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骨瓣开颅术治疗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3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取骨瓣开颅术治疗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方法。方法 选血肿侧横窦上下旁中线直切口。与横窦上下各钻两孔,铣刀锯开骨瓣,骨窗上边及两侧悬吊硬膜,血肿清除后。横窦出血者用明胶或肌片覆盖压迫止血。骨瓣复纳用钛钉固定或缝合骨膜固定。结果 35例全部手术治愈。结论 骨瓣开颅术可作为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是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一种特殊类型,占硬膜外血肿的5%左右,84%伴有枕骨折;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不易发现,一旦进展,变化快、预后差,自CT问世以来,其检出率得以明显提高,从而得以早期诊治,我科2005年2月-2008年7月收治30例骑跨横窦之硬膜外血肿,采用骨瓣开颅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孙涛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9):871-872
目的:儿童骑跨静脉窦硬膜外血肿采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复位术。方法:三种骨瓣开颅复位术,有正中切口骨瓣复位术,单侧切口骨瓣复位术,单侧跨中线切口骨瓣复位术。结果:疗效满意,骨瓣复位良好,无局部膨隆及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结论:儿童骑跨静脉窦硬膜外血肿采用骨瓣开颅复位术,符合解剖复位原则,术后并发症少,避免了因颅骨缺损所造成的儿童心理发育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孙涛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0):871-872
目的 儿童骑跨静脉窦硬膜外血肿采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复位术.方法 三种骨瓣开颅复位术,有正中切口骨瓣复位术,单侧切口骨瓣复位术,单侧跨中线切口骨瓣复位术.结果疗效满意,骨瓣复位良好,无局部膨隆及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结论儿童骑跨静脉窦硬膜外血肿采用骨瓣开颅复位术,符合解剖复位原则,术后并发症少,避免了因颅骨缺损所造成的儿童心理发育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治疗、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对16例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患者采用骑跨横窦骨瓣成形术治疗。结果恢复良好14例,中度残疾1例,死亡1例。结论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一旦确认有手术指征,应尽早手术。骨瓣成形术清除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相对安全且能较好地避免横窦受压,而且符合解剖复位原则,是治疗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外伤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诊断、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43例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结果 41例恢复良好,2例合并脑疝者术后中残.结论 外伤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预后较好,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18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见有骨折线跨越横窦12例,骨折线处渗血10例,均无横窦损伤及出血,结果:治愈16例,均于术后3、7、14天行CT检查未见血肿复发,而术前脑疝形成2例术后5天死亡,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防止脑疝形成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骑跨横窦型硬膜外血肿幕上幕下开颅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我科自1997年4月至2007年4月应用幕上幕下开颅手术治疗骑跨横窦型硬膜外血肿36例病人,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6例,痊愈36例,其中2例于术后4 d出现横窦血栓形成,尿激酶溶栓治疗5 d后症状消失。结论 幕上幕下开颅手术治疗骑跨横窦型硬膜外血肿方法可靠,优点明显。  相似文献   

10.
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分析34例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资料、手术特点,针对血肿大小分别采用不同的枕部切口,骨窗及骨瓣开颅,术中全部显露血肿及受压横窦,直视下止血及处理横窦损伤。结果: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手术,横窦减压效果良好,无再出血。结论: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依据CT扫描。手术特点为术中不留骨桥,全部显露横窦能更好地止血且避免横窦二次受压,防止致命性脑疝,且更符合手术及解剖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颅窝跨横窦的硬膜外血肿临床特点、手术治疗策略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10年8月收治的22例后颅窝跨横窦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后颅窝跨横窦硬膜外血肿患者都经手术治疗,术后第3~6d头部CT扫描显示血肿无复发、血肿清除良好,骨瓣无移位。出院时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15例,中残4例,重残2例,死亡1例。结论后颅窝跨横窦型硬膜外血肿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手术治疗应充分估计出血范围,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骨窗、骨瓣或两者相结合的手术方式。手术时机、术前状态、原发伤的轻重和术中处理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邓继成  武福南 《海南医学》2012,23(11):54-56
目的介绍幕上幕下联合开瓣的方法,总结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使用该方法治疗的14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的疗效,术中未出现横窦破裂出血,术后患者未出现再出血。结论幕上幕下联合骨瓣开颅可以很好的清除血肿,不会遗留颅骨缺损,治疗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Poppen切口入路治疗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Poppen切口入路,铣刀作骨瓣开颅,暴露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矢状窦及横窦,清除血肿,修补受损的横窦,颅骨连接片固定颅骨。结果9例手术患者均顺利治愈,无术后再出血,无神经功能障碍及颅骨缺损。结论采用Poppen切口入路,能良好暴露并清除跨横窦硬膜外血肿,安全修复颅骨。  相似文献   

14.
颅脑手术后非手术区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后非手术区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非手术区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发生的特点.结果5例为术野临近部位血肿,5例为远隔部位血肿.10例均行手术清除血肿,1例死亡.结论颅脑术后非手术区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发生的可能原因是打开骨瓣时,脑组织连带硬脑膜向骨窗口膨出,造成硬脑膜和颅骨剥离出血.术前、术中降低颅压可预防.术中遇到无法解释的急性脑膨出或术后苏醒迟缓、昏迷、脑疝应急行CT检查,清除血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引流术对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58例创伤性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12分,均在CT定位下以YL-1微创引流针穿刺血肿腔,并以尿激酶50 000~60 000 IU冲洗引流。术后1 h、3 d及7 d行CT动态扫描,计算血肿量;术后3个月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 CT显示术后1 h血肿量平均为(20±5)mL,术后3 d为(15±2)mL,均较术前的(45±15)mL显著减少(均P<0.05)。术后3~5 d血肿均完全清除。术后5 d平均GCS为(12±1)分,较术前的(8±4)分显著提高(P<0.05)。术后3个月GOS 5分(恢复良好)者45例(占78%),4分(中度残疾)者9例(占16%)。结论微创血肿引流术对GCS≥8分的创伤性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疗效确切,创伤小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幕上下联合入路治疗骑跨横窦幕上下平均型枕部硬膜外血肿的方法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分析淮北市人民医院幕上下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骑跨横窦幕上下平均型枕部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17例患者伤后3 h内均行头颅CT及颅骨三维重建,急诊清除血肿,保留骨桥并悬吊硬膜。随访3个月,GOS评价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7例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基本平稳,随访3个月,GOS评分均为5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骑跨横窦幕上下平均型枕部硬膜外血肿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早期确诊,准确把握手术指征,及时手术,术中保留骨桥、妥善处理横窦是成功抢救骑跨横窦幕上下平均型枕部硬膜外血肿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1):53-57
目的 比较分析微创穿刺术与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小儿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有效性及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9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微创组(n=32)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开颅组(n=32)采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术后面部表情疼痛评分及预后良好率。结果 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开颅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颅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肿完全吸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儿术后24 h、48 h面部表情疼痛评分均显著少于开颅组(P0.05),且术后随访3个月,微创组患儿预后良好率较开颅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微创穿刺术与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小儿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疗效相当,但微创穿刺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预后恢复佳等优点,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王学思  朱旗海  姚进  邓如明 《安徽医学》2014,(11):1509-1511
目的探讨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影像学特点及手术处理方法。结果 8例均行成形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加包膜切除术,其中直接开颅手术2例,其余6例均是在钻孔探查发现为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后改为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均痊愈出院,随访1~12个月,均无复发。结论所有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均应行开颅手术治疗,术中采取的处理策略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术中并发硬膜外血肿的形成原因及治疗要点。方法对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术中并发硬膜外血肿的30例患者行硬膜外血肿手术治疗。结果 30例患者术后死亡4例,余26例患者随访6个月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及轻度残疾者12例,重残及植物状态生存14例。结论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术中并发硬膜外血肿患者颅脑损伤重,术前、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行CT检查是及早发现并处理此病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迟发性颅内血肿(DTIH)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21例颅脑外伤开颅手术后并发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资料,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部位、发生时间等,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血肿发生部位为邻近型3例、远隔型8例、对侧型10例;发生在幕上19例,幕下2例;硬膜外血肿10例,脑内血肿8例,硬膜下血肿1例,硬膜下伴脑内血肿2例;治疗后恢复良好10例,轻度伤残3例,中度伤残2例,重度伤残1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结论:迟发性脑内血肿多发于患者伤后72 h内,血肿形成机制不尽相同,脑血管麻痹、低氧血症等是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形成的病理基础,及时行CT检查,早期发现及处理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