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院 1997~ 1999年间收住 14岁以下长期不明原因发热(FUO)患儿 117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病例选择 肛温 38 5℃或口表 38℃以上 ,发热持续 2周 ,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检及常规实验室检查未能确诊疾病者。2 一般资料  117例患儿 ,年龄 35天~ 14岁 ,其中 0岁~70例 ,3岁~ 15例 ,5岁~ 10例 ,7岁~ 2 2例。男 85例 ,女 32例 ,男 :女为 2 6 6∶1. 1~ 3月发病 9例 ,4~ 6月发病16例 ,7~ 9月发病 6 2例 ,10~ 12月发病 30例。3 最后诊断与确诊方法  117例病患者最终 112例明确诊断 (表 1)。最终确诊或排除方法为血清学或细菌…  相似文献   

2.
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多数患儿为病毒感染 ,经过合理抗感染治疗后即热退。但有部分患儿虽经临床检查和治疗后仍有发热 ,即为不明原因发热 (FUO)。FUO是小儿内科的一大难题 ,患儿病情往往重而复杂。本文对 116例FUO患儿的病因进行分析 ,进一步探讨FUO的诊治要点。临床资料1 病例来源 本院 1998~ 1999年以发热待查收入住院的病例 ,共 116例。2 诊断标准  (1)持续 1周以上发热病史 (年长儿应 2~3周 ) ;(2 )有比较正规的体温记录表 ;(3)住院或门诊随诊病人经过 1周的检查仍未明确诊断者。3 一般资料  116例中男 71…  相似文献   

3.
徐雯 《现代保健》2011,(12):134-135
目的总结感染性不明原因发热(FUO)患者的特点,以利于明确感染性FUO的病因。方法对确诊的87例感染性FUO患者的病因和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7例感染性FUO患者中,细菌性感染65例(74.7%)、病毒性感染15例(17.2%)、真菌性感染7例(8.0%);经血清学或细菌学检查,明确诊断者47例(54.4%),经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诊断者9例(10.3%),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8例(9.2%),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1例(1.1%),临床综合诊断、经验性治疗明确诊断14例(16.1%)。结论感染性FUO病因谱中,结核病是主要病因,有30例,占34.5%,诊断性抗结核治疗仍是诊断结核的主要手段,支气管镜在诊断感染性疾病中有重要作用。诊断性治疗需综合评估后运用。  相似文献   

4.
原因不明的发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院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分布,进一步加深对其临床特征的认识,为本地区不明原因发热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符合不明原因发热诊断标准的274例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将病因分为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肿瘤性疾病、其他疾病、病因未明,比较其一般情况、病因构成、临床症状和体征,寻找鉴别感染及非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要点。结果不明原因发热病因以感染性疾病最多见为47.81%,其次为结缔组织病20.07%、肿瘤性疾病10.22%。其中感染性疾病以青年患者为主,热程多少于1个月;患者初诊科室以感染科、血液科为主。结论感染性疾病是不明原因发热的主要病因,联合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可为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的初步鉴别提供线索,尽量明确或缩小可能的诊断范围,为早期诊治、疾病恢复提供良好的医疗条件。  相似文献   

6.
自1961年Petersdorf将发热>3周、体温几度>38.4℃及住院1周未能确诊者定为原因不明发热(FUO)以来,FUO患者的临床表现有了明显变化,且诊断方法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就FUO的各种病因和诊断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月间宁波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符合FUO诊断标准的患者167例。结果 167例FUO患者中,明确诊断146例,确诊率为87.43%;感染性疾病占56.85%,风湿性疾病占23.29%,肿瘤占10.96%,其他疾病占8.90%。结论大部分FUO经采集全面详细的临床资料和相关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其主要病因是感染性疾病,其次为风湿性疾病和肿瘤。  相似文献   

8.
不明原因发热15年临床变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分析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及诊断方法的变迁.方法 选择1992年1月-2006年12月符合FUO诊断标准的患者52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528例FUO患者经各种检查或诊断性治疗最终确诊476例,确诊率为90.2%;病因包括:感染性疾病290例(54.9%),其中结核病占39.O%I肿瘤性疾病70例(13.3%);风湿性疾病61例(11.6%);其他疾病55例(10.4%);出院时仍未确诊的52例(9.8%);诊断方法以病理检查(30.5%)为主,其后依次为病原微生物检查(21.6%)、分子生物学检查(12.8%)、免疫学检查(12.2%)、诊断性治疗(11.6%)和影像学检查(11.3%).结论 FUO病因及诊断方法15年来发生较明显变化,感染性疾病虽仍是FUO的主要病因,但结核病成为目前主要病种,且真菌及HIV感染也有增加趋势;肿瘤性疾病构成比下降而少于风湿性疾病构成比;药物热、各种临床综合征及多因素发热的病例在增加;诊断方法在进步,确诊率较前提高.  相似文献   

9.
112例不明原因发热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方法对医院2006年1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12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2例患者中,有98例最终明确诊断,确诊率为87.5%;感染性疾病62例,占63.3%,其中结核18例,占28.4%,结缔组织病19例,占19.4%,以成人Still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见;恶性肿瘤15例,占15.3%,以造血组织肿瘤多见,尤其是恶性淋巴瘤;仍有14例诊断不明,占12.5%。结论 FUO的病因中,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远高于非感染性疾病,而非感染性疾病中,结缔组织疾病及恶性肿瘤所占比例较高;经全面而详细的临床资料采集及相关的辅助检查,大部分不明原因发热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成人常因发热(体温超过38.3℃)而就医.大多数的发热病人可通过伴随症状及相应的检查而确诊.有时需要做血常规、尿培养才可诊断.大多数自限性病毒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等)通常在2周内康复,持续性发热需全面系统检查.本病虽偶见于重症,大多数还是容易诊治的.……  相似文献   

11.
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诊断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极易发生误诊,有近10%的FUO病例甚至始终不能明确病因。发热本身可由多类疾病,如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病和血液病等疾病引起,无法明确归类。  相似文献   

12.
541例不明原因发热病因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诊治的符合不明原因发热患者541例。结果 541例患者中经各种检查或诊断性治疗最终明确诊断者464例,确诊率为85.8%;感染性疾病250例,其中结核病99例,占39.6%;非感染性疾病中结缔组织病78例占36.4%,其中Still病占39.7%;肿瘤性疾病50例占23.4%,其中淋巴瘤占36.0%;药物热占23.8%;出院时仍未确诊的77例占14.2%。结论感染性疾病是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主要病因,结核病是其中的主要病种,非感染性疾病中结缔组织病、肿瘤性疾病及药物热为主要病因;大多数不明原因发热经细致的临床检查和分析是可以得到确诊的。  相似文献   

13.
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诊断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有研究表明,近10%的不明原因发热病例始终不能明确病因。发热本身可由多类疾病,如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病和血液病等疾病引起,而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不明,无法明确归类。过去,这类患者通常由内科医师诊治,在大多数分科较细的医院则主要由呼吸内科或普通内科医师接诊。目前,很多医院开设了感染科,并将其归于感染科诊治,诊治水平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院不明原因发热(FUO)患者病因,及其明确诊断的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FUO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血清学、细菌学、分子生物学、骨髓穿刺、组织活检,以及诊断性治疗等方法,对该院2008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FUO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回顾性分析224例FUO患者病因和最终诊断。结果最终明确病因者189例,占84.38%;未明确者35例,占15.62%。其中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其他类疾病分别占50.45%、18.75%、9.82%、5.36%。在感染性疾病中,细菌为主要病原体,其次为病毒;结缔组织病以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结节性多动脉炎为主;恶性肿瘤以血液系统肿瘤为主,而淋巴瘤最常见。189例确诊患者采用病原学检查者占30.16%,病理学检查者占24.34%,其他方法(综合分析)占20.11%。结论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肿瘤为FUO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发热?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问题。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发热的经历。受凉感冒了可以发热,吃了不洁饮食腹泻了也可以有发热,正象俗话所说的:“吃五谷杂粮,谁还没有个头疼脑热的”。这些看起来好像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发热真的那么简单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遵义市某校内不明原因发热疾病暴发的原因及流行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病89人,住院62人,罹患率为5.89%。8份血清作甲流感抗体IgM检测有2份阳性,其中5份作甲流感PCR检测全部为阴性。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在发病的病例中,交谈和同坐占的比例较大,分别为65.2%(52.4%76.5%)和30.3%(19.6%42.9%)。结论:可能是一起呼吸道传染病爆发疫情。  相似文献   

17.
发热是在临床上的常见内科疾病症状之一,是机体对病症的一种全身性反应,但有部分患者由于发热的原因并不明确,因此治疗过程就尤其困难,属于疑难杂症的范畴,目前的治疗主要还是侧重于西医治疗,常常诊断不清,治疗棘手,其效果明显不佳.中医认为患者的外感、情感、饮食、生活习惯、内伤等因素可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发热,因中医治疗着眼宏观,注意整体,在辨证治疗不明原因发热方面有绝对的优势.中药治疗采用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益气声明、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案,其总有效率可达86%,明显比西药效果显著,并且中药治疗可以迅速改善患者的症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西药治疗的毒副反应.虽然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机理不同,但在其间常常互相关联,并且可互相转化,或互相夹杂,因此,在临床上诊治时,必须以发热的病因病理进行治疗和对症下药为原则,使患者达到治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发热(无名热)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53例患者及60例健康人血清中巨细胞病毒(HCMV)特异性抗体;用微量塑料板法检测肠道病毒中和抗体(EV-NT)和腺病毒中和抗体(AdV-NT)。[结果]HCMV-IgM特异性抗体阳性率患者组26.1%,对照组5%;EV-NT阳性率患者组30.7%,对照组13.3%。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Adv-NT患者阳性率9.2%,[结论]无名热患者存在HCMV活动性感染,与发病有一定的关系,建议将HCMV活动性感染检测列入常规病毒病原检验项目,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发热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重要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感染被认为是引起不明原因发热(FUO)的主要原因,并且感染的病原体种类繁多,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到目前为止,仍为世界性难题.因此,笔者对2014年8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7例感染性不明原因发热(FUO)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所谓不明原因发热,是指在临床体温测试多次超过38.5℃,并持续3周以上,经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仍不能明确诊断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