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宇佳 《内科》2007,2(3):439-441
据WHO估计,全世界HBV携带者约为3.5亿人。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占世界HBV感染人数的1/3,约为1.2亿人。HBsAg携带率达9.75%,慢性乙肝病人达3000万人,其中10%~20%可发展为肝硬变,每年仅1%~2%会自清除HBsAg,1%~5%可演变为肝癌[1],对人们健康危害极大。所以治疗乙型肝炎,减轻肝脏病变,降低、防止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成为目前人们关注的课题[2]。近年来国内外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药物治疗已有了很大进展,主要采用抗病毒、免疫调节、改善肝功能和防止慢性化发展等综合治疗。在其…  相似文献   

2.
<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我国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最主要致病因素,我国现有慢性HBV感染者约7 800万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约2 400万人~([1])。随着疾病进展,约20%~40%CHB患者将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失代偿等终末期肝病及肝癌~([2])。我国的肝癌患者占全世界新发肝癌病例的50%以上,且80%以上的病例与慢性HBV感染有关。因此对CHB患者开展及时、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以阻断疾病进展,减少终末期肝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对于慢性HBV感染者,病毒的高水平复制是导致疾病进展的主要因素.在6岁以前受感染的人群中,约25%成年时将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在我国,多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为母婴传播所致,故对儿童CHB的治疗宜尽早实施.IFN-α是公认的有可靠疗效的抗病毒药物,也是儿童CHB抗病毒治疗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肝脏》2015,(11)
<正>我国慢性乙型肝炎(CHB)后肝硬化在肝硬化分类中占居首位[1]。CHB后肝硬化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2012年亚太地区CHB治疗共识中明确指出对HBeAg阳性的肝硬化患者及HBeAg阴性的肝硬化患者无论ALT水平高低只要检出HBV DNA者均建议抗病毒治疗[2]。由此可见抑制HBV复制在治疗和延缓肝硬化的形成中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免疫标志物及HBV DNA表达水平的测定旨在阐  相似文献   

5.
HBV感染是重大传染性疾病,全球约2.4亿人感染HBV[1],我国慢性HBV感染者达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约2000万例[2]。CHB也是我国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HCC)的主要病因之一,分别占60%和80%[3],严重危害健康。全球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HCC[4]。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是乙肝病毒(HBV)感染的中等流行区,现有的HBV感染者约9 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有2 000万例。HBV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肝癌的病原因素,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的根本~([1])。核苷(酸)类似物可以有效地抑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的复制,从而抑制疾病进展,因此能改善预后,推迟或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肝有安全、有效、易行的优  相似文献   

7.
<正>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之一。全球约有3.5亿HBV携带者,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HBV相关疾病。中国HBV携带者约占全球的1/3,其中20%~30%发展成肝硬化[1],而一旦至肝硬化失代偿期,5年生存率将降至19%~35%[2,3],且2%~5%肝硬化患者可发展成肝细胞肝癌[4]。HBV病毒载量与慢性肝病进展及肝癌发生率呈正相关,有效抑制病毒可大大减缓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我国是CHB的高发区,目前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延缓肝脏失代偿,减少肝细胞癌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1]。尽管采用抗病毒治疗,但仍有相当多的患者不可避免地进展为肝硬化、肝癌。中药治疗CHB已取得一定成果,如抗病毒、改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正全球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的肝功能衰竭、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长期迁延不愈是导致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α-干扰素(IFN-α),包括聚乙二醇干扰素(PEG IFN-α)和核苷(酸)类似物(NAs)是目前用于CHB抗病毒治疗的两大类药物。尽管总体疗效尚难满意,但在  相似文献   

10.
<正>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持续HBV感染易导致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慢性HBV感染者约9 300万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约2 000万例[1]。CHB的治疗关键是抑制HBV。近十几年来,CHB的治疗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目前面临着发展的"瓶颈",期待有新的突破。本文就  相似文献   

11.
《肝脏》2016,(9)
<正>慢性乙型肝炎(CHB)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一种以肝脏慢性损害为主的传染性疾病。虽然可通过注射疫苗进行预防,但HBV感染仍然是全球一项显著的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HBV,其中2.4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1]。伴随着疾病的进展,CHB患者可能会出现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等~[2]。当治疗不及时,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每年向肝硬化发展的速度分别约为2%~6%和8%~10%~[3]。积极有效的治疗干预是促进病情转归、提高患者预后质量的关键。然而  相似文献   

12.
全球60多亿人口中,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我国现有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CHB患者约2000万例。预防CHB-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的主要措施是抗病毒治疗。只要有适应证,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3.
正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其病情进展可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和肝衰竭[1]。通过长期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持续抑制HBV,减轻肝细胞的变性坏死,改善肝功能,延缓或减少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2-4],而恩替卡韦则因高效性及低耐药率而成为抗病毒治疗的首选之一[2,5]。本文对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至我院就诊的HBV DNA阳性的乙肝肝硬  相似文献   

14.
康健  马德强  张银华 《肝脏》2012,17(7):529-530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恩替卡韦为环戊酰鸟苷类似物,被广泛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对于初次抗病毒治疗患者和拉米夫定治疗失效患者均具有显著的抗HBV作用2。本研究旨在观察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期望为CHB患者制定更加有效的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方案提供更充分的依据。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1背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肝硬化的重要原因。研究显示,有效抑制HBV复制可改善肝纤维化[1,2],延缓或阻止代偿期肝硬化向失代偿期的进展,减少失代偿期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减少门静脉高压及相关并发症发生[3-6],延长生存期[3,4]。因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对改善疾病临床结局具有重要意义[7],也是目前HBV相关  相似文献   

16.
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ganization,WHO)报道,全球60亿人口中,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1]。抗病毒治疗是防止慢性乙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主要措施。临床疗效明确且较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3]:  相似文献   

17.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世界约20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2.4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1]。HBV和宿主免疫系统是驱动疾病进展的两大因素,其中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是导致HBV感染慢性化的一个重要原因[2]。抗病毒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关键,免疫调节有望成为未来更重要的治疗手段[3]。  相似文献   

18.
既往研究认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eAg无论是自然或经治疗转换为抗-HBe,多伴随HBV DNA水平降低或消失,转氨酶恢复正常,提示HBV复制停止,传染性降低,病情缓解。因此,临床上常将HBeAg阴转作为CHB抗病毒治疗的目标之一。但近年来研究发现,不少患者出现HBeAg阴转后HBV仍保持高水平复制和肝细胞活动性炎症^[1],并潜在地进行性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患者。本研究对423例CHB患者中的HBeAg、抗-HBe与HBV DNA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背景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肝硬化的重要原因。研究显示,有效抑制HBV复制可改善肝纤维化[1-2],延缓或阻止代偿期肝硬化向失代偿期的进展,防止失代偿期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减少门静脉高压及相关并发症发生[3-6],延长生存期[3-4]。因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对改善疾病临床结局具有重要意义[7],也是目前HBV相关肝硬化整体治疗策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亚太地区、欧洲和美国肝病学会更新的慢性乙型肝炎诊治指南或共识,都明确指出应该给予HBV相关肝硬化患者积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然而目前各国指南或共识中提出的抗病毒治疗意见比较简单,难以完全满足临床实践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HBV,其中2.4亿人转为慢性HBV感染者~([1])。每年大约65万人死于HBV感染所导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2])。抗病毒治疗可以达到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性坏死及肝纤维化,从而延缓慢性乙型肝炎(CHB)疾病进展。目前5种核苷类似物(NAs)被批准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虽然NAs可以有效抑制病毒,但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