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十年来我国血管外科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血管外科始于50年代,是在普外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50年代初,旨在治疗门静脉高压的脾肾静脉分流术及切除髂股动脉瘤和同种动脉移植的成功,对血管外科的初期开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几十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特别是进入70年代后期,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通过频繁的人才和信息交流,器材和设备的引进,加速了血管外科的发展。现按动脉、静脉和实验研究,分别简介如下。一、动脉疾病动脉疾病可分2大类,即动脉扩张和狭窄性疾病。前者以动脉瘤为代表,后者包括急性和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1.动脉瘤:在腹主动脉…  相似文献   

2.
正内脏动脉瘤是指除了主髂动脉系统外的腹腔内动脉瘤,包括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的动脉瘤。此外,肾动脉瘤在多数文献和专著中都被划归到肾动脉疾病中单独讨论,而不纳入内脏动脉瘤范畴。在普通人群中,内脏动脉瘤的发病率为0.1%~2%[1],而一旦发生动脉瘤破裂,死亡率可达到25%~100%[2, 3],因此内脏动脉瘤是一种少见但十分重要的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畸形共干部真性动脉瘤的切除以及血管重建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98年2月至2006年4月6例患者临床资料,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动脉瘤切除,肾下主动脉与肝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行转流手术5例,行主动脉肝动脉转流、肠系膜上动脉成形术1例。结果均获得临床治愈,随访观察2月~8年,无一例复发。结论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畸形共干部动脉瘤切除,主动脉与内脏动脉转流或重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内脏动脉瘤比周围动脉瘤罕见,但它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由于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动脉栓塞技术等应用,已使内脏动脉瘤获得了治愈的可能.内脏动脉瘤主要有脾动脉瘤、肝动脉瘤、肾动脉瘤、肠系膜动脉瘤、腹腔动脉瘤等,各内脏动脉瘤由于解剖位置、形成原因、血液动力学特点不尽相同,其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各具特点,其预后也取决于内脏动脉瘤的解剖位置、原发病因以及病人的全身情况.  相似文献   

5.
Ƣ������9�����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9例脾动脉瘤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1999年12月至2003年3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经多普勒B超、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9例病人术前确诊为脾动脉瘤。手术方法包括动脉瘤体近远端动脉结扎术2例,动脉瘤切除脾动脉重建2例,动脉瘤切除、动脉瘤-门静脉内瘘关闭、脾切除1例,动脉瘤伴胰体尾部切除加脾切除4例。结果随访5个月至3年所有病人均手术治愈。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随访期间无动脉瘤复发或上消化道出血,腹水消失。结论脾动脉瘤一般起病隐匿.很少有临床症状。选择性内脏动脉造影最具有诊断价值。手术切除是脾动脉瘤最可靠的治疗方法,由于动脉瘤有破裂可能,有症状的脾动脉瘤是手术治疗的绝对指征。  相似文献   

6.
20多年来血管外科的发展,对动脉重建术后发生闭塞的再次手术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再手术的对象有主髂动脉、股腘动脉、肾动脉和内脏动脉手术后复发性狭窄或闭塞,人造血管移植术后吻合口动脉瘤及动脉重建术后  相似文献   

7.
内脏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内脏动脉瘤比周围动脉瘤罕见,但它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由于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动脉栓塞技术等应用,已使内脏动脉瘤获得了治愈的可能。内脏动脉瘤主要有脾动脉瘤,肝动脉瘤,肾动脉瘤,肠系动脉瘤,腹腔动脉瘤等,各内脏动脉瘤由于解剖位置,形成原因,血液动力学不尽相同,其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各具特点,其预后也取决于内脏动脉瘤的解剖位置,原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三维增强核磁共振血管造影在内脏动脉瘤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3例内脏动脉瘤患者行三维增强MR血管造影检查,19例同期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三维增强MR血管造影用屏气超快速三维梯度回波序列,图像减影后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43例共50个内脏动脉瘤,涉及脾动脉32个(其中5例脾动脉异位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占64%;肠系膜上动脉7个(14%),腹腔动脉干5个(1例为腹腔系膜干),肾动脉4个,肝动脉2个.三维增强MR血管造影能清楚显示动脉瘤部位、大小、形态,并在立体直观显示动脉瘤及其与周围血管脏器关系方面优于DSA.43例中,行栓塞治疗15例,手术9例,保守观察19例.结论 三维增强MR血管造影能尤创、准确诊断内脏动脉瘤,所提供的三维解剖细节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可作为内脏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内脏动脉瘤是一种少见但很重要的腹部血管疾病。最常见受累的血管依次为脾动脉、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胃-胃网膜动脉、空-回-结肠动脉、胰十二指肠-胰腺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本研究目的在干重温当今内脏动脉瘤的诊治经验,尤其强调新的诊断方法及经皮导管治疗术。从1980年至1994年共有37例患者被检出46个内脏动脉瘤。4例为多发性动脉瘤。其中位于脾脏22个、肝脏10个、肠系膜上动脉4个、胃十二指肠动脉2个、腹腔动脉3个、胃左动脉2个、胰十H指肠动脉1个、空回肠动脉1个、肠系膜下动脉1个。男女比为12:l(2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外伤后周围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诊断方法和合理外科治疗,提高外科治疗疗效和保肢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1990年以来,收治的25例因外伤引起的周围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在股动脉12例,腘动脉7例,锁骨下动脉1例,肱动脉2例,臀上动脉1例,胫后动脉2例,归纳其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根据典型的发病部位的外伤史,结合体格检查和血管彩超探查,术前得以明确诊断,因延误诊治、肢体坏死而截肢2例,采用动脉瘤切除、血管重建22例,保守治疗1例,均得以保存肢体及功能.结论临近周围主要血管部位的各类创伤容易累及血管,清创需彻底,引流要通畅,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血管损伤是减低假性动脉瘤形成、降低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ע�䶾Ʒ���¼��Թ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目的 探讨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15例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病人的接受手术治疗,瘤体切除并清创后均采用ePTFE人造血管行髂外动脉和股浅动脉端端吻合术,术后10天及3个月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人造血管血流通畅。结论 戒除毒彻底清创和血管重建是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外科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内脏动脉瘤诊治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内脏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 71例内脏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71例内脏动脉瘤中包括脾动脉瘤 2 2例 ,肝动脉瘤 16例 ,腹腔干动脉瘤 4例 ,胃、胰十二指肠动脉瘤 13例 ,肠系膜上、下动脉瘤分别为 6例和 1例 ,网膜动脉瘤 3例 ,肾动脉瘤 6例。本组自发性破裂大出血 2 9例 ,其中破裂入胆道 14例 ,上消化道 10例 ,腹腔及腹膜后 5例。术前经内脏动脉造影确诊 (包括DSA) 4 2例 ,螺旋CT血管造影 (SCTA)证实 14例 ,经核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确诊 4例。手术治疗 5 8例 ,死亡 9例 ;动脉栓塞治疗 7例。结论 内脏动脉瘤术前临床诊断极为困难。DSA、SCTA和MRA具有诊断价值。一旦确诊 ,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血管外科的发展与技术的创新发展密切相关。血管外科治疗范围主要包括主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及静脉疾病,近年的治疗方法已明显侧重于血管腔内治疗技术,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既往以开放手术治疗为主的许多复杂疑难病例,如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的主动脉夹层或瘤样扩张疾病,近肾或累及肾动脉等重要内脏动脉分支的腹主动脉瘤等,亦逐渐采用开窗支架、分支支架等新型血管腔内技术治疗,未来内脏动脉及主动脉弓上重要分支动脉的腔内重建将成为血管腔内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外周动脉病变的血管腔内治疗方法与治疗理念均处于改进阶段,各新型开通装置增加了血管腔内治疗成功率,涂药球囊和减容装置较传统支架置入术的远期效果有明显优势,同时能达到不遗留异物的目的,但现阶段还不能完全取代支架置入术。  相似文献   

14.
内脏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内脏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40 多年来收治的62 例内脏动脉瘤的临床经验。结果 本组包括肝动脉瘤15 例,胃胰十二指肠动脉瘤13 例,脾动脉瘤16 例,肾动脉瘤6 例,肠系膜上、下动脉瘤分别为5 例和1 例,腹腔干动脉瘤3 例,网膜动脉瘤3 例。本组自发性破裂大出血29 例,其中破裂入胆管14 例,上消化道10 例,腹腔及腹膜后5 例。本组术前经内脏动脉造影确诊37 例,经磁共振( MRI) 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 确诊各2 例,另6 例由螺旋CT 动脉造影(SCTA) 诊断。手术治疗51 例,死亡9 例,动脉栓塞治疗6 例。结论 内脏动脉瘤术前临床诊断极为困难,选择性内脏动脉造影( 包括DSA) 最具诊断价值,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主动脉弓动脉瘤治疗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主动脉弓动脉瘤是指累及主动脉弓的动脉瘤,可分为主动脉弓近端动脉瘤、主动脉弓远端动脉瘤和横跨主动脉弓的动脉瘤。主动脉弓动脉瘤约占胸主动脉瘤的10%。主动脉弓动脉瘤因其特殊的解剖部位,涉及弓上三大血管(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手术操作复杂,难度大,术中、术后病死率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近年来,虽然手术技巧、手术器材和术中脑保护措施不断改进,但主动脉弓动脉瘤仍是当今心血管外科领域最具挑战的疾病之一。现将近年来国内外主动脉弓动脉瘤的外科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25例孤立性髂动脉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1964年~1998年我院收治的25例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动脉硬化性动脉瘤18例,外伤性2例,白塞氏病2例,感染性3例。动脉瘤直径3~12cm。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16例,动脉瘤切除自体大隐静脉移植2例,瘤体内修补、髂动脉结扎及腔内旁路术各1例。未手术4例。结果 手术的21例全部治愈。平均随访9.8年,无术后并发症。结论 孤立性髂动脉瘤是罕见而重要的疾病,破裂出血时危险性高,临床表现复杂。主要依靠超声、CT、MRA、SCTA及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为最常用的术式,手术可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郭平凡  陈福真 《腹部外科》2001,14(2):102-103
目的 总结25例孤立性髂动脉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1964年~1998年我院收治的25例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动脉硬化性动脉瘤18例,外伤性2例,白塞氏病2例,感染性3例。动脉瘤直径3~12cm。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16例,动脉瘤切除自体大隐静脉移植2例,瘤体内修补、髂动脉结扎及腔内旁路术各1例。未手术4例。结果 手术的21例全部治愈。平均随访9.8年,无术后并发症。结论 孤立性髂动脉瘤是罕见而重要的疾病,破裂出血时危险性高,临床表现复杂。主要依靠超声、CT、MRA、SCTA及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为最常用的术式,手术可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肾动脉瘤是比较少见的血管疾病。文献报告经受肾动脉造影检查者,其发生率为0.3%~1.3%,而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为0.01%~1%。尸解发现肾动脉瘤0.01%,约占内脏动脉瘤的15%~25%。肾动脉瘤破裂常常危及生命,特别是妊娠妇女在分娩前后肾动脉瘤破裂病死率高达55%,胎儿死亡率85%。肾动脉瘤是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原因已经证实。所以诊断和治疗肾动脉瘤已引起血管外科专家们的重视。1 肾动脉瘤的病因和病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16例脾动脉瘤的外科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6例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12例,经超声多普勒、CT血管造影(CTA)等检查发现脾动脉瘤15例,另1例术中探查发现。手术治疗11例,其中脾动脉瘤破裂行急诊手术4例,择期性手术7例,手术包括脾动脉瘤及脾切除9例,同时切除胰尾3例,脾动脉瘤切除、脾动脉重建1例,脾动脉瘤切除、近远端脾动脉结扎1例。另外行脾动脉瘤介入栓塞3例,非手术治疗2例。结果:手术及介入治疗的14例患者治疗后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无死亡,均康复出院。术后随访0.5~19.0年,平均8.4年。11例手术及介入治疗者中,2例分别手术后3,7年死于其他疾病,另9例情况良好。2例非手术治疗者已分别随访3,5年,脾动脉瘤无变化。结论:脾动脉瘤女性多发;CT血管造影和多普勒超声等可明确诊断;早期切除动脉瘤或介入栓塞术是防止破裂出血导致死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周围血管疾病诊断技术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疾病诊断的主要方法——动脉造影沿用至今已有六十年之久。正是血管诊断技术方面的进展,使对一些周围血管疾病的认识和治疗不断加强。本文将回顾血管诊断技术方面的进展,并对各种诊断方法作一初步评价。最早在1910年Frank等成功地将造影剂注入狗与兔体内。1923~1924年,德国Berberich、法国的Slcard和美国的Brooks分别将造影剂注入病人的血管。在1929年Dos Santos首先成功地作了经腰穿刺腹主动脉造影。1941年Farinas创用股动脉插管逆行动脉造影。五十年代以后选择性内脏动脉造影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动脉造影对诊断极为可靠,它的开展对血管外科的主要疾病动脉扩张(动脉瘤)和动脉闭塞病变有了较深认识,从而为治疗这些疾病奠定了基础。静脉系统造影也已有数十年历史,下肢上行性静脉造影应用较普遍,但下肢下行性静脉造影和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