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在各医院中耐Oxacillin的金黄色葡萄球菌(ORSA)菌株的感染问题日益突出。它可引起严重的伤口感染、肺炎和败血症。对其控制有赖于病原菌的快速鉴定和迅速有效的抗生素治疗。传统的鉴定方法是用胶乳凝集试验检测聚集因子(ClumpingFactor)的蛋白A。但最近在北美、英国和德国报道了两种试验均为阴性的特殊ORSA菌株。为研究其  相似文献   

2.
已明确金葡萄的血浆凝固酶分为游离型和结合型,前者引起血浆凝固,后者在血浆中引起金葡菌的聚集,故称聚集因子。多种机制和因素可引起聚集,如血浆中存在金葡菌的抗体,溶菌酶,Ⅳ型胶原,纤维连结蛋白以及副凝现象等。为明确聚集因子的本质,作者研究了金葡菌与血浆结合的成分,将金葡菌的溶解物或培养上清液经纤维蛋白元——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金黄色葡萄球菌(下称金葡菌)可产生A、B、C、D 和F(TSST-1)型肠毒素。这些肠毒素在金葡菌感染性疾病,爆发性食物中毒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均具有重要的致病作用。人群中约有25~50%是金葡菌的携带者;其中产生肠毒素的菌株占15~20%,其分离率取决于临床标本的采集部位,以皮肤和鼻咽部最易分离到。作者对从不同的临床材料中分离的210株金葡菌所产生的肠毒素进行了研究.菌株培养在含5%的羊血琼脂平板上,用玻片凝固酶试验和脱氧核糖核酸酶试验进行鉴定,并用不同型的肠毒素抗体致敏的胶乳进行鉴定。在210株金葡菌株中,有112株(53.3%)能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金葡菌耐药基因及致病因子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Ⅰ(TSST-Ⅰ)基因和杀白细胞毒素 (PVL) 基因的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的74株金葡菌,PCR法检测毒素基因TSST-Ⅰ、PVL和mecA耐药基因.结果 74株金葡菌 PCR法对其行mecA基因检测,检出率为55.4% (41/74).PVL阳性菌株的分离率为29.7%(22/74),PVL阳性的MRSA为15株(15/41,36.6%), PVL阳性的MSSA为7株(7/33,2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ST-Ⅰ基因检出率为6.8%, MSSA中未检出TSST-Ⅰ基因.结论 MRSA呈多重耐药性,易造成医院内暴发流行,携带PVL和TSST-Ⅰ的金葡菌其致病力更强,应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防止其播散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左旋精氨酸 (L Arg)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HIRI)时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HIRI实验兔及肝癌手术患者 ,观察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Ptmax)、最大聚集时间 (Pt T)及聚集坡斜率(Pt S)的变化及 L Arg的调控作用。结果 实验动物和肝癌手术患者肝缺血再灌注期间 ,Ptmax和 Pt S均明显增加 (P<0 .0 5和 P<0 .0 1) ,Pt T均显著缩短 (P均 <0 .0 5 ) ;使用 L Arg后 ,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均显著减轻 ,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和 P<0 .0 1)。结论  L Arg对 HIRI时血小板聚集功能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监测我国不同地区医院获得性感染(HAI)与社区获得性感染(CAI)患者中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状况.方法按原设计方案对14家医院31个研究病房,从2002年7月1日至2003年6月30日年度内分离的770株革兰阳性球菌,采用国际标准平皿二倍稀释法进行体外敏感试验,以MIC50、MIC90表示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并按2002年美国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指导原则的标准计算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R)%、中介率(I)%和敏感率(S)%.结果从住院感染患者中分离到葡萄球菌390株,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与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检出率分别为41.0%(68/166)与29.1%(34/117), 苯唑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ORSA)与苯唑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ORSE)的检出率分别为41.6%(69/166)和82.1%(96/117).HAI患者中MRSA与ORSA检出率均为60.7%(17/28),显著高于CAI患者中MRSA与ORSA检出率,后两者分别为37.0%(51/138)与37.7%(52/138).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耐药或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菌株.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PISP)的总耐药率为35.3%(12/34),包括耐药率R%(2.9%,1/34)和中介率I%(32.4%,11/34).从研究病房分离到肠球菌220株,非研究病房分离到95株共计315株,其中粪肠球菌251株,屎肠球菌58株,两者比值为4.3∶ 1.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72.4%(42/58),显著高于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37.5%(94/251) (P<0.01).发现5株对万古霉素中介,表型属Van B型的粪肠球菌,并检出3株Van A型对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都耐药的屎肠球菌.结论革兰阳性球菌对所测定药物的耐药状况包括MRSA、ORSA、PRSP(R+I)及AREF与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组以往报道结果规律相似或耐药率略有增加,与文献报道收集西太区某些监测资料大体一致.本次监测发现3株Van A型屎肠球菌对检测的3种糖肽类抗生素全部耐药.  相似文献   

7.
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耐药与凝固酶活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在体外诱导万古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过程中凝固酶活性、凝固酶DNA表达改变情况.方法检测凝固酶活性;利用coa基因与gyrB基因同步扩增,对coa基因DNA进行半定量.结果有6株金葡菌凝固酶活性降低;检测到1株金葡菌凝固酶基因DAN表达降低.结论金葡菌与万古霉素共孵育后凝固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选择好的培养基,以提高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萄)的检出率.方法 用一定数量的大肠埃希氏菌与不同数量的金葡菌混合培养,观察不同增菌液的增菌效果.结果 从SCDLP增菌液中[1]中,金葡菌划分离到Baird-parker(以下简称B-P)平板、高盐甘露醇平板、普通琼脂平板上不生长,5个血平板上仅有1个生长;从7.5%氯化钠增菌液[2]中,金葡菌划线分离道上述平板均生长.结论 自配的7.5%氯化钠增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选择好的培养基,以提高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萄)的检出率.方法 用一定数量的大肠埃希氏菌与不同数量的金葡菌混合培养,观察不同增菌液的增菌效果.结果 从SCDLP增菌液中[1]中,金葡菌划分离到Baird-parker(以下简称B-P)平板、高盐甘露醇平板、普通琼脂平板上不生长,5个血平板上仅有1个生长;从7.5%氯化钠增菌液[2]中,金葡菌划线分离道上述平板均生长.结论 自配的7.5%氯化钠增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心内膜炎常继发于金葡菌败血症.起病急骤,病势凶险,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年来发生于青壮年静脉毒瘾者的金葡菌心内膜炎增多,心脏体征常被全身严重感染症状所掩盖,故临床上易被忽视,而延误早期诊断与治疗.现将我院1978~1997年收治的19例(其中14例为静脉毒瘾者金葡菌感染右侧心内膜炎)作一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1.
肾移植术后病人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肾移植术后病人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集枸椽酸钠抗凝静脉血 ,以自身PPP调节零点 ,在PRP中分别加入ADP、AA、Col和Adr诱导剂在搅拌磁棒的搅拌下 ,以NJY - 2四通道血液聚仪测试 5 0名健康志愿者及 5 0名肾移植病人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全部试验于离体后 4小时内测试完毕。结果 由ADP(2 .0 μmol L)、AA(1.84mmol L)、COL(2 .0 μg ml)和Adr(0 .5 4μmol L)为诱导剂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在肾移植术后病人组分别为5 9.5± 10 .2 %、82 .4± 12 .4%、73.4± 14.8%和 6 6 .9± 12 .1% ;其在正常对照组为 49.0± 13.4%、46 .9± 12 .7%、41.8±12 .8%和 5 1.4± 13.7%。肾移植术后病人由AA和Co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 .0 1) ;由ADP和Adr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肾移植病人血小板聚集功能增高导致血液循环及微循环障碍 ,增加术后血栓形成的危险 ,应当引起足够的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12.
对确诊的 10 2例新生儿菌 (败 )血症的回顾调查。结果在检出 2 0种 10 2株致病菌中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葡菌 )占2 5 % ,表皮葡萄球菌 (表葡菌 )占 10 % ,溶血葡萄球菌、李斯特氏菌属、草绿色链球菌、模仿葡萄菌球各占 6% ,为主要菌。金葡菌对新青霉素Ⅱ、先锋Ⅴ号、红霉素、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 3 1%、40 %、3 6%、88% ,表葡菌对上述抗生素敏感率分别为 5 0 %、2 0 %、10 0 %。本地区新生儿菌 (败 )血症以金葡菌、表葡菌为主要病原菌 ,致病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有不同程度耐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ATCC 25923(简称金葡菌标准株)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金葡菌标准株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 通过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白藜芦醇对金葡菌标准株超微形态的影响。结果 白藜芦醇对金葡菌标准株的MIC为0.256 mg/ml。白藜芦醇对金葡菌标准株作用后,与对照组相比,电镜下可见金葡菌标准株菌体细胞形态变形严重,菌体大小不一,菌体边界粗糙不圆润,细胞壁缺损并有破裂,边缘疏松不光滑,菌体内结构松散,核膜断裂,局部呈现空泡化特征,菌体细胞形态超微结构有明显破坏和抑制作用。结论白藜芦醇对金葡菌标准株有明显抑制和破坏作用,抑制机制可能和破坏细胞膜通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血流和皮肤软组织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耐药特征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特征。方法采用BD Phoenix~(TM) 100进行金葡菌鉴定与药敏检测,采用WHONET 5.6软件及SPSS 19.0软件对细菌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MLST方法对金葡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共收集47株血流感染金葡菌和62株皮肤软组织感染金葡菌,血流和皮肤软组织感染金葡菌中MRSA检出率分别为21.3%(10株)和61.3%(38株),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夫西地酸和高水平莫匹罗星耐药菌株。血流感染MRSA株MLST分型以ST59为主(40.0%,4/10),MSSA株以ST7、ST188为主(各16.2%,6/37)。皮肤软组织感染MRSA株以ST338为主(47.4%,18/38),MSSA株以ST5、ST88为主(各12.5%,3/24)。结论血流感染MRSA检出率低于皮肤软组织感染(P0.05),血流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MRSA株优势ST分别为ST59和ST338,MSSA株ST呈多样化分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山豆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为金葡菌)毒力表达的影响,为临床用药进一步提供实验数据,丰富山豆根抗菌药用价值参考资料。方法 分别采用紫外吸光度法、扫描电镜、溶血试验法和Western Blot检测了山豆根作用后金葡菌细胞膜通透性、菌体形态变化,溶血活性和外毒素的表达。结果 亚抑菌浓度的山豆根能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并引起菌体变化,降低溶血能力和α-溶血素、金葡菌A型肠毒素(SEA)和金葡菌B型肠毒素(SEB)分泌。结论 山豆根对金葡菌毒力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两种药物对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 探讨噻氯匹啶、氟化钠在体外对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CoulterSTKS血液分析仪分析不同浓度的噻氯匹啶或氟化钠在体外对EDTA性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 两种药物对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不同 ,氟化钠能显著地抑制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 ,3h内其血小板计数与手工法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噻氯匹啶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h内其血小板计数与手工法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NaF使MPV显著增加 (P <0 .0 5 )。结论 噻氯匹啶和氟化钠对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但氟化钠作用更强 ,适用于临床上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者的测定 ,但影响MPV。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达托霉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血流感染(BS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8月—2013年10月期间使用达托霉素治疗金葡菌BSI的21例患者,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6例单纯金葡菌BSI临床治疗有效率81.3%,其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感染10例,临床治疗均有效。5例明确为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金葡菌BSI患者1例治愈,其余4例临床症状改善。细菌清除时间中位数为8.5 d(3~19 d)。共观察到2例(9.5%)与达托霉素相关的不良事件,包括1例(4.8%)轻度血肌酸磷酸激酶(CPK)值升高和1例(4.8%)中度皮疹及瘙痒,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达托霉素治疗金葡菌BSI,包括MRSA,安全有效、起效迅速。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CPK轻度升高,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8.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临床资料表明 ,革兰阳性 ( G )菌脓毒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至 2 0世纪 90年代已达脓毒症发病率的40 %以上 ,并仍有升高趋势。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葡菌 )发病率位居首位 ,是烧伤创面感染、急性肝衰竭的重要病原菌。由于其致病因素复杂、耐药性不断增强 ,特别是中间型抗万古霉素金葡菌的出现 ,金葡菌感染所致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MODS)的防治已成为现代创伤外科和危重病医学面临的棘手难题之一。我们回顾性调查了近 5年间从创面分离的病原菌 1 661株 ,其中金葡菌分离率从 1 995年的 1 7.7% (居第3位 )上升为 1 999年的 2 9.3…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万古霉素和穿心莲内酯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体外构建金葡菌生物膜模型;XTT减低法评价万古霉素和穿心莲内酯联用对金葡菌生物膜初始黏附能力的影响;镜下观察药物对金葡菌生物膜的形态学影响。结果 1 000、500、250 mg/L的穿心莲内酯和各个浓度(2 MIC、1 MIC、1/2 MIC、1/4 MIC、1/8MIC)的万古霉素对金葡菌生物膜的早期黏附有抑制作用;1 MIC万古霉素和穿心莲内酯联合的抑制作用比单用万古霉素强;250 mg/L的穿心莲内酯和1 MIC万古霉素联用使细菌生物膜形态结构被显著破坏。结论一定浓度的穿心莲内酯和万古霉素对金葡菌生物膜的形成和黏附均有抑制作用,且二者恰当联用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简称上海仁济医院)及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药物敏感性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上海仁济医院分离的313株金葡菌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分离的153株金葡菌,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葡萄球菌蛋白A spa基因分型和葡萄球菌染色体mec基因(SCCmec)分型技术进行分子生物学分型,对其中的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进行SCCmec分型;采用纸片扩散法对金葡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2012年上海仁济医院313株金葡菌有42.49%来自痰样本,其中MRSA 173株,检出率为55.27%;MLST结果MRSA以ST5型为主;spa基因分型结果以t002型最多,为90株,占MRSA的52.02%,其次为t030型(42株,24.28%);SCCmec分型结果以Ⅱ型为主。上海儿童医学中心153株金葡菌有62.09%来自痰样本,其中MRSA33株,检出率为21.57%;MLST结果 MRSA以ST59型为主;spa基因分型结果以t437型最多,为14株,占MRSA的42.42%,其次为t002型(5株,15.15%)及t316型(4株,12.12%);SCCmec分型结果以Ⅳ型为主。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上海仁济医院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金葡菌对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及替加环素5种抗菌药物100%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比较高。上海儿童医学中心MRSA对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利福平、庆大霉素的敏感性均明显高于仁济医院MRSA(P0.01),对头孢唑啉及红霉素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012年上海仁济医院MRSA以ST5-t002-Ⅱ为主,上海儿童医学中心MRSA以ST59-t437-Ⅳ为主。相比于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MRSA的克隆型别相对集中,更容易引起医院内的传播。MRSA在金葡菌中的分离率较高,临床应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