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优化生物医学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方法 通过文献法总结北京大学生物医学英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情况。采用偶遇抽样访谈本专业2007级(二年级)学生8名,了解其对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疑虑,以便设计问卷。通过问卷调查2002、2003、2004级共129名毕业生对课程设置的评价和建议,收回有效问卷79份。数据分析使用Microsoft Excel。结果 分别有64(81.02%)、52(65.82%)和53(67.09%)名被调查者认为各门英语课程的开设顺序、持续时间、衔接和过渡合适;有65(82.27%)、46(58.22%)和50(63.29%)名被调查者认为各门医学课程的开设顺序、持续时间、衔接和过渡合适。63(81.77%)名被调查者希望在医学课程学习中进行相关实验,但其中有18名(23.08%)害怕实验会让课程安排变得更加紧张。有71名(89.87%)被调查者认为课程中的医院见习有助于理解医学课程的内容。被调查者还提出了许多课程设置改革建议。结论 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本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合理,对课程中的医院见习和实验持肯定态度,但课程设置仍可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在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过渡上。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海南省某医学院校医学类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探讨医学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建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该校2012届11个医学相关专业的1048名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989份。问卷项目主要涵盖毕业生基本信息、就业意向、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对学校就业服务机构的满意度、创业问题和就业心态等6方面;采用SPSS 13.0统计各选项人数,并计算百分率。结果只有22.9%(227/989)的毕业生愿意到外省就业,49.1%(486/989)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是通过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有10.6%(105/989)的毕业生对学校的就业服务表示不满意;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达26.9%(267/989);只有19.8%的毕业生签订了就业协议,有25.1%(248/989)的学生对待就业感到非常焦虑和茫然。结论海南省医学类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还亟待转变;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加强对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与毕业生就业期望的衔接,强化招生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的衔接,做好高校就业指导与实习、见习基地多位一体的系统衔接。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及就业层次,为今后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南京医科大学2014至2016届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共244名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资料,分析毕业去向的动态变化趋势,利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4至2016届该专业就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选择在内地攻读研究生的女生占女性毕业生总数的19.7%(34/173),高于男生的12.7%(9/71);女生中选择直接工作的比例为65.3%(113/173),低于男生的76.1%(5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毕业生在三甲医院工作的比重较高,为39.1%(45/115),非公立综合医院就业率逐年增高。结论 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适时更新学生的就业观念,摒弃仅在大型公立医院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固有思维,从而有效缓解就业失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方法针对以往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行更新教学手段,加强科学教学,补充教材内容,自编就业指导教材,教学与社会求职方式、求职内容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结果培养了学生就业指导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临场应变能力。结论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了学生学习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能力;顺应了社会就业的潮流;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为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应聘平台;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英语方向)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课程设置的对策。[方法]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法收集数据。[结果]本科护理学专业(英语方向)课程设置受传统医学模式影响较深,重基础,轻临床;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偏多,而专业英语课程偏少且针对性不强;中医护理特色不突出,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偏少;专业课开设过晚,课程安排前松后紧,衔接性差;部分课程内容严重重复;学生临床见习机会过少、过晚,动手机会少;学生课业负担重,但学习效果不理想。[结论]中医院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在课程设置上要瞄准国际发展前景,明确培养目标。适当调整现有课程结构,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夯实人文教育;加强课程整合,注重课程衔接和护生实践能力培养,构建新型课程体系,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公共卫生专业本科毕业生质量现状及用人单位反馈情况。方法 应用内容涵盖毕业生就业方向、工作与专业对口情况、毕业生就职途径及用人单位评价等方面的调查问卷,利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某高校2011届至2016届309名公共卫生专业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线上与线下同步调查的方式进行就业情况数据收集;运用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提取分析数据样本,比较不同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差异,并分别比较其用人单位反馈情况。结果 公共卫生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100%,19.75%(61/309)的毕业生变更过工作单位,大部分毕业生工作稳定性较好,50.10%(155/309)的毕业生目前所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比较对口或完全对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对于工资待遇、福利保险等满意度明显较高(?字2=18.805,P=0.04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较为满意,本科生的专业知识与开拓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结论 公共卫生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总体较好,尚有提升空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评价很高,极少有单位认为毕业生质量较差。学校应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有助于预防医学本科生慢性病管理能力培养的理论教学模式,为改进目前我国预防医学专业慢性病管理能力的理论教学提供可行性建议,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慢性病管理工作。 方法 对我国华中地区某省会城市的190名从事慢性病管理工作和教学的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调查发现,有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认为培养学生慢性病管理应重点掌握预防、干预服务及健康促进能力,且当前存在相关慢性病课程安排不够(占38.9%)、教学学时不足(占24.2%)、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占51.6%)、缺乏社区实践教学等问题(71.1%)。 结论 当前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慢性病管理能力还有待加强,高校也应该改进教学模式以加强对学生慢性病管理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前,各医学院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课程设置呈现多样化,体系散乱不规范,管理类课时明显不足,核心课程不明显。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会直接影响培养出来人才的质量。针对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平衡管理类课程与医学课程的比例,进一步加强卫生事业管理核心课程与管理类基础课程的建设,加强课程设置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高职药学类专业毕业生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对中药学、药学和中药制药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毕业生中医养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 药学类专业毕业生中医养身健康信息素养量表总分为(130.02±16.7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专业、是否学过中医养生课程和是否认可中医养生文化是药学类专业毕业生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药学类专业毕业生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需要进一步完善专业培养体系,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加强学生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与技能的实践运用,以提高毕业生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不同专业医学生对医院感染控制与职业防护课程的教学需求,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为改进课程教学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课程考试结束后对320名临床医学、医学技术和护理学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学生选修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学习职业防护知识;超过80.0%的学生认为有课程设置的必要,超过50.0%的学生认为应该设置为必修课;护理学、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多数认为课程应该设置在第二学年,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多数选择设置在第三学年;部分被调查学生认为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时数,课程教师配备及课程教材均有待改进。结论不同专业医学生对课程教学需求有差异,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对象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加强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编写国家规范教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使用北京某高校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就业数据,对其就业情况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以期探讨对人才培养的启示。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所分析的指标包括就业人数、就业率、就业地域及专业分布。结果 在2009至2021年间,该校共有2 281名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其中,毕业当年就业者2 188人,占比96.0%。在医疗机构就业者所占比例平均为90.8%(2 034/2 241),但呈下降趋势。就业地域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在北京就业者最多,占比78.7%(1 723/2 188)。在专业选择方面,以学习外科专业者最多,占比33.0% (753/2 281);其次为内科学,占比24.4%(557/2 281);选择儿科、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等社会急需紧缺专业者极少。结论 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式好,但也需要关注就业呈现的新趋势,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二级学科的选择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为学科发展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需要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引导和激励毕业生为急需紧缺专业和边远地区卫生服务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医师承教育是中医药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医学教育史上主要的医学教育模式,也是培养中医名家的重要途径。师承教育所展现的生命力和独特性,恰好与现代中医高等教育形成了优势互补,是现代中医高等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将二者有机结合到中医研究生教育中来,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促进传统中医的传承和创新,有益于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中医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我国中药学研究生教育和就业的现状出发,结合卫生人力资源供给数量和供给质量理论,论述了中药学研究生教育与就业之间存在的问题,并从市场需求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实行后上海市2010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择业观的现状。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上海市四所高校2010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择业观进行调查,结果录入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应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存在就业悲观情绪。医院签约率的降低、各学历层次就业格局的改变,却并没有改变毕业生较高的就业期望,对于经济收入、工作单位与工作地域的看重以及社会价值的导向深刻影响着毕业生择业观的取向。  相似文献   

15.
为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弘扬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中医药管理局组织遴选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本文对首届(2017年)100名全国名中医的年龄、地域、专业和学术特点进行分析,为名中医学术思想研究提供参考。本次获评的全国名中医中,男性88人,女性12人;年龄最大的96岁,最小的59岁,平均年龄76岁;专业涵盖中医内、外、妇、儿、骨科、肿瘤科、皮肤科、男科、中西医结合、中药、针灸、民族医药等,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覆盖了中医药具有临床优势的诸多方向。  相似文献   

16.
李杰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2):2576-2578
目的探讨康复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焦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干预康复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焦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焦虑原因问卷,对239名康复医学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康复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焦虑情绪的检出率为17.57%,其中轻度焦虑为14.64%,中度焦虑为2.09%,重度焦虑为0.84%;不同性别的康复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焦虑得分女生略高于男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生源所在地的康复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焦虑差异性显著,农村生源康复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城镇生源毕业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缺乏就业支持、自信心不足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应有针对性地对康复医学专业毕业生开展就业前心理卫生健康和就业指导教育等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在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职业规划、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并探讨改善现状的对策。[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学专业长学制(本硕连读)学生25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和深度访谈的方式,对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创新创业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并探讨有效对策。[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247份,回收率为98.80%。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自我认知方面:64.78%的学生清楚自己的性格、能力等方面的优劣势;职业认知方面:绝大部分学生基于兴趣选择了中医学专业;职业规划方面:40.16%的学生清楚自己未来3~5年的学习和工作计划;职业规划指导方面:72.07%的学生知晓学校已配备职业规划指导机构;创新创业教育方面:73%的学生支持医学生创新创业活动,63.56%的学生倾向于将创业项目与中医药文化融合,但经验缺乏、资金短缺和心理能力不足等是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分析发现,深化职业规划教育、加强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的转段指导、完善课程设置、疏导学生心理压力是提升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有效手段;强化创新导向、健全师资团队、给予资金支持、构建孵化平台等对策能培养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并融入其培养全过程。[结论]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存在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不全面、缺乏长期有效的职业规划指导、创新创业经验不足和资金短缺等问题。学校和学院应从思想引领、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资金支持等方面入手,提高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设立是我国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模式从以学术型为主转变为以应用型为主的一次战略性调整。本文从九个方面介绍了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取得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临床医师对重点专科中医住院病历书写的认知与需求,寻求针对性解决方案,以便提高重点专科中医住院病案的管理质量.方法 制定某医院重点专科中医住院病案质量评价调查问卷,于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对全院120名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进行调查,对结果分析汇总,了解临床医师对重点专科中医住院病案书写的认知与...  相似文献   

20.
严世荣  梅琼  许珊  唐洁  陈明 《西北医学教育》2007,15(1):39-39,53
为了推进毕业生就业这一重要工作,在教学管理上,我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形成了"学生质量高、毕业生就业率高"的"双高"局面。这些措施包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申办新专业,巩固传统优势专业,建立主辅修制,实施品牌专业和精品课程战略,为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无缝连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了医学教育的A、B、C三个平台,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强化技能训练,我校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进一步规范学籍管理,服务于招生就业工作;建立健全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