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107例急性重症口服中毒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插管,从食管管腔中插入胃管洗胃;对照组在普通气管插管成功后,从口腔或鼻腔插入胃管洗胃。观察两组插胃管成功所需时间和一次插胃管成功率。结果两组病人插管时间和一次插管成功率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对急性重症口服中毒病人采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插管洗胃是较好的抢救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采用气管导管引导下插胃管洗胃急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医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急救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先行气管插管术,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方法插胃管洗胃,观察组20例采用气管导管引导下插胃管洗胃方法。对比两组急救成功率和插管时间。结果观察组1次插管成功率为95%,插管总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与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插管时间为(245.3±29.4)s,明显长于观察组的(95.8±16.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采用气管导管引导下插胃管洗胃急救插管一次成功率高,且插管时间短,减轻患者痛苦,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中毒常规胃管插入困难病例的胃管插入方法。方法喉镜直视经口腔将ID8.0—9.0的气管导管插入食管内,在气管导管引导下把18号胃管送入胃内,胃管置入适当深度后,固定气管导管与胃管。结果本法在常规插入法置胃管困难时,能迅速一次性置入胃管,成功率达100%,及时抢救急性重度中毒患者。结论喉镜直视经气管导管引导插胃管,能迅速置入胃管,是抢救急性重度中毒洗胃过程顺利进行的保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俎凌云  李元燕  李荣香 《职业与健康》2008,24(11):1114-1115
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病情凶险,病人来院后即呼吸微弱或停止,需先行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维持呼吸,再插胃管行洗胃术。传统的经鼻插胃管法,不但成功率低,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痛苦,而且延误了抢救时间。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应用先插气管插管,后经口明视下持物钳置胃管法,结果证明成功率明显高于经鼻插胃管法,为抢救工作赢得了时间。  相似文献   

5.
林买洁  郑建中 《现代保健》2011,(18):146-147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下全麻患者的胃管置入新方法,提高手术中插入胃管的成功率。方法选择气管插管下全麻需胃管置入的患者7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置入方法,实验组采用气管导管经口腔插入食道,胃管经气管导管腔直接插入到胃内。观察两组的成功率、操作时间。结果实验组成功率97.368%,平均操作时间7.8min,而对照组成功率74.286%,平均操作时间13.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插胃管采用气管导管导入胃管的方式,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程振伦  华敬  王伟 《现代保健》2008,(35):54-55
目的 探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困难气管插管和急救中的可行性及通气情况。方法 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1例,C组(气管插管组)和E组(食管-气管联合导管组)分别在全麻诱导后5min内插入气管导管或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并进行机械通气。13例急救复苏患者全部1次插入食管。结果 E组51例中43例均一次盲插入食管,其他7例通过调整头与食管-气管联合导管的位置后插入食管,1例插入气管。E组插入深度为(21.3±0.7)cm,食管套囊注气量为(12.8±1.9)ml,口咽腔套囊注气量为(85.8±14.8)ml。插管即刻和拔管即刻C组SBP、DBP、MAP、HR均高于E组,通气30min后E组PETCO,轻度升高。13例急救复苏中插入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均一次成功,但均因插入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前缺氧时间过长,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适用于手术时间不超过2小时及其气道困难的全麻患者,对时间超过2小时或在通气中有严重缺氧表现时应及时改变通气方式。食管-气管联合导管为急救复苏简便易行的开放气道方法。  相似文献   

7.
昏迷病人喉镜明视下置入胃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实践证明,能否及时彻底洗胃是抢救口服中毒成败的关键,但重度中毒意识障碍者,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同时伴有咽喉部及食管入口水肿,插胃管很难一次成功。因此,我们对此类病人的插管法进行了探讨,并对56例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组进行了传统插胃管及喉镜直视下插胃管两种方法的比较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气管插管后洗胃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行气管插管后洗胃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本科20例重症有机磷中毒病人经气管插管后洗胃的护理经过.结果20例病人经气管插管后洗胃,可以避免中毒以外死亡原因,为病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机.结论可以有效地管理病人,提高疾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在急诊中毒洗胃中,通过分组随机抽样,对传统经鼻插胃管法和改良插胃管法进行比较,从一次插管成功率、黏膜损伤情况分析,得出改良插胃管法更有利于急诊中毒病人的抢救.  相似文献   

10.
丁离 《医疗装备》2021,(3):156-157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胃管在急诊中毒洗胃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1例中毒洗胃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1例中毒洗胃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持牙垫固定胃管,观察组采用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胃管,比较两组置入胃管时间、洗胃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置入胃管时间、洗胃时间分别为(2.58±0.20)、(17.95±2.08)min,均短于对照组的(4.12±0.24)、(23.19±2.5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44%,低于对照组的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胃管在急诊中毒洗胃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缩短置入胃管时间及洗胃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提高患者插入胃管的成功率,寻找一种较为简便快捷的插入胃管方法.方法 对我科2010年6月-2012年6月共60例脑血管疾病需下胃管患者分A、B两组,分别以常规法及旋转法插入胃管,并对A组1次性插管不成功后,再采用旋转方法进行插管.结果 A组30例中,有14例采用常规法1次性不成功,成功率53.3%.而采旋转的方法插胃管,30例仅1例未一次性成功,成功率96.7%.结论 采用旋转技术的胃管置入术,能提高病人插胃管的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经口行气管插管伴意识障碍病人分别采用新方法和常规方法留置胃管,对比两者首次置管成功率、平均置管时间、并发症,为临床插胃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对经口行气管插管伴意识障碍病人插胃管4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24例,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新研制的润滑剂:湿润烧伤膏+利多卡因和新研制了与一次性硅胶胃管各种型号相配的骨水泥头胃管辅助器进行插胃管;对照组采用常规教科书的方法。结果观察组首次置管成功率91·67%,置管平均时间(10·30±3·4)min;对照组首次置管成功率70·33%,置管平均时间(19·52±10·57)min,而且观察组并发症也大大减少,尤其是鼻出血在观察组未发现1例。结论采用新方法对气管插管伴意识障碍病人进行插胃管能提高插胃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节省护士操作时间,提高工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鼻气管插管并留置胃管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2月~2010年8月对插胃管困难的23例患者应用气管导管导引插入胃管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本组23例均一次插管成功.留置胃管时间7d~182 d,平均94.5d.共置入胃管43例次,出现胃管通过下鼻道困难7例次,胃管通过咽喉部困难8例次,使用呼吸机时间1~24d,平均(11.5±0.2)d.23例中,治愈17例;死亡6例.结论 良好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气管插管的并发症,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恢复.  相似文献   

14.
万小超 《医疗装备》2009,22(9):54-54
洗胃术是抢救服毒患者的首要救护措施,是急诊科较为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而对于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由于短时间内很容易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为保证洗胃的成功和彻底性,对于此类患者尽早置入气管插管,给予机械辅助通气则成为抢救成功的先决条件。但气管插管后,因气管插管对食管入口起到压迫和掩盖作用,使咽部的腔道狭窄,按常规操作插入洗胃管往往不能一次成功,给病人增加了痛苦,我们针对此种情况,采用喉镜明视下借助弯血管钳一次性成功置入洗胃管,明显节约了抢救时间,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呼吸肌麻痹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严重并发症之一,气管插管是抢救呼吸肌麻痹的紧急重要措施,笔者对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呼吸麻痹,气管插管后的护理谈以下体会。1插管时的护理1.1插管前先吸净口腔中及气道内分泌物,保持口腔清洁,以免插管时将分泌物带进气管内,造成肺部感染。1.2插管时注意导管不要插入一侧气管或误插入食管,可在插  相似文献   

16.
1998年8月-2003年9月,我中心共收治68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其中对203例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的患者,同时实施紧急气管插管与插胃管洗胃,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盐酸丁卡因胶浆在插胃管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临床插胃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临床组和对照组,分别对插胃管患者采用常规插胃管法和丁卡因胶浆外涂胃管插入法,比较两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观察两组的插管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比临床组高,而插管并发症比临床组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丁卡因胶浆外涂胃管插管法能提高临床上胃管插入特别是困难插胃管患者的插胃管成功率,降低插胃管并发症,建议在患者插胃管中常规使用盐酸丁卡因胶浆。  相似文献   

18.
呼吸衰竭是急性有机磷中毒主要的死亡原因。及时洗胃、气管插管是抢救的关键。现将我院2004—2009年救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9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留置胃管重复洗胃和常规洗胃,分析两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鼻饲管留置方法在重症有机磷中毒救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8例有机磷中毒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常规留置胃管,观察组采用改良鼻饲管留置方法进行鼻饲,比较两组留置胃管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成功留置23例,成功率95.83%;对照组成功留置12例,成功率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55,P<0.01)。结论重症有机磷的患者采用改良留置鼻饲管方法后,大大提高了首次插管的成功率,避免反复插管,减轻了痛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报道使用可塑性弹性气管插管引导管芯(弹性引导管芯)处理意外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经验。方法24例拟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手术的患者,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诱导、维库溴铵0.1mg/kg静注后以macintosh喉镜行经口明视下气管插管术,声门暴露为Cormack-Lehane 3-4级,均首先采用常规铜质气管导管管芯将一次性气管导管塑成“J”形插管,试插2次未成功,改用直接喉镜下弹性引导管芯引导插管。以“顿挫感”及“末端遇阻”两指征判断管芯插入气管,然后在管芯导引下将气管导管套插入气管。以胸部听诊及呼气末CO2描记判断气管导管插入气管。结果24例意外气管插管困难病人改用弹性引导管芯后全部在引导管芯导引下插管成功;其中22例(91%)一次引导插管成功。插管时间18-45s,平均25s。结论可塑性弹性气管插管引导是一种处理意外困难气管插管、防止插管并发症的有效手段,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