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渊 《中成药》2008,30(3):428-431
靶向给药是近年来国内外一个重要的开发热点.中药和天然药靶向制剂是一类将中药或天然药物经提取分离,得到有效部位或单体,采用不同的载体制成的制剂,能直接定位于靶区(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使靶区药物浓度高于其他正常组织,从而提高疗效,降低全身毒副作用,以这种方法制成的制剂称为中药和天然药靶向制剂,为第4代的药物剂型.  相似文献   

2.
微粒给药系统(MDDS)近年来成为国内外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 是给药系统中发展较快的领域.这是由于MDDS有助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及生物利用度,改善药物的稳定性,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不同大小的微粒分散体系在体内分布上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从而具有靶向性[1].  相似文献   

3.
中药和天然药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靶向制剂可以提高靶组织的药理作用强度和降低全身的不良反应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给药方式 ,为第四代的药物剂型。采用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是研究的重点 ,磁靶向 ,酶靶向制剂也是研究热点。此外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 (OCDDS)也是靶向制剂的一个重要部分 ,其是经口服将药物运送到回盲肠后释放并发挥局部或全身的治疗作用。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在我国还仅处于试探阶段 ,目前中药和天然药物的靶向制剂的研究大多数是以天然单一有效成分为原料药物 ,而用中药有效部位研制的靶向制剂屈指可数 ,这与制定中药有效部位的质量标准及制剂工艺难度大有关。中药新剂型和新技术的开展是中药国际化的关键 ,需要有组织地开展多学科合作 ,靶向制剂是中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中药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 《中草药》2006,37(5):641-647
中药靶向给药系统是指将中药或天然药物经提取分离得到有效部位或单体采用不同的载体制成的制剂,能直接定向浓集于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或细胞内。按载体分类综述了近年来的脂质体、微球、纳米粒、乳剂等几类中药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此外,由于中药对肠道疾病的特殊作用,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也是中药靶向给药的一个重要部分。中药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试探阶段,目前的研究大多数以天然有效成分为原料药物,而用中药有效部位及中药复方研制的靶向制剂屈指可数,这与制定中药有效部位及复方的质量标准及制剂工艺难度大有关,靶向给药系统是中药制剂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前药物剂型已发展为四大类型:第一类为一般剂型;第二类为缓释剂型和前体药物;第三类为控释制剂(第一代DDS制剂);第四类为靶向给药系统(第二代DDS制剂)。本文介绍辅料在缓释剂型、控释给药系统和靶向给药系统结构中的作用。1 缓释剂型 缓释制剂主要指应用药代动力学的原理,通过制剂工业学的方法选择适宜辅料合理设计剂型,以延缓药物从该剂型中的释放速率,使吸收徐缓,产生较平稳的血药浓度,以达到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的一类剂型。  相似文献   

6.
我国药剂学靶向制剂研究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晓春  张强  吴霖 《中国药学杂志》2001,36(12):795-799
靶向给药系统 (targeteddrugdeliverysystem ,TDDS) ,也称为靶向制剂或导向制剂 ,是一种新型药物制剂 ,能将药物定向输送到靶器官 ,减少药物用量 ,而且便于控制给药的速度和方式。靶向制剂包括被动靶向制剂 (如微粒给药系统等 )、主动靶向制剂 (如抗体介导的靶向制剂、受体介导的靶向制剂等 )和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3大类。靶向制剂从一开始就是药剂学科的研究热点 ,我国在靶向制剂的研究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药剂学项目 (含 2 5项靶向制剂研究项目 ,占资助项目的 4 8% )分析 ,将我国…  相似文献   

7.
胃漂浮片又称胃内滞留片、漂浮给药系统或水动力平衡系统,足根据流体动力学平衡原理设计制作,口服后在胃液中呈漂浮状态的一种特殊缓释制剂[1].开展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有利于提高中药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改变中药传统剂型落后的特点,有利于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药物载体在中药中的应用,为中药新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途径,有利于中药的创新和提高中药研发水平.因此,中药缓控释制剂研究已成为当前中药制剂研究的前沿和热点[2].  相似文献   

8.
药质体——一种新型给药系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综述了药质体研究的最新进展。对近年来在药质体方面的研究,内容包括药质体概念的由来、脂质前药一般合成方法、药质体制备工艺以及体内外稳定性等进行综述。结果 药质体能有效地改善微粒制剂的生物相容性、药物泄漏或成型性不足等缺陷,并能提高药物对生物膜的通透性和药物的靶向性。结论 药质体系当今靶向微粒制剂的研究课题之一,是很有前途的一种靶向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9.
脑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近年来脑靶向制剂的研究现状,为新型中药脑靶向制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解释了血脑屏障的生理结构特点,介绍了常用的促进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方法;通过了解脑靶向制剂的给药方式及新剂型研究(β-环糊精包合物、前体药物、脂质体、纳米粒、微乳、原位凝胶),阐述了中药经鼻腔给药发挥中枢治疗作用的优势和可行性,认为中药在脑靶向给药方面必将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中药经鼻腔给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主要对中药经鼻腔给药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研究表明,中药经鼻腔给药可以在鼻腔起局部治疗作用,或经鼻吸收后向脑内递药发挥中枢治疗作用,还可以起到治疗全身性疾病的作用。综述了近年来中药经鼻腔给药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运用,主要包括鼻用制剂国内现状、中药经鼻腔给药基础实验研究(给药途径的选择、剂型的选择、辅料的选择、体外释药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药效学研究、脑靶向性、安全评价)、中药鼻用制剂的临床观察实例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药经鼻腔给药临床疾病治疗应用和中药鼻用制剂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经皮给药系统,是指皮肤给药而起到全身治疗作用的控释制剂,经皮给药制剂能够保持血药水平稳定在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内,避免了胃肠道及肝的首过作用,它是第三代药物制剂开发研究的中心.中药经皮给药是指将中药制成各种合适外用剂型施于皮肤(患处或相应经穴),通过皮肤吸收作用于皮肤局部或进入体内产生药效,达到治疗目的的给药方法.我国古代许多医籍中对中药经皮治疗都有记载,如<内经>、<肘后备急方>、<理瀹骈文>等名著,特别是<理瀹骈文>,收集了100多种经皮治疗的方法,方剂达1500多首.就经皮给药的发展史作一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12.
《中成药》2016,(8)
结肠靶向给药可以解决普通制剂口服后在到达结肠或直肠前被吸收或降解的问题,从而提高中药对靶向组织的药理作用强度,还能代替毒副作用较大直肠给药药物,具有疗效好、使用方便、患者痛苦小、医护人员负担轻等特点。近年来,中药结肠靶向制剂制备技术正在迅速发展,本文综述了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其制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段光堂  王巍 《河北中医》2007,29(4):331-332
药物性肾损害已成为肾衰竭的病因之一,造成肾损害的药物包括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免疫抑制剂、生物毒素以及抗溃疡药物等.近年来由中草药制剂引起的肾损害已成为除抗生素、解热镇痛药以外药物性肾损害的重要病因[1],特别是由含有马兜铃酸(AA)的中药及其制剂所致的马兜铃酸肾病(AAN)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2,3].  相似文献   

14.
微球和微囊通称为微粒,是借助微囊化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给药系统。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将微粒型给药系统应用于中药制剂的开发,提高中药药效同时降低其不良反应,创制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现代中药制剂。尽管中药微粒制剂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展示出其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作者对微粒制剂在中药单体化合物、单味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物和中药复方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靶向制剂亦称靶向给药系统,将药物浓集于病变部位,并使药物保持一定浓度在靶部位滞留一定的时间,从而减少用药剂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患者用药的顺应性,故靶向制剂在药剂学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对近年来中药靶向制剂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从中药被动靶向、主动靶向和物理化学靶向3个方面阐述中药靶向给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靶向制剂技术在中药靶向制剂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经鼻脑靶向给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经鼻脑靶向理论及其制剂的研发现状,为开发中药鼻腔脑靶向药物提供依据。以经鼻给药、鼻腔给药、脑靶向等关键词检索中英文文献51篇。通过解释鼻腔生理结构的特点,分析药物经鼻脑靶向转运的作用机制,介绍了经鼻脑靶向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实例;通过了解经鼻给药新型制剂(原位凝胶、脂质体、微球、纳米粒制剂),并结合中药鼻疗法,阐述了我国中药现有经鼻制剂的应用及开发中药脑靶向制剂的可能途径,认为中药经鼻给药脑靶向制剂具有广阔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中草药》2000,31(9):728-728
·专论·中药制剂研究进展  中药制剂的发展历程与体会  中草药制剂澄清技术现状浅析  制备色谱技术在天然药物分离中的应用  超临界 CO2 提取天然产物有效成分  膜分离与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药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透皮治疗系统 (TTS)药物制剂概述  中药橡皮膏的研究概况  四逆汤制剂的药剂学研究进展  石斛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中药系统的方法学——中药系统原理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  我国中药研究现状与问题·有效成分·天花粉蛋白质 (TCS)与苦瓜子蛋白质 (MMC)改变 DN…  相似文献   

18.
复方五仁醇胶囊入血成分分析及制剂中相关成分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窦志华  丁安伟  王陆军  罗琳  张兵  施忠 《中成药》2006,28(7):1066-1068
目前,多数中药制剂是以测定一个或几个体外成分的含量为质量控制指标,是否是药效的代表性成分尚待商榷。中药虽成分众多,但只有那些被消化吸收进入血液的成分或其代谢产物才有产生药效的可能,中药药效成分研究应该以服用药物后的血清(即含药血清)为入手点[1],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控制指标也应该以真正能够被吸收入血的成分为对象[2]。复方五仁醇胶囊由五味子、柴胡、叶下珠、三七4味药组成,其中五味子为君药,是一种治疗急慢性肝炎的科研制剂[3],该制剂组方简单,疗效确切。先期发表的论文建立了该制剂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4],此次我们选…  相似文献   

19.
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 al delivery system s,TDS)是指经皮肤表面给药,使药物以恒定速度通过皮肤各层进入体循环而起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的控释制剂。TDS是一种有前途的剂型,其研究已成为第三代药物制剂开发研究的中心内容之一。但是,由于皮肤的屏障作用,以及药物本身的理化性  相似文献   

20.
易延逵  张璐  魏毅 《中医药导报》2002,8(8):460-463
目前化学药物的传输系统发展很快 ,已有多种制剂出现并上市。中药因其化学成分的复杂性 ,尚未见此类制剂上市 ,但对中药的研究已有所发展。为此我们对中药的缓释和控释系统、靶向给药系统等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