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改良Twin-Block功能矫治器矫治AngleⅡ1错畸形侧貌外形的变化。方法:选择以下颌后缩为主要表现的AngleⅡ′错畸形病例11例。Ⅰ期治疗采用改良Twin-Block矫治器,Ⅱ期采用标准方丝弓矫治器。应用X线头影测量进行软组织分析,并对治疗前后的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矫治结束后,软组织面角增大,颏部软组织增厚,角、颏唇沟深度减小。下唇突点-H线距离、鼻突度、上唇凹深、鼻下点-H线、上唇基部厚度无显著性H变化。结论:改良Twin-Block矫治器有助于改善AngleⅡ′错畸形的软组织面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改良固定式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AngleⅡ类错患者的面部侧貌改变.方法 选择18例替牙期、恒牙早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AngleⅡ类错患者,均采用改良固定式Twin-block矫治器进行Ⅰ期功能矫治,平均疗程12.3个月.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进行Holdaway软组织头影测量分析,并对功能矫治前、后测量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功能矫治结束后,患者软组织颏部变厚(P=0.045),软组织面角增大(P=0.008),下唇突点-H线距离变短(P=0.045)、H角减小(P=0.042)、颏唇沟深度变浅(P=0.027)和骨骼侧面凸度减小(P=0.044);鼻突度(P=0.051)、上唇凹深(P=0.172)、鼻下点-H线(P=0.393)、上唇基部厚(P=0.256)、上唇厚(P=0.120)在正畸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改良固定式Twin-block矫治器不依赖患者的合作,可全天戴用,制作技术简单、成本低,对下颌发育不足的AngleⅡ类错患者在替牙期、恒牙早期采用该功能矫治器能改善患者的牙矢状关系及颜面外观.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AngleⅡ^1错[牙合]病例单颌拔牙矫治前后硬软组织的变化及对面部侧貌的影响。方法:对10例AngleⅡ^1错[牙合]病例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AngleⅡ^1错[牙合]病例矫治后组织改变主要表现为上切牙突度,上唇突度,UI-SN角减小,UI-L1角、鼻唇角增大,上唇厚度增加。结论:AngleⅡ^1错[牙合]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矫治,主要是利用拔牙间隙减小上前牙唇倾度来改善面部侧貌,对面部骨骼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双期矫治安氏Ⅱ^1类错(牙合)后患者面部侧貌的改变。方法选择15例双期矫治的替牙期、恒牙早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11.2岁。Ⅰ期治疗均采用Twin-block矫治器,Ⅱ期采用MBT矫治。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进行Holdaway软组织分析及常规硬组织分析,并对治疗前后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双期治疗结束后,患者软组织颏部变厚,软组织面角增大,下唇突点H线距离、H角、颏唇沟深度和骨骼侧面凸度减小,SNB增大,ANB减小,以上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鼻突度、上唇凹深、鼻下点-H线、上唇基部厚、上唇张力测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SNA、U1-SN、U1-NA、L1-MP、L1-NB、U1-L1、Y轴角和下颌平面角在正畸治疗前后无显著改变。结论下颌发育不足的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在替牙期、恒牙早期采用双期矫治能改善其面部侧貌;Twinblock矫治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牙(牙合)矢状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双期矫治安氏Ⅱ~1类错后患者面部侧貌的改变。方法选择15例双期矫治的替牙期、恒牙早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1类错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11.2岁。Ⅰ期治疗均采用Twin-block矫治器,Ⅱ期采用MBT矫治。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进行Holdaway软组织分析及常规硬组织分析,并对治疗前后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双期治疗结束后,患者软组织颏部变厚,软组织面角增大,下唇突点-H线距离、H角、颏唇沟深度和骨骼侧面凸度减小,SNB增大,ANB减小,以上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鼻突度、上唇凹深、鼻下点-H线、上唇基部厚、上唇张力测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SNA、U1-SN、U1-NA、L1-MP、L1-NB、U1-L1、Y轴角和下颌平面角在正畸治疗前后无显著改变。结论下颌发育不足的安氏Ⅱ1类错患者在替牙期、恒牙早期采用双期矫治能改善其面部侧貌;Twin-block矫治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牙矢状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AngleⅡ1错(牙合)病例单颌拔牙矫治前后硬软组织的变化及对面部侧貌的影响.方法对10例AngleⅡ1错(牙合)病例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AngleⅡ1错(牙合)病例矫治后组织改变主要表现为上切牙突度,上唇突度,U1-SN角减小,U1-L1角、鼻唇角增大,上唇厚度增加.结论AngleⅡ1错(牙合)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矫治,主要是利用拔牙间隙减小上前牙唇倾度来改善面部侧貌,对面部骨骼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通过口外弓配合固定矫治器治疗后软组织侧貌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10 ~ 13岁。所有患者均为早期恒牙列,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远中磨牙关系,上牙列轻、中度拥挤,均角的非拔牙病例。应用口外弓配合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对患者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侧貌软组织相关指标的头影测量及比较分析,评价矫治前后相关软组织侧貌轮廓的变化。结果 20例患者均通过口外弓配合固定矫治器将骨性Ⅱ类、远中磨牙关系的错牙合畸形矫正为骨性Ⅰ类、中性磨牙关系,患者侧貌改善,获得满意矫治效果。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鼻唇角增大、上唇倾角减小、上唇突点到审美平面的距离(UL-EP)减小、上唇突度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表明上唇得到了内收;颏沟倾角增大,说明颏部向前生长;下唇倾角增大,说明下颌向前生长。结论 通过口外弓配合固定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患者,可明显改善软组织侧貌。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AngleⅡ1错牙合病例单颌拔牙矫治前后硬软组织的变化及对面部侧貌的影响。方法:对10例AngleⅡ1错牙合病例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AngleⅡ1错牙合病例矫治后组织改变主要表现为上切牙突度,上唇突度,U1-SN角减小,U1-L1角、鼻唇角增大,上唇厚度增加。结论:AngleⅡ1错牙合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矫治,主要是利用拔牙间隙减小上前牙唇倾度来改善面部侧貌,对面部骨骼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徐春华  胡小坤  陈文静 《口腔医学》2011,(10):586-587,591
目的研究改良Twin-Block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的矫治作用。方法选择27例替牙期或恒牙早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应用改良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矫治,通过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后磨牙调整为中性关系或轻度近中关系;前牙覆覆盖正常;上下颌关系及软组织侧貌协调。结论改良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早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疗效显著,能促进下颌生长,改善下颌后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Headgear-activator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类患者对鼻唇颏协调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自然生长和使用Headgear-activator矫治的38例骨性Ⅱ1类错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Headgear-activator组,每组均为19例患者。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所得角度和线距,采用SPSS 11.0软件包分别计算均值和标准差,利用配对t检验比较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上唇审美平面距、下唇审美平面距、上切牙露齿度、上唇突角、上下唇突角、上唇颏突角减小;上唇长、下唇长、上唇倾角、下唇倾角、下唇突角、鼻唇角、颏唇沟角、软组织面角、Z角、面突角增大,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adgear-activator矫治器可显著减小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上下唇突度,改善开唇露齿,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鼻、唇、颏之间的协调性,使侧貌轮廓变得自然舒缓,软组织侧貌趋于直面型。  相似文献   

11.
王秀婧  阎燕 《口腔正畸学》2009,16(4):211-214
目的初步探讨单纯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的软组织、硬组织的改变。方法选择17名骨性前牙反[牙合]的患者,男9名,女8名,年龄7~12岁,平均年龄9.8岁,平均疗程13.4月,未进行扩弓直接应用前方牵引矫治器进行治疗。术前术后拍头颅侧位片,测量17名患者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改变。头影测量采用Dentalvision软件,记录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上颌骨前移1.8mm,差别具有显著性差异,上前牙唇倾4.2度,差别有显著性差异,上前牙前移3.4mm,差别有显著性差异。下颌骨后退4.1mm,差别具有显著性差异,下切牙后退3.9mm,差别具有显著性差异。软组织的改变:上唇突、下唇突、面型角、上唇-审美距、下唇-审美距、鼻点-H线、下唇-H线、颏沟点-H线的距离均向正常值靠拢,差别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患者的面型更加协调。结论单纯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使患者的软硬组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X线头影测量对软组织侧貌角度的分析,评价前导矫形联合固定矫治器与单纯拔牙对治疗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骨性错(牙合)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1例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牙合)伴下颌后缩的病例.其中,18例采用Ⅰ期固定式Twin-Block矫治器联合Ⅱ期固定矫治,13例采用传统的单纯拔牙后直丝弓矫治进行治疗.在治疗前、Twin-Block矫治完成后以及全部固定矫治结束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软组织侧貌角度测量分析.使用SPSS15.0软件包比较前导矫形组、单纯拔牙组治疗前、后的组内差异以及2组的组间差异.结果:2组中,软组织面角、全面凸角、下唇角、上下唇角治疗后均有明显变化.前导矫形组中,面凸角、上下唇基角以及下唇基角治疗前、后差异显著;而单纯拔牙组中,上唇角、Z角治疗后有明显变化.前导矫形组下唇颏唇沟部软组织与鼻底之间的改变大于拔牙组.而拔牙组的上唇软组织改变大于前导矫形组,2组间上唇角、上下唇基角治疗前后差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导矫形联合固定矫治与单纯拔牙固定矫治相比,在治疗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的患者中,固定式Twin-Block矫治器的应用更有利于面下1/3软组织侧貌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用FRⅢ型功能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反(牙合)的软组织侧貌变化.方法 选择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伴软组织侧貌形态异常患儿28人,年龄8-11岁,用FRⅢ型功能矫治器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并进行软组织侧貌的头影测量分析.对测量项目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治疗后下唇突角、鼻唇角、下唇突度明显减小,上下唇突角、上唇突度明显加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FRⅢ型功能矫治器治疗后鼻、上唇、下唇及颏部四者关系趋于协调,Ⅲ类面型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安氏Ⅱ类错牙合采用不同拔牙矫治设计的患者,其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软组织侧貌进行测量研究,探讨软组织侧貌在矫治前后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30例采用不同拔牙矫治设计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分为A组:拔除两个上颌第一双尖牙;B组: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对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的结果输入计算机经过SPSS统计软件处理.结果①A组鼻唇角、上下唇角、下唇角、上唇长度变大,上唇角和上唇突度变小.②B组鼻唇角、上下唇角、下唇基角、下唇角、面角、颏突角、下唇长、面下三分一高变大,上唇角和上唇突度、下唇突度、鼻颏角变小.A、B两组全面高均变大.统计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安氏Ⅱ类错牙合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的患者,其软硬组织的变化是一致的,其牙型、骨骼型从Ⅱ类变为Ⅰ类,覆盖其上的软组织也发生一致的改变,使面突度明显减小,下颌后缩得到改善,面部软组织侧貌更趋于协调美观.②拔除两个上颌第一双尖牙的患者,其软硬组织的变化在上颌是一致的,而在下颌却不一致,软组织侧貌突度也减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安氏Ⅱ类错牙合采用不同拔牙矫治设计的患者 ,其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软组织侧貌进行测量研究 ,探讨软组织侧貌在矫治前后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 30例采用不同拔牙矫治设计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 ,分为A组 :拔除两个上颌第一双尖牙 ;B组 :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 ;对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的结果输入计算机经过SPSS统计软件处理。结果 ①A组鼻唇角、上下唇角、下唇角、上唇长度变大 ,上唇角和上唇突度变小。②B组鼻唇角、上下唇角、下唇基角、下唇角、面角、颏突角、下唇长、面下三分一高变大 ,上唇角和上唇突度、下唇突度、鼻颏角变小。A、B两组全面高均变大。统计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①安氏Ⅱ类错牙合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的患者 ,其软硬组织的变化是一致的 ,其牙型、骨骼型从Ⅱ类变为Ⅰ类 ,覆盖其上的软组织也发生一致的改变 ,使面突度明显减小 ,下颌后缩得到改善 ,面部软组织侧貌更趋于协调美观。②拔除两个上颌第一双尖牙的患者 ,其软硬组织的变化在上颌是一致的 ,而在下颌却不一致 ,软组织侧貌突度也减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改良Twin - Block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矫治作用.方法选择27例替牙期或恒牙早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应用改良Twin - Block矫治器进行矫治,通过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矫治后磨牙调整为中性关系或轻度近中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上下颌关系及软组织侧貌协调.结论 改良Twin - Block矫治器治疗早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疗效显著,能促进下颌生长,改善下颌后缩.  相似文献   

17.
Angle Ⅱ~1 类错(牙保)畸形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类型,其特点为上颌前牙和上唇前突的以及上唇的短缩和外翻。国外许多学者都曾经报道过,上前牙经过矫治内收后,上唇的长度随之伸长,唇红缘高度降低,而国内尚未见此报道,本研究目的是对照Angle Ⅱ~1类错(牙合)患者的矫治前后唇红缘变化,研究拔牙矫治对软组织侧貌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Headgear-aetivator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类下颌后缩患者软组织侧貌的改变.方法:选择生长发育高峰期的50例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分为Headgear-activator矫治器治疗组与对照组,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所得角度和线距,采用SPSS11.0软件包分别计算均值和标准差,利用配对t检验比较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鼻唇角、颏唇沟角、Z角增大,H角、上唇和下唇突角、上唇颏突角减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adgear-aetivator矫治器治疗可使软组织颏部前移,上、下唇凸度明显减小,从而改善下颌后缩患者的软组织侧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成都地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鼻唇角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引起鼻唇角变化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断与疗效分析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例成都地区ANB角大于5°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X线头颅侧位片为样本,测量软硬组织指标共计22项.结果 安氏Ⅱ类1分类错耠畸形患者鼻唇角的测量均值为96.401°±11.265°,与鼻唇角形态相关性强的因素是鼻突度、鼻底平面角、上唇倾角、上唇突角和上唇厚度(P<0.05).结论 影响成都地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鼻唇角形态的主要因素集中在鼻部及上唇软组织,而与上中切牙位置、上下颌骨硬组织形态相关性小.上唇软组织在面部软组织侧貌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协调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20.
Twin-Block联合MBT双期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联合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双期矫治快速生长期下颌后缩性安氏Ⅱ^1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以下颌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生长期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16例,采用双期矫治I,期应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Ⅱ^1期应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应用X线头影测量分析,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硬组织变化进行分析,并对测量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治疗前后患者外形侧貌及覆盖改善明显。X线测量结果ANB,SNA,Go-Gn,L1-MP,ANS-Me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快速生长期的下颌后缩性安氏Ⅱ^1错(牙合)采用双期矫治有明显疗效,可以有效改变前牙的覆盖和磨牙关系,这种改善包括骨骼效应和牙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