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谢一金 《当代医学》2009,15(24):152-152
目的观察盐酸纳络酮对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影响。方法将44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治疗组(238例)和对照组(107例)比较观察两组病人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伤后7、14天GCS值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使用纳络酮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闫斐 《河北医学》2014,20(2):180-182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2.057,P〈0.01),两组患者入院时、治疗第3、7d时GC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治疗组第14d、28d、60d时GC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具有良好促醒作用,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胃泌素(GAS)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颅脑损伤伤情判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对90例颅脑损伤患者(观察组)按照入院格拉斯哥评分(GCS评分)分为轻型组、中型组及重型组,用放射免疫法分别于入院后第1、4、7、14、21天测定GAS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于伤后3个月进行GOS评分比较预后。结果观察组GA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GAS水平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颅脑损伤早期GAS水平升高,轻型组在入院第4天达到高峰,在第14天基本接近正常水平,中型和重型组在入院第7天达到高峰,在第21天仍保持较高水平;预后恶劣组住院期间GAS水平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越高,预示脑损伤越重,预后越差。早期动态观察血清胃泌素水平对判断伤情及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应用纳洛酮与高压氧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正常治疗,实验组在正常治疗上应用纳洛酮与高压氧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格拉斯哥评分以及3个月后 GO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和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14 d 后实验组格拉斯哥评分改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O.05);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临床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O.05)。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正常治疗时联合高压氧与纳洛酮治疗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可以推广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亚低温疗法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①亚低温组54例,均于24h内接受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32℃~35℃,维持3~8d;②常温组48例,其它治疗同亚低温组。分别于入院后第1d及第8d两组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记分法(GCS)疗效评估,6个月时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GOS)评估。结果入院第1d,两组GCS评分结果(P〉0.05),第8d亚低温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时GOS标准随访评估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手段之一,伤后24h内接受治疗,疗效确切,可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宋学林  杨宝义 《河北医学》2013,19(9):1329-1332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高压氧(HBO)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至2010年高压氧治疗≥30次的STBI患者171例,按开始HBO治疗的时间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15d)、B组(16—30d)、c组(〉30d),观察三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疗效的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的GCS评分和疗效明显提高,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C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STBI的效果好,越早开始HBO治疗效果越好。STBI患者应尽早行HBO治疗。  相似文献   

7.
徐恩相  李峰 《实用新医学》2007,8(4):355-356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高压氧在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8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分级法(GCS)3—8分,随机分为早期(入院1—10天)高压氧治疗组42例,常规(入院20—30天)高压氧治疗对照组45例,两组常规治疗药物相同,临床观察意识状态、功能障碍的恢复时间。结果早期高压氧治疗组意识和功能障碍的恢复,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应用高压氧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其早期促醒及恢复功能,减少致残率,提高治愈率,均有肯定的疗效,是重度颅脑伤急性期后的一种重要康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1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进行高压氧治疗,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组。对照组58例,行神经外科常规治疗;高压氧组9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变化情况和治疗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情况。结果高压氧组GCS、GOS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降低致残率,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HBO)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按是否进行高压氧治疗,分高压氧组(30例),其余3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HBO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Glasgow昏迷量表(GCS)和严重颅脑外伤残疾评定量表(DRS)进行评定,并进行两组之间的比较。结果 HBO治疗4周后,高压氧组患者的GCS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而DRS评分则有显著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早期予以HBO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意识和残疾程度,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康复训练组52例;常规护理组48例。对其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治疗后6月进行格拉斯哥结果指数(GOS)分级,并对二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GCS评分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GCS评分平均提高了(3.97±1.76)分,对照组GCS评分平均提高了(2.91±1.84)分,二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良好率(GOSⅣ级和Ⅴ级)较对照组高32%,病死率、植物生存率较对照组下降30%,两组比较,实验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早期康复训练组疗效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可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IL-6、CRP含量变化与病情程度、预后关系。方法384例急性颅脑损伤根据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出院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outcome scale,GOS)依次分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及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伤后24 h内血清CRP、IL-6的浓度。结果颅脑损伤后24 h内,根据GCS评分,随着损伤的程度增加,血清IL-6、CRP水平明显增高。CRP与GCS呈负相关(r=-0.182,P〈0.05),血清CRP与IL-6为正相关(r=0.187,P〈0.01)。颅脑损伤后,根据GOS评分,24 h内血清IL-6、CRP水平在预后不良组明显增高。结论血清中CRP、IL-6是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脑损伤敏感而特异的指标,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治、判断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徐彦 《中外医疗》2010,29(26):104-104
目的 探讨纳络酮对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1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疔,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比较2组疗效和预后.结果 2组心电图异常和呼吸异常有明显差异,2组治疗前颅内压和GCS评分无明显差别,治疗后2组颅内压均降低,GCS评分增加,但观察组变化幅度要大于对照组:观察组预后好于对照组.结论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可以减少继发损伤,改善意识障碍,恢复稳定患者的血压呼吸,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高压氧(HBO)治疗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疗效.方法 103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颈静脉血糖、乳酸及血氧饱和度,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得分,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控制情况.结果 治疗第7天,观察组血糖、乳酸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3~8分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13~15分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能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的缺氧状况,加速患者清醒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利于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提高感染后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联合应用纳洛酮和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和纳络酮),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明显提高,苏醒时间明显缩短,ADL评分明显升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明显改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早期联合应用纳洛酮和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愈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1、3个疗程后的GCS和AD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更大程度促使患者早日康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动态变化,探讨其在颅脑损伤分型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比较90例颅脑损伤患者(观察组)和来我院体检的正常成年人30例(对照组)CRP情况;按格拉斯哥评分(GCS评分)将观察组分为轻型(29例)、中型(37例)及重型(24例)三组,应用速率放射比浊法对三组患者在颅脑损伤早期(6h内)及伤后第2~6天测定血清CRP浓度,结合临床表现及伤后1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对患者预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轻型组、中型组及重型组患者血清CRP浓度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血清CRF浓度在颅脑损伤早期升高,轻型组多在2~3d内下降,中型组多在4~5d内下降,重型组持续保持较高水平。观察组预后良好与预后恶劣患者间血清CRP浓度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CRP是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脑细胞损伤敏感而特异的指标,对病情判断、早期诊治继发性脑损害和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文利 《基层医学论坛》2014,(29):3912-3913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进行治疗。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行高压氧治疗后GCS评分显著增高(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提高颅脑创伤患者的GCS评分,改善临床症状,增加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郭锦梅  李航  肖宏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5):137-139
目的 探讨高压氧综合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于高压氧综合护理的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照组给予高压氧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高压氧综合护理,包括制定护理重点,康复计划及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比不同护理的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及因并发症中断高压氧治疗时间的差异,并比较两组高压氧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别.采用GCS评分行近期疗效评定.采用远期生活质量评估量表(KPS)行远期生活质量评定.结果 高压氧治疗及高压氧综合护理3个疗程后,研究组消化道出血发生(4/42)较对照组(14/41)减少,因并发症中断高压氧治疗的时间f(13.64±2.78)d]比对照组[(20.90±8.96)d]缩短,高压氧不良反应的发生(0/42)比对照组(4/41)显著下降,治疗前后GCS评分及治疗后KP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高压氧综合护理对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更佳的临床效果和更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6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于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GCS评分、GOS等级及清醒率和清醒时间。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患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OS良好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清醒率和清醒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可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促醒及改善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血清中神经丝蛋白H磷酸化亚型(pNF—H)和S-100B水平的变化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0名健康人和118例颅脑损伤患者损伤后6h、12h、24h、3d、5d、7d的血pNF—H和S-100B水平,分析pNF—H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各时间点检测血pNF—H和S-100B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内中、重型亚组各时间点检测血pNF—H浓度均显著高于轻型颅脑损伤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型亚组各时间点血清pNF—H浓度均显著高于中型颅脑损伤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颅脑损伤后24h的血pNF—H水平与24h的GCS及6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呈负相关(r=-0.47、-0.33,P均〈0.05)。结论血pNF—H和S-100B水平检测可作为判断颅脑损伤早期病情和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