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Ⅲ型前列腺炎采用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索利那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MFR)和平均尿流率(AFR)、治疗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及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FR和AFR水平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MFR和AFR水平升高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NIH-CPSI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Ⅲ型前列腺炎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排尿情况和前列腺症状。  相似文献   

2.
刘洁辉  廖海球 《中外医疗》2007,26(24):29-30
目的 观察癃闭舒胶囊联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60例患者给予癃闭舒胶囊与盐酸坦索罗辛,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前列康片与盐酸坦索罗辛,均连续用药4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NIH-CPSI、最大尿流率(MFR)、平均尿流率(AFR)、前列腺肛门指诊(DRE)、EPS.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制定的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标准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48.33%,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7.78%,8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NIH-CPSI积分及EPS中WBC,pH值与尿流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的NIH-CPSI积分与尿流率改善最显著(P<0.05).结论 癃闭舒胶囊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吴茱萸汤联合温针灸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寒凝肝脉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ⅢA型前列腺炎寒凝肝脉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吴茱萸汤、温针灸,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随访6个月复发率、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NIH-CPSI)、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焦虑及抑郁评估量表(HAMA、HAMD)、尿流动力学[(平均尿流率(AFR)、最大尿流率(MFR)]、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IH-CPSI、IPSS、HAMA、HAMD评分及IL-1β、IL-6、TN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AFR、MFR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NIH-CPSI、IPSS、HAMA、HAMD评分及IL-1β、IL-6、TN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AFR、MFR水平高于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成药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90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中成药制剂,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愈率为20.00%,显效率为26.67%,总有效率为75.56%;观察组治愈率为35.55%,显效率为46.67%,总有效率为91.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疼痛不适、排尿症状、NIH-CPSI评分、生活质量、MFR、AFR等指标两组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成药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Ⅲ型前列腺炎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玄驹胶囊联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81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康片口服,治疗组给予复方玄驹胶囊和盐酸坦索罗辛口服。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NIH-CPSI)对症状进行评测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在疼痛或不适症状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分4项上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观察组疗效(87.7%)较对照组(64.2%)显著。结论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舒辉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8):72-73,76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Ⅲ型前列腺炎患者143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7例,观察组7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坦索罗辛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氯芬酸钠栓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疼痛症状评分(PS)、排尿症状评分(US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LS)进行统计。监测两组患者前列腺液中白细胞(EPSWBC)含量。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NIH-CPSI、PS、USS、IPSS、QLS评分和EPSWBC含量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过程中双氯芬酸钠栓可以有效减轻症状,为治标;坦索罗辛可以有效减轻尿道压力,防止尿液反流,为治本。两者联合应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因此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阳虚型慢性前列腺炎相关性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并发性功能障碍的患者68例,给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口服,同时配合中药自拟方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采用慢性前列腺炎NIH-CPSI评分,国际勃起功能评分表IIEF-5,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经治疗后,患者NIH-CPSI评分显著降低,IIEF-5评分显著增加,SAS评分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95.59%。结论:中药自拟方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可有效改善肾阳虚型慢性前列腺炎及其相关的性功能障碍,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增强患者信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地奥司明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例ⅢB型前列腺炎病人,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仅用坦索罗辛治疗,观察组采用地奥司明联合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进行治疗,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NIH-CPSI)、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ⅡEF-5)、生活质量评分(QOL)情况,对2组病人进行疗效评价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病人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治疗后NIH-CPSI、QOL均较治疗前降低,ⅡEF-5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病人治疗后的NIH-CPSI评分、QO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ⅡEF-5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0%,高于对照组的70%(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地奥司明联合坦索罗辛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能够显著改善病人的性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9.
范志华 《当代医学》2016,(2):121-122
目的 探讨Ⅲ型前列腺炎采用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8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林可霉素治疗,应用0.6 g林可霉素溶于1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2~3次/d.观察组给予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口服5mg索利那新,1次/d,口服0.2 mg坦索罗辛,1次/d.2组均维持治疗4周.分析2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积分、白细胞计数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4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NIH-CPSI评分疼痛及不适症状、排尿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为:观察组(5.6±2.2)分、(3.4±1.4)分、(4.0±1.4)分,对照组(7.5±2.7)分、(4.6±1.5)分、(4.3±1.7)分,观察组NIH-CPSI评分和QO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Ⅲ型前列腺炎采用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琥珀酸索利那新与盐酸坦索罗辛联用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月到该院治疗的160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坦索罗辛组、索那利辛组及联合组,每组各40例,分别给予常规对症干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坦索罗辛单用、琥珀酸索利那新单用及两者联用治疗;比较4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疼痛或不适症状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前列腺炎症因子表达以及最大尿流量、平均尿流量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或不适症状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最大尿流率(MFR)、平均尿流率(AF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琥珀酸索利那新与盐酸坦索罗辛联用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各临床症状、炎症因子水平及排尿功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盐酸舍曲林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48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单用坦索罗辛的为对照组,联合使用盐酸舍曲林与坦索罗辛的为观察组,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NIH-CPSI、SAS、SDS评分及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夜尿次数、日均尿急次数、最大尿流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NIH-CPSI、SAS、SD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NIH-CPSI、SAS、SDS评分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夜尿次数、日均尿急次数、最大尿流率皆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除了最大尿流率外,其他指标均无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舍曲林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Ⅲ型前列腺炎经超声电导给药治疗与单纯口服坦索罗辛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口服坦索罗辛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经超声电导给药坦索罗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CPSI评分及前列腺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CPSI评分总分及排尿症状评分、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NIH-CPSI评分总分及排尿症状评分、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结论经超声电导给药对于Ⅲ型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口服坦索罗辛,其开拓了前列腺炎治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泌淋胶囊联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治疗组60例患者给予泌淋胶囊与盐酸坦索罗辛,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前列康片与盐酸坦索罗辛,均连续用药4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NIH-CPSI、EPS。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制定的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48.33%,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1.67%,8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NIH-CPSI积分及EPS中WBC、pH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的NIH-CPSI积分改善最显著(P<0.05)。结论:泌淋胶囊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Ⅲ型前列腺炎合并ED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府逐淤口服液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分别对比两组NIH—CPSI评分及IIEF-5评分,治疗组有效率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73.33%(P〈O.05)。结论血府逐淤口服液联合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用于治疗Ⅲ型前列腺炎合并ED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刘孝华 《当代医学》2013,(2):153-154
目的回顾分析红藤等中药加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45例患者均服用红藤等中药加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观察治疗效果,按《中药新药治疗前列腺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得出总有效率。结果总有效率达89.3%,效果满意。结论红藤等中药加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7):681-683
目的比较盐酸坦索罗辛、地西泮单药或联合治疗UPOINT系统分型中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 103例UPOINT系统分型中Ⅲ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盐酸坦索罗辛组(n=366)、地西泮组(n=374)和联合用药组(n=363)。盐酸坦索罗辛组患者给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 2 mg,口服,每晚1次;地西泮组患者给予地西泮片2. 5 mg,口服,每日2次;联合用药组患者给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 2 mg,口服,每晚1次;地西泮片2. 5 mg,口服,每日2次。3组患者给药方法均为给药2周、停药2周、再服药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评价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NIH-CP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2、4、6、8、12周后,3组患者NIH-CP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 05),地西泮组和联合用药组患者NIH-CPSI评分均低于盐酸坦索罗辛组(P <0. 05),地西泮组与联合用药组患者NIH-CP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盐酸坦索罗辛组、地西泮组、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4. 15%(308/366)、91. 71%(343/374)、91. 18%(331/363);地西泮组和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盐酸坦索罗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987、8. 327,P <0. 05);地西泮组与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065,P> 0. 05)。结论基于UPOINT系统地西泮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疗效优于盐酸坦索罗辛,与二者联合用药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7.
王道协 《当代医学》2013,(28):139-139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将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14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用坦索罗辛治疗,治疗组给予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及夜尿次数等方面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安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谢建兴  王鹏  陈铭  关伟  郝燕 《医学综述》2007,13(23):1866-1867
目的评价应用益肾通胶囊与盐酸坦索罗辛联合应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门诊前列腺增生患者,联合应用益肾通胶囊(4粒口服3次/d)与盐酸坦索罗辛(0.2mg口服1次/d)治疗2个疗程,观察I-PSS评分、BS评分、MFR及RU改善。结果治疗后患者主观症状改善明显,残余尿减少、最大尿流率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益肾通与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有较好的近期与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非那雄胺联合坦索罗辛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患者采用非那雄胺联合坦索罗辛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用非那雄胺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年,分别在3个月、6个月与1年,分别记录IPSS评分,MFR前列腺体积和残余尿量等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IPSS评分明显下降,最大尿流率升高,残余尿量减少,前列腺体积减小,以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的72.5%,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那雄胺联合坦索罗辛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可减轻前列腺症状,改善最大尿流率,减少尿潴留及前列腺源性血尿及手术干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通癃启闭汤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引起下尿路症状及伴膀胱活动过度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7例BP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3例,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mg,每晚1次;治疗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方通癃启闭汤,每天1剂,分早晚2次服。观察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PRV)、前列腺体积(PV)及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的变化,并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为75.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减轻患者的IPSS、改善QOL、提高Qmax和减少PRV等方面,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PV和t—PSA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癃启闭汤联合坦索罗辛治疗BPH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主观症状及客观指标,且作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