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评估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SICU)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分析其危险因素及各危险因素预测术后谵妄发生的效能。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法,选取2019年1—5月于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CSICU住院的心脏手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谵妄评估采用ICU患者意识模糊评估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中文版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ICU环境压力源量表收集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描述各危险因素的曲线下面积及最佳临界值。结果 (1)共纳入316例患者,发生谵妄81例(25.6%),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APACHEⅡ评分(OR=1.257,95%CI为1.018~1.553),停循环时间>15 min(OR=6.943,95%CI为1.288~37.429),术后疼痛平均得分(OR=2.918,95%CI为1.749~4.867),睡眠质量得分(OR=1.147,95%CI为1.038~1.267),ICU环境压力源得分(OR=1.161,95%CI为1.110~1.214)。(2)ROC曲线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停循环时间>15 min、术后疼痛平均得分、睡眠质量得分、ICU环境压力源得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5、0.617、0.758、0.837、0.910,APACHEⅡ评分、术后疼痛平均得分、睡眠质量得分、ICU环境压力源得分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9分、3分、14分、72分。结论 CSICU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病率处于一个较高水平,APACHEⅡ评分>9分、停循环时间>15 min、术后疼痛平均得分>3分、睡眠质量得分>14分、ICU环境压力源得分>72分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术后谵妄。本研究为完善CSICU患者术后谵妄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索并获取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预防及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针对成人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预防及管理提出问题,按照“6S”模型检索文献,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2014版)对各类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级别评定。 结果 结合专业人员的判断,汇总出22条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预防及管理的证据,包括喂养不耐受性评估、喂养不耐受危险因素、营养制剂配方管理、肠内营养喂养策略(喂养的途径、速度、温度)、体位管理、胃残余量监测、药物应用、腹内压监测与管理和中医疗法等9个方面。 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目前关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为规范ICU护士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行为提供循证依据,以科学的护理方法来管理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问题,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并验证神经外科ICU患者谵妄风险预测模型,探讨其在神经外科ICU患者谵妄风险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5月入住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ICU的665例患者作为建模组,将谵妄组(n=229)和非谵妄组(n=436)各项危险因素进行对比,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模型,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区分度,利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校准度。于2019年6—9月选取285例神经外科ICU患者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最终进入模型的预测因子为性别(OR=2.075)、年龄(OR=1.047)、C反应蛋白浓度(OR=3.551)、身体约束(OR=1.011)、使用镇静药物(OR=9.768)、使用利尿或脱水类药物(OR=3.123)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OR=0.616)。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398,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19,约登指数为0.705,灵敏度为0.847,特异度为0.858。模型验证结果:灵敏度65.5%、特异度96.5%、预测准确率87.4%。结论 本模型在预测神经外科ICU患者谵妄发生风险中具有较好的效能,可为医护人员早期采取预防性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基于复合保温基础上口腔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将其可视化呈现,评价模型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11月在南京市某口腔专科医院行口腔癌根治术的234例患者作为建模组,将低体温组(n=103)与非低体温组(n=131)之间进行危险因素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区分度评价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检验,校准度评价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于2020年12月—2021年2月选取100例患者作为验证组对模型应用评价。结果 共纳入年龄(OR=1.033)、BMI(OR=0.346)、基础体温(OR=0.338)、术中输液量(OR=2.320)、加温毯温度(OR=0.236)等5个因素构建预测模型。H-L拟合优度检验P=0.656,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2,约登指数为0.530,灵敏度为0.767,特异度为0.763。结论 本模型在预测口腔癌根治术中低体温发生的效果良好,可为医护人员早期对高危患者采取预防性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雪嘉  杨开庆 《护理学报》2021,28(22):12-17
目的 通过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早期识别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及控制,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率。方法 选取大理州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43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选取2020年3月—2020年12月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93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最终急性感染(OR=8.210)、应激事件(OR=129.267)、随机静脉血糖(OR=1.986)、糖化血红蛋白(OR=1.421)4个因素构建出风险预测模型。建模组受试者操作曲线下面积为0.994,最大约登指数为0.929,灵敏度为0.954,特异度为0.975,Hosmer-Lemeshow检验P=0.975。验证组受试者操作曲线下面积为0.901,最大约登指数为0.754,灵敏度为0.889,特异度为0.865。结论 急性感染、应激事件、随机静脉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是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6.
陈红娟  贾晓颖 《天津护理》2020,28(6):688-689
目的: 探讨腹内压监测在指导ICU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1至12月236例入住ICU并实施EN的危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ICU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制一次性膀胱内压测量器监测腹内压,并根据腹内压情况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喂养不耐受并发症的发生率和7 d喂养达标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腹泻、胃残余量增加、呕吐/返流、便秘等喂养不耐受并发症低于对照组,7 d喂养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肠鸣音减弱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自制一次性膀胱内压测量器监测腹内压能减少ICU危重患者早期EN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综述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防治措施,为降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促进肠内营养顺利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可以通过严密的病情监测、科学的耐受性评估、正确的实施方法、合理的药物使用和生态免疫制剂的适当添加等进行防治。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实施肠内营养时极易发生喂养不耐受,但在临床中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防治措施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营养专科护士主导的肠内营养管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0例急性胰腺炎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的肠内营养护理,观察组行临床营养专科护士主导的肠内营养管理。比较2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肠内营养不耐受症状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7.773,P<0.001;t=4.168,P<0.001;t=2.157,P=0.035),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 =22.876,P<0.001),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t=10.484,P<0.001;t=10.803,P<0.001)。结论 临床营养支持专科护士主导的肠内营养管理使患者的营养状况得以改善,肠内营养期间耐受能力有效提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重症患者盲插鼻肠管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至2019年应用盲插法行鼻肠管置入的危重症患者,收集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Ric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血糖、血钾、住院时间、肠鸣音情况、是否有人工气道、是否应用镇静镇痛药物、是否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是否手术、是否应用促胃动力药物、是否应用亚低温疗法、是否使用呼吸机以及一般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集鼻肠管盲插置入的危重患者156例,132例患者成功置入鼻肠管(84.6%),平均置管用时为(15.1±9.4)min。APACHE Ⅱ评分≥20分、使用呼吸机是置管成功的危险因素;有肠鸣音是置管成功的保护因素。结论: 影响危重患者盲插鼻肠管的因素除自身疾病因素外,药物及治疗干预均可能影响置管,医护人员应尽早评估,早期留置合适的喂养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5月—2019年4月200例在全麻下实施乳腺癌手术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乳腺癌术后引流管留置的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用Hosmer and Lemeshow 检验来对所建立的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进行测验,应用ROC曲线下面积来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BMI(OR=1.337)、乳腺癌手术方式(OR=4.527)、腋窝淋巴结手术方式(OR=3.483)、负压引流方式(OR=4.518)、基础疾病(OR=6.170)、并发症(OR=2.846)均是影响乳腺癌术后引流管留置的危险因素。Hosmer and Lemeshow 检验提示预测模型拟合度为(χ2=10.539,P=0.229);ROC 曲线下面积(AUC)为0.842,敏感性为0.815,特异性为0.750,Youden指数最大值为0.565。结论 BMI、乳腺癌手术方式、腋窝淋巴结手术方式、一次性负压引流方式、基础疾病、并发症均为影响患者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所建立的预测模型价值较高,可为临床做好乳腺癌患者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儿科ICU护士肠内营养相关决策行为的现状,为推进儿科ICU肠内营养管理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月抽取南京市儿童医院NICU、PICU、CCU、SICU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科ICU护士肠内营养相关决策行为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共发放177份问卷,有效回收142份。仅有57.0%的护士熟知本科室的肠内营养护理流程;胃管留置长度和位置核实方法方面,高达54.2%~94.4%的护士依旧采用传统方法;喂养不耐受监测方面,91.5%的护士每次喂养前都评估胃残留量,当问及如何处理胃残留时,高达60.6%的护士将胃残留全部丢弃;本调查还发现仅有7.0%的护士总是主动采取非药物方式预防或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与发展。结论 儿科ICU护士肠内营养的实施与护理措施大多沿用传统方法,欠缺对新方法的学习与探索。建议加强儿科ICU肠内营养相关指南和新理念的培训,制定科学严谨的肠内营养实施与操作流程,规范护理行为,加强营养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以提高儿科ICU护士工作主动性,从而优化危重患儿肠内营养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安全护理方案对危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营养管理,观察组实施肠内营养安全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7 d营养状况、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 Ⅱ)评分、肠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预后情况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干预7 d时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营养风险筛查评分(NRS2002)评分、APACHE 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喂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肠内营养安全护理方案能有效预防危重症患者胃肠喂养不耐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有利于重症患者预后及病情转归,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磊  沈梅芬  凌芳  徐颖  毛幼琴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832-1835
目的探讨影响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常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年收治的354例重型颅脑外伤并行早期肠内营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年龄、GCS评分、APA-CHEII评分、机械通气、幽门后喂养等17项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52例患者发生肠内营养不耐受(42.94%),单因素分析示GCS评分、APACHEII评分、机械通气、幽门后喂养、血清白蛋白、质子泵抑制剂、镇静剂、儿茶酚胺类药物、专科护士护理与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APACHEII评分(OR=6.787,P=0.01)、机械通气(OR=7.072,P=0.007)、镇静剂(OR=7.298,P=0.005)为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幽门后喂养(OR=0.157,P<0.01)和专科护士护理(OR=0.07,P<0.01)为保护性因素。结论APACHEII评分越高、使用机械通气和镇静剂患者容易发生肠内营养不耐受,通过幽门后喂养及专科护士护理能有效降低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居家不出的现状和风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青岛市3个社区中符合条件的587名社区老年人采用统一调查问卷(一般资料、居家不出状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老年抑郁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入户访谈式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居家不出风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下面积对预测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587名调查对象中居家不出者107名(18.2%),本研究共纳入高龄(81~96岁,OR=3.062)、经济来源为政府低保(OR=33.199)、缺乏兴趣爱好(OR=4.285)、缺乏身体锻炼(有时,OR=9.457;不锻炼,OR=32.432)、严重功能障碍(OR=7.609)、抑郁(OR=16.050)6个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37,灵敏度为0.944,特异度为0.765,Youden指数为0.709。结论 社区老年人居家不出发生率较高,影响居家不出发生的高危因素较多,在社区工作中应进行及时有效评估。构建的居家不出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和判断能力,可作为社区老年人居家不出的风险筛查工具。  相似文献   

15.
康莉  王翠玲  田佳  许晨丽 《护理学报》2021,28(16):22-26
目的 检索并评价上消化道术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预防及管理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 系统检索万方、PubMed、Cochrane Library、医脉通和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等数据库、指南网站以及专业协会的所有关于上消化道术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预防及管理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临床实践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及专家共识,检索从建库到2020年10月2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与证据提取。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从评估、营养制剂配方、喂养方案、药物使用、预防及处理6个方面汇总22条最佳证据。结论 本研究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了上消化道术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预防及管理的实践参考,建议在评估机构环境及利益相关者的意愿后选择性应用最佳证据,以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产科监护室高危妊娠产妇泌乳Ⅱ期启动延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5—10月浙江省某三级甲等母婴专科医院分娩后入住产科监护室的229例高危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泌乳日志、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及中文版疲乏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产科监护室高危妊娠产妇泌乳启动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 229例产科监护室高危妊娠产妇发生泌乳启动延迟97例,发生率为42.4%;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2.523,P=0.003)、有妊娠期高血压病(OR=2.523,P=0.003)、开奶时间晚(OR=0.924,P=0.025)是产科监护室高危妊娠产妇泌乳启动延迟的危险因素。结论 产科监护室高危妊娠产妇泌乳启动延迟率较高,尤其应关注年龄≥35岁、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开奶时间晚的高危妊娠产妇,建议做好孕期保健及健康教育,加强泌乳干预,促进营养吸收,增加产妇泌乳知识,以降低泌乳启动延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发生情况,分析其相关家庭因素,为预防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保健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240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儿童饮食行为问题诊断及管理评估问卷、学龄前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儿童喂养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64.6%;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每日活动时间>1 h(OR=0.915,P=0.016)、高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评分(OR=0.966,P=0.006)、高环境气氛评分(OR=0.941,P=0.013)是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照护者为(外)祖父母(OR=1.122,P<0.001)、高限制饮食评分(OR=3.787,P=0.046)、高逼迫进食评分(OR=2.615,P=0.029)、高忽视/干预/惩罚评分(OR=12.912,P=0.001),是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结论 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平均每日活动时间>1 h、儿童照护者为父母、低限制饮食评分、低逼迫进食评分、低忽视/干预/惩罚评分、高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评分、高环境气氛评分的学龄前儿童更不容易发生饮食行为问题。照护者应遵循生长发育规律,培养儿童科学健康的饮食行为习惯,充分发挥儿童自身对饱腹感和饥饿感的感知和调控能力,多鼓励儿童进行户外活动,同时营造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减少饮食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肠内营养泵入时间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肠内营养不耐受情况及睡眠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全切术后给予鼻肠管肠内营养的患者共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3组,每组30例,A组分3次泵入,每次持续泵入6 h,间断2 h;B组采用持续16 h泵入法;C组采用持续24 h泵入法。比较3组术前1 d与术后第8天体质量、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及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以及肠内营养期间不耐受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体质量、血红蛋白、白蛋白及总蛋白在组间效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肠内营养期间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及便秘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9.531,P<0.001)。结论 3种泵入方法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及不耐受情况的发生无影响,但16 h泵入组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腹部创伤患者喂养不耐受预警评估指标体系,为早期识别腹部创伤患者喂养不耐受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循证,结合临床护理实践,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16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确定方案。结果 专家的积极性分别为94%、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06;2轮重要性及准确性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265、0~0.255及0.084~0.250、0.068~0.178,肯德尔协调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终形成患者基本状况、实验室指标、临床治疗措施、临床用药以及肠内营养相关因素5个维度,32个条目。结论 构建的腹部创伤患者喂养不耐受评估预警指标内容较为全面,具有科学性,临床实用性强,可为临床早期识别腹部创伤患者喂养不耐受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发生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有效识别高危患者。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12月收治于我院普外科的210例上消化道肿瘤患者病例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根据是否发生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分为耐受组(n=121)与不耐受组(n=89),比较两组患者间的一般资料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对模型的校准度、区分度。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蛋白血症、高血糖、胃肠内补钾、术后疼痛评分≥4分、术后3天内下床活动为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后,经 Hosmer-Lemeshow 检验,χ2=6.523,P=0.367,ROC 曲线下面积为0.916,P< 0.001,灵敏度为0.857,特异度为0.832。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预警模型能准确预测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帮助临床医护人员识别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高危人群,为早期采取干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