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评估巴迪泰(广西)C15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方法 采用巴迪泰(广西)C15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的试剂和校准品质控品进行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空白限和抗干扰评估;随机选取医院2022年11—12月心血管内科75例经枸橼酸钠抗凝的静脉血浆样本,采用巴迪泰C15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样本中的D-二聚体,并与思塔高STACompact Max凝血分析仪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验证。结果 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和空白限的评估均通过;血红蛋白≤150 mg/dl,胆红素≤40 mg/dl和三酰甘油≤1 000 mg/dl对D-二聚体测试结果无显著干扰;测试75例临床样本与思塔高STA Compact Max凝血分析仪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r=0.9925,两种检测方法相关性较好。结论 巴迪泰(广西)C15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可以达到实验室质量要求,满足临床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 :验证与评价MAGLUMI 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降钙素原(PCT)的性能。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系列文件和相关文献,并结合具体工作对MAGLUMI 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PCT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参考区间进行验证,并与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检测系统测定PCT进行相关性验证。结果:MAGLUMI 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PCT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为3.41%~9.63%,批间精密度CV为4.48%~5.97%,符合实验室的要求;检测低、高值质控品的相对偏差分别为0.73%和2.97%,均<1/2允许总误差(total allowable error,TEa);线性范围为0.034 5~88.161 ng/ml,与厂家的声明相接近;参考区间与厂家声明一致。与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检测系统的PCT检测结果相比,一致性和相关性良好,两者测定结果的差异是可接受的。结论:MAGLUMI 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PCT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参考区间以及和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检测系统测定PCT的相关性验证结果均符合要求,足以满足临床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邸刚 《医疗装备》2011,24(11):75-76
本文叙述了引起西门子ADVIA Centau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真空压力低的主要原因,并详细介绍了真空压力故障的常规检修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是医院检验科检测激素、药物、甲状腺功能、叶酸、新陈代谢等的重要仪器。贝克曼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采用微粒子酶促发光原理对所有样本进行检测,其最大的优点是分立4个进样系统及一体化整系统监测方式。4个进样通道能够加快进样速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西门子CENTAUR C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质量控制过程,并提出了残留试剂再利用的合理方案,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检测成本。  相似文献   

6.
陈秀英 《医疗装备》2022,(3):44-45,48
目的 探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260例疑似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L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测定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性质,以TPPA检测结果为金...  相似文献   

7.
<正>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检验科位于广州市大学城内环西路55号,通过了ISO 15189实验室认可。现有技术人员28名,其中高级职称7名、中级职称11名、初级职称10名,获博士以上学位者5名。科室实验用地1000余平方米,有临床基础检验、生化检验、免疫检验、微生物检验等4个专业组。科室配有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血凝仪、血型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气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电化学发光分析仪、血培养仪和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等大型仪器设备,可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的检验报告。科室在感染性疾病病原学检测的临床和科研方面独树一帜;具备较为完善的从表型到遗传学检测  相似文献   

8.
我国检验医学近10年来发展非常迅速,检测手段日渐提高,随着自动化生化分析仪在检验领域的成功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也应运而生,应用也较广泛,缩短了传统免疫测定的时间,提高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先进的设备需要正常的维护,日保养、周保养和定期的系统检测是保障仪器正常运转的基本前题,本文论述了AccEss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正常维护。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探讨德国生产Lumino半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国产全自动MAGLUM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糖类抗原50(CA50)的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文件要求,以德国生产半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为比较仪器,国产全自动MAGLUM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为实验仪器,每天随机从临床样本中抽取8份不同浓度的血清样本,分别用两种不同检测系统进行CA50的测定,共测定5 d,记录检测结果,并对结果数据之间相关性及相对偏差进行评估。结果 两种检测系统CA50的配对t检验显示,两组间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系统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784,直线回归方程为y=1.0266x+0.9432,在25 IU/ml和100 IU/ml水平的相对偏差分别为6.37%和3.54%。结论 两种检测系统的结果具有一致性,检验结果可以被临床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2000和Centaur XP两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体检、门诊和住院行梅毒血清学筛查的120例患者的120份血清标本,分别使用i2000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试验(CMIA)和Centaur XP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试验(CLIA),对梅毒螺旋体(TP)抗体进行血清学检测。以样本吸光度与临界值的比值(S/CO)≥1.0为阳性,并与以TP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特异性抗体确认方法平行测定的S/CO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120例受检者中,CMIA检测阳性结果94例,阳性率为78.33%;CLIA检测阳性结果72例,阳性率为60.00%;TPPA检测阳性结果74例,阳性率为61.67%。以TPPA试验作为确认方法,CMIA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30%和52.17%,CLIA分别为94.59%和95.65%。CMIA与TPPA检测的阳性率、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101,χ2=7.937;P<0.05)。两种全自动免疫化学发光分析法与TPPA检测的阳性符合率均呈正相关。结论:两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方法在梅毒S/CO值>10.00时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当CMIA的S/CO值为1.00~10.00时可选用CLIA复核,缩短标本周转时间;当CLIA的S/CO值<4.70时可附加TPPA复核,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陆伟 《医疗设备信息》2011,(7):49-50,70
本文介绍了利用VCS集群软件重新构建SAN结构的新服务器、磁盘阵列的方法和实施步骤;利用VCS集群软件解决了数据库逻辑错误引起的系统运行异常故障,保证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验证迈瑞CL-6000I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系统的性能。方法参照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等相关文件对迈瑞CL-6000I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系统检测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素(TSH)5个项目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生物参考区间进行验证。结果检测的5个项目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CV%在1.837%~4.07%,批间精密度变异系数CV%在2.634%~7.49%,准确度比对偏倚范围为6.289%~9.62%,线性范围斜率在0.9812~1.013,r2在0.9517~0.9992,均满足相关文件的要求;参与生物参考区间验证的样本检测结果均在厂家标注的范围内。结论迈瑞CL-6000I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系统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生物参考区间验证通过。满足临床诊断与预后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适用于两种设备的比浊法与化学发光法在检测同一组样品中血清蛋白含量的差异。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Synchron CX4PRO/Beckman与Beckman DXI800免疫分析系统,应用免疫比浊法与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176例血清铁蛋白含量。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两组均数比较的t检验,配对比较的t检验,对两种方法所判断的铁缺乏情况进行卡方检验,并对两种设备所用的两种方法的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适用于两种设备的两方法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仅为0.585;二者判断铁缺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浊法的灵敏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约登指数均较高于化学发光法,而化学发光法的特异度高于比浊法;两方法判断铁缺乏情况的一致性分析Kappa值显示,两种方法的一致性不理想,只具有中度一致性。结论:适用于两种设备的两种方法对同一组样品的检测结果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两方法判断铁缺乏情况只具有中度一致性,世界卫生组织(WHO)应对检测血清铁蛋白的设备与方法进行标准化统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实验室全自动酶免检测系统经厂家校验后的确认方法,确保检验仪器工作状态正常。方法以同批号同浓度的中值质控品作为检测对象,首先手工检测所用试剂盒的精密度(RSD);其次手工加样后分别以DADE-BEhring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和独立洗板机及酶标仪后处理,平行比对以确认DADE-BEhring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的工作状态;最后通过调整的X iril全自动加样系统的加样模式,确认其最佳精密度。结果试剂盒RSD<15%,符合预期要求;DADE-BEhring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对试剂的检测结果RSD<15%,运行良好;X iril全自动加样系统在未下调加样针且多针模式加样(A组),RSD值高达42.2%,下调加样针且多针模式加样(B组),RSD值为18.1%;下调加样针且单针模式加样(C组),RSD值降低至13.5%。同时手工加样组,RSD值为7.7%,与C组接近,X iril全自动加样系统工作状态良好。结论利用全自动酶免检测系统检测同一样品的方法不仅可用于仪器厂家校验后的确认,还可应用到该类设备修理或大型维护后的确认及在日常工作中对包括仪器、试剂等整个实验系统的监控,能够及时发现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15.
生化分析仪的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小型全自动化分析仪软件系统,分析了其结构、功能、用户界面的设计,和数据存储、管理、使用的方法,并详细介绍了系统汉化方法和随机帮助信息显示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通信接口程序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设计全自动血液分析仪通信接口程序,以实现血液分析仪数据的自动传输。方法:采用Net技术,通过串口通讯开发,连接计算机与血液分析仪,设置通信参数,自动将测量数量捕获,分析,转换,并传入网络数据库。结果: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自动传输,取代了检验人员的手工录入,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保证了临床检验的服务质量。结论:全自动血液分析仪通信接口程序的应用,解决了仪器数据的自动化采集难题,有助于促进临床检验信息化的进程,提高效率,改善服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范士英  曹青  李凤莲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8):3740-3741,3744
[目的]探讨儿童发热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120例儿科发热性疾病患者为患儿组,选择10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正常组。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中的降钙素原,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的VCS参数,记录中性粒细胞体积分布宽度(NDW)、中性粒细胞体积平均值(MNV)、中性粒细胞电导平均值(MNC),并进行中性粒细胞VCS参数与降钙素原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患儿组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体积分布宽度(NDW)、中性粒细胞体积平均值(MNV)、中性粒细胞电导平均值(MNC)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VCS各参数与降钙素原相关性分析成正相关,特异性和敏感度相近。[结论]依据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可以明确大多数儿科患者发热的病因,降钙素原和中性粒细胞VCS参数可用于儿童发热性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1台计算机同时操控2台检验仪器的实现方法。方法:在分析检验仪器与计算机之间通信模式的基础上,利用USB/COM转换器实现计算机COM接口的扩展。结果:实现了1台计算机同时操控MP280 CLIA化学发光分析仪和anthos 2010酶标测试仪。结论:只要仪器设备控制软件的通信接口是开放的,就可以利用计算机的USB接口和USB/COM转换器,实现1台计算机同时操控多台仪器设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开发国产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有效推动我国免疫分析技术的发展。方法:基于直接化学发光机制设计全机,包括光、机、电、软件、液路及温控等控制部分;采用微量生物试样精确加样技术、精密运动控制、闪光检测以及多模块集成控制等技术。结果:AutolumiS系列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目前已通过临床试验,并取得了医疗器械注册证。结论:该产品可衍生出全系列的微粒子化学发光诊断试剂产品,以较低的价格,满足临床日益增长的各种疾病的体外诊断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