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儿童流感样病例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7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就诊的流感样病例及温州市气象数据,应用SPSS26.0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温州市儿童流感样病例在大多数年份中呈春夏、冬季双峰流行,高发时月平均气温多在10°C及30°C左右,发病数与平均风速(X1)及平均相对湿度(X2)均呈负相关,回归方程为=2286.870-234.589X1-19.693X2(P<0.01)。结论气象因素与儿童流感样病例发病密切相关,对建立流感早期气象预警系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具有季节性的特点,与气候条件特别是温度密切相关.流感的监测主要是通过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来实现.然而,在甲型流感和禽流感的潜在威胁下,研究流感样病例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对流感防控和监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南昌市城区流感病例的经济负担,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将分层整群抽样抽取的南昌市城区6个街道2017—2018年报告的141例流感确诊病例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回顾性调查,收集其直接经济负担和间接经济负担数据,采用Spearman秩相关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流感病例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南昌城区流感门诊病例和住院病例平均经济负担分别为946元和8561元。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和间接经济负担分别占门诊病例的经济负担的48.11%、18.20%和33.68%,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分别和间接经济负担分别占住院病例的经济负担的76.74%、15.78%和7.48%。病例年龄在5岁以下(OR=4.662, 95%CI=1.295~16.785)和60岁及以上(OR=9.171, 95%CI=1.353~62.173)、延误抗病毒治疗(OR=3.957, 95%CI=1.989~7.871)为流感病例直接经济负担增高的危险因素,病例年龄在5岁以下(OR=17.453, 95%CI=4.485~67.918)和60岁及以上(OR=16.844, 95%CI=2.884~98.395)为流感病例间接经济负担增高的危险因素,流感疫苗接种既是流感病例直接经济负担增高的保护性因素(OR=0.119, 95%CI=0.026~0.539),也是间接经济负担增高的保护性因素(OR=0.224, 95%CI=0.067~0.746),P均<0.05。 结论 应将5岁以下儿童、60岁以上老年人作为流感防控的重点人群,促进公众接种流感疫苗,引导流感病例及早就医接受抗病毒治疗,以降低流感给病例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气象因素对乌鲁木齐市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例数的影响,建立ARIMAX(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X)模型对ILI例数进行短期预测,为乌鲁木齐市流感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乌鲁木齐市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的ILI例数和同期气象数据,建立ARIMAX模型,预测乌鲁木齐市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的ILI病例数,并与实际ILI例数进行比较。结果2015年1月—2017年9月发病数建立了ARIMA(0,1,1)(1,1,0)12模型,AIC=200.09;通过残差序列互相关函数(CCF)得出月平均相对湿度与ILI例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月日照时数与ILI例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将月平均相对湿度和月日照时数作为影响变量,建立ARIMAX模型,其中,纳入滞后0阶月日照时数的ARIMAX模型的AIC最小(AIC=197.63),且模型各参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一元时间序列ARIMA模型相比,拟合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降低1.3687%,预测的MAPE降低5.25%,预测精度提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带有气象因素的ARIMAX模型能较好预测短时间内ILI病例数发病趋势,为流感监测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宝山区影响流感样病例的主要气象因素。方法采用时间序列的非参数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长期时间趋势、空气污染物、病毒流行状况、"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探讨影响流感样病例就诊情况的主要气象因素。结果利用广义相加模型对不同半年和不同年龄组的数据分析显示,气温、气压、相对湿度对流感样病例就诊数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温、气压、相对湿度是影响宝山区流感样病例就诊的主要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1976—2017年徐汇区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及病毒分离与鉴定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流感病毒病原学分型及流行特征。【方法】分析1976—2017年上海市徐汇区流感监测哨点医院ILI监测资料和2005—2017年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病毒病原学检测结果。【结果】1976—2017年的绝大多数年份中,全年有2个峰,即12月至次年1月冬季流行高峰期和7、8月份夏季流行高峰期。2004—2017年,各年发病率居于首位的均为25岁~年龄组;2004—2011年,15岁~年龄组与60岁以上年龄组交替居于第2位;2012—2017年,60岁以上年龄组始终居于第2位。0岁~和5岁~组自2008年以后的构成比明显下降。2005—2017年流感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A型和B型毒株多为交替出现,多数年份于6月前后毒株类型发生改变,2007年B型毒株曾出现于夏季,2010年之后B型毒株多见于冬季。2009—2017年ILI就诊百分比高峰和病毒检测阳性率高峰基本吻合。【结论】徐汇区1976—2017年间ILI呈现冬季和夏季2个流行高峰,且夏季高峰流行强度高于冬季高峰,A型和B型毒株交替呈规律性变化,多于6月前后发生改变。25岁~年龄组占ILI构成比首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深圳市流行性感冒与气象因素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2013-2014年深圳市流感样病例发病资料、气象资料和外环境PM2.5浓度资料,利用散点图和建立广义相加模型分析气象因素与流行性感冒的关系。结果 深圳市的流感高峰主要发生在周平均最低气温在20~27℃、相对湿度在70%~85%、周降雨总量在0~150 mm、周均温差为5.5℃左右的天气条件下。广义相加模型显示,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周降雨总量和周均温差是流感样病例的影响因素,其RR(95%CI)值分别为0.978(0.976~0.979)、1.005(1.004~1.006)、1.016(1.012~1.020)和1.028(1.023~1.033)。结论 深圳市气象因素与流行性感冒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8.
赵玉锋  姜栋栋  井飞 《华南预防医学》2022,(11):1367-1369+1373
目的 分析2017—2020年亳州市流感样病例监测结果,为制定防控措施及评价防控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7—2020年亳州市流感样病例数据来源于哨点医院每天登记上报的流感病例资料和流感病毒采样监测结果。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流感样病例流行特征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20年亳州市共接收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样本4 082份,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688份,总阳性率为16.85%。2017—2020年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16.02%、19.05%、16.38%、15.78%,各年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数月份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7年检出阳性数最多在2月,2018年在3月,2019年在12月,2020年在1月。病例人群分布主要集中在农民(14.83%)、散居儿童(23.84%)及学生(28.20%)。亳州市4个区(县)每年均有流感病例的报告,累计报告病例数排在前2位的分别为利辛县、蒙城县。病原菌类型主要以V-Victoria型和H3N2型为主,不同年份病原菌优势菌有所不同(P<0...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6—2018年度郑州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郑州市流感监测网络2016—2018年度报告流感样病例(ILI)、流感病毒病原学和暴发疫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8年度,郑州市共报告ILI病例62 509例,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ILI%)为2.03%,不同年度I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297,P<0.001)。各年度10月—次年3月(流行季节)ILI%均高于4—9月(非流行季节)(χ2值分别为42.109、65.114、3 666.001,P值均<0.05),0~4岁组ILI病例构成比(60.89%)最高,IIL%发热门诊(34.23%)最高,不同监测科室间I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 177.636,P<0.001)。共采集ILI病例咽拭子标本3 925份,检出流感病毒阳性895份,检出率为22.80%,不同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766,P<0.001)。甲型流感病毒检出率(17.55%)高于B型(5.22%)(χ2=295.708,P<0.001)。5~14岁组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33.84%),不同年龄组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37,P<0.001)。共报告流感暴发疫情8起,核实7起,排除1起,均发生在学校。结论郑州市流感流行呈季节性,以甲型流感病毒为主;应重点关注学校流感防控工作,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17-2018年许昌市流感病原学分布特征,为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哨点医院采集的662份ILI的咽拭子标本用Real-time PCR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阳性标本接种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用血凝抑制试验进行型别鉴定。结果 662份咽拭子标本中,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48份,总阳性率37.46%。其中B-Yamaga系阳性119份(占47.98%);新甲型H1阳性86份(占34.68%),季节性H3阳性36份(占14.52%),混合型阳性7份(占2.82%)。呈冬季(12月至次年1月)单峰流行。结论应加强流感样病例监测和病原学检验,加强高危人群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减少流感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广州市2014—2017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流行特征,利用负二项回归分析气象因素、休市措施与H7N9禽流感发病间的影响关系,为广州H7N9禽流感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并分析2014—2017年广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信息,以及同期的气象数据,通过交叉相关分析筛选影响因素,应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气象、休市措施与H7N9禽流感发病的相关性。 结果 广州共报告4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发病时间以1-2月为主(35例,81.40%),男女比为2.07∶1。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周平均气温[β=-0.282,95%CI:(-0.404,-0.160)]、周平均风速[β=-1.277,95%CI:(-2.290,-0.263)]和休市措施[β=-1.265,95%CI:(-2.417,-0.113)]是H7N9发病数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2014—2017年广州市H7N9发病与周平均气温、周平均风速及临时性休市措施存在关联,研究结果可应用于H7N9的发病预测,同时为政府制定H7N9禽流感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了解广州市2011-2018年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该市制定流感防控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1-2018年广州市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特征开展三间分布描述及病原谱特征分析。 结果 2011-2018年,广州市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共423起,总体呈上升趋势,疫情主要集中于3-6月(167起,39.48%),和12-1月(175起,41.37%),累计报告数较多的区县为:花都(109例,占25.77%)、从化(49例,占11.58%)和天河(46例,占10.87%)。疫情主要集中在小学(70.92%)和中学(15.37%),。B型流感209起,占49.41%,A(H1N1)pdm09型73起,占17.26%、A(H3N2)型72起,占17.02%,各年流行毒株不一,其中2011-2013年和2016-2017年流感病毒病毒株以B型为主。疫情持续时间与首发病例到介入疫情时间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19,P<0.01)。 结论 2011-2018年广州市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3-6月,但2017和2018连续两年的冬季出现第二个暴发疫情高峰,中、小学是高发场所,早期介入疫情有利于缩短疫情持续时间,今后应利用好学校晨检缺勤系统,提高监测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医院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 ILI)监测模型,为控制流感在医疗机构内传播,缩短区域流感流行发现时间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5—2018年每年1—6月某三甲综合医院儿科门诊诊疗数据,以2015—2017年每年1—6月流感样病例数为参考值,采用Farrington算法建立预警模型预测2018年1—6月流感样病例数及波动范围,并用2018年1—6月临床诊断流感病例数据评价模型准确性和及时性。结果 预警模型以95%置信区间为阈值,超过阈值则发出预警信号。2018年1—6月共发出预警信号26次,其中2018年1月集中发出22次预警信号,流感流行期间出现连续2~5 d的预警信号。预警信号自推后2日时,预警日与非预警日流感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P=0.015)。结论 Farrington算法适用于医院儿科ILI预警系统的建立,并能比疾病诊断提前预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珠海市2018—2020年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和影响疫情规模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流行特征,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疫情规模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8—2020年珠海市学校累计报告67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累计发病人数1 746例。发病高峰为每年3月—6月和12月—次年1月,主要发生在小学,流感样病例的发病年龄高峰为6~8岁。病原体主要为B型、A(H3N2)亚型和A(H1N1)亚型流感病毒。暴发疫情涉及病例咽痛发生率>50%的学校发生大规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风险是咽痛发生率≤50%学校的4.308倍(95%CI:1.100~16.864)。结论 2018—2020年珠海市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的小学,高咽痛发生率是学校发生大规模疫情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09—2018年湖南省14个市州手足口病时空分布与病原学特征,开展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及预测模型研究。方法 采用SQLSEVER 2008、Excel 2016处理数据,ARGGIS制作图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进行预测,赋值评价法进行风险区划研究。结果 2009—2018年湖南省共报告手足口病患者1 402 027例,年发病率5.05/万~31.94/万,年均发病率20.92/万;重症患者10 248例,年重症率在0.18%~1.64%,年均重症率为0.73%;死亡275例,年均死亡率0.02%;发病人群主要在6岁以下,占97.50%;男女比例1.58∶1;年发病人数与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相关系数rs=0.661、-0.661,P=0.038、0.038;月发病人数与月均气压、月均气温、月均相对湿度、月均降水量的相关系数rs=-0.446、0.423、0.288、0.542,P=0.000、0.000、0.002、0.000。结论 2009—2018年湖南省手足口病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陕西省2006-2013年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陕西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2006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报告的流感暴发疫情资料,分析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和疫情持续时间、罹患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6-2013年陕西省共报告73起流感暴发疫情;疫情报告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10月至次年2月,共报告57起(78.08%);疫情报告地区主要集中在关中和陕南地区,共报告63起(86.30%);流感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全省各类学校学累计报告起流感暴发疫情71起(97.26%);引起流感暴发疫情的病毒亚型主要为新甲型H1N1和B型流感病毒,分别占流感暴发疫情总数的72.60%和20.55%;学校规模、采取措施时间和病原类型与流感暴发疫情持续时间有关(均P<0.05),所在区域、学校规模、班级人数、采取措施时间和停课方式与流感暴发疫情流行强度有关(均P<0.05)。结论 陕西省流感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11月-次年2月,以局部暴发为主,学校是流感暴发疫情的高发场所,尽早采取措施是流感暴发疫情最有效的防控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广州市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提高麻疹疑似病例的早期识别和诊断,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3—2018年经实验室诊断的麻疹病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实验室病例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3—2018年广州市共报告6 310例疑似病例,病例采血送检率为93.22%。实验室检测阳性和阴性病例分别有2 992例和2 370例。经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报告单位、咳嗽、结膜炎、含麻疹疫苗免疫史、出疹至采血间隔天数等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0~7 m和8 m~14 y人群、出现咳嗽、结膜炎、三级医院报告、未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出疹后4~28 d采血检测等是实验室阳性病例的危险因素,OR值和95%CI值分别为1.725(1.139~2.613)、8.774(1.313~58.614)、12.271(1.907~78.957)、3.654(2.201~6.067)、1.944(1.238~3.052)、5.738(1.471~22.384)、9.647(2.354~39.530)、2.505(1.651~3.800)。结论 收集疑似病例基本信息、临床症状、免疫史等有助于提高麻疹病例早期识别和诊断。同时,在消除麻疹的关键时期,应对无含麻疫苗接种史的高风险人群接种疫苗,提高临床医生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8.
日本广岛市脑卒中发病与气象条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发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方法脑梗塞与脑出血病的病例由日本广岛市急救中心于2003年10月~2006年3月收集,气象数据由日本气象协会提供。日平均气温和气压分别定义为分组变量,采用泊松回归分析模型估计不同气温和气压条件下脑梗塞与脑出血发病的危险度。结果在研究的892 d中,发生脑梗塞629例(男性占56.9%,女性占436.1%);发生脑出血677例(男性占55.7%,女性占44.3%)。脑梗塞发病与气温呈U字形的关系,发病的危险度在21~24℃时最低,当气温低于15℃和高于30℃时,发病的危险度升高(P<0.05);脑梗塞发病的危险度在日平均气压高于1 015hPa时增大(P<0.05)。脑出血发病的危险度随气温的升高而减小(P<0.05),随气压的升高而增大(P<0.05),并呈剂量-反应关系。结论脑梗塞和脑出血的发病与气温、气压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13-2015年深圳市流感流行特点和空间分布特征,为往后深圳市流感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收集深圳市2013-2015年哨点医院(学校)上报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监测资料,采用回顾性时空聚集性分析方法探讨流感时空分布特征。结果 2013-2015年深圳市0~14岁年龄组ILI数占比较高,构成比为73.20%;流感全年有两个高峰,出现在3~7月和12月~次年2月;运用时空聚集性分析可探测出深圳市ILI发病聚集情况,聚集时间与描述性分析的ILI发病变化趋势基本吻合。结论 深圳的流感活动在夏季和冬季表现活跃,0~岁年龄组是ILI主要人群。利用ILI资料进行时空聚集性分析能够及时探测疾病异常聚集,对流感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探讨广州市2003—2020年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结果,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查询广州市历年流感报告病例数,报告发病率;通过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收集广州市各哨点医院历年流感样病例监测信息;并对上述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使用分层资料的χ2检验分析不同年份和不同性别流感发病情况的差异。 结果 自2008年起广州市累计监测门(急)诊就诊总人数10 143万余人次,报告流感样病例503万余例,报告发病率自2015年以来持续增长(男性:χ2=371 894.146, P<0.001; 女性:χ2=366 740.254, P<0.001),且男性总体发病率高于女性(χ2=972.707, P<0.001)。流感样病例发病高峰期主要出现在1月、3—7月以及11—12月,各年份总体趋势大致相同;流感样病例主要年龄段为0~4岁组婴幼儿,5~14岁组儿童次之。流感报告病例主要集中于5~14组儿童,0~4岁组婴幼儿次之;流感报告病例男性高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流感病原学监测显示广州市主要流行毒株为A(H1N1)型(41.32%),A(H3N2)型次之(29.53%);不同年份优势毒株有所差异。 结论 广州市2003—2020年流感样病例流行呈季节性,流行强度有逐渐增强的趋势,且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对于流感防控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