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频心电图(High Frequency Electrocardiogram,HFECG)是利用其本身的高频率和高敏感性,将心肌损伤通过心电图高频成分增多而表现出来。通过对118例正常人和90例心脏病人的NFECG研究分析,得出了正交导联NFECG的正常标准,并且对冠心病有较高的敏感性,故可作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2.
郭映春  黄秦生 《陕西医学杂志》1991,20(8):476-476,480
350例老年心脏病患者24h 动态心电图(DCG)监测与自身ECG 检查结果作对比分析,显示:DCG 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82.3%明显高于ECG 的检出率37%(P<0.05)。DCG 对心肌缺血的检出率21.7%显著高于ECG 的检出率6.8%。且老年心脏病人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以无症状性及不典型性多见,故DCG 监测用于老年心脏病人更显优越。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电图临床特点,探讨常规心电图发现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可能性。方法对28例已经心脏彩色超声证实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电图与及52例健康体检者心电图,以及风心患者组内临床特征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风心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以心房颤动、左、右心房大、心室内阻滞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窦性心律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风心组内房颤患者年龄较窦性心律患者明显大(P<0.01),心功能也较窦性心律组差(P<0.05),彩色超声的心房、心室结构异常比窦性心律组更明显,两组二尖瓣膜口面积及受累瓣膜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常规心电图检查中,病因不明的粗f波型房颤等心律失常者,应怀疑患者是否患风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疾病的可能,应建议患者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正>高血压性心脏病是指患者在长期的高水平血压状态下,由于左心室负荷的加重,左心室发生代偿性肥厚扩张。临床主要病症表现为头痛、头昏、心悸、乏力,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早期诊断治疗有较好的预后效果[1]。既往诊断多采用心电图,随着彩色超声的普及和应用,彩色超声已作为高血压性心脏疾病辅助诊断的首选工具。本  相似文献   

5.
微型动态心电图因其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较常规心电图检出率高,可为临床分析病情、诊断、治疗和观察疗效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而逐步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我们采用微型动态心电图检测320例心脏疾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玲 《陕西医学杂志》1995,24(9):556-556
<正> 材料和方法 1 资料 本组154例U波变化病例,选自1989年以来住院及门诊患者的700份心电图,男性123例,女性31例,年龄13~72岁,平均年龄49岁。 2 测量方法 使用日本光电—6511型心电图机常规记录12导联心电图。U波为发生于T波后0.02—0.04s与同导联T波极性一致,  相似文献   

7.
8.
李勇 《实用医技杂志》2022,(11):1159-1161
目的 探析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疑似高钾血症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检查、实验室检验,以实验室检验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心电图检查的诊断效能,分析心电图异常与血清钾浓度的相关性,并对高钾血症和非高钾血症患者心电图病因诊断符合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的准确率为86%、特异度为85%、敏感度为86%、阳性预测值为91%、阴性预测值为78%,而且血清钾浓度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对高钾血症与非高钾血症患者的病因进行心电图诊断发现,尿毒症、糖尿病、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诊断符合率高于非高钾血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的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比较高,其血清钾浓度越高,心电图的异常情况越明显,临床应用价值高,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心脏移植术后心电图的临床分析附属湘雅医院心内科夏斌赞,彭道地,史训凡,涂利娟关键词心脏移植;心电描记术;病例报告心脏移植术后心电图的追踪观察,国外有报道,国内未见报道。本文将我院1994年4月26日施行的一例原位同种心脏移植术后心电图追踪观察365天...  相似文献   

10.
动态心电图是一种随身携带的记录仪,对临床诊断缺血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定位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窦性心律震荡(HRT)技术是动态心电图近年来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进展之一。微伏级T波电交替(T-wave alternans,TWA)是预测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脏性猝死的独立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国际公认的重要预测指标。动态心电图现已成为心血管疾病诊断领域中实用、无创、安全、准确、重复性强的重要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1.
动态心电图在起搏器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晓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0):1617-1619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埋植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对42例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进行随访,并与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相对比,分析起搏、感知及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结果:动态心电图发现起搏器感知障碍14例,其中10例为感知过度,4例为感知不良,发现2例起搏功能障碍。14例感知障碍中仅有2例在常规心电图中检出。检出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19例。根据动态心电图结果进行相应临床处理后,部分起搏器的感知功能异常消失。结论:动态心电图对起搏器感知障碍的检出率较高,在埋植起搏器患者的随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3~2006年住院及门诊患者240例男127例,女113例,年岭30~87岁,其中冠心病109例,风湿性心脏病72例,扩张性心脏病2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3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5例。1.2方法美国心电图机进行12导联同步描记,选I导联、aVF导联目测宽QRS波群心电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不同类型起搏器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起搏器术后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析感知、起搏功能异常以及起搏相关心律失常情况。结果 DDD 型主要以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短阵房速、短阵房颤、短阵室速为主,检出率分别为38.9%、44.4%、8.3%、2.8%、2.8%;DDD型起搏器感知和起搏功能异常以及起搏器相关心律失常检出率为69.4%,明显高于 VVI 型的42.5%、VVIR 型的30.0%、DDDR型的31.3%、AAI 型的25.0%,各型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VVI 型以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短阵房速、短阵房颤、短阵室速为主,检出率分别为37.5%、42.5%、10.0%、17.5%、2.5%;VVIR 型主要以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短阵房速为主,检出率分别为25.0%、25.0%、5.0%;DDDR 型主要以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短阵房速、短阵房颤为主,检出率分别为31.3%、25.0%、12.5%、12.5%;AAI 型主要以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为主,检出率分别为25.0%、25.0%。结论临床应用动态心电图可以较好地了解不同类型起搏器工作状态,并监测起搏和起搏功能异常感知以及心律失常情况,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目测法(Ⅰ/AVF导法)代替习用的(Ⅰ/Ⅲ导法)测定心电轴的可靠性及优越性。方法:收集成人体检及患者心电图158份,其中正常人50份;心梗56份;左室肥厚12份;左室劳损20份;左及右束支传导阻滞30份。分别以Ⅰ/Ⅲ导法及Ⅰ/AVF导法测得相应导联代数和,常规计算心电轴度数进行比较。结果,以Ⅰ/Ⅲ导法与Ⅰ/AVF导法所测得心电轴度数非常接近P>001。结论:用Ⅰ/AVF导法测心电轴简单易行,少受呼吸影响,与Ⅰ/Ⅲ导法相比所测值相近,可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对85例胆道疾病病人作心电图统计和分析,发现57例(67.1%)心电图出现异常,其主要改变为缺血性改变,心律失常,心电图追踪发现部分心电图改变与胆道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
对66例食道导联心电图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正常人食道心电图心室区、移行区、心房区、心房上区均可清晰显示P波,尤以心房区为著;其P波形态高大,波形尖锐,P电压0.6±0.29mV,是普通心电图的3~4倍。经u-EE分析,本组常规心电图误诊率10%,提示食道导联心电图对复杂心律失常分析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诊断某些心律失常中,p波的辨认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食管导联心电图电极紧靠心房,能显示清楚的心房波(p波),如能同时记录食管和常规导联(II、V_1)心电图,可以互为补充,以诊断复杂心律失常,其方法简便可靠.现结合病例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8.
普通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普通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4年3月~2008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临床资料完整的1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J点抬高3例(2.4%),T波高耸16例(12.8%),T波高耸伴ST段抬高87例(69.6%),其中,ST段上斜型抬高25例,ST段凹面向上型抬高7例,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53例;ST-T改变19例(15.2%)。等位性Q波59例(47.2%),其中,进展性q波10例,V1~V4导联R波递增不良28例,同一导联R波进行性丢失25例。结论:T波高尖、ST段抬高、等位性Q波,并结合临床动态观察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电图检查在川崎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对川崎病急性期患儿与非川崎病发热患儿及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与未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儿进行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比较检查结果,并用卡方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川崎病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非川崎病发热组(P<0.05),两组对照ST-T改变、Q-T间期延长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与无冠状动脉病变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川崎病急性期患儿心电图改变比非川崎病发热患儿明显,其中以ST-T改变、Q-T间期延长更显著,对早期预测川崎病有一定的意义;而单独的心电图检查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无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20.
彭军 《陕西医学杂志》2003,32(5):466-467
川崎病主要引起以冠状动脉为主的全身性中小动脉系统的血管炎和心脏炎 ,心肌损害是本病改变的主要原因。高频心电图对早期心肌损伤诊断的敏感性较强 ,然而高频心电图对川崎病早期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还未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现将我院 30例小儿川崎病的高频心电图检测结果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