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7.
8.
9.
10.
报道2例激光治疗多次无效的太田痣.患者均为女性,均在出生后数月发病,累及左侧面部,皮损表现为颧部、面颊部灰褐色至褐青色斑片,巩膜无蓝染.1例怀孕期斑片扩展至左耳后及左颈后.组织病理显示真皮深层及皮下脂肪组织间散在分布黑素细胞及噬黑素细胞,胶原纤维明显增生.免疫组化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分布无异常.对一般用于太田痣的激光治疗反应差.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波长755 nm)和或Q开关Nd:YAG激光(波长1064 nm)累计治疗10余次几乎无效(1例治疗12次,1例治疗13次),且激光即刻反应特殊,即使高能量多次重复照射,皮疹处均无紫癜或渗血,而周围正常皮肤较低能量下即可见明显的紫癜和渗血.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6.
17.
目的 对湖北及周边地区太田痣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243例太田痣患者在发病时间、色素性疾病家族史及患者母亲妊娠期间是否有用药史等方面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太田痣出生时发病者占58.0%,出生后发病者占42.0%,主要集中于5~15岁.有色素性疾病家族史者占60.1%,其中以雀斑和咖啡斑为主.患有太田痣与女性妊娠期间是否有用药史无明显关系.结论 太田痣可能具有遗传性,具有色素性疾病史的患者,其后代患太田痣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对重庆及邻近地区太田痣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方法:总结952例太田痣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在性别、发病时间、临床分型、皮损颜色等方面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太田痣患者的男女性别之比为1:2.5.先天发病占56%,后天发病出现儿童早期及青少年期两个发病高峰。少数患者可与鲜红斑痣(0.53%)、伊藤痣(0.32%)等并发,有家族史者占0.84%。以Ⅱ、Ⅲ型最多见,Ⅳ型最少.皮损颜色可有褐色、青灰、黑褐、蓝紫色的变化,皮损面积大小与颜色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太田痣在性别、发病时间、临床轻重分型上具有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