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心房颤动(AF)病人与窦性心律者血清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的水平,分析二者与AF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住院的AF病人118例作为观察组,根据相关指南分为阵发性AF组67例和非阵发性AF组51例。对照组选取窦性心律健康者96名。选择酶联吸附免疫实验法(ELISA)测出血清中SLC7A11、FGF23浓度;比较3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及血清学指标,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SLC7A11、FGF23水平与超声心动图中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内径(LV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缩短分数(FS)相关性。采用多元logsitic回归分析AF病人AF发生持续相关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血清SLC7A11在阵发性AF组和非阵发性AF组均下降(P<0.01),且非阵发性AF组中SLC7A11低于阵发性AF组(P<0.01),血清FGF23在阵发性AF组和非阵发性AF组均升高(P<0.01),且非阵发性AF组中FGF23高于阵发性AF组(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6,(1):43-4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升高与心房颤动危险相关性。方法:将36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有无房颤分为房颤组140例,无房颤组224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测量并计算LAD(左房内径)、LVPWD(左心室舒张末后壁厚度)、LVD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四个指标。结果:NT-proBNP越高,LAD(左房内径),LVDD(左室舒张末内径)数值越大,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越低,房颤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无房颤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T-proBNP水平和患者左、左心室内径均与LVEF具有一定的密切关联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升高与心房颤动之间密切相关,其在预测房颤发生危险中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心电图(ECG)与超声心动图联合检查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0例AHCM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40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对象均行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联合检查,比较两组心电检测异常情况、心肌肥厚情况及左心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缩短分数(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观察组心电异常幅度和心肌肥厚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LAD、IVS及LVPW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联合检查能准确诊断AHCM,并可有效描述患者心肌肥厚程度、准确定位肥厚部位。  相似文献   

4.
《皖南医学院学报》2020,(4):358-361
目的:探讨血清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肌钙蛋白Ⅰ(cTnⅠ)及超声心动图与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1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且确诊为房颤的患者268例,同时选取同期住院非房颤患者148例作为对照,分别检测NT-proBNP、CRP、cTnⅠ和超声心动图,比较两组不同指标的差异,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的危险因子,绘制ROC曲线,研究血清标志物对房颤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性别、高血压病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的年龄大于非房颤组,心律不齐和冠心病病史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房颤的特征。NT-proBNP、cTnⅠ和CRP含量房颤组高于非房颤组(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房颤组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Ds)、左房内径(LAD)指标均高于非房颤组(P<0.05),而射血分数(EF)和左心室缩短分数(FS)非房颤组高于房颤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3.395)、心律不齐(OR=36.688)、NT-proBNP异常(OR=21.566)和LAD(OR=4.197)是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结合心律、年龄、检测NT-proBNP和检查超声心动图,多种技术联合评估,能准确评价房颤患者左心房功能,对患者的复律治疗、远期疗效评估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NP、TNF~α及C反应蛋白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398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以同期52例心脏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BNP、TNF~α及C反应蛋白的浓度,比较2组左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及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的数据。结果:观察组BNP、TNF~α及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LVDs、LAD高于对照组,观察组LVEF低于对照组(P<0.05),BNP与LVEF呈负相关,与LVDd、LAD呈正相关。结论: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BNP、TNF~α及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与左心室重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曹娟  王春  郑闻  薛佳 《现代医学》2015,(1):43-46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及血管彩色多普勒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心脏及血管结构的改变情况,探讨OSAHS严重程度对心血管结构的影响。方法:将经多导睡眠图检测的100例受试对象,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分为对照组40例、OSAHS轻中度组40例、OSAHS重度组20例,应用超声心动图及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观察心脏结构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OSAHS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D)、左心房内径(LAD)、主动脉内径、主动脉血流速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对照组增大(P<0.05),且LVDd、LVPWTD、LAD的增大与OSAHS的严重程度相关(P<0.05)。重度OSAHS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下降(P<0.05),轻中度组下降不明显。结论:OSAHS导致心脏及血管内膜的结构改变,随着OSAHS的程度加重心脏及血管内膜结构改变加重,超声心动图及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治疗OSAHS疗效的观察方法。  相似文献   

7.
范文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2):1541-1544
目的:研究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on protein,hsCR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房内径(LAD)的变化,探讨炎症反应对心房颤动的影响。方法:比较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患者同对照组hCRP、LVEF和LAD三者的变化。结果:房颤组与对照组相比,左房内径大于对照组(P〈0.05);持续性房颤左房内径大于阵发性房颤组(P〈0.05),永久性房颤组左房内径大于阵发性房颤组(P〈0.05)。房颤组与对照组相比,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房颤组与对照组比较,各房颤组血清hs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组hsCRP比阵发性房颤亚组高(P〈0.05),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亚组hsCR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组与对照组相比房颤患者hsCRP增高和LAD增加而LVEF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心房颤动(AF)病人血清中的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受体蛋白3(NLRP3)、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表达水平以及进行两者与左房内径(LAD)的相关性研究,并探讨NLRP3、IL-6R与AF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AF病人150例,分为阵发性房颤(PAF)84例,非阵发性房颤(nPAF)66例。120名同期经检查排除AF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3组的临床病例资料,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F病人及无AF体检者血清中的NLRP3、IL-6R的水平,在心脏彩超室测量阵发性AF病人AF未发作时的LAD,比较3组间各指标差异。结果:PAF组及nPAF组中的NLRP3和IL-6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AF组与nPAF组之间的NLRP3及IL-6R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PAF组及nPAF组中的NLRP3与IL-6R均与LAD呈正相关关系(r=0.771、r=0.674,P<0.05)。NLRP3、IL-6R、LAD和年龄是AF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NLPR3和IL-6R是AF发生的危险因素,其可能是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探讨房颤的发作与炎性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非瓣膜性心脏病并房颤患者103例,其中阵发性房颤52例,持续性房颤51例,另选老年非瓣膜性心脏病非房颤患者50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左房内径(LAD)并进行比较。结果房颤各组LAD、Hs-CRP、IL-6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持续房颤组LAD、Hs-CRP、IL-6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阵发性房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s-CRP、IL-6和TNF-α与LAD成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D、Hs-CRP、IL-6与TNF-α均为房颤发作的预测因子(OR=2.196、1.715、1.915、1.773,P<0.01)。结论房颤的发生可能与炎症有关,炎性因子水平越高,房颤风险越高。Hs-CRP IL-6、TNF-α对房颤的发生和维持起着重要一定的作用,可以作为预测房颤发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将31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糖皮质激素组(激素组),分别测定治疗前、治疗后14 d的血浆皮质醇(COR)、醛固酮(ALD)、心房钠尿肽(ANP)、内皮素(ET)、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变化;并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各项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变化。结果激素组治疗后血浆醛固酮、心房钠尿肽、β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下降,皮质醇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心房钠尿肽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组治疗后皮质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激素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各项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但左心室内径的缩小在激素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可使心功能改善更加明显,对皮质醇影响较常规治疗有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长期右室心尖起搏患者的起搏QRS时限与左心结构、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心室间不同步的关系。方法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患者共105例,通过常规体表心电图测得起搏QRS(pQRS)时限,运用常规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测主动脉根部内径(AO)、左房内径(LAD)、收缩末期左心室内径(LVDs)、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pQRS时限与以上各心超指标的关系。结果 pQRS时限与LVDd、LVDs及IVST呈正相关(r分别为0.334、0.385和0.289,前两者P<0.01,后者P<0.05),与LVEF负相关(r=-0.312,P<0.05);pQRS时限与LAD的相关性更显著(r=0.595,P<0.01)。以pQRS时限≥180ms诊断左房扩大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49%和67.74%。结论对于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的患者,pQRS时限与左心大小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相关;pQRS时限延长(≥180ms),提示左心房扩大。  相似文献   

12.
于红玖  赵敏  吕田 《疑难病杂志》2012,11(5):331-333
目的研究房颤患者左心房内径(LAD)与血浆内脂素、脂联素(APN)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2例符合诊断要求的心内科住院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根据2006年ACC/AHA房颤指南中房颤分类标准,分为阵发性房颤组22例(房颤持续时间<7d)和持续性房颤组20例(房颤持续时间≥7d),另选择同时期心内科住院无房颤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内脂素、APN、LAD变化。结果 (1)持续性房颤组较阵发性房颤组和对照组血浆内脂素、APN水平明显升高(P<0.05);阵发性房颤组、对照组血浆内脂素、AP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持续性房颤组较阵发性房颤组和对照组LAD增大(P<0.05);(3)LAD与血浆内脂素水平呈正相关(r=0.417,P<0.05)。结论高内脂素、APN水平,LAD增大与房颤的持续存在相关,内脂素、APN、LAD可用来预测房颤的转归,指导房颤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病人血清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和转录辅助激活因子Yes相关蛋白(YAP)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1例非瓣膜性房颤病人(其中阵发性房颤38例,持续性房颤43例)为研究对象,40例同期住院非房颤病人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dc42及YAP表达水平。同时结合相关血清学指标,统计分析非瓣膜性房颤病人的Cdc42及YAP水平,探讨两者与非瓣膜性房颤诊断的关系。结果同对照组相比,房颤病人CRP、国家标准化比值、D-二聚体、LAD水平增高,LVEF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房颤病人中,持续性房颤病人较阵发性房颤病人LAD增大,LVEF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同对照组相比,房颤病人血清Cdc42和YAP表达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持续性房颤病人血清Cdc42和YAP表达水平较阵发性房颤病人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和P <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房颤病人血清Cdc42和YAP水平与D-二聚体、LAD呈正相关(P < 0.05~P < 0.01),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 < 0.01);Cdc42及YAP二者联合诊断房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较单独诊断提高(P < 0.05)。D-二聚体、LAD、Cdc42及YAP表达增加、LVEF减小均为影响房颤的危险因素(P < 0.05~P < 0.01)。结论房颤病人血清Cdc42及YAP异常表达,可能参与房颤心房结构重构的发生发展,可用作早期潜在辅助诊断房颤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尿酸浓度与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心房颤动、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轻、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心房颤动分为3组:阵发性心房颤动组(阵发房颤组,n=30),持续性心房颤动组(持续房颤组,n=42)和无心房颤动组(非房颤组,n=78)。收集并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指标与血尿酸浓度的相关性,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非房颤组比较,阵发房颤组和持续房颤组血尿酸浓度显著升高(P均<0.05),且持续房颤组高于阵发房颤组(P<0.05)。与非房颤组比较,阵发房颤组和持续房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房内径(LAD)均显著增加(P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减小(P<0.05);而且持续房颤组LVEDD和LAD均明显大于阵发房颤组(P均<0.05),LVEF小于阵发房颤组(P<0.05)。血尿酸(OR=2.214, 95% CI 1.609~5.917, P<0.05),LAD(OR=3.617, 95% CI 2.015~6.374, P<0.05)和LVEF(OR=2.885,95%CI 1.876~6.017, P<0.05)是发生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浓度与LAD呈正相关(r=0.603,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584,P<0.05)。 结论: 二尖瓣关闭不全心房颤动患者心房扩张、重构,心功能降低,可能与患者血尿酸浓度显著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5.
罗春苗  冯俊  江永进  李超  周高亮 《安徽医学》2021,42(10):1091-1094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非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左房内径(LAD)、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NVAF患者125例,根据房颤(AF)发作持续时间,分为阵发性AF组(n=41)、持续性AF组(n=38)和永久性AF组(n=46),选取同期住院的56例窦性心律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Hcy、NT-proBNP水平,测定各组LAD等心脏超声指标,并对Hcy与NT-proBNP、LAD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Hcy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永久性AF组、持续性AF组和阵发性AF组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永久性AF组和持续性AF组间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Hcy与NT-proBNP水平、LAD呈正相关(r=0.737,r=0.462,P均<0.05)。结论 NVAF患者Hcy水平与房颤的发生、心功能损伤程度及左房结构改变情况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心力衰竭患者98例根据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分为LVEF减低型心力衰竭(HFREF)组、LVEF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组和LVEF中间型心力衰竭(HFMEF)组。比较3组一般资料、血浆NT-proBNP水平和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房前后径(LAD)和LVEF,分析NT-proBNP水平与LVEDD、LAD、LVEF和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HFREF组收缩压低于HFPEF组和HFMEF组,HFPEF组、HFMEF组和HFREF组血浆NT-proBNP和LVEDD依次增高,LVEF依次降低(P<0.05);HFMEF组和HFREF组LAD高于HFPEF组(P<0.05);3组心功能分级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NT-proBNP水平均与LVEDD、LAD和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HFREF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与心功能分级明显相关,NT-proBNP水平比HFPEF和HFMEF患者明显更高,其对于早期判断患者心力衰竭类型和心功能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龚倩  黎东  李郁  罗彩东 《河北医学》2023,(10):1698-1704
目的:探讨循环miRNA-208a的表达水平在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HFrEF)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0例心力衰竭(HF)患者,其中HFrEF患者56例纳入HFrEF组,非HFrEF患者64例纳入非HFrEF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左心房直径(LA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NA-208a、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mRNA表达量,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HFrEF组和非HFrEF组LVEF、LVF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LAD、LVM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FrEF组LVEF、LVFS均明显低于非HFrEF组,LAD、LVMI均明显高于非HFrE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rEF组和非HFrEF组血清NT-proBNP及miRNA-208a、β-MHC 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FrEF组血清NT-proB...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肌钙蛋白(cTnI)、可溶性信号素4D(sSema4D)、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变化及其与心功能、心室重构(VR)的关系。 方法选择CHF患者153例(CHF组)和体检健康者50例(健康组),将CHF患者按心功能分为Ⅱ组、Ⅲ组和Ⅳ组;比较各组血清cTnI、sSema4D、GDF-15及VR相关指标水平;分析cTnI、sSema4D、GDF-15与VR相关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与健康组比较,CHF组血清cTnI、sSema4D、GDF-15、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和左心房收缩期末内径(LAD)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降低,且随心功能分级增加上述变化更显著(P<0.05)。CHF组cTnI、sSema4D、GDF-15与LVEF、FS呈负相关,与LVEDD、LAD呈正相关(P<0.05)。 结论血清cTnI、sSema4D、GDF-15水平与CHF患者心功能及VR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房颤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左房内径(LAD)及D-二聚体水平,探讨其与房颤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房颤患者共38例,其中慢性房颤20例、阵发性房颤18例,非房颤对照组40例,各组分别检测血清CRP与D-二聚体水平,同时心脏超声波检查LAD。结果:房颤组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房颤组CRP水平高于阵发性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房颤组LAD与阵发性房颤组左LA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CRP与LAD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炎症可能参与了房颤患者的心房重构,在房颤的发生及维持中起重要作用。同时提示各类型房颤患者均存在血栓前状态,借助D-二聚体水平可判断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程度,以期为临床抗凝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心锚重复蛋白(CARP)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心房颤动(AF)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8例,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LA)、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根据心电图将患者分为窦律组(86例)及房颤组(92例),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CARP和hs-CRP水平。探讨高血压患者的CARP和hs-CRP水平与AF之间的关系。结果房颤组患者血清CARP、hs-CRP水平显著高于窦律组(P<0.05)。房颤组内,不同类型房颤分组下的血清CA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窦律组(P<0.05),永久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均显著高于阵发性房颤组(P<0.05)。永久房颤组与持续性房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相关分析表明:高血压AF患者CARP水平与患者LA、IVSD、hs-CRP、AF持续时间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患者血清CARP水平升高,AF发生的可能性增大。结论高血压患者AF发生与CARP、hs-CRP之间关系密切,提示CARP与炎症反应在高血压AF的发生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