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99Tcm-MIBI SPECT/CT显像结合T/NT半定量分析对原发甲状旁腺腺瘤术前定位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术后诊断为原发甲状旁腺腺瘤81例患者的99Tcm--MIBI SPECT/CT显像及临床资料,结合T/NT半定量分析,探讨不同部位腺瘤的检出率。  结果  99Tcm-MIBI SPECT/CT断层显像、平面显像对腺瘤检出率分别为95.7%(67/70)、90%(63/70);99Tcm-MIBI SPECT/ CT断层和平面显像腺瘤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723,P=0.189)。根据腺瘤的位置将腺瘤分为上侧和下侧。99Tcm-MIBI SPECT/CT断层显像、平面显像对上侧腺瘤检出率分别为92.8%(13/14)、85.7%(12/14),对下侧腺瘤检出率分别为100%(53/ 53)、100%(53/53)。99Tcm-MIBI SPECT/CT断层显像上下侧腺瘤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84,P=0.20),99Tcm-MIBI SPECT/CT平面显像下侧腺瘤检出率高于上侧( χ2=7.80,P=0.04)。下侧腺瘤体积大于上侧(Z=-3.19,P=0.001),腺瘤体积和早期相T/NT比值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具有弱相关性(r=0.475、0.329,P < 0.05)。  结论  通过对原发甲状旁腺瘤患者行术前99Tcm-MIBI SPECT/CT显像,并结合T/NT半定量分析,提高了不同部位腺瘤定位的准确度,能够为手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SPECT/CT显像与超声术前定位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及继发于慢性肾病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价值。方法 纳入113例术前接受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SPECT/CT显像和颈部超声检查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HPT)患者,包括95例PHPT及18例慢性肾病SHPT;以术后病理为标准,分析各影像学方法术前定位诊断的价值。结果 术后病理共于95例PHPT中诊断108处病灶,其中90处显像阳性、18处阴性;于18例慢性肾病后SHPT中诊断46处病灶,其中44处显像阳性、2处阴性。双时相平面显像、SPECT/CT显像和超声定位诊断PHPT的准确率分别为87.96%(95/108)、92.59%(100/108)和79.63%(86/108),定位诊断慢性肾病后SHPT准确率分别为58.70%(27/46)、86.96%(40/46)和71.74%(33/46),双时相平面显像对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01)。双时相平面显像、SPECT/CT显像及超声诊断PHPT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于慢性肾病后SHPT,SPECT/CT显像诊断准确性率显著高于双时相平面显像(P=0.004)而与超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1),双时相平面显像与超声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274)。结论 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SPECT/CT显像及超声术前定位诊断HPT准确率较高。双时相平面显像诊断PHPT效能优于慢性肾病后SPHT;推荐对慢性肾病后SHPT优先行SPECT/CT显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和SPECT/CT断层显像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价值。方法 收集术前接受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和SPECT/CT断层显像的疑似PHPT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和SPECT/CT断层显像诊断PHPT的灵敏度。结果 40例中,38例经病理确诊为PHPT,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灵敏度为89.47%(34/38),99Tcm-MIBI SPECT/CT断层显像灵敏度为94.74%(36/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病灶大小及不同甲状旁腺素水平PHPT,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与SPECT/CT断层显像诊断灵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和SPECT/CT断层显像诊断PHPT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SPECT/CT同机融合技术在99mTc-MIBI核素显像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中的价值.方法 于患者静脉注射99mTc-MIBI 370~740 MBq后行颈胸部的即刻和40 min延迟的双时相静态平面采集;注药后20 min行同部位的SPECT/CT采集,评价常规SPECT显像断层采集提供信息是否明显优于平面采集,SPECT/CT显像提供信息是否明显优于平面采集和常规SPECT显像断层采集,并对血清生物化学指标进行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术后病理诊断比较,平面采集加SPECT与平面采集加SPECT/CT诊断甲状旁腺病变符合率为86.96%,多结节腺体符合率为100%,总符合率为91.30%.SPECT/CT显像使1例阴性诊断改为阳性,并为3例患者提供更确切的腺体定位.SPECT/CT在2例异位甲状旁腺腺瘤定位诊断中显示出较为显著的优势.各血生化指标与显像结果 无相关性.结论 SPECT/CT同机融合技术在异位PHPT定位诊断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SPECT/CT骨定量分析获得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对老年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我院158例确诊前列腺癌患者的99mTc-MDP SPECT/CT骨显像资料。对异常放射性浓聚灶及182个正常椎体行SPECT/CT检查及骨定量分析,比较良恶性病灶与正常椎体之间SUVmax的差异性。选取2019年1~4月46例患者的144个异常浓聚灶,通过绘制ROC曲线得到SUVmax的最佳临界值;选取2019年5~12月293个异常浓聚灶,使用SUVmax的最佳临界值比较SPECT/CT骨定量分析与常规SPECT/CT的诊断效能。  结果  以病理或随访作为判断标准,所有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共437个异常浓聚灶(恶性254个,良性183个),恶性病灶的SUVmax明显高于良性病灶(43.93±19.09 vs 15.26±6.81,P < 0.01)和正常椎体(6.54±1.19,P < 0.01)。通过ROC曲线得到SUVmax≥19.2为诊断恶性病灶的最佳临界值,常规SPECT/CT与SPECT/CT骨定量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分别为81.6%和94.5%、93.0%和96.5%、65.2%和91.7%、79.2%和94.3%、86.8%和94.9%,SPECT/CT骨定量诊断的准确度、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和阴性预测率均明显高于常规SPECT/CT。  结论  SPECT/CT骨定量分析在老年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具有临床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结合增强CT评估胸部肿块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方法  前瞻性招募41位患有可疑肺部病变的受试者,分别行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和增强CT影像学检查,并行肿瘤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记录上述各项检查对肺部肿瘤淋巴结转移检出情况,以患者手术病理检查或随访情况作为确诊依据。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99mTc-3PRGD2显像、肺部增强CT及二者联合判断肺部恶性肿瘤淋巴结是否转移的诊断能力,分析其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  结果  99mTc-3PRGD2显像、增强CT及二者联合诊断肺部肿瘤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4.6%(6/11)、68.4%(13/19)、63.3%(19/30)、50.0%(6/12)、72.2%(13/18),72.3%(8/11)、47.4%(9/19)、56.7%(17/30)、44.4%(8/18)、75.0%(9/12)和81.8%(9/11)、89.5%(17/19)、86.7%(26/30)、81.8%(9/11)、89.5%(17/19)。99mTc-3PRGD2显像的诊断能力相对增强CT的特异性高,敏感度低。两种方法联合诊断胸部的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预测指标均高于单独应用增强CT(χ2=6.914,P=0.009)和99mTc-3PRGD2显像(χ2=7.751,P=0.005)。Kappa检验显示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增强CT和二者联合诊断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0.225、0.177、0.71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胸部增强CT联合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对于诊断肺部肿瘤淋巴结的转移有很高的准确性,有助于患者的手术决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全身骨显像与SPECT/CT在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骨破坏中的诊断价值及显像特征分析。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21年6月于核医学科行全身骨显像及SEPCT/CT断层融合显像的马尔尼菲篮状菌患者47例,其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17~72岁,中位年龄51岁。比较全身骨显像、SPECT/CT对马尔尼菲篮状菌骨破坏的诊断效能,并探讨马尔尼菲篮状菌骨破坏的显像特征。  结果  全身骨显像,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对马尔尼菲篮状菌骨破坏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全身骨平面显像对骨破坏的诊断敏感度为84.4%,特异性为100%,诊断符合率85.1%;SPECT/CT对TM骨破坏的诊断敏感度为97.8%,特异性为100%,诊断符合率98.9%。马尔尼菲篮状菌骨破坏主要侵犯中轴骨,并伴有全身多个位置受累,四肢骨及颅骨为其相对特异性的侵犯位置。  结论  全身骨显像可以一次性观察全身病灶,在病变的早期即可检出骨质代谢的异常活跃,SPECT/CT诊断符合率较高,二者联合对马尔尼菲篮状菌骨破坏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99mTc-MIBI双时相显像与颈部超声和颈部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前定位诊断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44例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术前甲状旁腺激素检测结果并将术前的99mTc-MIBI双时相显像、颈部超声及颈部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甲状旁腺激素检出率为100%,但不可进行定位诊断;99mTc-MIBI双时相显像、颈部超声及颈部CT均可进行定位诊断;99mTc-MIBI双时相显像检出率(93.18%)分别高于颈部超声及颈部CT检出率(63.64%,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超声与颈部CT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99mTc-MIBI双时相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有较好的术前定位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超声造影、~(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在难治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前定位中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难治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18例,患者术前均接受高频超声、超声造影及~(99m)Tc-MIBI SPECT/CT显像等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3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18例患者共手术切除73枚结节,经病理证实71枚为甲状旁腺增生结节,高频超声、超声造影及~(99m)Tc-MIBI SPECT/CT显像敏感度分别为98.59%、94.37%、78.87%,准确性分别为97.26%、94.52%、78.08%。高频超声与超声造影在定位甲状旁腺增生结节中的优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两者的诊断效能均优于~(99m)Tc-MIBI SPECT/CT显像(P=0.001、0.012),联合检查可提高定位的特异度(50.00%vs 100.00%),与~(99m)Tc-MIBI SPECT/CT显像联合后可进一步提高定位的准确性(98.63%vs 100.00%)。结论高频超声与超声造影及~(99m)Tc-MIBI SPECT/CT显像联合后可对难治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做出较为全面的术前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定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获得的标准摄取值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1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65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别接受 99mTc-MDP 全身骨显像、局部SPECT/CT断层显像及磁共振成像。根据临床病史,将107个骨折椎体分为新鲜组(n=60)及陈旧组(n= 47),通过图像处理分析,分别计算两组椎体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以及平面图像和断层图像的靶区/非靶区比值(T/NT)并比较差异;绘制ROC曲线来获得SUVmax及T/NT的最佳临界值,并比较其诊断效能。  结果  新鲜组、陈旧组及正常组椎体SUVmax分别为43.20±17.17、10.71±3.17及9.78±2.95,新鲜组与陈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而陈旧组与正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平面显像T/NT分别为2.22±0.70及1.41±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断层显像T/NT分别为5.06±3.52及2.08±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通过绘制ROC曲线获得SUVmax、平面显像T/NT及断层显像T/NT的最佳临界值进行鉴别诊断,SUVmax的诊断敏感度、特异性、诊断一致性均高于平面显像T/NT及断层显像T/NT。  结论  定量SPECT/CT标准摄取值在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99mTc-MIBI双时相显像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99mTc-MIBI双时相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44例拟诊甲旁亢患者进行了99mTc-MIBI双时相显像。阳性指标为延迟图像上出现异常增高的放射性聚集,显像资料均参照临床最终诊断结果进行评价,并与同期的B超或CT检查作了对比分析。结果:44例患者中,33例确诊为甲旁亢,其中甲状旁腺腺瘤31例(包括异位1例)、甲状旁腺增生1例与甲状旁腺癌1例。诊断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100%,准确性为93.2%,同期B超诊断灵敏度和准确性为70%与77.3%。另25例患者有CT资料,12例有阳性发现(60%)。99mTc-MIBI双时相显像在甲旁亢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在腺瘤诊断方面较B超和CT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P<0.05)。结论:99mTc-MIBI双时相显像能较准确的检测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是患者术前定位的重要辅助诊断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与18F-FDG PET/CT比较, 前瞻性评估整合素αvβ3受体显像99mTc-3PRGD2 SPECT/CT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淋巴结分期的价值。  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知情同意参与研究的65例肺占位病变患者。其中男41例, 女24例, 平均年龄(60±11)岁。患者在1周内分别行99mTc-3PRGD2 SPECT/CT和18F-FDG PET/CT检查。完成病理诊断后, 随访至死亡或随访至少2年。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Z检验、卡方检验比较两种方法对肺内病灶及纵隔淋巴结的诊断效能。  结果  53例患者共65个病灶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 12例患者共14个病灶诊断为良性病变。基于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国际抗癌联盟纵隔分区, 248个区域有肿瘤转移淋巴结, 56个区域有良性淋巴结。在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方面, 99mTc-3PRGD2 SPECT/CT特异性显著高于18F-FDG PET/CT(94.6%比75.0%, P=0.008), 而两者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3%比90.7%, P=0.557)。两种方法对肺内病变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2, P=0.410)。  结论  整合素受体显像99mTc-3PRGD2 SPECT/CT在诊断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可能弥补18F-FDG PET/CT的不足, 在肺癌手术决策方面具有更大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术前定位的作用,并与99mTc-MIBI显像法比较。方法:在71例术前疑诊PHPT患者中进行超声检查68例,99mTc-MIBI核素显像检查55例,2项影像学检查均进行的患者53例,将检查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作比较。结果:高频超声和99mTc-MIBI显像的灵敏度分别为78.5%和90.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4%和98.0%。当联合运用超声和核素检查后,灵敏度达到96%。结论:对PHPT患者,高频超声检查和,99mTc-MIBI显像都能较准确地定位诊断,两方法联合运用,则能提高对肿大甲状旁腺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动脉瘤样骨囊肿在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中的影像特征,以提高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准确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5月在我院行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并且术后病理诊断为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患者,总结其在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上的影像学特征。  结果  在我院行全身骨显像及断层融合显像且术后病理诊断为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患者共24例,原发19例,继发5例,大多为青少年,病变主要分布于四肢长骨,也见于肋骨及骨盆骨,病变部位主要呈膨胀性骨质破坏伴相应部位骨代谢增高。  结论  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可较好地显示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特征及骨代谢情况,有助于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5.
核素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文探讨甲状旁腺核素显像在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下称甲旁亢)中的作用,并与其他影像检查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32例临床考虑甲旁亢患者分别进行了99Tc—MIBI核素显像、B超检查,其中13例做了CT检查,5例做了MRI检查。结果 32例患者中,PTH增高12例,以PTH结果为诊断标准,核素检查阳性13例,灵敏度91.7%,特异性90%,准确性90.6%;B超检出10例,阴性20例,其灵敏度83.3%,特异性100%,准确性93.8%;CT阳性11例,MRI阳性3例。核素检查阳性13例患者共摘除15枚腺瘤和1枚增生腺体,均经组织病理学诊断印证;核素显像阴性19例,B超检查均为阴性,CT阴性2例,MRI阴性2例。结论 ^99Tc^m-MIBI甲状旁腺核素显像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是甲旁亢辅助诊断手段之一,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可进一步提高甲状旁腺腺瘤术前定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半定量参数对可疑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并根据乳腺癌分子分型进行分类比较,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020年12月~2022年8月于我院接受检查的70例可疑乳腺病变患者病例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析乳腺癌Luminal阳性型、Her-2阳性型和三阴性型3种分子亚型与T/N值的相关性;分析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Her-2及Ki67表达情况与影像学检查指标的关系。  结果  70例患者病理检查结果证实乳腺癌51例(72.86%),病理分型为Luminal阳性型22例,Her-2阳性型20例,三阴性型9例。乳腺良性病变24例(27.14%)。乳腺癌患者病变侧T/N值高于良性病变患者(3.96±0.82 vs 1.16±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26,P < 0.05)。诊断特异性为84.21%(16/19),敏感度为82.35%(42/51),准确率为82.86%(58/70),ROC曲线下面积为0.834(0.755~0.913),诊断临界值为1.56,即T/N值≥1.56时判定为恶性病变。Her-2阳性型的T/N值高于三阴性型(P < 0.05)。Her-2表达阳性患者的T/N值高于Her-2表达阴性的患者(P < 0.05)。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Ki67表达阳性和表达阴性患者的T/N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半定量指标在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方面有较高的敏感度,并且Her-2阳性型患者T/N值明显升高,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病变,为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和治疗有相应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