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SCP)患儿各项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SCP患儿142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1例)及观察组(71例), 两组均采用运动治疗、作业治疗、传统推拿及家庭康复训练指导等常规康复训练, 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 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每日1次, 每次20 min, 每周治疗5 d, 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治疗后), 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Berg平衡量表(BBS)、脑瘫儿童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定量表和脑瘫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分别评估2组患儿的腓肠肌肌张力、平衡功能、ADL能力和粗大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 2组患儿腓肠肌的MAS分级、BBS评分、脑瘫儿童ADL能力量表评分和GMFM-88量表的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P<0.05), 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腓肠肌的MAS分级、BBS评分、脑瘫儿童ADL能力量表评分和GMFM-88量表的D区评分、E区评分和总分分别为(2.86±1.67)级、(34.94±19.73)分、(5...  相似文献   

2.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临床上常用的中枢干预技术,具有无创、非侵入性、安全性高、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小等优势。近年来逐渐被应用于大脑生理学的研究中,尤其是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研究。本文就rTMS治疗痉挛型脑瘫儿童运功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ESWT)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7岁痉挛型脑瘫患儿5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25例。两组患儿均接受肌电生物反馈和常规康复治疗,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能量ESWT治疗。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治疗后), 采用肌电设备采集两组患儿胫骨前肌的积分肌电值(iEMG)和均方根值(RMS), 利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改良Tardieu量表评定法(MTS)、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D区与E区分别评定两组患儿的下肢痉挛程度及运动能力。结果治疗前, 两组患儿胫骨前肌表面肌电iEMG和RMS, MAS、MTS、GMFM-88结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儿胫骨前肌表面肌电iEMG和RMS, MAS、MTS中R1、MTS中R2与R1的差值、GMFM-88 D区和E区结果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实验组治疗后胫骨前肌表面肌电iEMG[(67.04±12.84)μV·s]和RMS[(69.32±12.84)μV], MAS[(1.98±0....  相似文献   

4.
下肢静脉血栓(VTE)是临床常见并发症。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作为一种安全、便携的治疗技术, 近年来在预防下肢VTE形成方面得到了新的临床应用, 但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本综述主要阐述NMES在预防下肢VTE形成中的疗效、作用机制、治疗参数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旨在为后期的临床应用和临床研究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脑瘫是造成儿童运动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多由痉挛引起, 它是影响患者功能和活动参与的重要因素。目前, 临床上用于治疗痉挛的方法有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鞘内注射巴氯芬(IBT)作为一种有效的缓解痉挛的方式在国外应用广泛, 在国内则应用较少。本文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就IBT治疗痉挛型脑瘫(SCP)的可能机制、临床应用以及并发症的应对措施等展开综述, 旨在为国内SCP的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应用功能性电刺激(FES)治疗痉挛型脑瘫偏瘫患儿足下垂的疗效.方法:痉挛型脑瘫偏瘫患儿2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2组均进行运动训练、物理因子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FES对偏瘫侧腓总神经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NMES),同时进行步行训练.治疗前后分别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测定患儿腓肠肌肌张力的变化、关节量角器法测量下肢踝关节主动背屈角度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之D区(站立)、E区(走跑跳)分值.结果:治疗12周后,2组患儿患侧腓肠肌肌张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GMFM-88之D、E区评分及踝关节主动背屈角度均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ES配合康复功能训练能改善痉挛型脑瘫偏瘫患儿的踝关节活动范围,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脊髓损伤患者痉挛管理的最佳证据, 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LINICAL、BMJ最佳临床实践网站、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英国国家医疗保健优化研究所、加拿大安大略指南网、美国国家指南网、苏格兰院际指南网、UpToDat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医脉通、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专业协会网站关于痉挛管理的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及专家共识或意见, 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证据内容。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28日。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 其中临床决策2篇、指南1篇、专家共识或意见3篇、系统评价9篇, 总结出脊髓损伤患者定期评估、干预措施、干预原则、效果评价4个方面的18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脊髓损伤患者痉挛管理的最佳证据, 为临床工作提供了循证依据。建议应用证据时, 应结合患者需求及临床实际情况制订个体化的痉挛管理计划。  相似文献   

8.
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作为一种无创脑刺激技术具有一定优势, 能影响大脑神经细胞电活动的同步化和去同步化, 这些优势将使tACS在临床研究中更具潜力。本文对近年来tACS的作用机制、安全性及其在脑卒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总结归纳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经尿道铥激光前列腺剜除术(ThuLEP)后尿失禁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ThuLEP术后尿失禁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及对照组(34例), 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盆底肌功能训练,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同时于上述时间点检测2组患者1 h尿垫试验漏尿量, 并根据患者主观评价及漏尿量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经治疗8周后发现2组患者ICI-Q-SF评分、I-QOL评分及漏尿量(1 h尿垫试验)均较入组时明显改善(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 发现观察组ICI-Q-SF评分[(6.13±3.36)分vs (10.44±5.31)分, P<0.05)]明显降低, I-QOL评分显著增高[(70.16±11.38)分vs (51.47±10.94)分, P<0.05], 1 h尿垫试验漏尿量明显减少[(1.98±1.84)g vs (3.84±2.11)g, P<0.05], ...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聚焦超声波(FLIPUS)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KOA)膝关节疼痛、功能及其屈、伸肌群肌力的影响。方法将KOA患者1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ENS组(66例)、FLIPUS组(50例)和联合组(60例)。3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 在此基础上, TENS组接受TENS治疗, FLIPUS组接受FLIPUS治疗, 联合组接受TENS同步FLIPUS治疗。TENS同步FLIPUS治疗每日1次, 每次20 min, 连续治疗3周。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分别评估3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功能[中文版Lequesne指数和西安大略大学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和膝关节屈、伸肌群的等速肌力。结果治疗后, 3组患者的VAS评分、Lequesne评分和WOMAC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FLIPUS组治疗后的VAS评分、Lequesne评分和WOMAC评分显著优于TENS组治疗后。联合组治疗后的VAS评分、Lequesne评分和WOMAC评分分别为(2.87±1.0...  相似文献   

11.
更正题录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4年1月6日第30卷第1期2-6页刊载的《新时期护理研究的范畴、选题与科研伦理思考》一文中"国际护士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 ICU)"应为:"国际护士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 ICN)"。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早期整合性康复方案辅以感知刺激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的120例重症医学科患者为研究对象, 利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于2021年1~8月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采用早期整合性康复方案辅以感知刺激疗法,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意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命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3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的视/听觉和言语等方面的意识状态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当天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整合性康复方案辅以感知刺激疗法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 可有效减少其谵妄等不良并发症, 改善肢体、方位感知觉等方面的意识状态, 对促进良好预后生存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脑瘫患儿中比较常规下肢矫形手术与以功能性电刺激 (FES)结合有限的矫形手术的疗效。选择17例脑瘫患儿参加此项前瞻性对比观察 ,其中手术组 9例行常规矫形手术 ,FES组 8例放置经皮FES电极和有限的矫形手术 ,术后在家行FES行走训练。 1年后 ,所有患儿在被动ROM、步态时空参数及总体运动功能方面均有改善 (P <0 .0 5 )。治疗前后各项评定结果均未见组间差异 ,但FES组患儿比手术组者要少作 4 .5个手术。此结果表明FES结合有限的手术可获得类似的功能 ,而所需手术部位及数量较常规矫形手术要少。  相似文献   

14.
更正题录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3年第46卷第7期发表的"SLCO1B1和ApoE基因多态性检测与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一文内容有误, 第676页表7第4行第4列(即瑞舒伐他汀的CPIC)"未提及"改为"A级";表注中加入"A级指有处方推荐意见, 换药或改变剂量高度有效安全"。第678页表9中, 第3和第5行的第2列"E2/E2, E3/E3, E2/E4"均改为"E2/E2, E3/E3, E2/E4, E2/E3"。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视力是视觉障碍患者参与或完成日常活动时所表现的视觉能力, 及早评估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可改善疾病预后。该文对功能性视力概念进行介绍, 阐述视觉障碍患者功能性视力评估工具的测评内容、评分方式及应用现状, 分析比较各评估工具的特点及不足,旨在为我国医护人员提供合适的功能性视力评估工具、为提高视觉障碍患者功能性视力评估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成瘾性脑病,涉及多个脑区神经生理学改变。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项新型非侵入性大脑调控技术,可精准定位于特定脑区,有助于戒断香烟成瘾。本文通过综述相关文献,总结评价经颅磁刺激治疗香烟成瘾的临床应用及有效性,以期为香烟成瘾戒断治疗提供有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功能, 分析国内脑瘫儿童康复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 为我国进一步开展脑瘫儿童康复护理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脑瘫儿童康复护理的相关文献, 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18日。本研究采用CiteSpace.5.8.R3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1 092篇文献, 发文时间为1991—2023年, 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文献地区和机构分布不均, 彼此合作度较低;研究前沿为运动功能、沟通技巧生活质量。结论我国脑瘫儿童康复护理研究处于发展时期, 关注度和重视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站位促通训练结合引导式教育在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9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三组, A组(引导式教育), B组(站位促通训练结合引导式教育)及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比较三组患儿干预后运功功能、下肢三关节活动度以及智力发育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 A组患儿运动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 B组患儿运动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和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患儿下肢三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B组患儿下肢三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和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患儿Gesel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B组患儿Gesel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和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站位促通训练结合引导式教育可有效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 改善患儿的下肢三关节活动度, 促进患儿的智力发育和恢复, 有利于疾病早期康复和功能改善, 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由于作者疏忽, 刊登于《中华血液学杂志》2023年第11期第963-968页"新型BTK抑制剂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进展"一文遗漏基金相关信息。更正如下, 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教能力提升工程(ZDXK202209)。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对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患儿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39例(年龄24—60个月)有行走能力且存在踝跖屈肌痉挛的双瘫患儿随机分为FES组(21例)及对照组(18例)。FES组采用12周康复训练治疗,前6周辅以FES;对照组仅进行12周康复训练。分别在治疗前、治疗6周和12周进行腓肠肌痉挛评分(改良Ashworth分值,MAS)、踝关节关节活动度(ROM)以及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定。结果:两组患儿治疗6周和12周后,MAS量化评分下降,GMFM站立及走跑跳两大功能区评分提高,与各自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FES组患儿治疗6周和12周后,对照组患儿治疗12周后,踝关节ROM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6周和12周后,FES组MAS、踝关节ROM及GMFM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结合运动训练,FES可成为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功能康复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