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纯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定位诊断、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 12例单纯性神经根型颈椎病行前外侧钩椎关节切除植骨融合术或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 ,术后平均随访时间 2年 8个月。结果 疗效优 6例 ,良 4例 ,可 2例 ,优良率83 3%。结论 前外侧钩椎关节切除植骨融合术或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定位诊断对手术疗效至关重要。颈椎MRI结合CT能协助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2.
前外侧钩椎关节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前外侧钩椎关节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6例症状典型、定位明确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男14例,女8例,年龄45~75岁,平均59.6岁,采用前外侧钩椎关节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年以上,观察症状恢复及内固定骨融合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5~28个月,平均24个月,采用JOA评分:术前评分为12.19±0.80,术后 14.69±0.79,手术前后JOA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优18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2.3%.术后随访时复查X线片,生理曲度恢复,均植骨融合,无内固定松动、脱出等并发症.[结论]前外侧钩椎关节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操作安全可靠,创伤小,减压彻底,疗效满意,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ACDF术中保留与切除钩椎关节减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9—2018-03采取ACDF治疗的4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26例在术中采取保留钩椎关节椎间撑开减压治疗(保留钩椎组),17例在术中采取部分切除钩椎关节减压治疗(切除钩椎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末次随访时JOA评分、NDI评分和JOA评分改善率。结果 4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0.6个月。保留钩椎组手术时间较切除钩椎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9,P=0.008)。2组术中出血量、末次随访时JOA评分、NDI评分、JOA评分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DF术中保留椎钩关节和切除椎钩关节可以取得同样的临床疗效,而伴有关节增生致神经根管狭窄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切除椎钩关节。  相似文献   

4.
椎动脉型颈椎病CT、MRI、MRA检查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CT、MRI、MRA在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本组32例患均行CT、MRI、MRA检查。据不同病因及椎动脉受累的影像学特点选用了7种手术方式治疗,其中横突孔切开减压术2例,钩椎关节切除减压术2例,钩椎关节切除及横突孔切开术3例,椎间植骨融合术2例,钩椎关节切除及椎间孔扩大术8例,前路减压及钩椎关节切除、植骨融合术12例,横突孔切开、钩椎关节切除、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术3例。结果:CT、MRI、MRA从不同角度直接、间接反映椎动脉受累情况。全部手术经过顺利,疗效满意,总优良率为93.8%。结论:全面分析CT、MRI、MRA影像学特点可为该病的诊断、手术方法的最佳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颈性眩晕的病因及其治疗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80例颈性眩晕患者中,椎动脉型颈椎病25例,其中5例行颈前路钩椎关节切除 横突孔减压术,12例颈前路椎间盘及骨赘切除 椎间植骨融合术;下颈椎失稳2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2例,5例行颈前路植骨融合术;颈间盘突出症11例,8例行颈前路间盘切除 椎间植骨融合术;8例OPLL均行颈前路骨化韧带切除 椎间植骨融合;环枢椎旋转半脱位2例,行手法复位,环枢椎前脱位4例,行牵引复位,后路植骨融合术;1例颈部巨大脂肪瘤侵犯双侧椎动脉(VA)。36例行保守治疗,结果:疗效优60例,良17例,差3例。结论:颈椎病和颈椎失稳是颈性眩晕的主要病因(65%)。交感神经受刺激是主要的发病机制。治疗应以稳定颈椎和VA减压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中保留与切除钩椎关节减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8月~2015年12月接受1个或者2个节段的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8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是否对钩椎关节椎间孔进行部分切除,29例患者列入钩椎保留组,57例患者列入钩椎减压组。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评估治疗分数、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颈部及上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椎动脉损伤、神经根损伤及硬膜破裂情况。所有患者随访15~85个月,平均(20.2±3.6)个月。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达到骨性融合,钢板无松动。两组术后的JOA、VAS、N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钩椎保留组优27.59%,良55.17%,一般13.79%,差3.45%;钩椎减压组优28.07%,良54.39%,一般14.04%,差3.51%.[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在颈前路手术中,保留钩椎关节椎间撑开减压可获得与切除钩椎关节减压同样良好的临床效果。因此,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不应常规切除钩椎关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术中保留钩椎关节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14年4月~2016年4月行ACDF治疗的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将术中保留钩椎关节的3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切除钩椎关节的40例设为对照组。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2年的NDI指数、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JO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87.50%,对照组为90.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吞咽不适、切口感染、慢性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植骨融合效果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DF手术能显著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症状及颈椎功能,保留钩椎关节能获得与切除钩椎关节相同的近期疗效,且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对以切除钩椎关节椎后增生骨赘一切致压物为主的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重症颈椎病手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确诊后 ,手术部位在局麻加颈丛麻醉下进行 ,术中全部使用我们设计的JZ— 1型颈椎病特殊器械行前路病椎椎间盘切除、钩椎关节骨赘刮除、取自体髂骨作植骨 ,融合椎间盘及稳定椎体 ,应用于严重的各种不同的压迫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OALL型及创伤型颈椎病 )。结果 手术共实施 1 1 2例各型颈椎病 ,按型施术。经 7年 5个月~ 1 8年的远期随访 ,经分级标准分析优良率达 96 4% ,术后大部分已康复。结论 颈椎病由于解剖、生理学上的特殊 ,手术时既要应用精确的手术器械 ,讲究手术技巧 ,消除术中震荡及副损伤 ,又要解除主要致病因素和缩短术程。掌握有关颈椎病微细解剖结构及主要的神经血管配布 ,处理好术中意外情况 ,减少出血 ,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以切除钩椎关节椎后增生骨赘一切致压物为主的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重症颈椎病手术的远期疗效。方法:确诊后,手术部位在局麻加颈丛麻醉下进行,术中全部使用我们设计的JZ-1型颈椎病特殊器械行前路病椎椎间盘切除,钩椎关节骨赘刮除,取自体髂骨作植骨,融合椎间盘及稳定椎体,应用于严重的各种不同的压迫型颈椎病(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OALL型及创伤型颈椎病),结果:手术共实施112例各型颈椎病,按型施术,经7年5个月-18年的远期随访,经分级标准分析优良率达96.4%,术后大部分已康复。结论:颈椎病由于解剖,生理学上的特殊,手术时既要应用精确的手术器械,讲究手术技巧,消除术中震荡及副损伤,又要解除主要致病因素和缩短术程,掌握有关颈椎病微细解剖结构及主要的神经血管配布,处理好术中意外情况,减少出血,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前路钩椎关节切除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前路钩椎关节切除治疗脊髓型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2年3月~2004年7月,收治脊髓型伴神经根型颈椎病9例,男5例,女4例,年龄38~66岁.病程11~63个月.其中单侧神经根受压6例,双侧神经根受压3例.双下肢肌力3级,行走困难3例;双下肢肌力4级,行走不稳或缓慢6例.采用前路钩椎关节切除神经根减压,椎间盘切除脊髓减压,钛网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结果术中无椎动脉损伤.患者均获随访3~16个月,根性神经痛消失7例,2例仍残留局部酸胀疼痛.6例双下肢肌力4 级,3例双下肢肌力4级.CT扫描或X线片示椎间孔均有扩大,MRI显示脊髓及神经根压迫解除.结论钩椎关节切除能对神经根直接减压.熟悉局部解剖,掌握手术技巧是避免损伤椎动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术式选择。方法 采用五种手术方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2 2例 ,其中横突孔切开减压 2例 ,横突孔切开减压、钩椎关节切除 6例 ,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 9例 ,颈椎植骨融合加钩椎关节切除 2例 ,颈椎管扩大成形术 3例。结果 随访 1年~ 3年 2个月 ,优 9例 ,良 7例 ,可 4例 ,优良率 80 %。结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并非单纯由椎动脉受压所致 ,针对不同的原因选择手术方式 ,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术式选择。方法 采用五种手术方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2例,其中横突孔切开减压2例,横突孔切开减压、钩椎关节切除6例,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9例,颈椎植骨融合加钩椎关节切除2例,颈椎管扩大成形术3例。结果 随访1年-3年2个月,优9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80%。结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并非单纯由椎动脉受压所致,针对不同的原因选择手术方式,可心取得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形态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术方式与手术技巧及术中如何保护椎动脉。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6~65岁,平均54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3·5年。32例患者临床表现均有眩晕、旋颈试验阳性或猝倒、头痛、头晕、恶心、呕吐;27例视力、记忆力减退,10例伴有脊髓症状,8例伴有神经根症状,3例伴有脊髓和神经根症状。X线片示钩椎关节横向增生30例,颈椎失稳2例,椎间孔狭小8例。均行X线、CT、MRI、MRA检查,据不同病理形态及椎动脉受累的影像学特点选用了7种手术方式治疗,其中横突孔切开椎动脉减压术2例,钩椎关节切除术2例,钩椎关节切除及横突孔切开椎动脉减压术3例,椎间植骨融合术2例,钩椎关节切除及椎间孔扩大术8例,前路减压及钩椎关节切除、植骨融合术12例,横突孔切开、钩椎关节切除、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术3例。结果:全部手术顺利完成并经1~2年随访,依据疗效标准,优22例,良8例,可2例,总优良率93·8%。术中2例误伤椎动脉,其中1例行缝扎,另1例骨块外包明胶海绵填塞压迫止血,未见明显椎动脉缺血症状。结论:对不同病因的椎动脉型颈椎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均能取得满意疗效。术中使用显微手术环钻,环钻直径1·3~1·4cm,术中要注意安全区解剖标志才能不误伤椎动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钩椎关节切除减压在混合型颈椎病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7年 9月~ 1999年 3月对临床表现以脊髓型为主的混合型颈椎病 17例共 35个钩椎关节退变、增生刺激压迫周围神经、血管、脊髓 ,在颈椎前路减压同时行钩椎关节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随访 6~ 2 0个月。结果 按临床表现、自我感觉及神经系统检查分优 9例 ,良 8例 ,尚可 0例 ,差 0例。结论 钩椎关节切除减压在混合型颈椎病手术治疗中是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陈哲  林列  曹根洪  吴建民 《中国骨伤》2009,22(5):394-395
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需同时切除突出的椎间盘、椎体后缘及钩椎关节增生骨赘、增生肥厚的后纵韧带等压迫物,才能使脊髓和神经根得到有效减压,达到治疗目的。2003年3月至2008年5月,我们采用颈椎前路扩大式开槽减压加自体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手术治疗混合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型颈椎病常合并有颈椎管狭窄。为使前路手术治疗以脊髓型为主混合型颈椎病,脊髓、神经根和椎动脉减压更有效,作者设计了前路广泛减压技术。采用无震动技术于受累椎体前方“开窗”,切除其后方骨赘,突出的椎间盘或骨化的后纵韧带,充分扩大狭窄的椎管;切除增生肥大的钩椎关节以扩大椎间孔,切除横突孔的前内侧壁和束缚椎动脉的纤维组织以松解椎动脉;同时,自体髂骨块嵌入植骨于手术骨窗中。1987年以来,手术治疗42例患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钩椎关节除减压在混合型颈椎病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圻9月 ̄1999年3地临床表现以脊髓型为主的混合型颈椎病17例共35个关节退变、增生刺激压迫周围神经、血管、脊髓,在颈椎前路减压同时行钩椎关节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随访6 ̄20个月。结果 按临床表现、自我感染及神经系统检查分优9例,良8例,尚可0例,差0例。结论 钩椎关节切除减压在混合型颈椎病手术治疗中是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解除颈椎间盘突出所致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压迫,恢复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供血功能。方法:1995年12月-1999年12月,对3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采用颈前路间盘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术后经过6个月至36个月随访,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病人均获得骨性愈合,脊髓、神经及椎动脉供血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方式。  相似文献   

19.
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及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及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疾患的疗效。方法:经内窥镜颈椎间盘切除及植骨术治疗颈椎疾病25例,包括脊髓型颈椎病1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3例,交感型颈椎病2例及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3例。结果:本组患者颈部手术出血平均80ml,18例获10~46个月(平均27个月)随访,植骨全部融合,脊髓和神经根压迫症状改善满意,除1例出现术后植骨块移位外,未见其它合并症。结论:经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及植骨融合术是一种创伤小、安全、可靠的手术技术,适合于颈椎间盘突出症及部分颈椎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钩椎关节减压改良植骨术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接受颈前路钩椎关节减压改良植骨术治疗的颈椎病,利用NDI和VAS评分评价疗效,X线片及CT检查评估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6.5个月(12~21个月),术后症状均得到改善,术后3、6个月NDI及VA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01)。术后18个月58例(95.1%)融合。结论钩椎关节减压改良植骨术治疗颈椎病可以提高融合率,避免常规术式中出现的供骨区并发症问题。该术式尤其适用于伴有神经根管狭窄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或者混合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