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急救医学的迅猛发展,继急诊ICU病房,院前急救产生后,又一新的急救机构——Card Guard心电监护电话传输系统于1995年2月在我院急诊科使用,这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将此系统在急诊科的具体应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急诊科工作中注重提高护士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急诊科工作中注重提高护士的素质100700北京军区总医院景荣,孙晓娜,周平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心肺计算机电话传输系统、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立和完善。作为一名急诊科的护士除具备较高的急救水平外,迫在眉睫的则是提高护理素质和医德修养了...  相似文献   

3.
心电电话传输监护系统(TTM-ECG)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电电话传输监护系统(TTM-ECG)的临床应用陈勤1周强1王自立1王仕旺2(1.南昌市第三医院内科,南昌3300092.江西医学院医疗门诊部)心电电话传输监护系统(TTM-ECG)是近几年来才开始应用的一种新型的检查项目[1],这种开放式的院外监...  相似文献   

4.
心性猝死至今仍是医学界面临的最大挑战。据统计,致死性心律失常患者若能得到即刻有效的救治,其中1/3患者有希望获得生存。故临床亟需一种能对严重性心电改变如心肌缺血、坏死、恶性心律失常及时作出诊断,并指导现场救治的医疗仪器。CardGuard(英文原意为磁卡哨兵)心电监护电话传输/接收管理系统作为一种最大可能缩短医生、患者之间距离的急救方式,已先后在以色列、美国、加拿大和苏联运转,目前,国内也有多所医院开始使用。1原理及方法CardGuard心电监护电话传输/接收管理系统是一个以微机为基础的心电传输/接收和心电数据库…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794例运用电话传输心电监护系统患者的监测情况,总结分析TTM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运用自行研制开发的XDJ系列电话心电传输系统对794例监测对象进行了3080次远程传输,对急症患者予以现场急救指导。结果:检出各种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2180例次,总的阳性检出率70.8%。其中发现高危情况95例次,均由现场指导抢救解决。结论:TTM系统适合于对各种心脏病患者或高危人群进行有效的院外监测,有利于预防各种心血管严重事件及心脏性猝死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蒋龙元  黄子通  吴海东 《新医学》2000,31(10):624-624,626
1引言 心电监护是指利用心电监测仪器对患者的心电活动进行长时间和(或)远距离监测,可弥补常规心电图不能长时间或远距离记录心电变化的不足。对冠心病的心电监护主要包括床边心电监护,动态心电监护和电话传输心电监护,上述监测不仅可及时诊断冠心病,还可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从而挽救冠心病病人的生命。目前,床边心电监护已作为冠心病监护病房的首选监测项目,而动态心电监测和电话传输心电监测则由院内监护扩展到院前急救和院外监测。2床边心电监护2.1床边心电监护的仪器 主要有床旁监护器、遥测监护仪及中央监护系统三类。床…  相似文献   

7.
132℃化学指示卡变色不均消除法EliminationofColor-changingNonuniformofthe132℃ChemicalIndicatingCard果海青梁安珍GuoHaiqing,LiangAnzhen(No.252Hospi...  相似文献   

8.
院前急救指挥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急诊医学进展迅速,院前急救在急诊医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同时,科技的发展使代表信息高速化的计算机系统在医学领域得以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国内所有急救中心在院前急救指挥调度方面,一直是沿用过去传统的电话手动调度模式,与当前信息时代严重脱节。因此,珠海市急救指挥中心在考察国内多个急救模式后,首次将计算机网络系统引入院前急救指挥工作中,现将该网络系统的结构、功能及一年来的应用情况简述如下。1 院前急救指挥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结构及流程图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室采用GIS、C/S计算机平台(包括…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急救重要性认识的提高,急救车送诊病人次数呈逐年递增趋势。以往,当急救中心接到120电话后,立即派出救护车现场急救,急救队员发现病情危重再与指挥中心联系,指挥中心再用电话与医院联系后通知急诊科,这样往往延长抢救时间。于1995年初我院急诊与急救指挥中心建立无线电─电话联络系统(RTSS)联网,在接到指令后立即进入应急准备工作,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临床收到较满意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文收集1996年救护车送诊病人数silo人次,其中接受急救中心呼叫应急准备431人次,占救护车送诊总数的8…  相似文献   

10.
陈漠水 《临床医学》1998,18(3):31-32
电话传输心电监护系统(Transtelephonic Electrocardiogram Monitoring System,TTEMS)是近年来医学界利用电话通讯和计算机处理系统实行对病人进行心电监测的一种无创诊断新技术,是集诊断、心脏急救、指导医疗和心脏保健为一体的新型监护方式。我院自1995年10月以来应用该系统对72例病人进行心电监测,并与常规心电图对比,以探讨其对心律失常监测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男32例,女40例,年龄26~77岁,平均为58.5岁。其中冠心病22例,高血压病20  相似文献   

11.
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急救进展及整体护理空军兰州医院(730070)张莉郝文平付学锋笔者综述1981年以来重症肌无力危象(MGC)的急救进展,并尝试从MGC的自我护理、社会支持、环节护理及效果反馈等诸方面探讨MGC护理方法,以提高MGC患者生命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急救医学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急救医学的若干进展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曾淑勤急救医学创建于50年代。50年代肺复苏获得成功,60年代心脏复苏获得成功,至70年代提出了心肺复苏(简称CPR)的理论与临床应用,开始了急救医学的新阶段,到80年代又完善为心肺脑复苏(简称CPCR),[...  相似文献   

13.
严重颅脑损伤的早期预后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颅脑损伤的早期预后判断上海医科大学、中国红十字会、华山医院急诊科杨涵铭严重颅脑损伤(GCS<9)根据GCS(GlasgowComaScale)和损伤简明分类,判断早期预后(伤后3个月)较简便可靠,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推荐。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自19...  相似文献   

14.
创伤救治发展模式对急诊护理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创伤院前急救系统的逐渐完善、院前时间缩短和院前创伤复苏技术的提高,使严重创伤病人的院前死亡率大大降低,被送到急诊科的机会增加。但严重创伤对全身各系统功能产生严重的损害,使病人到达急诊科时往往处于生理功能耗竭状态,并且现存的创伤急救模式使得创伤院内复苏与确定性治疗的中间衔接期过长,导致创伤病人在急诊室拥挤和延搁,进一步影响严重创伤的救治。建立科学的创伤急救模式是目前创伤急救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创伤急救理念进展和我院急诊科现状对急诊护理工作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世纪,急诊医学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严重挑战,急诊科和急救中心如何主动顺应时代的要求,建造新优势,为人民健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是管理者和各级医务工作者需要认真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在现代急救急诊中,医院需要一支全能急救队伍,而这支队伍必然是急诊科的成员,急诊科急救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而急救护理质量是急诊科医护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长是基层管理的骨干,是一个科室护理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急诊科护士长的护理管理水平和急救护理技术在急救急诊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电话传输心电图监测( Transtelephonic electrocardigraphic monitoring, TTM)就是以微机为基础的电话传输 /接收和心电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电话传输心电信息和计算机处理实现对病人进行心电监护。病人应用记录 /发射器可随时随地通过普通电话机向医院监测中心传输心电信息,医生通过微机获取患者心电信息以及通过电话了解患者的主诉,向患者提供诊断及治疗意见。因此,大大缩短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距离,为院外心脏病人的长期心电监测、治疗指导提供了最大的方便,并且无住院费用之忧,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1电话传输心电监测的优点 1…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宝安区11家急救网络医院急诊科现状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急诊科急救医疗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体现出医院综合水平和关系到患者的安危、生死。如何建立健全急诊科是急诊医学同道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我们调查了深圳市宝安区11家急救网络医院急诊科建设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深圳市急救网络医院急诊科现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急诊医学是一门跨专业的综合性科学,急诊科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急诊急救工作的前沿。其任务应致力于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强化抢救措施,提高抢救质量。由于我国急诊医学的滞前发展,使急诊急救任务的完成主要还在急诊室。急诊,急救质量的优劣一方面取决于急救设备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急诊科医护人员抢救意识、预诊意识、较高的技术素质以及一个组织严密的急诊急救系统。同此,加强急诊急救工作的管理,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1建立一个较完善的急诊急救组织系统包括急诊、观察、抢救等科室和急救指挥,急诊抢救、急诊接诊…  相似文献   

19.
班雨医生: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by301@263.net)病例简介:病例1:患者男,37岁。交通事故后30分钟送来急诊,主诉胸部疼痛。救治中发现意识清醒,无体表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15分。X线:颈椎、骨盆像正常,胸部纵隔轻度增宽。超声检查:无腹腔游离液体,未发现心包积液。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为2.45kPa(1kPa=10.20cmH2O)。30分钟后心电监护突然出现心脏电机械分离(BMD),继而心跳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随后出现心室颤动(室颤),给予直流电击,静注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20.
急诊重危患者318例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对该院急诊科1995-1997年重危患318例进行分析,并着重从护理角度探讨对策。指出急诊科护士良好的职业素质,高度的急救护理意识,熟练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是提高急救成功率的前提;急救组织管理是提高急救护理质量的关键;急诊科护士的上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应以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外伤及中毒的急救为重点,急救药械的装备也应适应上述病种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