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应用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以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各52例,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1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活量(2.74±1.02)L,视觉疼痛模拟评分(1.05±0.78)分;对照组治疗后肺活量(2.21±0.53)L,视觉疼痛模拟评分(2.89±1.87)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患者中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脏功能,减轻疼痛评分,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李兰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7):2395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方法,分析其改进方向。方法选择62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采用改进护理方法;对照组31例,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记录两组患者置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达到完全缓解时,治疗组平均抽液时间为(7.8±1.6)d;对照组平均抽液时间为(9.2±1.9)d,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可改善胸腔闭式引流用于胸腔积液的疗效,缩短置管时间,提升整体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1年12月开胸手术患者15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全部行胸腔闭式引流手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引流情况等。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平均引流量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引流时间的比较则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胸术置管引流治疗过程中,通过护理干预的措施能够有效地确保置管引流的可行性,能够在较为有效的情况下,缩短开胸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有利于降低病患的费用支出,更有利于减少病患的病痛,实现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患者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全面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均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日引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积液实施胸腔闭式引流予以改进护理干预,不仅可缩短引流时间,减少日均引流量,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7.
《吉林医学》2016,(5)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的感染、发热、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日均引流量为(542.65±211.57)ml,对照组为(953.68±470.58)ml,研究组的日均引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临床应用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9.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以重力引流为原理,是开胸术后重建、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其目的是为更好地改善胸腔负压,使气、血、液从胸膜腔内排出,并预防其反流,促进肺复张,胸膜腔闭合;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对脓胸病人应尽快引流,排除脓液,恢复肺功能.现将我科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应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护理策略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72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引流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比较,观察组平均引流量、引流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腔积液患者应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中配合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引流量,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与反复胸腔穿刺术治疗大量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大量结核性胸腔积液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组)50例,对照组(反复胸腔穿刺术治疗组)50例。比较两纽间胸水吸收所需时间、胸膜肥厚发生例数以及应用激素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纽较对照纽胸水吸收所需时间短,胸膜肥厚发生例数少,应用激素时间短。两纽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大量结核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可减轻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2月至2012年3月我院结核科收治的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病例共10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实验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而对照组则只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消失的时间、胸液中蛋白量及白细胞浓度、住院时间、胸膜厚度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88.5%)明显较对照组总有效率(67.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蛋白量及白细胞浓度较治疗前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蛋白量及白细胞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于(6.2±1.2)d胸水消失,住院时间为(10.5±5.5)d,较对照组明显短,3个月后复查胸膜厚度为(1.5±0.5)mm,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患者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可加快胸腔积液吸收,减轻胸膜粘连,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洛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洛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患者全部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给予洛铂胸腔灌注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胸腔闭式引流的特点给予心理、生理上的全面系统化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53.3%,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洛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中可起到重要作用,能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患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引流效果。方法将206例不同病因引起的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A组),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前期128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对照组(B组),采用传统胸腔穿刺术,对比观察住院效果,包括穿刺次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A组所有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2例出现气胸,经引流管抽气后治愈,8例出现导管阻塞,用导丝通管或生理盐水冲管后引流通畅,5例导管脱落重新置管,所有患者置管5~18天引流彻底,注入药物者症状减轻或痊愈。B组则反复穿刺、检查。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与常规胸腔穿刺抽液相比,操作更简单、快捷,患者创伤小,痛苦少,既经济实惠,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胸腔区域热灌注治疗在控制恶性胸腔积液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2011年三年间22例临床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使用体外循环泵及恒温水浴箱加热,对患侧胸腔进行43℃区域恒温热灌注治疗。结果随诊6~12个月,依据WHO癌性胸腔积液疗效判定标准,术后复查胸部CT及B超,胸水完全消失,临床症状完全缓解19例,胸水吸收一半以上,形成少量包裹性积液;临床症状缓解3例;综合显效及有效率为100%。结论胸腔区域热灌注能够有效地控制胸腔积液,是处理恶性胸水的一种有效局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中的护理策略.方法 58例被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尽量引流尽胸水,注入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结果 护理干预组发生胸闭管滑脱1例、局部渗液3例、合并肺部感染2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发生发热及胃肠道反应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闭引流,护理策略简单实用,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胸腔镜胸膜固定术与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大量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1~12月108例大量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数表法随机分为胸腔镜组与闭式引流组各54例,胸腔镜组行胸腔镜胸膜固定术治疗,胸腔闭式引流组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定期复查胸部CT及胸片,治疗前后检测胸腔积液蛋白定量、白细胞计数及乳酸脱氢酶水平数值等,比较两组胸水控制情况、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患者均随访3年,记录复发情况及1年、2年、3年生存率。结果胸腔镜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30%(52/54),明显高于闭式引流组的74.07%(40/54),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胸液蛋白定量、白细胞计数及乳酸脱氢酶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胸腔镜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闭式引流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胸腔镜组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闭式引流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闭式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3年,胸腔镜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70%,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5.56%、33.33%和22.22%,闭式引流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48.15%,、11.11%和7.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胸腔镜胸膜固定术治疗大量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均优于胸腔闭式引流术,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胸腔内超声造影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4例在我院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停流、且结合病情判断积液尚未完全引出的患者,观察生理盐水冲洗时引流管内阻力、是否可以抽出积液及抽出积液性状,以及超声造影下引流管、胸壁软组织、胸腔的增强情况,分别经临床和超声检查判断引流管内口是否脱出积液腔,并比较两者的准确性。结果 引流管内口位于积液腔内时,超声造影表现为引流管呈线形增强,而后积液腔缓慢增强;引流管脱出时,引流管呈短直线样增强、胸壁软组织内局限增强、积液腔内无增强。临床判断8例引流管内口仍位于积液腔内、36例脱出,超声判断29例引流管内口仍位于积液腔内、14例脱出、1例无法判断。以生理盐水冲洗或药物注射后24 h内是否还有液体引出作为引流管是否脱出的标准,超声造影判断引流管是否脱出的准确率高于临床判断[97.73%(43/44)vs 50.00%(22/44),P<0.01]。结论 胸腔内的超声造影可以准确判断引流管位置及积液腔内部情况,可为胸腔积液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