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膀胱癌 P2 1WAF1 / CIP1 、P5 3基因的表达、相互间的调控及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ABC方法检测 12 2例有随访结果的膀胱癌患者的 P2 1WAF1 / CIP1 、P5 3基因表达 ,并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L ogistic回归分析和 Kaplan- Meier法分析。结果 :P5 3野生型肿瘤中 P2 1WA F1 / CIP1 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 P5 3突变型肿瘤 ;P5 3突变型肿瘤中保持 P2 1WAF1 / CIP1 阳性表达者具有与 P5 3野生型肿瘤同样低的复发率和较长的生存期。结论 :维持 P2 1WAF1 / CIP1 的表达可清除 P5 3突变蛋白的有害作用 ;根据 P2 1WAF1 /CIP1 表达状况 ,结合临床分期可对膀胱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作出更准确的评估 ,对拟定治疗方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P27KIP1和P53及P21WAF1/CIP1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P27KIP1、P53、P21WAF1/CIP1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胃癌组织中P27KIP1、P53、P21WAF1/CIP1的表达。结果90例胃癌组织中P27KIP1、P53、P21WAF1/CIP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9%、56.7%、51.1%;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浸润深度加深、恶性程度增加,P27KIP1、P21WAF1/CIP1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P<0.05),P53阳性表达则相反;P27KIP1与P53、P21WAF1/CIP1表达显著相关(P<0.05);P27KIP1、P21WAF1/CIP1表达与胃癌预后密切相关(P<0.05),P53表达与患者术后生存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P27KIP1、P53、P21WAF1/CIP1异常表达可加速细胞周期转化,促进胃癌的发生,其蛋白检测尤其是P27KIP1、P21WAF1/CIP1蛋白检测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预测肿瘤转移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膀胱癌p53、p21^WAF1/CIP1和细胞周期素E(CyclinE)基因的表达、相互间的调控及其与膀胱肿瘤复发生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SP)检测64例有随访资料的膀胱癌患者p53、p21^WAF1/CIP1、CyclinE基因和Ki-67抗原表达,并用双变量相关分析、Kaplan-Meier分析及Cox regression多因素分析。结果:p53与p21WAF1/CIP1之间有明显相关(rs=-0.630,P=0.000)。p21^WAF1/CIP1与CylinE之间无明显相关(rs=-0.160,P=0.206),p53、Ki-67阳性表达患者有较高的肿瘤复发率。结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p53、Ki-67可作为评估膀胱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大肠肿瘤P21WAF1、P53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P21WAF1蛋白和P53蛋白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1例大肠腺癌标本及10例正常大肠粘膜的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1WAF1蛋白和突变型P53蛋白进行了检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对应的大肠癌和正常大肠粘膜新鲜标本的DNA含量.结果:P21WAF1与P53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在正常大肠粘膜、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中P53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P21WAF1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SPF值逐渐升高;Dukes分期越晚,P21WAF1表达率越低,P53表达率越高,SPF越高.结论: P21WAF1和P53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调控点的作用;P21WAF1、P53蛋白表达和DNA含量可以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Livin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及其与突变型P5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34例膀胱癌石蜡标本及10例正常膀胱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Livin与突变型P53的表达。结果Livin在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不表达,而34例膀胱癌组织标本中有30例Livin阳性表达(P〈0.01)。在膀胱癌中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和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复发性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突变型P53在正常膀胱组织中不表达,而34例膀胱癌组织标本中有18例突变型P53阳性表达(P〈0.01);膀胱癌中Livin的表达率与突变型P53无相关性(P〉0.05)。结论Livin蛋白与突变型P53蛋白可作为诊断膀胱癌的特异性指标,亦为抗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中VEGF,p53,p21WAF/CIP1和C-myc蛋白表达的情况及其与肝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MaxvisionTM免疫组化法,检测61例HCC组织及其中52例癌旁组织VEGF,突变型p53,p21WAF/CIP1和C-myc蛋白的表达,观察相应的临床病理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1例肝癌标本中,VEGF,p53,p21WAF/CIP1和C-myc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7%(37/61),39.3%(24/61),21.3%(13/61)和39.3%(24/61);52例癌旁组织中上述4种蛋白阳性表达率依次为:38.5%(20/52),0%(0/52),5.8%(3/52)和59.6%(31/52)。两种组织中4种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肝癌组织中VEGF,p53蛋白表达与肿瘤门静脉癌栓的发生存在明显相关(P<0.05);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发现VEGF,p53蛋白阳性表达患者肿瘤术后复发时间明显早于阴性表达者;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细胞分化、癌栓形成、VEGF及p53蛋白表达是HCC术后复发的风险因素。结论:肝癌组织中VEGF和p53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肝癌的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肝癌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P_(53)、p21~(WAF1/CIP1)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53野生型蛋白质分子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 ,但其突变型的等位基因却具有癌基因的作用特点 ,可使体外培养的细胞发生恶变 [1] 。近年来 P53与肿瘤的发生机制研究较多 ,认为P53通过两种途径 :一是下调 p2 1 WAF1/ CIP1,一是非 p2 1依赖型。本研究探讨 P53、p2 1 WAF1/ CIP1表达与宫颈鳞癌的组织学分级及相关性。一、材料与方法1 .标本 :选自 1 998年 1 0月至 2 0 0 1年 1 0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手术切除及活检的宫颈组织 ,其中正常对照组 1 0例、重度不典型增生 1 2例、原位癌 1 8例及宫颈鳞癌 I级 1 3例、II级 1 6例、III级 1 2例…  相似文献   

8.
P53和MDM2基因表达及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P53基因和MDM2基因表达及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53基因和MDM2基因的表达。结果:P53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51.0%(25/49),其表达率随膀胱癌的分期、分级升高而升高。MDM2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32.7%(14/49),其表达率随膀胱癌的分期、分级降低而升高。单有P53基因阳性表达的膀胱癌几乎均为浸润性和中、低分化癌;而当P53基因并MDM2基因表达时,膀胱癌的侵袭性和恶性度明显降低。2年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的P53基因和MDM2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联合检测P53和MDM2基因表达可更准确地解释和描述膀胱癌的生物学行为。这两种基因表达与膀胱癌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P21^WAF1/CIP1是细胞周期负性调控因子,其功能丧失可导致细胞增殖失控,发生肿瘤,根据机制不同,P21^WAF1/CIP1转录调节分为依赖P53或不依赖P53两条途径,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壶腹癌中P21^WAF1/CIP1和P53蛋白的表达,以探讨他们在壶腹癌发生中的细胞调控机制及其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中VEGF,p53,p21WAF/CIP1和C-myc蛋白表达的情况及其与肝癌预后的关系。
方法:用MaxvisionTM免疫组化法,检测61例HCC组织及其中52例癌旁组织VEGF,突变型p53,p21WAF/CIP1和C-myc蛋白的表达,观察相应的临床病理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61例肝癌标本中,VEGF,p53,p21WAF/CIP1和C-myc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7%(37/61),39.3%(24/61),21.3%(13/61)和39.3%(24/61);52例癌旁组织中上述4种蛋白阳性表达率依次为:38.5%(20/52),0%(0/52),5.8%(3/52)和59.6%(31/52)。两种组织中4种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肝癌组织中VEGF,p53蛋白表达与肿瘤门静脉癌栓的发生存在明显相关(P<0.05);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发现VEGF,p53蛋白阳性表达患者肿瘤术后复发时间明显早于阴性表达者;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细胞分化、癌栓形成、VEGF及p53蛋白表达是HCC术后复发的风险因素。
结论:肝癌组织中VEGF和p53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肝癌的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肝癌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12.
The performance of a pocket spirometer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Vitalograph to assess the extent of agreement between the instruments and the repeatability of measurements with each instrument. Both instruments showed a similar level of accuracy when measurements were repeated and in the estimation of forced vital capacity, but there was a mean difference of 201 ml in measurements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or which the Vitalograph gave the larger reading.  相似文献   

13.
徐政  刘艺 《脊柱外科杂志》2018,16(3):167-173
目的探讨青少年L_5/S_1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7年1月收治的29例青少年L_5/S_1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影像学资料,以3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青少年影像学资料作为对照。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滑脱角(SA)、滑脱距离(SD)、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骨盆矢状面厚度(SPT)、L_5入射角(L_5I)、腰椎前凸角(LL)、胸椎后凸角(TK)、脊柱矢状位平衡(SVA)、骶骨平台角(STA)、S_1指数、腰骶角(LSA)等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并计算滑脱率(SP),比较滑脱组与对照组以及低滑脱(SP≤17%)与高滑脱(SP17%)亚组之间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SP与各影像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滑脱组SA为-4.5°±9.6°,SD为(7.1±3.6)mm,SP为(22.2±11.1)%。滑脱组的LSA、STA、S_1指数小于对照组,PI、PT、SS、SPT、L_5I、SVA及LL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滑脱亚组的SA、TK、LSA、STA及S_1指数均显著小于低滑脱亚组,PI、PT、SS、SPT、L_5I和SVA均大于低滑脱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亚组的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滑脱组PI、PT、SPT、L_5I、LL与SP呈正相关,TK、LSA、STA及S_1指数与SP成负相关,SS、SVA与SP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腰骶部先天发育不良可能是青少年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发生的始动因素。受滑脱程度影响,其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显著异常,表现出腰椎前凸增大、躯干前倾,同时骨盆后旋、屈髋屈膝等异常代偿姿势。  相似文献   

14.
15.
A case of acquired C1 esterase inhibitor deficiency and its anaesthetic implications is presented. Prophylaxis against angioneurotic oedema using danazol and tranexamic acid is described and the resultant complication of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 reported.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改良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L5/S1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4月—2020年1月,采用改良PEID治疗L5/S1节段LDH患者35例,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6、12个月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术后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术中出血量为5~20(12.6±3.2)mL,手术时间为39~89(67.1±11.3)min,住院时间为2~5(3.1±0.7)d。术后各随访时间点VAS评分、JOA评分和ODI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acNab标准,末次随访时疗效优25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1.4%。所有患者未见神经根损伤及硬膜撕裂等并发症。结论 改良PEID治疗L5/S1节段LDH,能够经穿刺点直达突出椎间盘,避免硬膜囊挤压,减少马尾神经损伤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新型C1侧块-C2椎弓根螺钉置钉导向器辅助置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7年7月—2019年9月,64例患者在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接受C1,2重建.其中16例由经验较丰富医师在导向器辅助下完成置钉(A组);16例由经验较丰富医师徒手置钉(B组);16例由经验较少医师在导向器辅助下完成置钉(C组);16例由经验较少医师徒手置钉(D组).记录并比较各组置钉时间和螺钉等级.结果 A组置钉准确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置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置钉时间低于D组,准确率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验较少医师采用导向器辅助置钉的学习曲线趋于稳定的手术次数分别为12次(C1)和13次(C2),经验较丰富医师分别为12次(C1)和10次(C2).结论 新型C1侧块-C2椎弓根螺钉置钉导向器辅助置钉安全有效,适用于野战和急救等医疗条件有限的极端情况.  相似文献   

18.
罗霄  全娅群  余波  肖艳  刘娟  何刘婷  贺俊源  田莹 《骨科》2022,13(1):62-65, 70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入路(PEID)和经椎间孔入路(PETD)行脊柱内镜治疗L;/S;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行脊柱内镜治疗L;/S;椎间盘突出症的67例病人的病例资料,按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PEID组(35例)和PETD组(32例)。观察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手术前后住院时间及术者满意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PEID组的手术时间明显较PETD组短[(57.50±12.19)min vs.(82.06±15.84)min],术中透视次数明显较PETD组少[(5.47±1.46)次vs.(8.54±2.70)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住院时间及术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应充分掌握PEID和PETD两种术式配合的要点,熟练的手术配合是治疗L;/S;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保证,让病人在安全有效的环境下得到最优化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正吻合棘(KS)是指腰椎相邻2个棘突相互靠近碰撞引起下腰痛,腰椎过伸时症状加重的一种疾病~([1])。本院2016年收治1例L_(4,5) KS并L_5右侧峡部裂及近横向脊椎隐裂致L_5右侧形成浮动半椎板的病例,现将诊疗过程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患者,男,30岁,因"劳累后下腰部正中及右侧髂腰部疼痛加重1年"就诊。追问病史,12年前新兵训练5 km武装越野时曾出现类似症状,疼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路寰椎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2012年12月,行后路寰椎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寰枢椎失稳患者,有效随访资料36例,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21-66岁,平均42.3岁;有脊髓损伤症状者28例,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9.3±1.8;有颈枕区疼痛症状者30例,颈枕区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3.9±1.1;36例患者颈椎障碍功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术前27.6±8.3;有发作性眩晕症状者6例;寰枢椎脱位26例,术前均行颅骨牵引术并达到复位。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为80-600 mL,平均295 mL;手术时间95-210 min,平均157 min。术后随访个6-42个月,平均21个月,35例术后6月获得融合,影像学检查可见连续骨小梁,植骨融合率97.2%。末次随访JOA评分改善至13.7±2.0,平均改善率58%;术后VAS评分1.8±0.9;NDI降低至12.9±6.4。JOA评分、VAS评分和NDI评分术前与术后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未出现椎动脉、脊髓神经损伤或脑脊液漏等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发现椎板钩脱位、松动,6例有发作性眩晕患者眩晕症状消失。结论寰椎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手术操作简单、风险低,手术时间短,有良好临床的效果,可作为治疗寰枢椎失稳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