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韩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1999,2(1):28-29
股骨干骨折临床常见,绝大多数可治愈,但手术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不愈合。我院于1983~1996年共收治此类患者37例,手术后3~8个月全部愈合。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32例,女5例,年龄28~57岁,平均36岁。开放性骨折11例,闭合性骨折26例。左侧20例,右侧17例。横形骨折12例,斜形及螺旋形骨折15例,粉碎性骨折10例。骨折部位在上段4例,中段20例,下段13例。髓内针固定10例(其中断裂3例,弯折4例),钢板螺钉固定27例(其中钢板断裂9例,钢板松动及弯折17例)。术后骨折不愈合时间最短8个月,最长ZI个月。6例皮肤有窦道。l.…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进行治疗的54例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对其使用微型磨钻修整折端,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结果本组54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时间为3个月,其中术后9~14个月取出髓内钉的有46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使用折断功... 相似文献
4.
由于社会的发展,高能损伤的增加及基层外科手术的逐渐开展,目前股骨干骨折骨不愈合的发生率有明显增加。我院自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患者58例,回顾分析其中38例术前术后的临床资料,总结骨不愈合的原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及骨不连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1987年6月-1995年6月,我院共对687例股骨干骨折行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有82便骨折处延迟愈合,占总体的11.9%,本文通过对82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作者认识到,由于内固定材料质量较差,内固定过程中血运破坏以及合适的压力难以控制,骨缺损而未植骨,导致内固定不确切与断端分离,未获得解剖复发。内固定术后由于庆务遮挡效应而出现骨萎缩、骨质疏松、异物反应等,是骨折延 相似文献
6.
股骨干骨折骨不愈合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骨不愈合的原因。方法:通对33例运用不同方法治疗的股骨干骨折出现骨不愈合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3例骨不愈合的病例中,手术所致占24例,闭合治疗所致占9例。结论:指出手术内固定失效及牵引不当,软组织嵌插为骨不愈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魏丕中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28(1):64-64,85
股骨是人体中最长的管状骨.骨干由厚而坚强的园柱形皮质骨所构成.常由直接暴力打击,挤压或间接暴力的杠杆作用、扭转作用、均能引起股骨干骨折.由不同的暴力可引起横断骨折或粉碎性骨折,斜面骨折或螺旋骨折. 相似文献
8.
宋广初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3,6(12):1156-1156
我科 1991年 3月— 2 0 0 2年 8月共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6 2 4例 ,其中内固定术后导致骨折不愈合 38例 ,占 6 %。现就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原因及预防对策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8例中 ,男 2 9例 ,女 9例 ,年龄 15~ 6 7岁 ,平均 37.5岁。1.2. 骨折不愈合的判定标准 ①术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超过半年以上 ,有假关节形成 ;②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超过半年以上 ,多次复查X线片显示 ,骨折线清晰可见 ,骨折线增宽 ,断端骨面致密性硬化。1.3. 不愈合类型 钢板断裂 8例 ,钢板折弯及螺钉退出 6例 ,髓内针弯曲 7例 ,折断 4例 ,固定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术后骨愈合不良的常见原因。方法分析近几年股骨干骨折手术后骨愈合不良的情况。结果股骨干骨折患者168例,其中骨愈合不良共22例,其中骨不连5例,钢板断裂3例,骨延迟愈合14例,无髓骨内钉断裂。结论创伤和手术操作对血运的破坏及内固定物影响等是造成股骨骨折骨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92年1月至1997年2月共收治股骨干骨折101例,其中79例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到2年。发现并发骨不愈,延迟愈合及畸形愈合共41例,占内固定治疗的51.9%。现将发生上述三种情况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关防治措施,以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及再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股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的患者6例及再骨折的患者5例,行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加植骨术。其中3例骨缺损较重者,术后给予自体骨髓移植3—5次。结果:随访l-3年,全部病例获骨性愈合,无感染及断钉等并发症。膝关节功能恢复根据K1emm分级标准,优9例,良2例。结论:带锁髓内钉固定牢固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活动,是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及再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沈骏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8,20(1):26-27
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由于多种原因,治疗后发生骨折不愈合,本文就5年内收治的12例病例进行治疗分析,探索原因,与患者创伤程度,手术操作技术,内固定材料的选择,内固定材料的质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股骨干周围有丰富的肌肉包绕,局部血运丰富,按其本身的解剖特点易于愈合,但如果对其生物力学机制缺乏了解,不能正确掌握和运用手术内固定技术,则有较大可能发生骨折不愈合。本科自1990-2001年间收治了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病例22例,现对其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原位骨痂骨膜瓣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68例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术后骨折不愈合患者,采用原位骨痂骨膜瓣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手术采用外侧切口,骨折端周围骨膜连同增生骨痂保留,向两侧葱皮样直接掀起,使与周围软组织相连,形成原位骨痂骨膜瓣,保留血运,清理骨折端的纤维组织及硬化骨. 48例取出原有髓内钉,更换粗髓内钉重新固定.20例未更换原有髓内钉直接附加外侧钢板固定.所有患者均取自体髂骨植于骨折端后将原位骨痂骨膜瓣包于植骨外侧.术后不负重或部分负重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后完全负重.结果 68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1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12个月,平均4个月,术后肢体活动良好.结论 原位骨痂骨膜瓣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效果可靠,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0例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双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B组给予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恢复指标,膝关节、髋关节活动度,临床疗效。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愈合时间较B组患者显著降低(P<0.05),A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伸展角度、屈曲角度)、髋关节活动度(内收角度、外展角度)较B组患者显著改善(P<0.05),A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B组患者(P<0.05)。结论:双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骨折的愈合,恢复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功能,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肱骨下端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避免肱骨下端骨不愈合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用自制弯曲V形钉从肱骨外上髁进钉,行髓内固定治疗10例肱骨下端骨折术后骨不愈合,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经5-24个月随访,10例均获得良好骨性愈合。结论 肱骨下端骨折术后较易产生骨不愈合并发症。消除骨不愈合的内外因素,肱骨下端骨不愈合的治疗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探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7例儿童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的患儿,切除硬化骨打通骨髓腔修复骨缺损,并行锁定钢板固定。结果:对7例患儿定时间段随访16~26个月,7例患儿股骨干在锁定钢板治疗1个月后均达到愈合标准,7~14个月均拆除锁定钢板,3~10个月中有不同程度的肢体不等长,但14个月后均恢复正常;18个月之后7例均能自主行动,无任何并发症,与其他儿童无差异。结论: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对儿童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有显著的疗效,大幅度减轻儿童治疗的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总结应用带锁髓内针治疗股骨干延迟愈合、不愈合的经验。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对2009年1月—2011年1月诊治的48例股骨干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有限切开复位、扩髓、静力锁定加植骨术治疗效果满意。结果本组病例随访7个月-2年,骨折均愈合,临近关节功能恢复接近正常。结论带锁髓内针具有损伤小、骨折固定稳定、可早期活动的特点,是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病例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