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肺动脉造影相关参数诊断急诊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月于本院接受CT平扫影像学检查的8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血肿是否扩大将其分为血肿扩大组(n=32)和非血肿扩大组(n=48)。记录所有患者的CT平扫影像学征象及血肿体积,比较两组比较CT平扫影像学征象及血肿体积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单一征象、血肿体积与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相关性,以ROC曲线分析CT平扫影像学征象、血肿体积评估血肿扩大的价值,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血肿扩大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血肿扩大组的CT平扫出现“岛征”、“黑洞征”、“混杂征”占比均高于非血肿扩大组(P < 0.05);血肿扩大组的血肿体积大于非血肿扩大组(P <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岛征”、“黑洞征”、“混杂征”、血肿体积与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均呈正相关关系(r=0.423、0.456、0.427、0.516,P <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岛征”、“黑洞征”、“混杂征”联合血肿体积评估血肿扩大的曲线下面积为0.934,敏感度为87.5%,特异性为89.6%,均高于单一征象及血肿体积。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岛征、黑洞征、混合征、初诊血肿体积增大是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  基于CT平扫影像学表现及血肿体积对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且联合评估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
王圣勇 《大医生》2023,(9):106-109
目的 研究头颅CT平扫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高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2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早期血肿扩大分为观察组(12例,发生早期血肿扩大)和对照组(50例,未发生早期血肿扩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指标及CT平扫征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早期血肿扩大的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平扫征象预测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首次血肿量、发病至首次CT检查时间及首次CT检查至复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查时血肿量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岛征、黑洞征、卫星征、混合征及漩涡征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岛征、黑洞征、卫星征及混合征均是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头颅CT平扫岛征、黑洞征、卫星征及混合征联合预测判断早期血肿扩大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结论 自发性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发生率高,CT...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及CT平扫预测血肿扩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平扫图像,根据复查血肿是否扩大分为扩大组(n=44)和未扩大组(n=79),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间临床资料及CT征象与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相关性。结果影响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CT首次检查时间、出血量、黑洞征、混合征、黑洞征和混合征(P均0.05);影响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黑洞征和混合征、CT首次检查时间(P0.05);混合征预测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特异度(94.9%)最高;黑洞征和混合征预测脑出血血肿扩大的敏感度(47.7%)、阳性预测值(75.0%)、阴性预测值(75.8%)、约登指数(0.388)最高。结论 CT平扫可有效预测脑出血血肿扩大,黑洞征和混合征、缩短CT首次检查时间预测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脑出血后血肿增大的相关因素,探讨危险因素赋分在血肿增大预测中的作用。方法经头颅CT证实脑出血患者1002例,根据头颅CT提示血肿是否增大分为增大组190例和稳定组812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血肿增大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相关系数进行量化赋分,分析危险因素赋分之和判断血肿增大的可能性。结果增大组初始出血量,脑出血史、出血前应用抗凝药物、6h内行CT检查比例,脑室扩大、斑点征发生率高于稳定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凝药物应用史、斑点征、脑室扩大、6h内行CT检查、脑出血史是脑出血后血肿增大的危险因素(P〈0.05);危险因素量化分值12~14分时,对血肿增大的阳性预测率为100%,0~2分时对血肿增大的阴性预测率为96.4%。结论抗凝药物应用史、脑出血史、脑室扩大、6h内行CT检查、斑点征是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增大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赋分较高或较低对预测脑出血后血肿是否增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急性脑出血的患者316例。依据入院24 h内颅脑CT复查结果分为血肿扩大组118例和非血肿扩大组198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影像学检查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结果血肿扩大组饮酒史、入院时收缩压、入院时舒张压、意识障碍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血肿扩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破入脑室发生率、首次血肿量、非规则血肿形态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扩大组空腹血糖>6.1 mmol/L比例高于非血肿扩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空腹血糖水平、入院时收缩压、饮酒史为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OR=8.992、3.846、7.359,P<0.05)。结论空腹血糖、入院时收缩压、饮酒史为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治疗中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基于CT平扫征象和临床特征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4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脑出血患者100例,根据患者入院24 h内经CT平扫的结果,按照是否发生血肿扩大将其分为扩大组(n=38)和未扩大组(n=62),比较两组患者CT平扫征象和临床特征,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结果:扩大组的黑洞征、岛征、漩涡征以及混合征检出率均高于未扩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征象中,黑洞征的灵敏度最高,可达88.89%;混合征的特异度最高,可达95.65%;岛征的准确率最高,高达89.4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黑洞征、岛征、漩涡征以及混合征均与脑出血后血肿扩大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均为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T平扫黑洞征、岛征、漩涡征以及混合征均可作为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但单一的征象诊断效能较低,可联合多种征象进行联合诊断,以提高血肿扩大的预测效能,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治疗的60例中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出现早期血肿扩大进行分组,将未出现早期血肿扩大的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将出现血肿扩大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记录并分析可能引发中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因素。结果: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病程≥5年、出血部位为丘脑、血肿形态不规则、6 h内使用甘露醇、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9分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高血压病程≥5年、出血部位为丘脑、血肿形态不规则、6 h内使用甘露醇、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9分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生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高血压病程长、出血部位靠近脑室系统、血肿形态不规则、6 h内使用甘露醇、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低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根据上述危险因素进行合理的干预,降低早期血肿扩大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治疗脑出血再出血风险的预测指标。方法:纳入发病72 h内入院并行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295例,根据有无术后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68例及非再出血组227例;以有无再出血为因变量,以入院头颅CT值、血肿形态不规则、高血压病史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入院时CT平扫血肿形态及高血压病史与术后再出血之间的关系。结果:再出血组血肿形态不规则47例(69.1%),而非再出血组血肿不规则者仅69例(30.39%)。再出血组出院时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非再出血组,拔管时残余血肿量也高于非再出血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CT血肿形态不规则、入院CT值和高血压病史是术后再出血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入院CT值、血肿边界不规则、高血压病史是微创技术治疗脑出血后再出血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卢革新 《临床医学》2011,31(1):32-3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后早期血肿继续增大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我院收治的2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分为血肿增大组(91例)和血肿不变组(149例),通过对比两组发病前、发病时及发病后的各项因素,找出危险因素。结果情绪激动、血肿形态不规则、大量应用甘露醇、血压持续不降及血肿量20~30 ml为高血压脑出血后早期血肿继续增大的危险因素,而血肿量〉30 ml可能是血肿继续扩大的保护因素。结论有效干预诸危险因素,合理调控血压和使用甘露醇,对血肿不规则和出血量20~30 ml者密切观察病情,将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带来益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点征、混合征及两者联合征象对行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的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96例,根据是否发生血肿扩大分为血肿扩大组和血肿未扩大组;患者入院后行头部CT和头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记录混合征、点征和两者联合征象等影像学征象;入院后24 h复查头部CT及术后头部CT。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影像学征象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脑出血患者196例,分为血肿扩大组59例和血肿未扩大组137例,血肿扩大组的联合征象比例较血肿未扩大组明显高(59.3%vs. 29.9%,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联合征象为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82,95%CI 1.308~5.094,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征象预测血肿扩大的约登指数较单一点征、单一混合征象更高(22.0%vs. 5.9%和4.7%);联合征象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分别为59.3%、70.1%、46.1%、8...  相似文献   

11.
自发性颅内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自发性颅内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比102例自发性颅内出血患者初诊及发病后48 h内的头颅CT,分析符合颅内血肿扩大标准患者的临床资料,设置与血肿扩大有关的评价参数12项,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血肿扩大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颅内血肿扩大发生率为52.9%(54/102);初诊时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老年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老年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患者入院即时和发病24 h内测定血肿体积,根据是否发生早期血肿扩大将其分为扩大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病灶CT密度值指导下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0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34例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n=74,行病灶CT密度值指导下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对照组(n=60,行常规颅骨钻孔闭式引流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并记录手术前后神经及运动功能[中国卒中量表(CSS)、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并发症发生。以出院后3月的Markwalder's分级作为预后情况的评估标准,将观察组分为预后不良组及预后良好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病灶CT密度值指导下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CSDH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更长(P<0.05),术后30 d血肿清除率更高(P<0.05);CT图像显示,治疗前左侧额颞顶枕部低信号新月形影像,局部占位效应明显,脑组织受压,中线结构移位,治疗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第1天,引流管留置,硬膜下积液积气表现,局部占位效应减轻,中线结构移位好转;两组患者术前CSS、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0 d的CSS评分较术前降低,MBI评分较术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术后CSS评分更低,MBI评分更高(P<0.05);两组随访3月内均无死亡病例,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脑萎缩及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在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出现症状到入院时间、血肿量、饮酒史、抽烟史、血肿CT值、术后引流、抗凝药物在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5岁及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3分为影响病灶CT密度值指导下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CSDH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病灶CT密度值指导下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CSDH效果理想,血肿清除率高,其预后与年龄及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影响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速度相关因素,提出脑出血血肿吸收速度模型,协助临床医师进行脑出血患者住院时间的判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脑出血患者的病史、入院时生命体征、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血肿吸收的速度将患者分为两组:血肿吸收慢组(R〈0.67 ml/d)、血肿吸收快组(R≥0.67 ml/d),应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自发性脑出血血肿吸收速度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下列因素与血肿吸收速度显著相关:年龄、糖尿病病史、入院时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及胆固醇水平、出血体积、出血部位、破入脑室、中线移位、Glasgow 昏迷指数、NIHSS评分。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血体积、Glasgow昏迷指数、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肿吸收速度明显相关。进而,构建血肿吸收速度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吸收慢(R〈0.67 ml/d)敏感性88.2%,特异性89.8%。结论出血体积、Glasgow昏迷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可用于预测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快慢,该预测模型对于急性脑出血血肿吸收速度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甘露醇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90例轻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Kazui血肿扩大判定标准,对早期未应用甘露醇组(A组)和应用甘露醇组(B组)血肿扩大发生率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在发病后1个月行改良Rankin生活质量等级评分(mRS).结果 A、B组血肿扩大发生率分别为37.5%(12/32)、60.3%(35/58)(P<0.05);A、B组发病后1个月mRS≥4发生率分别为46.9%(15/32)、69.0%(40/58)(P<0.05).结论 早期应用甘露醇增加脑内血肿扩大发生率,是轻型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后影响血肿扩张的因素。方法:将197例HICH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比较血肿扩张组(15例)和未扩张组(182例)在性别、年龄、易患因素、起病时间间隔、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方面的异同。结果:血肿扩张组多有饮酒、肝脏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等易患因素。起病时多有血压高,起病至第一次CT检查时间间隔短(<6小时),血肿体积大(>25cm~3)。实验室检查多有血糖高、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损害。结论:饮酒、肝脏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凝血系统疾病、起病时间间隔短(<6小时)、血肿体积大(>25cm~3)均是影响和预测血肿扩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基于平扫CT的Logistic回归模型和朴素贝叶斯(NB)模型预测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HE)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8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初次CT扫描和24 h内随访CT资料,以随访CT显示血肿体积比例较前增加>33%或体积差>6 ml为HE,将患者分为HE组(86例)和非HE组(122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入院时NIHSS评分对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系列分析86例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别于发病6 h内及24~48 h行头颅CT检查,定义血肿扩大为血肿体积增加≥33%或≥12.5 mL。将单因素分析显示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血肿扩大的独立相关因素。应用ROC曲线确定NIHSS评分预测血肿扩大的价值。结果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16.3%(14/86)。单因素分析显示初次CT血肿体积、入院时高NIHSS评分、高收缩压和高舒张压为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入院时NIHSS(OR 1.355[95%CI1.050-1.748],P=0.020)和收缩压水平(OR 1.061[95%CI 1.004-1.122],P=0.036)是血肿扩大的独立预测因素。NIHSS预测血肿扩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为0.817(95%CI 0.701-0.934),NIHSS≥6分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5.7%和66.7%,而NIHSS≥11分时敏感性及特异性为57.1%和94.4%。结论 NIHSS可作为预测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的工具之一,NIHSS≥6时患者出现血肿扩大的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影响重症医学科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严重大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全部收住ICU 24 h内输注红细胞(red blood cell, RBC)超过20 U的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比较生存组与死亡组的差异, 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这些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果  研究共纳入严重大出血患者141例, 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分别为78例和63例, 住院死亡率44.7%。其中非手术相关大出血78例, 手术相关大出血63例。全部严重大出血患者死亡组ICU输RBC量(P=0.002)、非手术相关大出血患者的比例(P=0.002)以及来自急诊的大出血患者的比例(P=0.010)均显著高于生存组, 而来自手术科室患者的比例低于生存组(P=0.001), 输RBC前凝血功能, 肝、肾功能明显较生存组差(P均 < 0.05)。在非手术相关大出血患者中, 死亡组感染造成大出血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生存组(P=0.009), 而应激性溃疡导致大出血患者的比例(P=0.048)、输RBC前血小板水平(P=0.003)和采用手术止血措施的患者比例(P=0.039)均显著低于生存组。在手术相关大出血患者中, 死亡组ICU输RBC量显著多于生存组(P=0.019), 输RBC前基线肝、肾功能受损的比例显著高于生存组(P均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凝血功能紊乱(P=0.014, OR=3.594)及入ICU后仍存在活动性大出血(P=0.025, OR=2.680)为全部严重大出血患者死亡危险因素。  结论  患者凝血功能紊乱及入ICU后仍存在活动性大出血是严重大出血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