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06-2013年全国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伤害、门/急诊就诊病例的分布特点。方法 对2006-2013年因伤害首次在全国伤害监测系统(NISS)哨点医院门/急诊就诊的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伤害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6-2011年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伤害病例占当年道路交通伤害病例的比例波动较平稳。2013年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伤害病例占当年道路交通伤害病例的比例较2012年比例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138,P<0.001)。2013年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伤害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18,P<0.001),年龄多集中在15~64岁年龄组。2013年城市地区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伤害病例占全部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伤害病例的比例(52.11%)高于农村地区(4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427,P<0.001)。伤害部位以下肢 (29.08%)和头部(24.82%)为主。伤害性质主要为挫伤/擦伤(73.54%)、骨折(10.72%)和扭伤/拉伤(5.49%)。伤害严重程度以轻度为主(80.49%),伤害结局以病例治疗后回家(82.34%)为主。结论 2006-2011年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伤害病例占当年道路交通伤害病例的比例波动较平稳,2013年较2012年比例上升。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伤害病例以男性为主,多为青壮年人群,应根据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伤害病例的性别、年龄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了解2004—2006年云南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特征,为制定道路交通伤害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来自云南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发布的2004—2006年的《云南省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初步掌握云南省道路交通伤害的流行状况、事故原因及其变化趋势。结果2004—2006年云南省共发生道路交通伤害24711起。道路交通事故数、伤亡人数、人口死亡率、万车死亡率、里程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每起事故平均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肇事人员及伤亡人员男性多于女性,以21~45岁青壮年人群为主。乘客、行人和摩托车驾驶者也是道路交通伤害的主要受害者。结论云南省道路交通伤害呈下降趋势,但事故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人群道路交通伤害(road traffic injuries, RTIs)的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为中国RTIs防控提出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2019, GBD 2019)数据库,选取中国1990―2019年RTIs的死亡数、死亡率、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of life years, DALYs)、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lost due to disability, YLDs)、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fe lost, YLLs)、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APC)、DALYs率、YLDs率、YLLs率等指标,利用Joinpoint模型分析1990―2019年中国人群RTIs的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结果  1990―2019年中国人群RTIs的死亡率(AAPC=-0.47%, P<0.001)、DALYs率(AAPC=-0.87%, P<0.001)、YLL率(AAPC=-1.47%, P<0.001)呈先升后降的趋势,YLDs率(AAPC=2.85%, P<0.001)则逐年增加。2019年中国人群RTIs死亡数为25.00万人,因RTIs造成的YLL占DALY的81.64%;男性的死亡数(率)、YLL数(率)为女性的3倍,YLD数、YLDs率亦高于女性。中国RTIs的死亡率、DALYs率以及YLLs率在0~14岁儿童均有所减轻。老年群体中死亡率、YLLs率在<65岁人群中呈下降趋势,DALYs率以60岁为界,在老年人口中呈上升趋势,YLDs率在各年龄段呈上升趋势。结论  1990―2019年中国人群RTIs疾病负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然面临着总体疾病负担较高、老年群体疾病负担加重、男性疾病负担远高于女性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强对RTIs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中国机动车道路交通伤害中驾驶员违法行为流行现状、趋势及其特征,为制定相关防治对策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万车死亡率、10万人口死亡率、里程死亡率、机动化程度和死亡系数等指标分析2006-2010年中国机动车道路交通伤害中驾驶员存在的各类违法行为现状、趋势及其特征.结果 2006-2010年中国机动车道路交通伤害中,前五位违法行为依次是超速行驶(死亡系数:0.33~0.17)、未按规定让行(死亡系数:0.26~0.14)、无证驾驶(死亡系数:0.21~0.08)、违法占道行驶(死亡系数:0.17~0.04)和逆向行驶(死亡系数:0.11~0.07).酒后驾驶和疲劳驾驶2010年死亡系数分别降至0.04和0.02,所致机动车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数量远远低于前五项违法行为.结论 中国机动车道路交通伤害总体数量呈下降趋势,但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违法行为仍然很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3年天津市道路交通伤害病例分布特征。方法 数据源自天津市发病报告监测体系中2013年首次就诊于各级医疗机构的病例资料。结果 2013年天津市共报告道路交通伤害26 405例,发生率为263.01/10万。男女性别比为1.68:1,平均年龄(40.24±17.58)岁;机动车交通事故19 547例(74.0%),非机动车交通事故6 858例(26.0%);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率前四位的地区依次为滨海新区684.86/10万、东丽区634.03/10万、西青区519.83/10万、津南区504.12/10万。轻、中、重度伤害和死亡依次为15 771例(59.7%)、8 747例(33.1%)、1 783例(6.8%)和103例(0.4%),且不同地区和年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死亡病例最多的地区为滨海新区,占全部死亡病例的28.16%,其中塘沽街/镇占全部死亡的26.21%,最高年龄组为45~64岁组,占所有死亡病例的46.60%。结论 2013年天津市道路伤害的发生例数、严重程度在不同地区、年龄组间存在较大差异,应制定针对性政策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伤害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6-2007年山东省蓬莱市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特征,为当地制定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伤害提供依据。方法以2006-2007年蓬莱市居民死亡登记系统的交通事故导致死亡资料和2008年蓬莱市居民道路交通伤害抽样调查资料为基础,计算率、构成等指标。结果2006-2007道路交通事故导致309人死亡,死亡率为34.72/10万,男性是女性的4.47倍,主要集中在15~59岁,骑乘摩托车人员死亡最多;非致死性交通伤害约为5 017人次,发生率为0.56%,男性为女性的2.17倍,主要发生在15~59岁,驾乘两轮摩托车发生伤害人次数最多,主要分布在3月、8月和10月及上午的8点和10点;2006-2007年蓬莱市道路交通事故导致约5 325.82人次受伤或死亡,发生率为0.60%;男性伤害发生率高于女性;15~59岁年龄段的劳动力人口伤害发生率最高;伤害受伤人数是伤害死亡人数的16.24倍;骑乘摩托车人员伤害发生最多,且受伤者大多为驾驶者。结论蓬莱市道路交通事故中驾乘摩托车发生伤害较多,应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措施,针对摩托车的交通安全应是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大连市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特征,为开展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市3所伤害监测医院急诊收治的道路交通伤害病例信息。结果 2006 - 2014年共收集道路交通伤害病例24 905例,男女性别比为1.3∶1,21~30岁年龄组病例所占的比例最高(23.8%),专业技术人员和商业服务人员占职业分布的前2位;公路/街道(83.8%)是该类伤害发生的主要地点,发生高峰时间分别为上午9时和下午18时;发生伤害时的活动前2位分别为驾乘交通工具(44.6%)和休闲活动(37.5%);病例头部受伤比例(31.6%)最高,主要为挫伤和骨折,分别占62.6%和17.4%,并且随年龄的增长,骨折比例逐渐上升(rs = 0.91,P = 0.002);伤害严重程度较重,中、重度伤害占21.9%,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中、重度伤害程度比例逐渐增大(rs = 0.76,P = 0.028),住院和死亡比例(21.0%)也较高。结论 大连市道路交通伤害干预应重点关注青、中年男性人群,并且加强头部等重点部位的防护,最大程度减少并降低该类伤害的发生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描述2006-2008年我国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状况。方法分析2006-2008年度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总结与描述2006-2008年中国道路交通伤害的状况、事故原因及其变化趋势。结果从2006-2008年,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数、伤亡人数、人口死亡率、万车死亡率、里程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每起事故平均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2008年我国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率为5.56/10万人口,伤害死亡率以西藏、青海、新疆、天津、浙江等地较高。伤亡人员以男性、21~45岁青壮年为主,60岁以上的伤亡呈上升趋势;乘客、摩托车驾驶者、行人是主要的受害者。道路交通事故以19~20时为最高,平均每起事故死亡人数在3~5时最高。道路交通伤害原因主要是机动车肇事,主要肇事机动车类型为客车、摩托车和货车。电动自行车是非机动车肇事的主要交通工具,且其造成的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呈上升趋势。驾驶人员的违法行为是机动车肇事的主要原因,其中超速驾驶、未按规定让行、无证驾驶、逆行和酒后驾驶是引起交通肇事的前五位原因。结论 2006-2008年,中国道路交通伤害呈下降趋势,事故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机动车驾驶员道路交通伤害(RTI)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减少RTI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广西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收集2000-2009年桂林市区的RTI数据,对机动车驾驶员RTI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00-2009年桂林市发生RTI共3603起,造成506人死亡,2911人受伤,男女死亡比例为2.54:1;RTI的伤亡主要发生在21~45岁青年;由机动车驾驶员造成的RTI共3208起,占总数的89.04%;疲劳驾车(P=0.000,OR=4.280,95%CI=2.055~8.916)、超速行驶(P=0.000,OR=0.269,95%CI=0.125~0.578)、纵向间距不够(P=0.001,OR=1.606,95%CI=1.815~3.164)及违反交通信号(P=0.000,OR=2.118,95%CI=1.524~2.945)等4个因素进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论 疲劳驾车、超速行驶、纵向间距不够及违反交通信号与RTI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河北省部分城乡居民道路交通伤害状况和危害程度,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秦皇岛市、藁城市各3家不同级别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急诊室。对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首次就诊于哨点医院的道路交通伤害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61 546例伤害病例,交通伤病例21 288例,占34.59%。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94∶1,各年龄段之间男、女性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224,P〈0.05);伤害性质以擦伤或浅表伤、骨折为主;交通伤发生时活动主要为驾乘交通工具和休闲活动;伤害严重程度以轻度为主;伤害部位以头部、下肢为主;机动车车祸发生时间有一定规律性。结论道路交通伤害发生存在一定规律,应充分利用医院急诊伤害监测系统,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条例并使其成为获取道路交通伤害发生情况的重要信息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8—2011年中国特大道路交通伤害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特大道路交通伤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过录2008—2011年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交通事故资料中有关全国一次死亡10人(含10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伤害事故的资料和通过GooSe搜索引擎搜索的补充新闻资料为依据,经Excel2003软件进行数据编码录入,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1年全国共发生特大道路交通事故114起,1721人死亡,1883人受伤,发生地区集中在中西部,云南、贵州和西藏3省占全国发生起数的1/5;发生时间多在2~3月和10—11月,时点为下午2点和3点;事故发生的道路依次为国道(41.23%)、省道(25.44%)和县道(11.40%);事故原因主要为碰撞(45.61%)和坠车(38.60%);70.18%的肇事车型为客车,以大型客车为主(53.51%);71.88%肇事车处于制动不良或制动失效等非正常状态,87.72%的事故由超速行驶(44.74%)或超载(15.79%)等违法过错所引发。结论遏制特大道路交通伤害的措施在于提高公众和机动车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从源头上完善路网安全建设和相关配套设施特,加大对公路客运公司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道路交通伤害的模式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中国道路交通伤害的模式。方法 分析中国1951~2001年的道路交通伤害资料,讨论道路交通伤害的时间趋势、发生特征和影响因素,并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道路交通伤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中国在1951~2001年的51年中道路交通伤害一直呈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个趋势尤为明显。2001年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数、受伤人数和死亡人数均比1951年增加了100倍以上;死亡率攀升至8.51/10万人口,比1990年翻了一番。在过去的10年中,广东、山东、浙江等省的道路交通伤害死亡人数始终占据前五位,2001年道路交通伤害的综合事故率显示,西藏、新疆、青海、宁夏和甘肃等西部诸省区是道路交通碰撞最严重的地区。道路交通伤害造成的死伤以男性青壮年为最多,65岁以上的伤亡者有逐年上升趋势。道路质量、机动化程度、交通运输量等交通环境,以及驾驶员或路人的过失等人为因素是道路交通伤害的影响因素。结论 改善道路交通条件,交通立法与执法,提高城乡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等,是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伤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探讨上海市松江区机动车交通伤害的流行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松江区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到3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就诊并被诊断为机动车交通伤害的首诊病例,按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填报收集.结果 全年共报告机动车交通伤害病例5 490例,男女性别比为1.30∶1;年龄分布集中于25~44岁的青壮年劳动人群,占发生总数的42.82%;外省市人群占发生总数的66.22%,该区户籍人群占31.83%;9月为高发月份(10.02%),月份分布集中时间为6月中旬;居前3位的职业为商业/服务业人员(32.4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17.74%)、专业技术人员(14.17%),机动车交通伤害常见发生地点时的活动主要为驾乘交通工具(83.11%).结论 松江区应建立有效的综合预防措施以应对外省市、青壮年劳动人群在驾乘交通工具时发生的机动车交通伤害事件.  相似文献   

15.
随着机动车数量和流动人口不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多,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通过对我国2004年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制定预防、控制道路交通事故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1.资料与方法:资料来自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和国家统计局,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计算万车死亡率、10万人口死亡  相似文献   

16.
2006-2008年全国伤害监测道路交通伤害病例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中国道路交通伤害门(急)诊就诊病例的分布特点.方法 对2006-2008年因伤害首次在全国伤害监测系统哨点医院门(急)诊就诊的道路交通伤害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监测的3年中,道路交通伤害是门(急)诊就诊伤害病例的第二位伤害发生原因.其中男性(2006-2008年分别为64.63%、64.07%和64.38%)多于女性(分别为35.37%、35.93%和35.62%);病例构成居前三位的年龄组为30~44岁(分别为36.04%、34.82%和34.28%)、15~29岁(分别为30.74%、31.57%和30.13%)、45~64岁(分别为20.28%、20.70%和22.80%);道路交通伤害发生意图以非故意为主(分别为98.34%、99.07%和99.07%);伤害部位集中在头部(分别为35.21%、33.74%和35.77%)及下肢(分别为24.08%、24.54%和23.95%);伤害性质主要为挫(擦)伤(分别为56.47%、57.92%和58.89%)及骨折(分别为17.70%、15.84%和15.88%);伤害严重程度以轻度为主(分别为63.69%、67.24%和65.68%);伤害结局以病例在医院门(急)诊治疗后返家为主(分别为59.43%、63.76%和62.80%).结论 2006-2008年在门(急)诊就诊的道路交通伤害发生情况无明显变化,青壮年男性是道路交通伤害干预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7.
中国道路交通伤害长期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与分析中国道路交通伤害的长期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万车死亡率、10万人口死亡率、里程死亡率、机动化程度和死亡系数等指标综合评价,采用聚类分析、等级相关方法分析道路交通伤害的影响因素。结果2000年以前道路交通伤害的伤亡人数以每10年翻一番的速度上升,2000年以来每年车祸死亡人数在10万上下。万车死亡率从1970年代中期开始下降,10万人口死亡率、里程死亡率和死亡系数等道路交通伤害指标从2002年以后开始出现下降迹象。中国道路交通伤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为西藏、宁夏、新疆、青海等西部地区和浙江、广东沿海地区。道路交通伤害死亡人员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3:1。死者主要分布在21-50岁年龄组;65岁以上的死亡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行人、乘客、骑自行车者和摩托车驾驶者是道路使用者中的弱势人群。机动车驾驶者是道路交通伤害的主要肇事者,其中半数以上为职业驾驶员,驾驶员超速行驶是发生道路交通伤害的最主要原因。等级相关分析显示,10万人口死亡率与机动车辆数(X1)、公路货运量(X2)、公路客运量(X3)、等级公路(X4)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 r1=0.986、r2=0 986、r3=0.987、r4=0.985,P=0.001)。结论中国道路交通伤害10万人口死亡率经过半个世纪的持续上升,在2003年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1997-2016年中国道路交通伤害的变化趋势,探讨主要的影响因素,为防制决策提供参考。 方法  数据来自国家数据网站,采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4.6.0.0计算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伤人数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并进行趋势检验。 结果  各指标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在2002年达到最高点,此后下降趋势有所不同,2009年后趋于平缓。但预测表明,事故致死性近年内略有上升。就不同道路交通方式而言,机动车伤害仅事故起数平均年度降幅有统计学意义(AAPC=-1.83,Z=-2.23,P=0.026);非机动车伤害致死人数平均年度降幅有统计学意义(AAPC=-1.98,Z=-2.47,P=0.014),但受伤人数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AAPC=3.95,Z=5.16,P < 0.001);步行、乘车的各指标平均年度降幅较大(均有AAPC ≥ 7.90,P < 0.001)。 结论  步行、乘车安全得到明显改善,但机动车伤害仍是造成道路交通伤害的主要交通方式,非机动车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应采取法规手段等干预措施加强常规的系统性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