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江苏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糖尿病患者随访血糖控制情况,为糖尿病及心血管病防治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研究数据来源于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江苏项目点2017—2019年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随访数据。选取2015年纳入基线调查,2017—2019年参与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面对面长期随访调查的3 29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SPSS 23.0进行t检验、χ2检验,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分析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第1次随访时血糖控制率为55.1%,第2次随访时血糖控制率为38.7%,第3次随访时血糖控制率为44.3%。广义估计方程结果显示,女性(OR=0.786,95%CI:0.699~0.884)、城市(OR=0.677,95%CI:0.600~0.765)和经常锻炼出汗或心率加快(OR=0.549,95%CI:0.430~0.702)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较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5~54岁(OR=1.801,95%CI:1.312~2.471)、55~64岁(OR=...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公共卫生护理在心血管病患者及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社区治疗心血管病患者及心血管病高危人群560例,采取公共卫生护理干预,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生活方式.结果: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较护理前显著改善,健康行为知晓率、规律用药率、科学饮食率较护理前增加(P<0.05).结论:对心血管病患者及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采取公共卫生护理,能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控制高血压高危因素半年后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8月期间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97例,在治疗的同时加强高危因素的控制,半年后对所有患者的血压控制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对97例患者进行高危因素控制,半年后的病情控制率、疾病知晓率明显高于控制前(P0.05)。结论:对高危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较好的改善,知晓率提高使得长期疗效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河北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综合干预效果,为河北省心血管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7—2020年河北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于2017—2018年,选取河北省的10 663名初筛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给予其生活行为方式指导,心血管病一级、二级预防等健康干预,干预为期两年,并于2019年和2020年进行随访调查。比较干预前、干预1年和干预2年调查研究对象膳食情况、生活行为方式、体格检查指标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Cochran’s Q检验和单因素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矫正。结果 最终共纳入研究对象7 980名。3次调查中研究对象膳食情况和生活行为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杂粮、蛋类及制品、腌制蔬菜、新鲜水果、豆制品、乳类及其制品的经常食用频率在干预后逐年上升,吸烟和饮酒比例在干预后逐年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后P<0.05)。3次调查中研究对象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体质指数、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江苏省城乡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聚集性,为全省心血管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省选取6个县(区),于2015—2017年进行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分析不同特征人群心血管病高危特征及聚集性。结果共筛查83 530人,检出心血管病高危对象21 362例,检出率为25.57%,其中男性、年龄较大者、农村、高中以下文化者、农民、家庭年收入<5万者检出率较高(P值均<0.001)。从不同类型看,血压高型检出率最高(19.24%),其他依次为患病风险≥20%型(5.77%)、血脂异常型(5.32%)和心血管病史型(3.29%);1、2、3、4种高危类型构成比分别为72.19%、24.31%、3.31%、0.19%,不同特征人群高危类型检出率和高危类型聚集性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江苏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率较高,且高危类型呈聚集性,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减少居民心血管病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苏省心血管病(CVD)高危人群检出类型和聚集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CVD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纳入筛查的120 211名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收集相关资料信息。统计学分析采用 χ 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研究对象CVD高危检出...  相似文献   

7.
骆文书  胡飞飞 《华南预防医学》2023,(8):1045-1048+1053
目的 评估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心血管病(CVD)高危人群心血管健康状况以及CVD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从常州市天宁区红梅街道社区随机抽取257例CVD高危人群纳入干预组,根据年龄、性别进行1∶1匹配,将最终符合条件的257例CVD高危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以及干预后两组间CVD危险因素和心血管病风险评分(LS7)变化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14例CVD高危人群,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纳入257例,2组CVD高危人群中,年龄、性别、BMI、WC、SBP、DBP、FPG、TC、TG、LDL-C和LS7评分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HbA1c均值低于干预组、HDL-C均值高于干预组(均P<0.01)。干预组对象干预后的BMI、SBP、FPG、HbA1c、TG、LDL-C的均值均低于干预前,HDL-C值和LS7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或P<0.01)。对照组对象常规干预后仅SBP和HbA1c平均水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或P<0.01);干预后干预组对象的BMI、SBP、DBP、FPG、TC均值均低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江苏省男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颈动脉异常与吸烟之间的关系,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及早期心血管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5年9月-2016年6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江苏省6个项目点抽取71511名35~75岁常住居民进行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对其中筛查出的4821名男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江苏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身体活动与休闲静坐时间现状,为制定改善居民身体活动策略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  将2015年9月1日―2017年6月30日江苏省6个项目点16 066名35~75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纳入本研究。采用问卷收集个人基础信息、身体活动资料,分析不同特征身体活动与休闲静坐时间状况。结果  身体活动强度值用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 MET)表示,研究对象每天总身体活动水平的中位数为11.94 MET-h/d,工作和家务相关身体活动所占比例为87.90%,且不同特征人群身体活动模式各异。每天休闲静坐时间的中位数为1.71 h/d,49.00%的个体每天休闲静坐时间超过2.00 h/d,男性每天休闲静坐时间超过2.00 h/d的比例高于女性(χ2 =122.30, P<0.001)。结论  江苏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身体活动以工作和家务为主,每天休闲静坐时间超过2.00 h/d者比例较高,应根据不同人群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江苏省城乡居民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高危人群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分布特征。方法  在2015-2018年度全国CVD高危人群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江苏省研究数据基础上,分析全省CVD高危人群的健康生活方式状况及其三间分布。结果  22 083名CVD高危人群中,当前不吸烟、不过量饮酒、健康饮食、积极体力活动、健康体重和健康体脂等健康生活方式的比例分别为79.85%、91.55%、8.31%、25.02%、24.41%和28.24%。全部研究对象健康生活方式评分为(2.57±1.05)分,84.96%的对象同时具有2~4种健康生活方式因素,但所有生活方式因素均健康的个案所占比例仅0.20%。相比而言,女性、低年龄组、农村地区、高文化程度者同时具备≥4项健康生活方式的比例更高(均有P < 0.05)。4种高危类型中,血压高型高危人群的健康生活方式评分最高,为(2.58±1.04)分,CVD患病风险≥20%型的健康生活方式评分最低,仅(2.38±1.04)分。结论  江苏省CVD高危人群中相关生活方式均健康的比例很低,健康生活方式存在人群和城乡差异,应对高危人群采取有针对的综合干预措施,阻止其由“高危”向“患病”状态转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腰围和体重变化与血压水平变化的关系,为高血压及心血管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纳入随访调查的12 931名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将其2017-2019年长期随访数据纳入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广义估计方程。结果 在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腰围、体重和BMI增加,血压水平升高的风险高;腰围、体重和BMI减少,血压水平升高的风险低。腰围每增加1 cm,SBP增加0.200(95%CI:0.164~0.236) mmHg,DBP增加0.085(95%CI:0.066~0.105) mmHg;体重每增加1 kg,SBP增加0.355(95%CI:0.289~0.421) mmHg,DBP增加0.182(95%CI:0.144~0.220)mmHg;BMI每增加1 kg/m2,SBP增加1.100(95%CI:1.194~1.258) mmHg,DBP增加0.365(95%CI:0.273~0.456) mmHg。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农村居民相对于城市居民,SBP随腰围和体重变化更大,DBP随腰围变化更大(交互作用P<0.05);随访高血压不患病相对于随访高血压患病人群,SBP随腰围和BMI变化更大,DBP随BMI变化更大(交互作用P<0.05)。结论 在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腰围、体重和BMI的变化与血压水平的变化均存在正向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江苏省社区不同血糖水平人群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聚集状况。 方法  2015-2017年在江苏省6个项目点开展以社区人群为基础的筛查项目,共有83 522名35~75岁常住居民纳入本次研究。计算我省中老年人群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和吸烟4类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率及聚集性,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血糖水平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风险之间的关系。 结果  江苏省35~75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18.9%,其中知晓患病的比例为41.4%。在未知患病人群中,空腹血糖受损和高血糖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人群的1.29倍(OR=1.29,95% CI:1.24~1.36,P < 0.001)和1.99倍(OR=1.99,95% CI:1.89~2.08,P < 0.001)。在已知患病人群中,血糖控制率为15.5%,血糖控制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并无关联。 结论  高血糖和空腹血糖受损增加成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风险,应及时对糖尿病高危人群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中国成年高血压人群中,分析达到强化收缩压(SBP)控制目标(≤ 130 mmHg)与新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方法 本研究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中成年高血压患者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达到强化和常规SBP控制目标的影响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达到强化和常规SBP控制目标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结果 共纳入3 628名自报连续服药控制血压的参与者,其中5.0%达到了强化SBP控制目标。在调整性别、年龄以及城乡后,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OR=2.36,95%CI:1.32~4.04)、坚持健康膳食(OR=2.09,95%CI:1.45~2.96)、每日摄入新鲜水果(OR=1.67,95%CI:1.17~2.36)以及采用联合用药(OR=1.82,95%CI:1.03~3.09)的患者更容易达到强化SBP控制目标。随访(10.0±3.7)年后,复合心脑血管结局发生1 278名。本研究未观察到达到强化SBP控制目标与常规目标者发生复合心脑血管结局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89,95%CI:0.63~1.25)。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随SBP控制水平的增强有降低的趋势(趋势检验P<0.05)。结论 本研究观察到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随SBP控制水平增强而降低的趋势,但未观察到达到强化SBP控制目标相比于常规控制目标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江苏省居民静息心率(resting heart rate,RHR)与心血管病高危风险的关系,为心血管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5―2018年在江苏省6个项目点进行以社区人群为基础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共有95 210名初筛对象纳入本次研究,依据RHR测量值将初筛对象分为RHR < 68.5次/min、68.5~次/min、74~次/min、81~次/min和>90次/min共5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RHR与心血管病高危风险的关系。 结果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率为25.10%(23 897/95 348)。与RHR≤68.5次/min组相比,68.5~次/min组(OR=0.90,95% CI:0.86~0.94)心血管病高危风险降低,81~次/min组(OR=1.11,95% CI:1.06~1.17)、>90次/min组(OR=1.52,95% CI:1.43~1.61)心血管病高危风险增加。男性RHR>90次/min组心血管病高危风险的OR值为1.65,高于女性(OR=1.35),35~45岁人群RHR>90次/min组心血管病高危风险的OR值最高,为2.03。 结论 江苏省35~75岁人群RHR过快(>90次/min)增加心血管病高危风险,男性及35~45岁人群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Limited studies suggest that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over time is a risk factor of long-term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However, most of these were in populations with pre-exist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 and studies in general population are lacking.

Methods

The study included 11,153 participants in a population-base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Araihazar, Bangladesh. Resting blood pressure was measured at baseline and every two years thereafter. Participa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an average of 6.5 years (2002–2009).

Results

Male gender, older age, baselin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and absence of betel leaf use were independently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SBP variability over tim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SBP variability and the risk of death from overall CVD, especially from major CVD events. The positive association with the risk of death from any cause and stroke in age- and sex-adjusted models was attenuated in fully-adjusted models. In addition, the hazard ratio (HR) of stroke mortality was greater for individuals with both high baseline and high SBP variability. Similar patterns of HRs were observed for all-cause and CVD mortalities.

Conclusion

In this rural Bangladeshi population, variability in SBP contributes to the risk of death from CVD and may further potentiate the increased mortality risk associated with high SBP.  相似文献   

16.
胡春华  尹维 《中国妇幼保健》2018,(24):5802-5804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血压以及心血管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连续性纳入2015年6月-2017年6月绵阳市人民医院所收治的HDCP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每日睡前给予50mg阿司匹林口服,对照组每日睡前给予50mg淀粉安慰剂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压、凝血、血液流变学以及心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心率明显下降,收缩压明显下降,舒张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凝血方面,观察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D-二聚体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观察组高切血黏度、低切血黏度、血液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功能方面,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EF值)及左室缩短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E/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前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降低HDCP患者血压,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并有助于改善患者心血管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高血压控制达标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天津市城市行政6区24个社区中抽取的28 518名≥18周岁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天津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52%,高血压患者规律服药率为51.51%,规律服药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为26.77%;4 042例规律服药患者中,男性的血压控制达标率为25.51%,低于女性的2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2.031,P=0.000);18~44、45~59、60~74和≥75岁社区居民的血压控制达标率分别为20.51%、24.09%、29.00%和2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80,P=0.000);主成分改进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食盐摄入量>6 g/d、吸烟和饮酒是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患者戒烟、限酒、降低食盐摄入有利于血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50例恶性血液病人及150例健康对照进行问卷调查,使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居室装修3年及以上(OR=60.89)、住所临近繁忙交通要道(OR=5.172)或化工厂(OR=25.257)、化学胶接触史(OR=13.522)、汽油接触史(OR=7.486)、农药接触史(OR=4.421)、父亲生育前饮酒吸烟(OR=2.259)、母亲生育年龄30~35岁(OR=5.891)等因素与血液病发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恶性血液病的发生与室内外空气污染、有害物质接触史、父亲生育前饮酒吸烟、母亲生育年龄高等因素有关,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以减少恶性血液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 the Belgian province of Luxembourg has a high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CV) disease according to the MONICA register. Surveys conducted in adults and children have also found high CV risk factor levels in this province. Design: cross-sectional study.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to collect data about blood pressure (BP) and its determinants in adolescents from this high CV risk population and to analyse their relationship. Participants: 1526 adolescents (12–17 years) in 24 secondary schools of the province. Results: mean systolic BP levels were 125 mm Hg (sd = 12 mm Hg) and 122 mm Hg (sd = 11 mm Hg) for boys and girls, respectively. Mean diastolic BP was equal to 74 mm Hg (sd = 10 mm Hg) in both genders. Systolic BP increased with age and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genders from 15 years onwards. Body fatness indices increased with age except waist-to-hip ratio in girls and triceps skinfold in boys. Regression models including age, anthropometric indices and physical activity explained a small percentage of BP variance (for systolic BP, 2 = 0.21 and 0.12 for boys and girls, respectively). Weight was the first parameter related to BP in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es. Conclusions: this study showed high BP and body fatness indices in adolescents from a high CV risk population. The model under study showed a moder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fatness and BP. This finding suggests other influences as a genetic component to account for the high levels ob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