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常规二维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和经皮超声造影(CEUS)对乳腺癌患者同侧腋窝前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5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行常规二维超声、超声弹性成像、CEUS及粗针穿刺,以病理穿刺结果为金标准,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进行Kappa检验,以病理诊断前哨淋巴结转移为因变量,以常规二维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和CEUS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用ROC曲线评价常规二维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和CEUS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病理诊断共检出206个淋巴结,其中转移性76个,非转移性130个。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69.7%,特异性为94.6%,准确度为85.4%;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的敏感度为84.0%,特异性为96.9%,准确度为92.2%;CEUS检查的敏感度为88.3%,特异性为98.4%,准确度为94.7%;三者联合检查的敏感度为93.4%,特异性为99.2%,准确度为97.1%;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进行比较,弹性成像、CEUS的一致性均高于常规二维超声,三者联合诊断的一致性最好(Kappa= 0.683、0.828、0.884、0.937,P < 0.05)。ROC曲线显示:常规二维超声、超声弹性成像、CEUS和三者联合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668、0.712、0.738、0.756。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CEUS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均高于常规二维超声,且三者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更高,对术前乳腺癌患者同侧转移性前哨淋巴结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乳腺癌超声多参数(二维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剪切波弹性成像、造影)评估与病理对照。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20年9月我院诊治的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61例(72个病灶),均行二维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剪切波弹性成像、造影和病理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各种检查方法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准确度。结果  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示:61例(72个病灶)中有43例恶性(51个病灶),18例良性(21个病灶);二维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癌敏感度47.06%,特异性66.67%,准确度52.78%;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敏感度60.78%,特异性71.43%,准确度63.89%;剪切波弹性成像敏感度82.35%,特异性80.95%,准确度81.94%;超声造影敏感度86.27%,特异性85.71%,准确度86.11%;联合诊断敏感度94.12%,特异性90.48%,准确度93.06%。联合诊断乳腺癌准确率高于单独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剪切波弹性成像、造影检查(P < 0.05)。结论  乳腺癌超声多参数(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剪切波弹性成像、造影)联合检查,可明显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在乳腺BI-RADS 4a类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19年1月~2023年2月经常规超声检测诊断为BI-RADS 4a类的患者115例,对每个病灶进行分析,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构建超声造影评分和弹性成像两种诊断方法的ROC曲线,比较两种方法对乳腺BI-RADS 4a类结节良恶性诊断的价值。结果  115例患者中,良性病灶87例,恶性病灶28例。超声造影评分和弹性成像两种诊断方法Kappa值小,一致性较差(P=0.258)。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造影评分的诊断价值更高(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0.812、0.976、0.956),与金标准之间的一致性较弹性成像更高。超声造影评分的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976,高于弹性成像数值(0.784)。两种不同诊断方法显示恶性结节患者的年龄较良性患者偏高,结节最大直径偏大。结论  超声造影方法较弹性成像能明显提高乳腺BI-RADS 4a类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降低术前活检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DenseNet网络深度学习分析CT图像鉴别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肺结节患者80例,患者均进行CT扫描和DenseNet网络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系统诊断其良恶性,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CT图像、DenseNet网络深度学习分析联合CT图像对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  CT图像表现肺密度增高影,有云雾状阴影,可清晰显示支气管内血管情况,评估结节良恶性准确率为88.75%,敏感度为76.92%,特异性为94.44%,与病理诊断的Kappa值为0.736(P < 0.001);DenseNet网络深度学习联合CT评估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为96.15%,特异性为88.89%,DenseNet网络深度学习联合CT评估准确率高于单纯CT评估准确率(91.25% vs 88.75%),且与病理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 0.810,P < 0.001)。结论  DenseNet网络深度学习分析CT图像鉴别肺结节良恶性准确性较高,且与病理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与超声乳腺图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征象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6例符合标准的乳腺癌患者,根据疗效将其分为无效组(n=23)及有效组(n=63)。所有患者均采用标准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对患者行超声检查,采用BI-RADS方法记录、评估病灶危险程度。结果  治疗后有效组患者肿瘤体积和肿瘤面积均明显低于无效组(P < 0.05);治疗后有效组患者后方回声增强、弹性评分低和边缘清晰患者占比均明显高于无效组(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I-RADS分级明显优于治疗前(P < 0.05),治疗后有效组患者BI-RADS分级均明显优于无效组(P < 0.05)。结论  采用超声BI-RADS征象分析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在乳腺结节血流灌注分析及结节良恶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102例乳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病理、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分析不同良恶性程度乳腺结节的血流灌注情况,比较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对良恶性乳腺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102例乳腺结节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共检出良性结节69例(良性组),恶性结节33例(恶性组),恶性组的结节最大径大于良性组(P < 0.05)。恶性组的峰值强度(PI)明显小于良性组(P < 0.05),两组患者的达峰时间(TP)和平均度越时间(M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组中,不同区域的PI比较,结节旁组织>结节边缘>结节中心(P < 0.05),不同区域的TP和M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中,不同区域的PI、TP和M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的0~2分比例明显低于良性组,3~4分比例明显高于良性组(P < 0.05)。超声造影诊断良恶性乳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83.78%、84.62%和84.31%;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良恶性乳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74.42%、89.83%和83.33%;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1.43%、94.03%和93.14%,且联合诊断的准确率均高于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P < 0.05)。结论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在诊断乳腺结节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的差异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结节的微血管分布特征,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可提高良恶性乳腺结节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经直肠超声造影(CETRUS)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以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为金标准,将其分为前列腺癌组(n=37)和前列腺增生组(n=65),对所有患者进行经直肠超声造影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Eration值和Emax值,比较不同方法的诊断准确度。结果  前列腺癌组患者Eration、Emax值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ETRUS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明显高于单一CETRUS检查,单一技术诊断(81.08%、80.00%、80.39% vs 56.76%、64.62%、61.76%,P < 0.05);CETRUS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的曲线下面积为0.748(95%CI:0.534~0.760),大于单一CETRUS曲线下面积0.685(95%CI:0.626~0.851)。结论  经直肠超声造影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可通过杨氏模量值来反应组织的硬度,进而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进行诊断,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阴道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测定子宫瘢痕厚度对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2例疑似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阴道超声与超声造影对患者进行孕早期子宫瘢痕厚度测定,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相关图像表现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采用ROC曲线判断其厚度对瘢痕妊娠的诊断效能。结果  阴道超声测量结果为7.03± 0.17 mm,超声造影结果为7.25±0.14 mm,病理检查结果为7.42±0.15 mm,超声造影检查的厚度高于经阴道超声(P < 0.05),两种方式检查结果均低于病理检查结果(P < 0.05)。对两种检查方式的图像进行比较,阴道超声检查诊断为92例患者均无法排除瘢痕妊娠,其中83例患者明确观察到妊娠物着床于瘢痕处,确诊为瘢痕妊娠,另9例患者无法确定其着床位置,无法排除瘢痕妊娠。进行超声造影后发现,有86例患者诊断为瘢痕妊娠,其中孕囊型57例,包块型29例,6例组织物植入肌层。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瘢痕妊娠88例,非瘢痕处峡部妊娠2例,妊娠着床位置过低2例。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度为92.39%,敏感度为94.31%,特异性为50.00%,超声造影诊断准确度、敏感度以及特异性分别为96.74%、97.73%、75.00%。经ROC曲线分析可得,阴道超声和超声造影诊断瘢痕妊娠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2、0.864,超声造影诊断整体效能高于经阴道超声。结论  与经阴道超声相比,超声造影对子宫瘢痕厚度测量更加接近病理检查结果,能更为清晰地观察妊娠物着床部位,显示其与子宫肌层的关系,对瘢痕妊娠的诊断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双源CT双能量成像(DECT)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疑似痛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7月我院门诊收治疑似痛风的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DECT进行诊断,其中有59例同时给予DECT及血清CRP诊断,与最终标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比较59例进行血清CRP检查的患者中确诊为痛风患者与非痛风患者的血清CRP水平。结果  痛风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非痛风患者(t=6.090,P<0.001)。DECT诊断痛风的敏感度为100.00%,特异性为75.00%,阳性预测值为83.87%,阴性预测值为100.00%,Kappa值为0.772;血清CRP诊断痛风的敏感度为79.31%,特异性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阴性预测值为73.91%,Kappa值为0.739;DECT联合血清CRP诊断痛风的敏感度为91.22%,特异性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阴性预测值为87.50%,Kappa值为0.887。结论  DECT联合血清CRP在痛风的诊断方面有较好的一致性,高于单独应用DECT或血清CRP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CT图像的人工智能(AI)在肺结节筛查和评估危险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或穿刺并进行病理检查的肺结节患者100例。AI和医师分别进行结节诊断,比较A组(人工诊断,n=98)、B组(AI诊断,n=99)和C组(人工+AI联合诊断,n=99)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与准确率。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AI辅助医师预测良恶性的价值。结果  A与B组评估肺结节危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敏感度(98.75%)、阴性预测值(91.67%)和准确性(90.00%)优于A、B组。C组可明显提高诊断效能,优于A和B组单独阅片,且诊断与病理结果有较好一致性(Kappa值=0.632,P < 0.01)。结论  基于AI的肺结节筛查和评级能够明显提高敏感度及准确率,并降低漏诊率,对于辅助影像诊断医生的阅片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AI评估危险度辅助人工阅片肺结节的良恶性预判中同样具备较好的参考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进行乳腺手术的96例患者共96个病灶的超声造影, 其中经病理证实为导管内乳头状瘤11例。超声造影增强形式分为无增强、周边增强、均匀增强、区域增强和不均匀增强, 分析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造影特征, 并与病理所见进行对照。  结果  1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经常规超声仅检出6例, 病灶1.6~3.9 cm; 经超声造影发现另外4例, 均为均匀增强, 病灶0.5~1.2 cm。1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中, 均匀增强6例(54.5%), 区域增强4例(36.4%), 无增强1例(9.1%)。超声造影增强区组织病理学特点是扩张导管内乳头状突出物, 以纤维血管为轴心, 树枝样生长, 提示导管内乳头状瘤; 非增强区组织病理学特点主要是扩张导管和纤维组织。  结论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造影主要为均匀增强和区域增强, 超声造影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特征有关。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常规超声对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肝脏瞬时弹性成像和超声诊断参数在脂肪肝诊断及病情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9年1月1日~ 2021年3月1日于我院确诊为脂肪肝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肝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瞬时弹性成像检查。根据肝脏常规检查(肝脏大小、肝实质回声)结果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病情程度评估,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54)、中度组(n=44)和重度组(n=24),分别比较4组BMI、皮下脂肪层厚度、肝组织声速值、肝脏硬度值,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肝脏瞬时弹性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脂肪肝结果一致性,线性趋势卡方检验分析肝脏瞬时弹性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脂肪肝的相关性。 结果  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BMI、皮下脂肪层厚度、肝脏硬度值依次增加,中度组、重度组患者肝组织声速值依次降低(P < 0.05),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患者肝组织声速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瞬时弹性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脂肪肝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67,P < 0.05);肝脏瞬时弹性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脂肪肝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且肝脏瞬时弹性成像对于轻、中度脂肪肝区分度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总变异χ2=298.25,线性回归分量χ2=203.47,偏离线性回归分量χ2=91.43,P < 0.05)。 结论  肝脏瞬时弹性成像和超声诊断脂肪肝一致性良好,但肝脏瞬时弹性成像可更精细区分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联合超声支气管镜对周围型肺癌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将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8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8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取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以及超声支气管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CT值以及CT净增强值,分析单独检测以及联合检测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的CT值、强化峰值以及CT净增强值均高于对照组(P < 0.05);Ⅲ~Ⅳ期患者的CT值、强化峰值以及CT净增强值均高于Ⅰ~Ⅱ期(P < 0.05);不同病理分期患者的CT值、强化峰值以及CT净增强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诊断的特异性高于单独检测(P < 0.05);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检测(P < 0.05)。结论  采用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联合超声支气管镜对周围性肺癌患者具有很好的诊断效能,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肌骨超声及MRI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KO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全部接受关节镜检查的单侧KOA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行超声检查、MRI检查及关节镜检查,对肌骨超声图像及MRI图像行质量评价。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评估超声、MRI检查对关节积液、滑膜增生、髌上囊积液、关节软骨损害、骨质增生、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等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126例患者成功接受肌骨超声、MRI及关节镜检查。以关节镜结果为金标准,超声检查及MRI检查在KOA患者滑膜增生、髌上囊积液、半月板损害、韧带损伤、肌腱断裂及腘窝囊肿的检出中与关节镜结果一致性好(超声Kappa值:0.81、0.85、0.79、0.79、1.00、1.00,MRI Kappa值:0.76、0.93、0.86、0.89、1.00、1.00,Kappa值均 > 0.75);在KOA滑膜增生和骨质增生的诊断中,超声检查的诊断效能好于MRI检查(AUC=0.978、0.972,P < 0.05);在关节积液、髌上囊积液、关节软骨损害、韧带损伤的诊断中,MRI检查的诊断效能好于超声检查(AUC=0.991、0.995、0.969、0.961,P < 0.05);在韧带损伤的诊断中,超声检查与MRI检查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126例患者中,超声检查认为有57例患者存在关节间隙狭窄,平均关节间隙为3.54±0.53 mm,MRI检查认为有52例患者存在关节间隙狭窄,平均关节间隙为3.62±0.61 mm,两者测量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肌骨超声及MRI检查能较好的识别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病变特征,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调强适形放疗(IMRT)技术同步化疗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及CT表现。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34例食管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n=68)和联合调强适形放疗组(n=68),同步放化疗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联合调强适形放疗组给予IMRT技术同步化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CT表现、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1(VEGFR-1)、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糖类抗原125(CA125)]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调强适形放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同步放化疗组(P < 0.05),CT可用于评估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与同步放化疗组相比,联合调强适形放疗组IgA、IgM、IgG水平较高(P < 0.05),VEGF和VEGFR-1水平较低(P < 0.05),CEA、SCC-Ag、CA125水平较低(P < 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技术同步化疗治疗食管癌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对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影响更小,还可下调VEGF和VEGFR-1水平,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直肠间质瘤腔内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2月至2019年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的直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临床表现, 耦合剂充盈法腔内超声、超声造影、CT、MRI、肠镜检查结果等。按照间质瘤危险度分级将患者分为极低危、低危、中危、高危4个级别, 分析不同级别超声造影检查特点, 并比较不同检查方式诊断直肠间质瘤的准确率。  结果  共12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入选本研究, 其中男性8例, 女性4例, 中位年龄54.0(50.5, 65.25)岁。极低/低危组6例, 中/高危组6例。肿瘤最大直径0.8~11.2 cm, 腔内超声表现为向肠腔外生长的类圆形(7例, 58.3%)或分叶状(5例, 41.7%)低回声肿块, 边界多较清晰(11例, 91.7%), 内部回声多不均匀(11例, 91.7%), 较大者可见囊变区(5例, 41.7%), 内部血流信号多较丰富(11例, 91.7%)。超声造影增强时相表现为动脉期不同程度快速显著增强[上升时间(8.10±4.03)s], 并于动脉期或静脉期达峰[达峰时间(25.54±12.16)s], 随后造影剂逐渐缓慢退出; 中/高危组5例(83.3%)患者造影剂呈不均匀分布、向心性增强, 且存在造影剂未灌注区; 而极低/低危组仅1例(16.7%)造影剂呈不均匀分布或存在造影剂未灌注区, 且6例(100%)均为弥漫性增强。与CT(60.0%)、MRI(66.7%)、肠镜(0)相比, 腔内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查(100%)对直肠间质瘤的诊断准确率更高。  结论  耦合剂充盈法腔内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技术可很好地显示肿瘤起源和血管灌注情况, 有助于明确诊断直肠间质瘤, 且对直肠间质瘤的危险度分级具有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