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西帕依固龈液漱口对固定正畸患者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口腔正畸所致牙龈炎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2组,每组43例,两组均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和口腔卫生宣教,观察组采用西帕依固龈液含漱,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含漱,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和牙龈指数(GI)分级。结果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治疗后观察组SBI、PLI、GI分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帕依固龈液可有效改善口腔牙龈状况,防治固定正畸患者牙龈炎的发生,可作为正畸治疗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西帕依固龈液与康复新液治疗固定正畸患者早期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固定正畸患者92例,随机分成2组,A组使用西帕依固龈液,B组使用康复新液,每组46例.观察患者正畸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分别检测牙龈的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牙龈指数(GI)、牙龈探诊出血(BOP),并对2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固定正畸治疗前后2组牙周临床指标OHI-S、GI、BO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固定正畸治疗1、3、6个月后复查牙周各临床指标值均较治疗前升高,但2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固定正畸治疗早期2种中药漱口液:西帕依固龈液与康复新液治疗牙龈炎的各牙周指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药物治疗慢性单纯性牙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慢性单纯性牙龈炎患者34例,根据随机法,分为试验组(n=19)和对照组(n=15).试验组给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比较2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口臭值与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80.00%),GI、PLI、SBI、口臭值改善显著,2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单纯性牙龈炎应用西帕依固龈液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西帕依固龈液用于维护固定矫治患者牙周健康的效果。方法选择44例固定矫治患者,随机分为西帕依固龈液组和口泰含漱液组,于洁治及用药前、洁治及用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检查牙龈指数(a)、牙龈出血指数(SBt)、菌斑指数(PLI)及牙冠染色指数(SI)。结果用药后3个月西帕依固龈液组的GI、SBI、PLI均比用药前有明显降低(P〈0.001),而与口泰漱口液组相比则没有明显差异;但是西帕依固龈液组的SI则显著低于口泰漱口液组。结论西帕依固龈液能有效抑制菌斑形成,维护固定矫治患者牙周健康,长期使用没有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西帕依固龈液辅助治疗牙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确诊为牙龈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以及口臭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LI、SBI、G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口臭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0,P=0.038)。结论:西帕依固龈液可减少牙菌斑的堆积、降低SBI和改善牙龈健康,治疗单纯性牙龈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西帕依固龈液在牙龈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单纯性牙龈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0.9%氯化钠溶液含漱,观察组患者使用西帕依固龈液。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龈沟出血指数(SBI)和菌斑指数(PLI)。结果经过1周治疗,观察组SBI及PLI评分均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对照组SBI及PLI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BI及PL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帕依固龈液在单纯性牙龈炎治疗方面有效性较高,患者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均有明显改善,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固定正畸患者早期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在2012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100例固定正畸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西帕依固龈液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治疗,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菌斑指数与龈沟出血指数(0.103±0.043、0.094±0.047)明显优于对照组(0.181±0.058、0.116±0.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帕依固龈液对固定正畸患者出现的早期牙龈炎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对于预防早期牙龈炎也有着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在青春期牙龈炎伴错颌畸形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03例青春期牙龈炎伴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成单纯正畸治疗的对照组和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加正畸治疗的治疗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分别观察比较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情况及牙槽骨吸收。结果两纽治疗后G1、PLI及SBI评分均较治疗前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GI、PLI及S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牙周袋及牙槽骨吸收数量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牙周袋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槽骨吸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前的牙周基础治疗可明显改善口腔卫生条件,并加强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治疗青春期牙龈炎伴错颌畸形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Platelet rich fibrin,PRF)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中度牙周炎的疗效。方法 以2021年8月-2022年6月新疆军区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门诊)就诊的91名中度牙周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7人)和对照组(44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牙周基础治疗结合西帕依固龈液含漱。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RF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有效率、牙龈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 SB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附着丧失指数(Loss of attachment, AL)、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采用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IL)-1β、IL-8、IL-10。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升高,牙周SBI、PLI、AL,PD水平均降低,牙龈沟液中IL-1β、IL-8、IL-10水平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F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中度牙周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张敏  高兴军 《中外医疗》2010,29(1):68-68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患者牙龈炎发生的原因。方法选取180例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进行各自的治疗处理后,在初戴固定矫正器1、6个月后检查牙龈,进行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测定,从而比较观察与对照组患牙龈炎的比率。结果观察组口腔卫生情况好于对照组,GI、PLI指数低,观察组牙龈炎患病率低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固定正畸治疗期间,口腔卫生宣传教育及保健对降低正畸治疗中牙龈炎的发生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器正畸方法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接受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并完成随访的53名患者,分别检测其戴入矫治器前,戴入后第1、3、6个月以及拆除前、拆除后1、3个月的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四项牙周临床指标。结果 PLI、SBI、PD指数均随治疗时间呈上升趋势,第1个月PLI、SBI上升幅度最大,并于拆除前达到最高。治疗第1个月PLI、PD与治疗前尚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6个月时,PLI、SBI与治疗前1周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完成拆除矫正器后,PLI、SBI、PD指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并基本在6个月时恢复到治疗前水平,而且PLI指数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所有患者均未检测到附着丧失。结论固定矫治器治疗虽然在治疗期内会造成牙菌斑堆积、牙龈肿胀等不同的牙周不良反应,但不会对牙周组织产生永久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和评价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牙龈炎及控制菌斑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单纯性牙龈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8例用西帕依固龈液含漱,对照组25例用0.9%生理盐水含漱,每天5次,1周后复诊。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的变化,并采集龈下菌斑,进行刚果红染色,镜检计数螺旋体、球菌等菌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牙周各项指数的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均有明显改善(P〈0.01),镜检螺旋体计数减少,球菌、杆菌数量明显增加,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西帕依固龈液作为一种治疗牙龈炎的口腔用药,可明显改善菌斑的组成,促进正常口腔生态环境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周文华 《河北医学》2014,(11):1868-1871
对比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器对牙齿畸形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入选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前来我院就诊进行口腔正畸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直丝弓固定矫治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牙周健康指标包括牙龈指数(GI)、龈沟探诊深度(SPD)、龈沟出血指数(SBI)和菌斑指数( PLI)。结果:两组患者矫治1、3、6个月后GI、SPD、SBI、PLI等牙周指数与矫治前相比均有所增加,其中对照组GI、SBI、PLI较治疗前显著升高(F=2.770、3.590、3.788,P<0.05),且高于试验组外(P<0.05),但试验组各指标组内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PLI在治疗1、3、6个月时分别高于试验组( 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不会损伤患者牙周组织,患者佩戴期间口腔卫生清洁方便可能是对牙周组织健康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4.
定期牙周洁治对固定正畸治疗中牙周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郦芳  江银华 《华夏医学》2008,21(1):48-49
目的:探讨洁治与使用雅皓乳膏对口腔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牙周健康,因错畸形需固定矫治的患者52例(男30例,女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洁治 雅皓乳膏刷牙)。对照组用普通市售牙膏刷牙,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刷牙3min左右。治疗组用雅皓乳膏(主要成分是丁香酚和硼砂)。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检测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和龈沟出血指数SBI。结果:治疗前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洁治 用雅皓乳膏刷牙在固定矫治过程中能有效降低牙龈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成人个性化舌侧矫治对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成人正畸患者8例共48个牙位点,根据错(牙合)畸形程度分为两组,粘结舌侧矫治器附件的单颌牙齿作为实验组,暂时不粘结舌侧矫治器附件的对颌牙齿作为对照组.在矫治前、矫治2个月、矫治6个月、矫治结束后1个月对牙龈指数(GI)、出血指数 (BI)、菌斑指数(PLI)等变化进行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上述8例患者作为舌侧矫治组,另选8例唇侧矫治患者,研究唇、舌侧矫治牙周临床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 个性化舌侧矫治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及矫治之前相比,矫治2个月及6个月后,GI、BI、PLI升高(P<0.05),矫治结束后1个月,PLI升高(P<0.05),GI、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唇、舌侧矫治结束后两组间GI、BI、PL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舌侧矫治会使成人菌斑指数升高,当患者形成正确的牙周健康理念、牙周维护较好时,不会引起牙龈和牙周炎症,其为个性化舌侧矫治普遍运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黄连水煎剂漱口对固定正畸患者牙龈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1~19岁固定正畸患者100名,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常规卫生保健措施和黄连水煎剂漱口)和对照组50例(常规卫生保健措施和生理盐水漱口),在放置固定矫治器前及放置后4、8、12周分别测定上下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处的牙龈指数(GI)和菌斑指数(PL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放置固定矫治器后4周复查,两组患者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均上升,对照组明显,但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8、12周后复查,治疗组与对照组牙龈和菌斑指数均升高且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连水煎剂漱口可有效降低固定正畸患者牙龈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药双黄补联合西帕依固龈液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牙周指数的影响,探讨中药双黄补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n=20)。在对种植体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后,中药组患者采用西帕依固龈液冲洗种植周袋,同时以精细探针顺种植周袋壁缓慢插入至袋底,留置中药双黄补,缓慢后退探针使药物溢出至牙龈边缘;对照组患者采用3%双氧水、0.9%氯化钠注射液交替冲洗牙周袋,观察2组患者种植体治疗前后改良菌斑指数(mPLI)、牙周袋深度(PPD)和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采用Whatman1号滤纸条吸取治疗前后种植体周龈沟液(PISF),检测2组患者PISF质量;采用ELISA法检测PISF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年龄构成、性别比例、受试牙位牙周指数、PISF质量和PISF中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治疗措施干预后,2组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牙周指数(PPD、mSBI和mPLI)、PISF质量以及PISF中IL-1β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患者mSBI、mPLI、PISF质量和PISF中IL-1β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中药组患者PPD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中药双黄补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牙周指数,降低患者PISF中IL-1β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线上健康指导对使用固定矫治器但长期未复诊的口腔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以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疫情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口腔科使用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的13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99例为长期未复诊患者,34例为定期复诊患者,均选取6颗Ramfjord指数牙,通过检测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和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来评估牙周健康状况。对长期未复诊患者利用微信平台进行线上健康教育及督导。结果 复诊组31牙位的PLI小于未复诊组(1.41±0.70 vs 1.79±0.90, P=0.029),44牙位的近中PD大于未复诊组[(2.51±0.67)mm vs (2.25±0.4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两组患者其余各牙位的长期SBI、PLI、近中PD、远中PD及平均P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未复诊组和定期复诊组患者各牙位近中、远中及平均PD均<3 mm,提示正确的线上健康指导能够避免增加未复诊患者罹患牙周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康中医口腔膏在固定正畸治疗早期对牙龈炎的防治效果。方法将200名固定正畸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125例(使用康中医口腔膏刷牙)和对照组75例(常规口腔卫生保健措施),对比观察正畸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发生牙龈指数、菌斑指数改变的病例数。结果实验组1个月、2个月、3个月后,牙龈指数、菌斑指数改变病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康中医口腔膏对正畸早期牙龈炎症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