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21例溶血性输血反应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为了解因ABO血型不合以外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不规则血型抗体的种类及其频率,进一步对溶血性输血反应认识的提高,本文收集了20年来国内有关文献121例,并进行分析。1资料来源本文资料采自中国输血杂志44篇,中华血液学杂志22篇,临床检验杂志4篇,新医学... 相似文献
2.
溶血性输血反应与非ABO新生儿溶血病不规则抗体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国内文献报道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HTR)以及非ABO新生儿溶血病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作者已分别作了介绍[1,2 ] 。本文为进一步了解有关问题进行综合分析。1 材料分析1 1 溶血性输血反应不规则抗体的频率 本组收集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共计 12 1例 ,由于同一病例往往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规则抗体 ,所以共测到不规则抗体 16 4次。见表 1。表 1 HTR不规则抗体的检出次数名称次数百分率抗 D 37 2 2 5 6抗 C 1911 5 8抗 E 6 137 2 0抗 c 2 112 80抗 e 42 44抗 G 10 6 1抗 cE 10 6 1抗 Ce 10 6 1抗 M 5 3 0 5抗 S 2 1 2… 相似文献
3.
4.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是导致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的原因,平常多在ABO正反定型不符、交叉配血异常、新生儿溶血、溶血性贫血时经血型血清学试验被发现。对以往的不规则抗体检测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大致了解本地区人群中的不规则抗体分布特点,为今后的血型血清学和输血工作提供帮助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海藻糖-聚乙二醇(PEG)法血型抗体浓缩技术在溶血性输血反应(HTR)检测中应用价值。方法以海藻糖-PEG法血型抗体浓缩技术处理已知抗体特异性血清(抗A、B、D、E、M、N、S)和疑似HTR患者血清,再分别检测血型抗体活性或效价,观察标本中红细胞血型同种抗体在浓缩前后的效价变化。结果经海藻糖-PEG法处理后,IgG型血型抗体效价升高2~4倍,IgM型血型抗体效价升高2~6倍,二者升高倍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有效检出低浓度血型抗体。结论海藻糖-PEG法血型抗体浓缩技术操作简便,可提高血型抗体检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6.
HLA抗体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作为一种治疗贫血的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而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并不高。以往 ,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大多与红细胞血型抗体有关[1] ,目前 ,由于聚凝胺方法简便、时间短、结果明显 ,用于不完全抗体的测定与鉴定以及交叉配血等血清学试验已在国内迅速推广[2 ] 。因此 ,由红细胞血型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已很少见到。由于多次输注含有白细胞、血小板的血液 ,产生的HLA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国内未见报道。笔者发现 1例胃癌患者 ,因多次输血发生了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后经一系列检查 ,认为可能属于HLA抗体引起 ,现报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临床溶血性输血反应病例发生的原因和不规则抗体导致的输血反应.方法 2种谱细胞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5 816名患者的红细胞抗体特异性.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和红细胞抗体吸收释放试验诊断临床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125例(其中5例为速发性输血反应).盐水介质法、凝聚胺法、抗-IgG+ C3d凝胶柱卡式法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试管法做输血前相容性配血试验用于分析临床输血反应的实验室原因.结果 120例迟发性输血反应中,由患者抗-E与供者E抗原阳性红细胞相容性配血假阴性导致输血反应的病例占94.4%,其次为抗-C和抗-e引起.患者红细胞同种免疫性不规则抗体特异性以抗-E为主,占68%,明显多于其他特异性抗体(P<0.05).用多种方法做输血配血相容性试验发现:在患者抗-E血清与供者E/e抗原配血反应中,单一方法均存在不符合与不确定性.结论 抗-E是输血患者产生不规则抗体的主要因素.相当数量的E抗原和抗-E反应强度不一致的个体,显示存在E抗原变异体的多样性,也降低了交叉配血的准确性,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低频率抗Mur抗体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抗Mur抗体血型血清学特征,调查其在输血医学中临床意义。方法对2例患者的血清,与已知血型的试剂红细胞和4个已知Mur抗原,在盐水介质、低离子间接抗球蛋白介质,分析鉴定出其抗体的特异性。结果这2例患者与已知血型的试剂红细胞在多种反应介质中的反应结果显示患者血清中含有抗Mur抗体,患者血清与4个已知Mur抗原的反应证实该例抗体只与Mur抗原反应。结论该例同种抗体为特异性抗Mur抗体,在临床会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在东方人群中Mihenberger血型抗体常规筛选鉴定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9.
低频率抗体抗-Mur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目的 :研究抗Mur抗体的血清学特异性及其在输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患者的血清 ,与 3组试剂红细胞 (其中二组为Miltenberger抗原试剂红细胞组 )和 2 8个低频率血型抗原 ,在盐水介质、低离子强度介质和低离子间接抗球蛋白介质中反应 ,分析鉴定其抗体的特异性。结果 :患者血清与三组试剂红细胞在多种反应介质中的反应的结果显示患者血清中含有抗Mur抗体 ,患者血清与 2 8个低频率血型抗原的反应证实该例抗体只与Mur抗原反应。结论 :该例同种抗体为特异性抗Mur抗体 ,且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在亚洲人中Miltenberger血型系抗体筛选意义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不规则抗体的筛选与临床输血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可能会发生一些不良的输血反应,其中最有临床诊断意义的是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造成此反应的发病机制就是由于输入不相容的全血、红细胞或血浆时,红细胞与相应的抗体结合,直接激活补体,使大量红细胞在血管内凝集破坏,形成溶血性输血反应。红细胞血型系统中能够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及输血反应的除ABO血型外,还有Rh、MNSsU、Lewis等红细胞血型系统。 相似文献
11.
1例急性白血病病人血型变异后输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曾收治1例白血病血型变异病人,并在血型变异前后进行了输血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病人,女,40岁,因月经增多3个月、全身皮肤黏膜出血2个月于2004年6月22日入院。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5 g/L,白细胞32.6×109/L,血小板20×109/L,分类原始粒细胞占53%,血型“O” 相似文献
12.
大肠癌病人应用奥沙利铂化疗致不良反应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沙利铂(L-OHP)是继顺铂和卡铂之后的含1.2-二氨环基团的第三代铂类化合物,化学名为左旋反式二氨环已烷草酸铂,国际通用名为草酸铂,该药无明显肾毒性,和顺铂无交叉配药。它通过产生烷化结合物作用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形成链内和链间交联从而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为一新型的广谱抗癌药物。奥沙利铂主要对结肠癌、直肠癌疗效突出,对肺癌、卵巢癌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In view of the continuing controversy regarding the use of immediate-spin crossmatch procedures in preparing blood for transfusion to patients in whom unexpected clinically significant antibodies have not been found by antibody screening by the indirect antiglobulin test (IAT), a review of 8 years' experience with such a policy was conducted. In that period, 54,725 units of packed red cells or whole blood were transfused to 10,146 patients. Four clinically overt delayed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s and 18 clinically silent delayed serologic transfusion reactions were found. In 3 of the 22 patients, the offending antibody(ies) were detectable in the pretransfusion serum by an enzyme IAT, but none was detectable by routine saline IAT against either a three-cell screening panel or the transfused cells. Thus, the incorporation of saline indirect antiglobulin crossmatch would not have prevented the delayed reaction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use of a saline indirect antiglobulin crossmatch offers no significant advantage over the current policy of using only immediate-spin crossmatch for those patients whose pretransfusion serum gives negative results in a three-cell screen using a saline IAT. 相似文献
14.
Clinical value of washed-platelet concentrates in patients with non-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J. Silvergleid E. B. Hafleigh M. A. Harabin R. M. Wolf F. C. Grumet 《Transfusion》1977,17(1):33-37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llergic reactions to plasma proteins it is possible to observe such reactions to even the small quantity of plasma contained in platelet concentrates. A platelet washing solution was designed, and platelet concentrates for four such patients were washed before infusion. Transfusion reactions were completely eliminated by the washing procedure. Platelet recovery was equivalent to that of unwashed platelets, and hemostatic effectiveness of the infused platelet concentrates was evidenced by abrupt cessation of bleeding episodes, including purpura and hematuria. Platelet washing represents a valuable, rapid and simple approach to the problem patient with thrombocytopenia and severe reactions to plasma proteins.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名AIHA患者按不同输血方法分为3组:A组16例AIHA接受三洗红细胞输血;B组15例AIHA接受去白红细胞悬液输血;C组10例AIHA接受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治疗。所有入组患者均于输血前后进行血红蛋白、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血清胆红素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1)各组输血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均高于输血前,胆红素、网织红细胞均低于输血前(P<0.05);2)输血后:A组与C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胆红素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3)A组与C组输血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各组输血反应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AIHA患者中选择输血治疗时,不一定首选洗涤红细胞,选用去白悬浮红细胞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选用联合血液置换的输血治疗对AIHA患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降低溶血性输血不良事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预约输血的患者1 1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76例,常规输血检查)和观察组(576例,常规输血检查+不规则抗体筛查)。检测观察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和特异性;分析不规则抗体产生的影响因素;比较两组溶血性输血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共检出15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阳性率为2.60%,其中特异性不规则抗体11例,占阳性比率为73.33%;非特异性不规则抗体4例,占阳性比率为26.67%。女性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输血次数≥3次者高于输血次数<3次者,有血液疾病和妊娠史者高于无血液疾病和无妊娠史者(P<0.05)。观察组溶血性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特异性鉴定能够有效避免输注含有抗体相应抗原的血液,降低溶血性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是确保临床输血治疗安全可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R E Rosenfield 《Transfusion》1985,25(2):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