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化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化疗中对骨髓造血细胞的作用。②方法 随机选择AML化疗病人51 例,其中化疗后应用G-CSF治疗的27 例为治疗组,未应用G-CSF治疗的24 例为对照组,动态观察骨髓抑制期和恢复期的血细胞变化。③结果 治疗组骨髓抑制期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t= 2.32,P< 0.05)。两组缓解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χ2= 2.010,2.031,P> 0.05)。④结论G-CSF对化疗后骨髓的恢复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AG预激方案对低增生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8例低增生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采用HAG预激方案化疗,监测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 28例患者中第1个疗程完全缓解15例,第2个疗程完全缓解5例,3例部分缓解,4例未缓解,1例治疗中死于脑出血;1个疗程完全缓解率53.6%,总疗程完全缓解率71.4%,总有效率82.1%。外周血WBC低于1.0×109/L的中位时间为7.2(1~16)d。结论 HAG预激方案治疗低增生性AML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较好,且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4.
5.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ranulocytecolony stmin mulatingfactor,rhG CSF)主要作用于中性粒细胞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 ,和成熟。因此 ,对白血病强烈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有治疗作用。我科于 1996年 10月至 1997年 10月对 2 0例急性白血病在强烈化疗后使用 (rhG CSF)进行了临床治疗 ,疗效良好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病例本组 2 0例中 ,男性 8例 ,女性 12例 ,年龄最大 60岁 ,最小 2 4岁 ,均为我科住院病人 ,经骨髓细胞学检查、血常规检查、组织化学及免疫学分型等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全组均为初…  相似文献   

6.
王根杰 《中原医刊》2007,34(11):9-10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不同时期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疗效。方法选择处于缓解期,且上次疗程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ANC)曾降至〈0.5×10^9/L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共41例,分为3组,分别在巩固化疗后48 h,ANC降至〈0.5×10^9/L和ANC降至1.5×10^9/L时使用G-CSF,连续用至2 d ANC〉1.5×10^9/L停药。观察ANC变化情况及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化疗后48 h用药组ANC持续〈1.5×10^9/L的天数,ANC恢复至≥1.5×10^9/L所需的天数均小于其他两组(P〈0.01),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1)。ANC最低值高于其他两组(P〈0.01)。用药天数以ANC〈0.5×10^9/L,预防用药组最少(P〈0.05)。结论对化疗后有发生粒细胞缺乏倾向的患者建议化疗结束后早期使用G-CSF。  相似文献   

7.
8.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时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蜂 《广西医学》2004,26(12):1800-1801
目的 观察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不同时期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急性白血病化疗病人 2 6例 ,分别在化疗结束后 4 8h(治疗组 )和中性粒细胞数 (ANC)≤ 0 .5× 10 9/L时 (对照组 )使用G -CSF ,观察ANC恢复时间及感染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ANC≥ 1.5× 10 9/L所需时间及感染发生率、发热持续天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早期使用G -CSF能进一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高三尖杉酯碱和小剂量阿糖胞苷即CHG预激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方法 39例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予以CHG预激方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毒副作用、治疗相关死亡率。结果第1个疗程后22例患者获得CR,5例获得PR,12例NR。5例PR患者中2例患者经过第2个疗程该方案后取得CR。总有效率69%。该方案毒性不明显。结论 CHG预激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性自血病患者诱导缓解的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
唐义平  缪世锟 《四川医学》2001,22(6):531-532
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手段是强烈化疗 ,但是强烈化疗所引起的骨髓抑制 ,往往会导致严重感染 ,成为白血病的死亡原因之一。为了促进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恢复 ,防止感染 ,我们用小剂量分泌型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ecombinanthuman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factor ,rhG CSF)治疗急性白血病强烈化疗后所致的骨髓抑制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对象和方法1.1 病例1.1.1 治疗组 :我科住院的 2 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16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0例。男 16…  相似文献   

11.
预激方案CAG治疗老年初治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含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的CAG方案治疗老年初治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75例老年初治AML分为CAG预激治疗组及常规方案化疗组,34例患者予以CAG预激方案治疗,41例患者予以常规吡柔比星 阿糖胞苷(TA)或高三尖杉脂碱 阿糖胞苷(HA)方案化疗,所有患者在第1疗程后间歇14 d左右进行第2个疗程.结果:CAG预激治疗组2疗程完全缓解率为67.6%,总有效率达到82.4%,而常规化疗组2疗程的完全缓解率仅为39.0%,总有效率为56.1%;有预后差染色体核型的患者化疗疗效差,CAG预激治疗组的3年无病生存时间长于常规化疗组;CAG预激组除肌肉酸痛发生率较高外,其他血液系统及非血液系统的毒性和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常规化疗组.结论:CAG预激方案治疗初治AML患者较之传统常规治疗具有化疗强度温和、敏感性好、完全缓解率及有效率高、毒副作用小,可以减少粒细胞缺乏恢复时间、减少合并感染率及增加幼稚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等优点,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ALL)化疗后白细胞降低的临床运用时机。方法随机选择处于缓解期的急性白血病20例,分为2组,分别在化疗后外周血WBC为1.0-2.0×10^9/L和(或)ANC〈1.0×10^9/L时(治疗组)与WBC〈1.0×10^9/L和(或)ANC〈0.5×10^9/L时(对照组)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至WBC〉3.0×10^9/L和(或)ANC〉1.5×10^9/L时停药。观察ANC变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使用天数,WBC恢复的天数及感染发生率。结果治疗组ANC≤0.5×10^9/L持续天数,达到ANC≥1.5×10^9/L时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天数,及感染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在化疗后应尽早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但其拐点仍需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激方案治疗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选择2004年7月-2005年11月在该科治疗的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17例,2例为骨髓增生减低者,1例为71岁患者伴冠心病,用预激方案前未经化疗。其余14例经过传统的MA、HA、DA等方案治疗1疗程,未取得完全缓解,造血恢复后仍体质差,全血细胞减少。预激方案ACR10-14mg/m^2,Qd,第1-8天,Ara-c 10mg/m^2,Q12h,第1-14天,G-CSF200μg/m^2,Qd,第1-14天。结果17例经上述治疗达CR11例(64.7%),PR3例(17.6%),NR3例(17.7%)。结论预激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完全缓解率与传统的的HA、DA方案相似,但不良反应小、使用安全,为老年、低增生性及体质差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大鼠急性肝衰竭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Kang W  Liu ZW  Han QY  Zhang L  Lei Y  Lou S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4):980-984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抑制大鼠急性肝衰竭(ALF)肝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D-氨基半乳糖(D-GalN)制备SD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治疗组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50 μg/kg共3 d,安慰剂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共3 d.建模后观察动物生存率,分别于6 h、12 h、1 d、3 d取肝脏,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Bcl-2、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表达,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分析.结果 治疗组生存率高于安慰剂组(53.3% vs 33.3%,P=0.027).两组肝细胞凋亡率、肝组织Bcl-2、caspase-3表达量均随时间而升高.1 d时治疗组肝细胞凋亡率(29%±7%)低于安慰剂组(4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治疗组12 h、1 d时肝组织Bcl-2灰度值均低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52±37 vs 161±7,P=0.012;150±12 vs 159±9,P=0.018),表示Bcl-2表达量高于安慰剂组;治疗组1 d、3 d时肝组织caspase-3灰度值均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89.6±4.6 vs 169.6±15.7,P=0.000;184.7±4.8 vs 160.0±5.0,P=0.000),治疗组caspase-3表达量低于安慰剂组.结论 肝细胞凋亡在ALF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G-CSF通过促进肝细胞Bcl-2表达和减少caspase-3表达,延缓并减少肝细胞凋亡的发生,提高ALF大鼠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HHT)、阿糖胞苷(Ara-c)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即HAG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的疗效。方法:28例AML中M1 3例,M2a 10例,M2b 1例,M4 2例,M5 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4例,均行HAG方案治疗。HHT 1 mg/d及Ara-c 25~50 mg/d静脉滴注第1~14天,G-CSF 150~300μg/d皮下注射,如WBC>20×109/L,则暂停用G-CSF,待WBC回落后继续使用。结果:AML达完全缓解15例,其中4例采用米妥蒽醌+阿糖胞苷、吡柔比星+阿糖胞苷化疗1~2疗程未缓解者,有效率(部分缓解+完全缓解)为78%(22/28)。28例中有10例≥ 60岁,完全缓解7例,化疗不良反应轻。结论:HAG方案对AML的疗效明显,且对老年性、继发性或耐药性白血病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6.
支架置入对ACS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和血清G-CSF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支架置入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和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浓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32例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ACS患者根据不同临床类型分为:ST段抬高ACS急诊PCI组(n=7)和非ST段抬高ACS[包括14例非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和11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择期PCI组(n=25)],10例同期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无冠状动脉病变者作为对照组(n=10)。分别于术中和术后3 d抽取外周血进行EPCs的分离培养,同时分离血清以备G-CSF浓度检测。于第10 d对EPCs进行鉴定并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计数内皮祖细胞克隆形成单位(EPC-CFU)以评估外周血EPCs水平。G-CSF浓度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①急诊PCI组术前外周血EPC-CFU数量稍高于择期PCI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急诊PCI组术前血清G-CSF明显高于择期PCI组,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②急诊PCI组和择期PCI组术后外周血EPCs数量及血清G-CSF均有增高,但后者外周血EPCs数量增加幅度明显大于前者,对照组外周血EPCs数量及血清G-CSF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择期PCI组外周血EPCs增加数量与血清G-CSF改变相关(r=0.261,P=0.009),急诊组则无。结论:择期PCI患者术后外周血EPCs数量明显增加,且与血清G-CSF改变相关。AMI后急诊PCI患者术后血清G-CSF浓度明显升高但与外周血EPCs数量增加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不同时期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G—CSF应用时间分为A组(化疗后48h应用组,20例)、B组EANC值(1.0~1.4)×10^9/L时应用组,20例、C组ANC值(0.5~0.9)×10^9/L时应用组,20例和D组(ANC值〈0.5×10^9/L时应用组,20例,比较4组患者ANC值达到≥1.5×10^9/L的时间、G—CSF应用时间及口腔溃疡发生率。结果:A组ANC值达到≥1.5×10^9/L时间、G—CSF应用时间均短于B组、C组及D组,B组则短于C组及D组,C组则短于D组;A组总的1:7腔溃疡发生率低于B组、C组及D组,B组则低于C组及D组,C组则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应及早应用G—CSF,化疗后48h的应用效果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剂量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1例AML,其中M01例,M211例,M52例,M6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鄄BC)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MDS鄄RAEB)3例,进行包括阿克拉霉素和阿糖胞苷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鄄CSF)的CAG方案。结果:有效率16/21例(76.2%),AML达完全缓解(CR)14/21例(66.7%);16例为老年、继发或复发AML(14例为>50岁),CR9例(56.3%),化疗的不良反应轻、中度。结论:CAG方案对AML的治疗效果明显,且对老年性、耐药性或继发性白血病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环孢菌素A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疗效。方法治疗组70例患者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亚砷酸+环孢菌素A化疗前1d应用,阿糖胞苷第1~7d,米托蒽醌第5~7d即MA(7+3)的化疗方案化疗。对照组67例患者采用常规的阿糖胞苷第1~7d,蒽环类化疗药物(米托蒽醌或柔红霉素)第1~3d即MA或DA(3+7)的化疗方案化疗。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mission rate,CR)为71.4%,对照组CR为46.2%,治疗组总缓解率(Total Remission rate,TR)为87.1%,对照组TR为67.1%。治疗组缓解率与对照组相比,CR及T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环孢菌素A+亚砷酸+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化疗方案MA(7+3)能明显提高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完全缓解率,显著降低病死率,经济实用,便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以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TO)双诱导,联合化疗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对初治APL患者35例以ATRA和ATO进行双诱导,联合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化疗,达完全缓解(CR)后,采用DA、MA(米托蒽醌+阿糖胞苷)、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MDAra-c(中剂量阿糖胞苷)、ATO序贯治疗,于每疗程化疗结束后连服ATRA 15 d,总治疗时间3年。结果35例初治APL患者中,1例早期死亡,未纳入评价,其余34例中,33例(97.1%)获得CR,1例(2.9%)未缓解(死于重症肺部感染)。2例(5.9%)发生维甲酸综合征(RAS)。随访至2009年5月,复发2例。3年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4.12%、91.18%。结论双诱导联合化疗治疗初治APL疗效可靠,患者可耐受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