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前列腺外周带T2WI低信号炎症的常规MRI及肝脏容积超快速三维成像(LAVA)序列多期动态增强扫描,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穿刺病理证实的4例前列腺炎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灶均位于外周带,T1WI呈等信号,T2WI呈弥漫或非结节样低信号,DWI呈高信号,动态增强后观察动脉晚期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为平台型。6~8个月后复查,常规MR及动态增强均为正常表现。结论:前列腺外周带T2WI低信号炎症的MR表现与前列腺癌表现相似,T2WI及动态增强序列有助于鉴别诊断,确诊有赖于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2.
徐瑞 《医疗装备》2015,(16):37-38
目的:研究并探讨动态增强MRI及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50例被确诊为前列腺增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前列腺增生组;选取同期确诊的50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将其设置为前列腺癌组;另随机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受检者进行对比。分别对这三组受检者进行动态增强MRI扫描、扩散加权成像,观察三组受检者的动态增强MRI SI-T曲线,对比其动态增强扫描参数、表观扩散系数值(ADC)。结果:峰值时间、强化率方面各组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最大信号强度方面,前列腺增生组和前列腺癌组均与正常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前列腺增生组和前列腺癌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各组的ADC值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从高至低依次为正常组、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癌组。结论:在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与鉴别中,动态增强MRI及扩散加权成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有效鉴别前列腺疾病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在鉴别前列腺良、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22例前列腺癌、1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以及20例健康志愿者行前列腺平扫MRI、DWI和增强MRI检查,并在工作站测量感兴趣区的ADC,对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和正常前列腺的ADC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正常前列腺在中央腺体和外周带的ADC分别为1.08±0.23、1.43±0.27、1.51±0.26和1.26±0.47、1.72±0.40、1.75±0.28,前列腺癌的ADC明显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和正常前列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良性前列腺增生与正常前列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前列腺中央腺体和外周带的ADC分别是1.30和1.60为阈值来鉴别前列腺良、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 DWI及ADC的应用大大提高了MRI对前列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8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BPH患者71例,前列腺癌患者4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和DWI扫描,分析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的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表现,并测量癌肿区的ADC值及BPH的平均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PH的DWI和ADC图上外周带信号均匀,中央腺体区信号不均匀;前列腺癌病灶在DWI上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受累的精囊,淋巴结转移和骨转移病灶DWI上呈高信号,ADC图上呈低信号;前列腺癌的ADC值(78±16)×10-5mm2/s,BPH组的平均ADC值为(146±44)×10-5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检查在前列腺相关疾病诊断中有特征性表现,并对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例正常乳腺、22例乳腺良性病变和32例乳腺恶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1.5TMRI扫描仪,行常规TIWI、T2WI及脂肪抑制、DWI、动态增强成像及延迟增强扫描。DWI中的b值分别取200、500、800、1000、1200、1500、2000。比较正常乳腺、良性和恶性病变组的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乳腺恶性病变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良性病变表现为稍高信号;(2)各组所取得的ADC值因b值不同而不同,同一b值,恶性组与良性组、恶性组与正常组的ADC值有统计学差异,但良性与正常组无差异;(3)随着b值从200升到2000,鉴别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经历了一个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的过程,在1000时最高,分别为91.2%、89.3%,此时的ADC阈值为1.22。结论:DWI结合ADC值测量,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结合T2WI诊断前列腺癌(PCa)和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确诊的6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其中PCa 20例,BPH 40例,均接受磁共振T2WI、DWI检查,观察各自影像学表现,比较BPH与PCa患者表观扩散系数(ADC)、病灶和附近正常外围带ADC值的相对比值(简称相对值)。以病理检查及随访结果为金标准,比较T2WI、T2WI结合DWI诊断PCa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BPH患者T2WI图像上均可见典型增生征象,前列腺体积扩大;PCa患者T2WI图像上可见典型肿瘤征象18例,其中外周带结节状或斑片状低信号影14例;以正常前列腺外周带信号为参照,BPH患者DWI可见等、低信号36例,PCa患者DWI可见高信号17例;BPH患者ADC值、相对值分别为(1.57±0.23)×10~(-3)mm~2/s、(0.85±0.07),均高于PCa的(0.95±0.07)×10~(-3)mm~2/s、(0.53±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结合T2WI诊断PCa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0.00%、88.75%、89.17%,高于T2WI单独诊断的70.00%、67.50%、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DWI结合T2WI对PCa、BPH诊断鉴别有重要价值,诊断PCa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7.
郭德松  田疆 《中国卫生产业》2014,(4):155-155,157
目的探讨将DWI(弥散加权成像)用于诊断PCa(前列腺癌)之中的体会。方法我院收集71例PSA出现异常升高状况的患者,经活检病理诊断,31例为PCa者,称作:探究组,40例为BPH(前列腺增生)者,称作:探讨组,选21名非BPH(前列腺增生)以及PCa(前列腺癌)的正常人员,当做比对组,行DWI扫描。对探讨组(前列腺增生者)和探究组(前列腺癌者)、比对组(正常人员)的ADC数值、b值显示的不同信号强度予以检验分析。结果除比对组和探讨组的前列腺周围带显示的ADC值无显著差异,P〉0.05,剩余小组进行两两对比,ADC值都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Ca(前列腺癌)经DWI具备特征性,并且和前列腺增生者所行DWI以及前列腺正常人员所行DWI的特征表现差异显著,所以将DWI(弥散加权成像)用于诊断PCa(前列腺癌)之中,诊断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在前列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8例前列腺病变(前列腺癌15例,前列腺增生23例)的MRI和MRS进行研究。常规MRI评估前列腺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及信号特点;MRS观察枸橼酸盐(Cit)和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e)的波峰及化学位移,并测定(Cho+Cre)/Cit值。结果:15例PCa在T2WI像上表现为外周带信号减低,其中9例为单侧局灶性,6例为双侧弥漫性;23例BPH在T2WI像上表现为前列腺移行带和中央带增大,其中14例为局灶性结节状高、低信号,9例为弥漫性体积增大,呈均匀低、等信号。MRS显示PCa的Cit峰明显下降,Cho峰升高,(Cho+Cre)/Cit值升高,而BPH病灶各代谢物波峰变化不明显,两者间(Cho+Cre)/Cit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MRI平扫联合MRS有利于提高PCa和BPH的鉴别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0T MRI 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8月间经MRI诊断及临床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43例,采用3.0T超导型磁共振系统,常规MRI平扫、DWI及CE-MRI.结果:前列腺癌(PCa)28例,前列腺增生(BPH)15例.结论:MRI是诊断前列腺疾病较有效的检查方法,DEC-MRI及DWI可明显提高PCa及BPH的鉴别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3.0T MR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及DWI技术对前列腺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穿刺活检、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前列腺癌34例,前列腺增生26例以及8例健康志愿者,均行MRI常规扫描、DWI及DCE-MRI扫描;选取感兴趣区记录动态增强定量参数Ktrans、Ve和Kep的值以及DWI的信号强度和表面扩散系数ADC值,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经DCE-MRI检查的34例前列腺癌患者中病灶区在DCE-MRI扫描的早期强化,定量参数Ktrans、Ve和Kep值分别为(0.337±0.029)/min,0.208±0.078,(0.701±0.052)/min;26例前列腺增生及8例正常前列腺的Ktrans、Ve和Kep值分别为:(0.263±0.041)/min,(0.171±0.034),(0.651±0.033)/min;(0.213±0.052)/min,(0.161±0.066),(0.634±0.054)/min,各参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DWI检查34例前列腺癌患者,病灶在DWI上呈高信号或稍高信号,ADC图上明显低信号,平均ADC值为(101.86±23.15)×10-5mm2/s,2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平均ADC值为(165.34±56.23)×10-5mm2/s,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及正常腺体之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0T DCE-MRI及DWI技术在诊断前列腺病变中各自具有特征性表现,有助于对前列腺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MRS)联合MR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4例PCa患者纳入PCa组;另选取32例良性前列腺肥大(BPH)患者纳入BPH组;同期选取在医院进行颅脑检查的30名健康志愿者纳入健康对照组。3组受检者均行MRS及DWI磁共振检查,并测定各组受检者诊断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统计分析MRS检查、DWI检查及MRS联合DWI检查方法在PCa中的诊断效能。结果:PCa组、BPH组和健康对照组的MRS、DWI诊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81,F=10.315;P<0.05);PCa组MRS、DWI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BPH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MRS=8.315,x2=9.327;x2DWI=11.259,x2=10.316;P<0.05);联合诊断PCa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纯MRS、DWI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2.
蒋春峰 《临床医学工程》2014,(11):1380-1381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GRE(VIBE序列)动态增强技术在前列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前列腺病变患者磁共振检查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扫描的基础上进行DWI序列及VIBE动态增强扫描,比较A组(DWI)、B组(VIBE)以及C组(DWI、VIBE联用)在前列腺疾病中的检出率、定性率及定性准确率,同时比较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ADC值。结果 C组可以将病变定性的比例为90.2%,定性准确率89.2%,均明显于其他两组(P<0.05)。b=800 s/mm2时,前列腺增生ADC平均值为1.352±0.238,前列腺癌为0.835±0.287,P<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VIBE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前列腺病变的检出率及定性准确率,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扩散加权成像及ADC值的测量对腋窝良恶性淋巴结鉴别的价值.方法:收集2006-06-2008-02在我院进行乳腺动态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有明确手术病理结果和/或针吸活检病理结果的56例共217个痛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WI可以准确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47例乳腺癌中出现163个淋巴结转移,与对照组9例54个良性病变反应增生性淋巴结在DWI均表现为高信号,随b值增加信号不减低,但前者信号高于后者;前者ADC值为(1.017±0.114)×10-3mm2/s,后者ADC值为(1.905±0.136)×10-3mm2/s,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R动态增强减影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灶具有较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DWI和ADC值测量是一种安全、无创、准确、快速的诊断腋窝转移性淋巴结和良性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成像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39例乳腺疾病患者行MR平扫和动态增强成像及延迟扫描,进一步分析每个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定量分析动态增强成像达到强化峰值的时间,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共检出46个病灶,其中良性18个、恶性28个,良、恶性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具有特异性,良性病灶多为I、II型,其中I型有15个、II型2个,恶性病变多为II、III型,其中II型有3个、III型有24个,良、恶性病灶在强化峰值时间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180s为强化峰值时间阈值来鉴别良、恶性病灶,灵敏度最高,达90.87%.结论 利用动态增强成像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和强化峰值时间来鉴别乳腺良、恶性病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 MRI)在鉴别颈部淋巴结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行MR检查初诊颈部淋巴结病变的34例患者,将其经手术、穿刺病理或随访证实的95枚颈部淋巴结依据淋巴结病理结果分为良性淋巴结组(51枚)和恶性淋巴结组(44枚)。分析颈部良、恶性淋巴结MRI平扫影像特征、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曲线类型、达峰时间等指标间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不同检查技术间的敏感性、特异性及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恶性淋巴结组淋巴结平均长径、短径均大于良性淋巴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7,t=2.637;P<0.05);恶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低于良性淋巴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2,P<0.05);颈部良性淋巴结时间-信号曲线多为B型,恶性淋巴结则以A型为主;颈部良性淋巴结组的平均达峰时间明显早于恶性淋巴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83,P<0.05)。mp MRI鉴别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扫描序列。AUC的mp MRI>动态增强扫描>DWI成像,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47,P<0.001)。结论:mp MRI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等信息,综合分析能够提高颈部淋巴结定性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b值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脏良恶性占位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50例肝脏恶性占位患者(A组)和52例肝脏良性占位患者(B组)。对其均行MRI平扫及b值DWI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DWI信号特征以及不同b值下ADC值。结果:一般情况下,肝脏良恶性占位患者DWI信号特征以高信号为主;当b值取2000s/mm^2时,A、B两组患者的DWI信号特征存在着明显差异(P<0.05);当b值分别取1000、2000s/mm^2时,A组患者的ADC值均低于B组,差异明显(P<0.05);随着b值的升高,ADC值对肝脏恶性占位诊断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逐渐扩大,诊断价值越高。结论:DWI检查对肝脏良恶性占位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当b=2000s/mm^2时,DWI检查对肝脏良恶性占位的鉴别诊断价值优于b=600、1000s/mm^2时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0TMR弥散加权成像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病变,其中35例为子宫内膜癌,11例为良性子宫内膜病变。所有患者在常规MRI检查(T1WI、T2WI、动态增强扫描-LAVA序列)的基础上均行弥散加权平面回波序列(DWI-EPI),弥散敏感因子(b值)为0、600s/mm2。T2WI,LAVA序列观察子宫内膜癌及良性内膜病变表现,对子宫颈有无侵犯及盆腔内淋巴结转移的信号强度,在确定病灶的位置区域比较DWI的信号特点,测定子宫内膜癌及良性病变的ADC值,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35例子宫内膜癌在DWI上32例显示为高信号影(91.4%),3例病灶显示不清;子宫内膜癌宫颈浸润2例,盆腔淋巴结转移2例,均呈高信号影。11例良性病变包括子宫粘膜下肌瘤7例,子宫内膜息肉2例,内膜增生2例,DWI序列7例呈等信号,4例呈稍高信号影。在DWI、LAVA、DWI结合T2WI序列上判断肿瘤对子宫肌层浸润程度的准确性分别为62.9%(22/35)、74.3%(26/35)、82.9%(29/35)。子宫内膜癌的ADC平均值为1.02±0.23×10-3mm2/s,低于良性子宫内膜组1.49±0.21×10-3mm2/s,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DC值对鉴别子宫良恶性病变有重要的价值。DWI结合常规MR序列检查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率,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提供较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WI在肺部病变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的病例均应用DWI和CT扫描,在DWI和ADC图上测量实性区、内部的坏死区以及病变周围的肺不张、阻塞性肺炎区域的信号强度和ADC值,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CT和MR鉴别肿瘤与不张、坏死能力的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肺癌与良性病变实性区信号强度和ADC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36和5.679,P<0.05)。肺癌中坏死区与实性区平均ADC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4.40,P<0.05);22例中心型肺癌实性区和肺不张、阻塞性肺炎区平均ADC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34.76,P<0.05)。MR显示病变内坏死和区分肿瘤与肺不张优于CT(P<0.05)。结论 DWI成像判断肿瘤内坏死和周围肺不张、阻塞性肺炎准确,帮助确定穿刺活检靶点,提高活检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