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胰转流术(BPD)对GK大鼠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6只GK大鼠随机分为2组,BPD组10只,假手术(sham-BPD)组6只。检测术前1周及术后1、4、10、26周2组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抑胃肽(GIP)浓度;术后10周检测2组大鼠糖耐量及胰岛素敏感性。结果术前2组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GLP-1和GI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sham—BPD组相比,BPD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胰岛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耐量明显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增强;BPD组较术前及sham-BPD组血清GLP-1水平显著上升(较术前,术后1周P=0.0337,术后4周P=0.0002,术后10周P〈0.0001,术后26周P〈0.0001,较sham—BPD组,术后1周P=0.0354,术后4周P=0.0032,术后10周P=0.0001,术后26周P〈0.0001)、GIP水平显著下降(较术前,术后1周P=0.0189,术后4周P=0.0007,术后10周P=0.0003,术后26周P〈0.0001;较sham-BPD组,术后1周P=0.0089,术后4周P=0.0002,术后10周t9=0.0006,术后26周P〈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D手术对GK大鼠具有降低血糖、改善糖耐量及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GLP.1和GIP可能是BPD降低GK大鼠血糖、改善糖尿病相关代谢综合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胃转流术(GBP)对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008年6月至2010年4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合并非肥胖型T2DM的胃部病变行GBP47例,其中全胃切除Roux-OIl-Y式20例、胃大部切除Roux-e13-Y式13例和毕Ⅱ式14例。测量术前(0周),术后1周、2周和1、3、6个月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及胰高血糖素样肽一1(GLP一1)水平,检测术前、术后3、6个月糖化血红蛋白(HbAlc),术后糖尿病转归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3组术后1周至6个月空腹血糖均显著降低(P〈0.01),GLP一1水平术后升高(P〈0.01或P〈0.05);术后3至6个月HbAlC显著降低(P〈0.01或P〈0.05),其中胃大部切除及全胃切除Roux—en—Y式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显著〉毕Ⅱ式组(P〈0.05)。术后6个月,毕Ⅱ式和胃大部切除及全胃切除Roux.en—Y式组糖尿病手术总有效率分别为78.5%(11/14)、100%(13/13)和100%(20/20),其中Roux—en.Y式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毕Ⅱ式组(P〈0.05)。3组术后1月至6个月体质量指数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胃肠道重建术均有降糖效果,其中Roux-en-Y式GBP对T2DM的疗效优于毕Ⅱ式,且并不依赖于体质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较为成熟的治疗方式仍为口服降糖药物及注射胰岛素,但这并不能阻止其并发症的发生,大量研究证明胃转流手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治疗作用,手术治疗糖尿病已逐步进入临床,但其治疗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对胃转流手术的手术方式、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以及可能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代谢性疾病,全球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Roux-en-Y胃转流术和胆胰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确切,但机制不清。大量的研究表明,热量吸收减少和体质量减轻并非是2型糖尿病在接受Roux-en-Y胃转流术和胆胰转流术术后血糖缓解的直接原因,而更可能与肠道激素、脂肪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等的作用有关,现就近年来相关机制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病理性肥胖症的胃特流手术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综述,探讨胃转流手术是否也可用于治疗不伴病理性肥胖症的2型糖尿病病人。资料 全球有超过1.5亿人患2型糖尿病,虽然通过药物或胰岛素对高血糖的严格控制使得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大为减少。但是目前的任何糖尿病药物都无法达到根治,用于治疗病理性肥胖症的胃转流手术不仅能显著而持久的体重下降,而且使大部分2型糖尿病得以治愈。方法复习文献,回顾分析治疗病理性肥胖症的胃转流手术对继发性糖代谢和内分泌变化的影响。结果 胃转流手术后数天内80~100%严重病理性肥胖症,病人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达到正常水平,肠胃道激素分泌形式发生显著变化。结论 胃转流手术对控制2型糖尿病有原发的、独立的影响,而不是继发于对病理性肥胖症的治疗,胃转流手术的确可能改变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Roux-en-Y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分析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外二科开展Roux-en-Y胃转流术治疗糖尿病的9例资料,通过患者手术前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糖化血红蛋白(HbAlc) 的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9例患者术后1个月血糖均有明显下降,葡萄糖耐量明显增强(P<0.01),9例术后随访6个月,血糖在正常范围,无需药物控制;所有患者空腹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手术前相比明显降低(P<0.01);1例手术后并发胃排空障碍,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 Roux-en-Y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手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胃转流术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 对58例血脂异常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行胃转流术治疗,观察术前、术后24周的血脂及体重指数(BMI)变化.结果 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前TG、TC、LDL-C、HDL-C和BMI分别为(1.83±0.55)mmol/L、(5.34±0.76)mmol/L、(3.16±0.47)mmol/L、(1.23±0.78)mmol/L、(29.82±3.11)kg/m2,治疗后分别为(1.31±0.22)mmol/L、(4.16±0.58)mmol/L、(2.20±0.21)mmol/L、(1.70±0.69)mmol/L、(25.54±2.21)kg/m2,治疗后TG、TC、LDL-C和BMI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HDL-C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 胃转流术能减轻肥胖2糖尿病患者体重,改善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Roux-en-Y胃转流术及胆胰分流术治疗大鼠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48只雄性Goto-Kakizaki(GK)大鼠随机分为Roux-en-Y胃转流术(Roux-en-Y gastric bypass,RYGBP)、胆胰分流术(billiopancreatic diver-sion,BPD)和假手术组,每组16只。检测术前及术后1、3、6、9、12、24周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检测术前及术后6、12、24周糖化血红蛋白,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观察术后各组死亡率和并发症。结果术后1~24周Roux-en-Y胃转流术、胆胰分流术组空腹血糖显著降低(P<0.05,P<0.01),术后12、24周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降低(P<0.01);假手术组上述指标均未见显著变化。各组空腹胰岛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Roux-en-Y胃转流术组和胆胰分流术组术后1~24周HOMA-IR指数显著降低(P<0.05);同时间点两组间比较,术后1~24周胆胰分流术组HOMA-IR指数显著低于Roux-en-Y胃转流术组(P<0.05)。Roux-en-Y胃转流术组死亡率为6%,胆胰分流术组死亡率达50%,胆胰分流术组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均高于Roux-en-Y胃转流术组(P<0.05)。结论 Roux-en-Y和胆胰分流术治疗大鼠非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相近,但胆胰分流术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高于Roux-en-Y胃转流术。 相似文献
9.
10.
患者,男,44岁,干部。诊断为2型糖尿病5年,有饮酒史(250~500nl/d)20年。2009年6月在全麻下行"胃转流术",术后第5天出现恶心、呕吐,经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之后进食一直较差,8月13日恶心、呕吐症状加重,并伴呃逆,给予对症治疗,效果不佳,之后患者意识状态逐渐变差,先表现为淡漠,之后进展为昏睡、浅昏迷,8月21日行头颅MR检查显示:双侧丘脑内侧、第三、四脑室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对称长T1长T2信号,Flair及DWI呈高信号(见图1)。8月24日及9月1日查2次脑脊液结果均完全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pelin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初诊肥胖T2DM患者(T2DM组,n=61),随机接受二甲双胍(Met组,n=31)和罗格列酮(Rog组,n=30)治疗,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n=30)。检测治疗前后血清Apelin、TNF-α、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以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肥胖T2DM患者Apelin、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P均<0.05),且与BMI、FIN、FBG、HOMA IR均呈正相关(P均<0.05);治疗后Apelin、TNF α、FBG、HbA1c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5), 其中Rog组Apelin、TNF-α水平较Met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Met组BMI显著下降(P<0.05),Rog组无显著变化(P>0.05);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后Apelin与TNF α均密切相关(P均<0.05)。结论 肥胖T2DM患者血清高水平Apelin、TNF-α可能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对超重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口服药物血糖控制不佳且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系统随机化法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在原方案上加用基础胰岛素,治疗组加用利拉鲁肽,治疗组根据BMI进一步分为超重亚组(BMI<28 kg/m2)24例,和肥胖亚组(BMI≥28 kg/m2)21例,连续治疗12周.比较治疗后各项指标(BMI、收缩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BMI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增加(P<0.05);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在两组中均较前下降(P<0.05),治疗组SBP、TG、TCH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FBG、2 h PG、HbA1C下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肥胖亚组BMI下降程度优于超重亚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低血糖.结论 利拉鲁肽在降糖的同时也可以降低患者体质量并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随着BMI增加,利拉鲁肽降低体质量及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血清瘦素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与健康单纯性肥胖对照者之间的比较 ,分析血清瘦素与多种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样本人群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体检并测定血糖、血脂、胰岛素和血清瘦素等生化指标 ,以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为 (12.06±6.43)ng/ml,健康单纯性肥胖对照者为(12.94±6.69)ng/ml。无论有无糖尿病女性瘦素水平约是男性的3倍。结论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与其对照者间的血清瘦素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可能与患者坚持治疗病情控制良好有关。血清瘦素受到性别、体脂、血脂和饮食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能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联合应用治疗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选取71例新诊断肥胖他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给予二甲双胍500mg、2次/d,吡格列酮30mg、1次/d联合治疗;对照组包括二甲双胍组(M组)和吡格列酮组(P组),M组24例给予二甲双胍500mg、2次/d治疗;P组22例给予吡格列酮30mg、1次/d治疗患者。所有治疗疗程12周,观察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及餐后2h胰岛素(P2h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治疗后FPG、2hPG、HbA1c、FINS、P2hINS均明显下降。M组和P组疗效相似;治疗组在减低患者胰岛素水平、改善糖代谢紊乱方面均优于M组和P组。结论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治疗,可作为经过单一使用二甲双胍或吡格列酮治疗血糖控制仍然不良的肥胖T2DM患者选用的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重干预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代谢指标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体重干预组(n=30)及对照组(n=30)。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体重干预组的干预措施还包括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6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变化。结果:体重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加强体重干预,特别是运动干预,干预目标不应仅局限于体重的减轻,更应重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内脏脂肪蓄积的因素,为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内脏脂肪蓄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2019年09月~2020年10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530例。根据内脏脂肪检测结果,将纳入者分为内脏脂肪正常组及内脏脂肪蓄积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内脏脂肪蓄积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BMI、皮下脂肪面积、FPG、INS、FCP、2hCP、ALT、AST、GGT、BUN、Cre、UA、TG、HDL-C、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HbA1C、HOM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BMI、皮下脂肪、BUN、TG、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与2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蓄积显著相关(P<0.05)。 结论 性别、年龄、BMI、皮下脂肪、BUN、TG、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与2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蓄积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王尤洪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2009,(8):811-814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高脂血症的疗效和成本,找出一种费用较低、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案。方法将收治的168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为A(氟伐他汀)、B(洛伐他汀)、c(普伐他汀)、D(辛伐他汀)4组,比较各组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c、D组疗效分别为85.71%、88.10%、83.33%、90.48%(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66.58、95.77、163.16、84.90。结论辛伐他汀具有最低的单位效果成本,值得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的时间、临床症状及相关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糖尿病护理过程中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40例资料.按住院期间有无发生低血糖分为两组,A组为发生低血糖,B组为未发生低血糖.观察低血糖发生时间、临床症状,比较两组年龄、住院时间、病程及体重指数(BMI).结果 ①2型糖尿病患者共640例,其中发生低血糖的患者190例,男97例,女93例.②发生低血糖最多的时间为午餐前、早餐前和凌晨.③低血糖的主要症状为心慌、手抖、出汗.④A组BMI小于B组,住院时间以及糖尿病病程均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病程较长、肾功能不全、老年、BMI过低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护理人员应积极管理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有效地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抗炎症和保护β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对46例初诊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两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由HOMA模型计算的HOMA-β、HOMA-IR等。结果两周的强化治疗显示出确切的降糖效果,出现了明显增加的胰岛素、C肽分泌值,HOMA-β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HOMA-IR、胰岛素注射量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且以上现象在年龄小于35岁患者中更显著。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具有显著改善炎症状态和恢复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