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活体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侧第二根管(MB2)的发生率和根管影像,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一定的影像学依据。方法按年龄段分组,各随机选择70张,共420张锥形束CT扫描图像,截取上颌第一磨牙根管口横断面影像,针对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侧根管数目、近中颊侧第二根管根管口的位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锥形束CT能在根管口横断面上清晰显示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侧第二根管的存在和分布。结论锥形束CT可以真实反映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侧第二根管的解剖形态,图像清晰,给临床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有利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扫描法在发现离体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常规开髓肉眼观察、根管显微镜下探查及CBC T扫描寻找上颌第一磨牙M B2,并记录上颌第一磨牙M B2发现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常规开髓肉眼观察及根管显微镜条件下探查上颌第一磨牙M B2的发现率分别为511.1%、666.7%,CBC T 扫描上颌第一磨牙M B2的发现率为844.4%,高于常规肉眼观察及根管显微镜检查,肉眼下常规开髓、应用根管显微镜及CBC T 扫描时上颌第一磨牙 M B2的发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BCT扫描上颌第一磨牙MB2的发现率最高,与常规肉眼观察及根管显微镜的发现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CBC T 技术可以准确定位上颌第一磨牙M B2的位置,可以真实反映上颌第一磨牙M B2的解剖形态,图像清晰,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纪悦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9):399-400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发现及扩通。方法在25例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上颌第一磨牙上寻找MB2,若无法找到,使用超声根管异物清除工作尖10P清理髓底及慢速圆钻去除预计位置部分牙本质,再次寻找。找到后通畅根管,若无法扩通,使用慢速圆钻在MB2根管口处向根方去除少量牙本质,结合使用EDTA再次通畅根管。结果25颗治疗齿中有13颗找到MB(252%),其中2颗是在超声根管锉清理髓室底后发现的,4颗在进一步去除MB2根管口位置的牙本质后发现。8颗治疗齿的MB2通畅(32%),其中3颗自然扩通,5颗在去除MB2根管口处部分牙本质并使用EDTA后通畅。结论临床上上颌第一磨牙MB2发现率为52%,扩通率为32%。掌握MB2的解剖位置,使用超声方法以及EDTA可提高MB2的发现率和扩通率。  相似文献   

4.
纪悦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5):399-400
目的 探讨在临床上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发现及扩通。方法 在25例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上颌第一磨牙上寻找MB2,若无法找到,使用超声根管异物清除工作尖10P清理髓底及慢速圆钻去除预计位置部分牙本质,再次寻找。找到后通畅根管,若无法扩通,使用慢速圆钻在MB2根管口处向根方去除少量牙本质。结合使用EDTA再次通畅根管。结果 25颗治疗齿中有13颗找到MB2(52%),其中2颗是在超声根管锉清理髓室底后发现的,4颗在进一步去除MB2根管口位置的牙本质后发现。8颗治疗齿的MB2通畅(32%),其中3颗自然扩通,5颗在去除MB2根管口处部分矛本质并使用EDTA后通畅。结论 临床上上颌第一磨牙MB2发现率为52%。扩通率为32%。掌握MB2的解剖位置,使用超声方法以及EDTA可提高MB2的发现率和扩通率。  相似文献   

5.
纪悦 《辽宁医学杂志》2006,20(3):201-201
临床上,经常发现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后根尖病变仍然存在或出现新的根尖阴影,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存在是导致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本文在此探讨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治疗。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5例来源于我院于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接受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检查,结合牙科显微镜(DOM)在上颌第二恒磨牙根管治疗中,近颊第二根管(MB2)的发现率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需行根管治疗上颌第二恒磨牙56颗,对术前X线片怀疑有MB2,但未探查到患牙行CBCT检查,在DOM下寻找MB2并疏通根管。确定根管长度后,Mtwo机用镍钛系统预备根管,连续波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完成根管充填。根据术前、术中、术后X线片评价根管疗效。结果:上颌第二恒磨牙56颗患牙中,35颗近颊根为1个根管,21颗近颊根为2个根管。肉眼下MB2发现6颗(10.71%)。15颗通过CBCT结合DOM操作可疏通至根尖区,MB2发现上升为21颗(3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复查疗效均无不适症状,X线片显示根尖区正常或根尖区病变消失。结论:CBCT检查结合显微根管技术能显著提高MB2根管的临床诊治率,提高上颌第二恒磨牙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颌第一恒磨牙萌出较早,担负着主要咀嚼功能与颌关系建立的重要作用,其患龋率高,行牙髓治疗的机会较多,但其根管治疗的成功率较低,根管治疗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近颊第二根管(second mesiobuccal canal,MB2)不能找到、预备或充填。本文通过对上颌第一恒磨牙的临床诊治探讨MB,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建培 《中外医疗》2008,27(36):62-62
目的 探讨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second mesiobuccalcanal简称MB2)的临床发现率.方法 在数年来进行根管治疗的135例135颗上颌第一恒磨牙中进行分析.结果 存在MB2的患牙为30颗(22.22%).结论 上颌第一恒磨牙的MB2的临床发现率较高,在临床工作中应对MB2有足够的重视,以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和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离体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探查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因治疗牙周病而拔除的上颌第一磨牙共50颗,分别采用直接探查法、显微CT扫描法及牙根硬组织切片法进行探查,比较不同方法探查上颌第一磨牙MB2的发现率。结果显微CT扫描法和牙根硬组织切片法MB2发现率为78.0%和74.0%,高于直接探查法的52.0%(P0.05)。结论显微CT扫描法定位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根管显微镜(DOM)在检测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98颗上颌第一磨牙离体牙为实验对象,分别使用DOM及锥体束CT探查MB2。比较两种方法对MB2的检测情况;并将锥体束CT诊断结果作为参照,评价DOM对MB2的检测效能。结果 DOM和锥形束CT分别在66颗、68颗离体牙中检出MB2,检出率分别为67.3%、6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检出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670,P<0.05)。DOM检测MB2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9%、75.0%。结论 DOM有助于发现并定位上颌第一磨牙MB2。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扫描并研究下颌第一磨牙近中第三根管发现率及其根管弯曲度。方法对我院口腔科就诊 的1600名患者的下颌第一磨牙进行CBCT扫描,将发现近中第三根管的患者分为5组(A组:18~29岁;B组:30~39岁;C组:40~ 49岁;D组:50~59岁;E组:60~80岁)。对纳入的所有图像均采用Planmeca Romexis CBCT机的图像重建系统进行三维重建并 测量,并采用改良的Schneider 法对根管弯曲度、弯曲部位进行测量,进一步研究根管形态并对其根管系统进行分析。结果 1600 个患者的2856 颗下颌第一恒磨牙,有168 例存在近中第三根管(5.88%),发现率分别为:A组37.50%、B组17.80%、C组 14.88%、D组19.64%、E组10.12%;A组近远中向根管弯曲度中度大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根管近远中向 根管弯曲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近远中向根管弯曲度>C、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根管颊舌向 弯曲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远中向和颊舌向弯曲部位在根中1/3处的发现率显著高于根冠1/3处与根尖1/3 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下颌第一磨牙近中第三根管发现率会随年龄增大而降低,根管弯曲度会随年龄增长而 增加,特别是在30岁之后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下颌第一磨牙近中第三根管系统复杂且多变,大多数都会出现近远中向及 颊舌向明显的弯曲且弯曲多发生在根中1/3处;CBCT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减少临床实际操作的失败率。  相似文献   

12.
朱小军 《新疆医学》2015,(3):355-356
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对根管系统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恰当的充填。临床上,上颌第二恒磨牙根管治疗后有少许病例仍会生慢性根尖周炎,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未找到MB2。本文主要探讨MB2的临床发现率以及寻找MB2临床治疗体会。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牙体牙髓科2008年2月~2012年6月的135例门诊患者,诊断为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男性70例,女性65例,年龄16~62岁。其有8例以前因  相似文献   

13.
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虽多为单根,但根管解剖复杂,其双根管发生率高[1-2],但三根管较少见。现报告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三根管并进行根管治疗的1例病例。1病例资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分析上颌恒磨牙牙根和根管的解剖形态.方法:对2012年5~9月因牙体牙周疾病行CBCT检查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健康、未经过治疗、发育良好的630颗上颌第一磨牙、519颗上颌第二磨牙被纳入本研究,分析每颗磨牙的牙根数目、根管数目及根管形态,采用Venucci分类法对根管构型进行分类描述.将Vertucci Ⅰ型计为常规形态,其他类型计为变异形态,计算变异率.结果:上颌第一磨牙中,2.38%有2个独立牙根,97.14%有3个牙根,0.48%有4个牙根.上颌第二磨牙中,10.41%为单根牙,15.22%有2个牙根,73.60%有3个牙根,0.77%有4个牙根.存在3个牙根的612颗上颌第一磨牙中,近中颊根变异率为30.88%;存在3个牙根的382颗上颌第二磨牙中,近中颊根变异率为13.87%.结论:CBCT精确地显示了关于牙根及根管数目与形态的三维图像,这为疑难根管治疗提供了直观而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2):72-74
目的探讨使用根管显微镜对上颌第一磨牙遗漏近颊第二根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实行根管再治疗的上颌第一磨牙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X线片的特点,牙冠和髓底的形态特点判定是否有上颌第一磨牙近颊第二根管(MB2)的存在。使用斜方形开髓入口,探查工具为小号K锉,必要时可以借助根管手术显微镜定位MB2根管。镍钛机使用根管锉冠向下法预备根管,1%NaClO对根管系统进行冲洗,冷牙胶侧方加压和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根管。记录近颊根的根管分型、MB2根管畅通情况及VAS评分情况。结果再治疗内共出现MB2根管52例,疏通43例(82.7%)。近颊根双根管比较常见的是2-1型和2-2型。治疗中无任何器械折断和管壁侧穿的情况。治疗后患者VAS评分[(2.6±0.8)分]较治疗前患者VAS评分[(4.6±1.5)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73,P0.05)。结论上颌第一磨牙MB2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并且有着弯曲、隐蔽和狭窄等情况,增加了治疗难度,临床医生有意识的寻找并结合显微镜下的可视化操作可以提升MB2根管的发展及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离体上颌磨牙标本采用冠颈横切髓底根管口直接裸露法,研究离体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出现,与近中颊根管口(MB)、腭侧根管口(P)的相对位置关系,为上颌磨牙根管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08-2011年在银川市三甲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患者,因各种原因拔除的牙根发育完全、牙冠完整、离体上颌第一、二磨牙500颗,冠颈横切髓底根管口直接裸露法探查近中颊根第二根管数。同时用金属冠测量尺测定MB2根管口与MB、P根管口的关系。结果 MB-P距离为(4.37±0.53)mm,MB与MB2距离为(1.37±0.45)mm,MB2根管口与MB-P连线的垂直距离为(0.58±0.20)mm,MB-P连线与MBMB2连线的夹角为(24.11±10.55)°。肉眼下有280颗牙找到MB2根管口,占总牙数的56%,其中有43颗牙近中颊第二根管钙化不通。12颗牙近颊第二根管口位于距离MB-P连线的近中处。结论上颌磨牙近颊第二根管的出现率较高,近中颊第二根管口形态显线形、半圆形居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主根管(MB)形态,探讨采用冷侧压充填法(CLC)与连续波热牙胶充填法(CW)进行根管充填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吉林省长春地区80颗离体上颌第一磨牙,在MB根管中插入8~10#C锉,拍摄颊舌向数字式牙片测量根管弯曲度;Mtwo镍钛机用器械扩大成形MB后使用CT断层扫描根管测算扁平度。根据弯曲度与扁平度将根管分为强弯曲?强扁平型(QWQB)(n=16)、强弯曲?弱扁平型(QWRB)(n=26)、弱弯曲?强扁平型(RWQB)(n=14)和弱弯曲?弱扁平型(RWRB)(n=24),4种类型的根管随机平均分为CLC组和CW组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根管充填,CT断层扫描测算牙胶充填面积百分数(PGFA)。结果:在CLC组,PGFA大小排序为QWQB0.05);CLC组QWQB、QWRB及RWQB型根管的PGFA均小于CW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C组与CW组RWRB型根管PGFA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C组与CW组总体比较,CLC组的PGFA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时,CW效果优于CLC。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牙科手术显微镜用于检出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58颗离体上颌第一恒磨牙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牙科手术显微镜(DOM)和牙CT对其近中颊根第二根管进行检出,并以牙CT的检出结果为金标准,对牙科手术显微镜的检出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牙科手术显微镜检出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87.5%,kappa值为0.68.结论 牙科手术显微镜对MB2的检出率准确度较高,其在临床的应用有助于寻找和发现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从而有效提高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提高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第二根管(MB2)发现率的临床方法。【方法】分组比较使用自带光源口镜和常规口镜在寻找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第二根管方面的差异。【结果】自带光源口镜组(A组)MB2发现率为56.25%,常规口镜组(B组)MB2发现率24.00%,两组比较P<0.01。【结论】使用自带光源口镜在寻找上颌第一恒磨牙MB2时明显优于常规口镜,是一种物美价廉、适合临床大力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CBCT评估下颌恒磨牙根管系统解剖形态特征。方法:收集临床影像资料库中的下颌恒磨牙CBCT影像资料863例,记录牙位、牙根和根管数目,采用Vertucci分类法对根管构型进行分类描述。结果:①在558例下颌第一恒磨牙中,独立远舌根和四根管发生率分别为25.8%、51.4%,其中有48.1%第4个根管来自独立远舌根管。在双根牙中,93.9%近中根管是Ⅳ型,62.9%的远中根管是Ⅰ型。在三根牙中,94.4%的近中根管是Ⅳ型,98.6%的远颊根管和100%远舌根管是Ⅰ型。②在305例下颌第二恒磨牙中,融合根和C型根管的发生率分别为47.2%、41.6%。在双根牙中,66.0%近中根管是Ⅳ型,92.3%的远中根管是Ⅰ型。结论:CBCT可评价下颌恒磨牙根管系统解剖形态特征。下颌第一恒磨牙通常有4个根管,独立远舌根管的发生率较高,下颌第二恒磨牙融合根和C型根管的发生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