钩体则几乎缺如。从而提出,钩体DNA的组成可能与其生物学特性有某种关系。  相似文献   

4.
多价钩端螺旋体外膜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首次研制的多价钩端螺旋体外膜疫苗接种人体安全性和免疫效果进行研究。 10 73名易感青少年随机接种钩端螺旋体三价 (含黄疸出血群赖型、七日热群七日热型、流感伤寒群流感伤寒型 )外膜疫苗、五价 (含黄疸出血群赖型、七日热群七日热型、流感伤寒群流感伤寒型、秋季热群秋季热型、犬群犬型 )外膜疫苗、菌体疫苗和安慰剂 ,分组进行全身和局部的反应观察 ,并以显微镜凝集试验测定各型抗体。结果显示各疫苗组局部和全身反应轻微。三价和五价外膜疫苗免后 1个月和 3个月抗体滴度高于同期相应菌体疫苗诱导的同型抗体滴度 ;且免后 3个月抗体阳转率也较高。提示外膜疫苗较菌体疫苗有更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5.
钩端螺旋体病奇特反应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端螺旋体病(下称钩体病)流行菌型相当复杂。至1985年国外已分为25群168型,国内至少有14群 56型。人群和动物受钩体感染后,血清中一般都能检出相应血清型的抗体,如在病后几天内,血清中检出异型菌抗体者,文献上称为奇特反应现象。至于这种现象在临床上出现的频率及其机制如何?则未  相似文献   

6.
台湾钩端螺旋体病研究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钩端螺旋体病一直是分布世界各地非常重要的人畜共通传染病之一,其临床呈现从轻微的感冒症状到高死亡率的严重多器官衰竭(所谓Weil's syndrome)复杂的病征,再加上本病的诊断需有特殊实验室的协助才能确诊,所以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生常在各国一再被低估.台湾地处亚热带地区海岛型气候,天气炎热潮湿,境内湖泊、水田及河流众多,老鼠及各种家畜种类繁多,是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的高危险区域.近年来国民旅游兴盛更增加人民接触病原的机会,因为本病若能早期诊断加以正确方式治疗,其实治愈率不低,故未来将加强对本病的研究并提醒临床医师对本病的注意,实时治疗.而基本的流行病学调查更会持续进行,针对每个阳性临床个案作流行病学追踪调查,以了解本病在台湾各流行区域的传播途径、方法、危险动物族群及流行之菌株血清型以期预防此病之发生.  相似文献   

7.
一起钩端螺旋体病的爆发流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钩端螺旋体L型感染与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钩端螺旋体 L型感染与钩体脑动脉炎发病的可能关系。方法 对74 例钩体脑动脉炎患者血液及脑脊液进行钩端螺旋体普通培养、 L 型培养, 患者血清做显微镜凝集试验, 用免疫荧光染色确定钩体 L 型及其原菌型。结果 钩体脑动脉炎患者钩体 L型培养、普通培养、钩体 M A T的阳性率分别为: 473 % 、189 % 、703 % 。分离出的钩体 L 型呈多形性。结论 钩端螺旋体 L 型感染与钩体脑动脉炎的发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莱姆病与钩端螺旋体病血清学交叉反应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钩端螺旋体病患者与伯氏疏螺旋体偶尔可出现交叉反应,在动物试验亦得到证实,但出现频度和滴度均不高。莱姆病患者血清则未出现钩端螺旋体抗体。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钩端螺旋体病地理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本文用地理流行病学、描述流行病学、血清流行病学等多种方法对湖南省36年钩体病进行了综合分析,阐明了我省钩体病疫区分布、流行强度、流行形式,查明了主要宿主及菌群(型)分布,人群带菌菌群以及血清抗体水平,对今后防治工作有意义。二、发病率以Ⅳ区湘东丘陵区16.78/10万最高,其次是Ⅵ区洞庭平原区次之14.86/10万,Ⅴ区湘中丘陵区4.62/10万最低。三、我省钩体病自1958 ̄1993年以来,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疫苗(pCR3 1-S)诱导Balb/c小鼠(H-2d)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及其对稳定表达HBsAg的小鼠肥大细胞瘤P815细胞(P815 HBV-S)(H-2d)成瘤性的影响.方法肌肉注射DNA疫苗,背部皮下接种P815-HBV S细胞,观察成瘤情况,4h 51Cr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细胞毒T细胞(CTL)杀伤活性.结果DNA疫苗可以降低成瘤率,抑制肿瘤生长,延长小鼠平均存活期,提高小鼠存活率.CTL细胞杀伤活性明显增加(P<0.001).结论DNA疫苗可以诱导细胞免疫应答,对体内HBV感染可能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比较细粒棘球绦虫Eg95重组抗原和基因疫苗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状况。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分别注射Eg95重组抗原(rEg95)、费氏佐剂(FCA)、pcDNA3-Eg95基因疫苗、pcDNA3质粒和生理盐水,收集各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抗体IgG和IgG2a亚类水平;采集脾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试验(MTT法)检测免疫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rEg95免疫组小鼠在第二次免疫后开始检测到抗Eg95抗原的IgG,并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多,血清抗体效价升高,在第1次免疫后第10周时,免疫抗体滴度可达到1∶25,600。Eg95基因疫苗免疫的小鼠产生抗体滴度随免疫次数的增加而升高,最高可达1∶3,200,但是低于Eg95重组蛋白免疫小鼠产生的抗体滴度水平。pcDNA3-Eg95免疫组产生IgG2a亚类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rEg95组。在第四次免疫后,进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MTT法检测证实rEg95和pcD-NA3-Eg95免疫的小鼠,其脾细胞均可在体外被特异性刺激增生。结论细粒棘球绦虫Eg95重组抗原和基因疫苗均可诱发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 Hepatitis C continues to be a severe health threat to a large population with about 123 million people being affected globally[1]. The etiologic agent, hepatitis C virus (HCV)[2] is able to establish persistent infections in up to 85% of infe…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小鼠实验中免疫佐剂QS-21对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核酸疫苗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方法 基因枪轰击法接种HBcAg核酸疫苗或对照质粒,皮内注射法给予QS-21;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c(IgG及IgG亚类)水平;^51 铬释 放法检 小鼠脾 细胞特异性CTL杀伤活性。结果 Balb/c和C57BL/6小鼠单用疫苗组和疫苗加QS-21组的血清抗-HBc 终点滴度均分别为1:328050和1:984150;两组的-HBc-I gG亚类均以IgG2a略占优势;当效:靶比为12:1时,Balb/c小鼠单用疫苗组和疫苗加QS-21组的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分别为51.1%和63.6%;C57BL/6小鼠两组的CTL杀伤活性分别为53.1%和68.1%。结论 QS-21对HBcAg核酸疫苗所诱导的小鼠特异性抗体及CTL应答均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杜德伟  周永兴 《肝脏》2000,5(2):72-74
目的 观察HBVDNA疫苗诱导BALB/C小鼠(H-2^d)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及其对稳定表达HBsAg的小鼠肥大细胞瘤P815细胞(这5-HBV-S)(H-2^d)成瘤性的影响。方法 肌肉注射DNA疫苗,背部皮下接种P815-HBV-S细胞,观察成瘤情况,4h^51Cr释放法不细胞细胞毒T淋细胞(CTL)活性。结果 DNA疫苗可以降低成瘤率,抑制成长小鼠存活期和提高小鼠存活率。CTL细胞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5(IL-15)真核表达质粒,对人乳头瘤病毒(HPV)16E7基因疫苗所诱导的小鼠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构建含IL-15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IL-15。将该质粒与HPV16 E7基因疫苗通过肌肉注射方式免疫雌性BALB/c小鼠。基因免疫后测定其血清γ-干扰素(IFN-γ)水平;并制备脾淋巴细胞悬液,经体外E7蛋白再刺激后用MTT法检测其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pcDNA3.1-IL-15与pcD-NA3.1-E7共同注射,可以提高免疫小鼠血清中IFN-γ水平至414.1pg/ml,与E7 空质粒组、E7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DNA3-1-IL-15与pcDNA3.1-E7共同注射,可以增强特异性T细胞增殖反应,OD570差值为1.313,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L-15真核表达质粒可以提高HPV16 E7基因疫苗的免疫原性,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pVAX1/IL-18对日本血吸虫pVAX1/SjRPS4·CB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NS组、pVAX1空质粒组、pVAX1/IL-18组、pVAX1/ SjRPS4·CB组、pVAX1/ SjRPS4·CB+pVAX1/IL-18组,每组12只。每组小鼠在左后腿股四头肌注射相对应质粒100 μg或者等剂量生理盐水,隔2W加强1次,共注射3次。末次免疫后3周腹部贴片感染小鼠。感染后8周剖杀小鼠,用ELISA法检测小鼠特异性抗体IgG,计算减虫率、肝组织减卵率、肠减卵率、每雌减卵率。结果 pVAX1/SjRPS4·CB、 pVAX1/IL-18联合免疫小鼠后,IgG滴度为1∶12 800,高于单独免疫组;减虫率、肝组织减卵率、肠减卵率、每雌减卵率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VAX1/IL-18对日本血吸虫DNA疫苗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8.
摘 要:目的 研究pcDNA3-p30-ROP2-HSP70复合核酸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1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3实验组,每鼠分别肌肉注射pcDNA3-p30-ROP2-HSP70、pcDNA3-p30-ROP2、pcDNA3-ROP2各50μg;2对照组每鼠分别注射pcDNA3空质粒50μg、PBS 50μL。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末次量加倍。末次免疫后2周,各组分别取6只小鼠的血清和脾组织,检测CD4+、CD8+及各细胞因子。各组其余小鼠腹腔注射RH株弓形虫速殖子500个/每鼠,观察其存活时间等。结果 pcDNA3-p30-ROP2-HSP70复合核酸疫苗能诱发小鼠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小鼠血清抗体滴度高并能识别重组ROP2蛋白抗原;免疫接种后CD4+和 CD8+均增殖明显,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F=45.00, P<0.01;F=15.01, P<0.01),实验组CD4+/CD8+比值增加明显,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F=9.17, P < 0.01);其脾、淋巴结细胞培养液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IL-4、IL-12、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是血清中升高最为显著。弓形虫攻击感染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该复合核酸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能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HBcAg DNA疫苗(pJW4303/HBc)免疫C57BL/6小鼠(H-2^b)的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方法 基因枪和肌肉注射两种方法接种DNA疫苗;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c(IgG)及IgG亚类(IgG1,IgG2a);^51铬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HBcAg特异性CTL活性。结果 该DNA疫苗体外可表达HBcAg;小鼠经基因枪或肌肉注射接种该疫苗后血清抗-HBc滴度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