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2,(31):125-126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在临床诊断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患儿的临床资料,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0例患者误诊为支气管肺炎11例、支气管炎8例、右肺中叶综合征4例、支气管哮喘3例、右下肺大叶性肺炎2例、支气管扩张2例。均在基础麻醉下行直接喉镜或支气管镜下顺利取出异物。结论对反复的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不张、甚至肺脓肿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即使没有明确异物吸入史,均应怀疑有气管、支气管异物。  相似文献   

2.
佘国跃 《西部医学》2011,23(11):2228-2229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来收治的12例小儿气管、气管异物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4例误诊,2例误诊为肺炎,2例误诊为支气管炎。结论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因年龄小,或否认有异物吸入史,或经治医生对不典型的、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认识不够,未及时使用支气管镜进行诊治,是误诊的主要原因。因此对病史中有剧烈或顽固性咳嗽,并有肺炎、肺不张、发热等表现,而经积极治疗无效者,应行支气管镜或纤支镜检查,以早期明确诊断,及时处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非典型支气管异物误诊的原因,并评估胸部冠状位CT对小儿支气管异物误诊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非典型小儿支气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表现、胸透及冠状位CT检查结果,所有病例均经支气管镜检查并手术取出异物证实.结果 20例非典型支气管异物病例中,冠状位CT均能提示有异物,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术后患儿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胸部冠状位CT扫描能够提高非典型支气管异物的诊断率,减少误诊,显示异物所处位置,对指导手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儿内科小儿气管异物误诊原因分析及应急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儿内科小儿气管异物的误诊原因并总结小儿气管异物的应急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儿内科20例小儿气管异物误诊患儿的临床影像资料及紧急处理方法.结果 20例小儿气管异物误诊患儿中,18例被误诊为支气管炎和肺炎,2例被误诊为食管异物和急性喉炎.20例患者经我院手术治疗取出异物后痊愈.结论 气管异物是小儿常见的临床急症,结合临床病史和完善的影像学检查可以降低漏诊、误诊率;及时诊断、尽早手术,对确保抢救成功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异物临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2004.1~2007.352例6月~8岁呼吸道异物误诊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原因主要是病史不明确、检查不仔细、X线检查阴性及对该病认识不足。结论支气管镜检术是诊断和治疗呼吸道异物的有效方法。明确小儿呼吸道异物误诊误治的危害性,提高对小儿呼吸道疾病的诊断水平。对长期反复发作的气管炎、肺炎儿童,需警惕呼吸道异物的可能,应行支气管镜检术。  相似文献   

6.
邝少盛   《中国医学工程》2013,(8):32-32,36
目的分析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误诊原因,并总结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0年以来收治2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病例,分析误原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结果 15例误诊为支气管肺炎,3例急性咽喉炎,1例食道异物,1例小儿哮喘,所有病例入院前没有明确诊断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经我科手术治疗后16例能完全取出异物,3例只能部分取出,1例虽取出异物,但术后昏迷不醒1周,家属放弃治疗。结论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小儿常见的临床急症,诊治时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及细心的体格检查,提高警惕,完善影像学检查,及时诊断、减少误诊率,尽早手术,同时需要家长们密切配合,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抢救成功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付军霞 《当代医学》2014,(18):83-84
目的:分析小儿气管异物误诊原因及应急处理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河南省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小儿气管异物误诊患儿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小儿气管异物误诊患儿中,被误诊为支气管炎39例、肺炎10例、食管异物8例、急性喉炎3例。所有患儿经过手术治疗后,均将异物取出,治愈率为100%。结论医护人员应全面收集患儿临床资料与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小儿气管异物误诊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诊断准确率,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异物临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2004年1月至2007年3月52例6个月~8岁呼吸道异物误诊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原因主要是病史不明确、检查不仔细、X线检查阴性及对该病认识不足。结论:支气管镜检术是诊断和治疗呼吸道异物的有效方法。明确小儿呼吸道异物误诊误治的危害性,提高对小儿呼吸道疾病的诊断水平。对长期反复发作的气管炎、肺炎儿童,需警惕呼吸道异物的可能,应行支气管镜检术。  相似文献   

9.
成琦  成钊  吴淑华  胡克非 《安徽医学》2007,28(2):116-117
目的探讨螺旋CT在不典型小儿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没有明确异物吸入史,长期误诊为“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炎”的患儿进行支气管螺旋CT的冠扫和轴扫诊断,并与气管镜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11例患儿螺旋CT显示右侧支气管异物4例,左侧支气管异物6例,主气管异物1例。11例患儿在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其中右侧支气管花生米异物2例,西瓜子2例,左侧支气管西瓜子异物5例,葵瓜子1例,主气管异物1例完整西瓜子一枚。与螺旋CT结果一致。结论小儿支气管异物在螺旋CT扫描上有较为特征性表现,对不明原因的反复咳喘和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可首选支气管CT检查,排除有无气管异物。  相似文献   

10.
李平  钟华  方圆  张剑坤 《河北医学》2009,15(1):44-46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误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间在我院曾被误诊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4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院外误诊35例,本院门诊误诊5例,病房误诊2例。误诊时间为15d~1a。误诊为支气管炎18例(42.86%),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0例(23.81%),扁桃体炎6例(14.29%),慢性咽炎4例(9.52%),百日咳、支原体肺炎、肺门淋巴结结核、支气管异物各1例(2.38%)。结论: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医师需掌握其诊断要点,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25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分析,归纳出临床本病误诊的几种原因:(1)忽略或不熟悉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胸部X线征。(2)过于强调X线检查对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意义,由于X线检查无阳性发现而误诊。(3)未能准确获取异物吸入史。(4)经验不足,支气管镜检未发现异物而放弃支气管异物的诊断。(5)体查不认真,未作必要的临床检查。(6)异物吸入后,阻塞症状不明显。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提高临床医生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异物临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2004年1月至2007年3月52例6个月~8岁呼吸道异物误诊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原因主要是病史不明确、检查不仔细、X线检查阴性及对该病认识不足。结论:支气管镜检术是诊断和治疗呼吸道异物的有效方法。明确小儿呼吸道异物误诊误治的危害性,提高对小儿呼吸道疾病的诊断水平。对长期反复发作的气管炎、肺炎儿童,需警惕呼吸道异物的可能,应行支气管镜检术。  相似文献   

13.
气管与支气管异物误诊误治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急诊之一 ,多数发生于 3岁以下的儿童 ,常常因得不到及时恰当的处理而导致严重后果 ,且近年其发生率逐渐上升[1 ] 。为了探讨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误诊、误治原因 ,避免误诊、误治和使患儿及时获得正确的治疗 ,对我科自 2 0 0 0年 2月~ 2 0 0 1年 2月收治的气管、支气管异物 45例中误诊、误治并经小儿气管镜诊断和钳取治疗的 2 7例 [60 % ( 2 7/ 4 5 ) ]进行分析 ,总结经验、教训 ,以期能提高诊治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水平。现将有关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5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 ,年龄 6个月~ 1 2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小儿支气管异物常见误诊原因,总结观察要点,为尽早正确诊治本病提供依据。方法 总结我院2000年3月至2002年2月间收治的38例气管、支气管异物小儿,其中14例误诊、误诊率为37%。对14例误诊患儿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年龄太小,家长看护不周与知识缺乏,症状不典型,异物为非金属性及询问病史不细为主要误诊原因。并总结了多方面观察要点,为尽早正确诊治提供帮助。结果 误诊的14例患儿及早地得到了正确诊断和治疗,除1例异物随痰液排出、症状消失外,其他13例均在全麻下行纤维支气管镜取异物术,效果良好,均痊愈出院。结论 小儿支气管异物病人误诊是难免的,但医护人员认真分析误诊原因,总结并严密观察,将大大降低误诊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小儿支气管异物误诊6例分析宋晓波,周玉珍马鞍山钢铁公司总医院关键词异物,支气管疾病,误诊小儿支气管异物为小儿呼吸道严重意外,临床上常因缺乏明确吸入史或症状不典型造成误诊。现将我院14年间误诊的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1~3...  相似文献   

16.
许将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0):1171-1172
目的 :探讨小儿呼吸道异物误诊的原因 ,以提高对小儿呼吸道异物的认识 ,减少误诊 ,防止误治。方法 :分析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我院 5 3例小儿呼吸道异物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误诊的原因等。结果 :呼吸道异物患儿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易误诊为呼吸系统常见病。结论 :对可疑呼吸道异物患儿 ,详细询问病史和及时细致地直接喉镜或支气管镜检查是防止小儿呼吸道异物误诊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误诊56例及临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的常见原因及临床处理方法 ,以提高治疗成功率.方法 对56例气管与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和处理方法 .结果 56例中有明确异物史41例.无明确异物史19例X线查有特异性阳性,无特异性阳性体征16例,2岁以下49例,2岁以上7例,且低龄患儿以植物性异物为主,特殊异物如笔帽以学龄前或学龄儿童为主,误诊时间以7~15岁最多,均被误诊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56例患儿术后均痊愈,治疗成功率100%.结论 提高对气管与气管异物的认识是防止呼吸道异物误诊的关键,方可明显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19例小儿支气管淋巴结结核的少见症状,对其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了分析。提示临床医生在诊治小儿结核病时应全面综合分析,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19.
鲍晓红 《吉林医学》2011,(33):7106-7106
目的:分析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为肺炎的原因,提高诊治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选取进行就诊的小儿气管异物误诊患儿30例进行分析。结果:30例中有16例(53.33%)为2次取出异物,1例(3.33%)经手术取出,全部患者无一例死亡报告。结论:具体的确诊一定要依据影像学来分析,早发现、早治疗,确保患儿的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小儿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征,提高初诊诊断率。方法 对34例小儿支气管异物病例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34例中来本院首诊时确诊19例,其中14例为发病后初诊。另15例中来我院初诊5例,其他10例来院就诊时病程短6天,最长1个月24天。结论 导致小儿支气管异物误诊的主要原因有:病史不清,特征不典型。胸片胸透结合分析有利于提高阳性检出率,CT可作为可疑病例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