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对高度近视病情监测和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作用。 方法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测正常人、单纯高度近视和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网膜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分析高度近视和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网膜视神经纤维层全周及各象限的厚度变化。 结果 与正常人比较,高度近视组视网膜视神经纤维层全周、上方、下方、鼻侧厚度变薄,颞侧厚度增加;正常组与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组全周及各象限厚度均明显变薄;与高度近视组比较,高度近视与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组全周及各象限厚度均明显变薄。 结论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测视网膜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改变,有利于高度近视的临床跟踪监测及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出现高眼压的原因。方法分析178例(203眼)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继发性高眼压69例(72眼)的临床资料。结果高度近视白内障组患者术后眼压升高的患者共69例72眼,对照组术后眼压升高的患者共22例25眼。高度近视组患者平均中央角膜厚度薄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8,P=0.0001)。视野检查结果显示高度近视组视野缺损患者有50眼,对照组为12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74,P=0.029)。两组患者不同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比较显示高度近视组患者RNFL弥漫性变薄,两组间各象限厚度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高度近视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高危因素,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超声乳化术后眼压升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笔者利用普通眼底照像机(不配有立体摄影装置)进行不同角度眼底拍照,立体观察眼底改变,并设计格图测量[1],对1984~1994年中的41例,60/q眼杯盘比值(C/D)≥0.6的病人追踪观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RNFLD)、C/D扩大形态、盘沿组织丢失(NRD)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证明这对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诊断很有价值。1材料41例,6O只眼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29~60岁,平均年龄40岁;POAG17例26只眼;可疑为POAG24例34只眼。POAG的诊断参照眼科学会青光眼组制定的诊断标准[‘],C/Djo.6而无视野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46眼)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结果:所有患者住院行单纯小梁切除术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复查3个月~4年,视力、视野和屈光度稳定。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可有效控制视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以近视首诊的开角型青光眼12例检查、确诊分析,以指导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防治。方法:12例均进行裸眼视力、验光、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和眼底、前房角及电动视野检查。结果:12例验光结果中心视力≥1.0,房角开放,高眼压伴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和(或)视野缺损10例。正常眼压伴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2例。结论:重视全面的眼部检查是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激光眼底扫描仪在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激光眼底扫描仪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 )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海德堡共焦激光眼底扫描仪(HRT Ⅱ )检测高度近视合并可疑青光眼者、POAG患者和正常人的盘沿面积、盘沿体积和神经纤维层 (RNFL)厚度 ,对比 3者之间的关系。结果POAG患者、高度近视并可疑青光眼和正常人各象限盘沿面积、盘沿体积和RNFL厚度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激光眼底扫描仪 (HRT Ⅱ )可应用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OCTA检测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视神经纤维层的改变。方法:检索PubMed和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查找相关已发表的研究。主要观察指标是:黄斑区浅层及深层微血管密度、脉络膜血管密度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FAZ)。结果:纳入2017年后9篇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高度近视黄斑区视网膜浅、深血管密度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低于对照组,高度近视眼视神经纤维层厚度也明显降低。高度近视组黄斑区无血管区面积无明显改变。结论:在近视进程中,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网密度的改变可能与眼轴伸长有关。高度近视患者微血管网的改变是病理性近视的发病基础。OCTA是一种有效的、无创的近视进展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视野损害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眼科治疗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98例,根据疾病分期标准分为早期组66例,进展期组32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差异。结果 进展期组年龄和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分别为(50.30±8.15)岁和(27.91±2.04)mmHg,明显高于早期组(P<0.05);进展期组和早期组青光眼家族史、垂直和水平C/D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进展期组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为(81.01±10.18)mm,明显低于早期组患者(P<0.05);进展期组年龄≥50岁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为(76.07±9.10)mm,明显低于年龄<50岁患者(P<0.05);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视野平均缺损绝对值成负相关(r=-0.39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年龄是进展期的影响因素(OR=0.649和1.436,P<0....  相似文献   

9.
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误漏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63日艮)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结果: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误诊34例(74%)。结论:认识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有利于该病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coherence tomography,0CT)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nre fiber laver,RNFL)厚度与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chronic angole-dosure glaucoma,Chronic PACG)病程进展的关系,评价OCT在早期诊断青光眼中的意义。方法正常人20例(40眼)及分成早期、进展期、晚期的Chronic PACG 20例(38眼),采用OCT进行视盘周围RNFL厚度检测,比较正常组及Chronic PACG组的各象限及平均RNFL厚度。结果 Chronic PACG组较正常组RNFL平均厚度明显变薄(P〈0.001);早期Chronic PACG表现为局限性RNFL缺损,以下方最为显著(P〈0.001),晚期Chronic PACG表现为弥漫性RNFL缺损;早期、进展期、晚期Chronic PACG患者RNFL厚度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随着Chronic PACG病情的发展,RNFL厚度逐渐减少,OCT能够反映青光眼RNFL厚度的改变,并能为临床早期诊断青光眼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青光眼是病理性高眼压或正常眼压合并视乳头、视网膜神经纤维损害和青光眼性视野改变的一种严重的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需要长期点眼药水控制眼压,但平时常无明显自觉症状,患者往往难以坚持规范用药,经常擅自减量或者停药,甚至长期不用药,导致眼压控制不良,视力损害加重的后果。治疗依从性是反映患者遵从临床医嘱符合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视盘参数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选取32只眼疑似闭角型青光眼(SG)患者、34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ACG)早中期患者以及同期10只正常眼对其进行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RNFL(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检测,比较各自组RNFL厚度及相关视盘参数数据(视乳头水平、垂直杯盘比及杯/盘面积比的均数)。结果三组视盘参数中的水平杯盘比、垂直杯盘比以及杯/盘面积比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健康组上方、下方以及平均RNFL厚度均与疑似SG组具有明显差异,(P 0.05);鼻侧、颞侧RNFL厚度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健康组各象限RNFL厚度以及平均RNFL厚度与CACG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 0.05);疑似SG组上方、下方、鼻侧以及平均RNFL厚度相比于CACG组具有明显差异,(P 0.05),颞侧RNFL厚度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应用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视盘参数,实现了对病情进展的监测,有利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弥散张量成像(DTI)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视神经纤维通路变化,分析其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对25例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CPACG,A组,50眼)、17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B组,34眼)患者及8名健康对照者(C组,16眼)采集眼部DTI;PACG临床分期0期7眼、1期33眼、2期9眼、3期12眼、4期16眼、5期7眼。比较3组间视神经及视放射区各向异性(FA)和平均弥散率(MD)的差异,以及0期青光眼与C组DTI参数的差异,分析CPACG及APACG的DTI参数与青光眼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与C组比较,A、B组视神经及视放射区FA降低、MD升高(P均<0.05),A、B组间DTI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PACG视神经、视放射区FA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0.286、-0.284,P均<0.05);APACG组DTI参数与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P均>0.05)。0期青光眼视神经及视放射区FA较C组降低(P均<0.01)。结论 DTI有助于早期诊断青光眼;急、慢性PACG均存在不同程度视神经纤维通路损伤,CPACG视神经、视放射区FA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而APACG急性发作期的DTI参数与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高度近视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15年6月—2016年2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高度近视中6例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误诊率为28.57%。6例中2例因视物模糊、眼眶疼痛5和10 d就诊,2例因眼前黑影、自觉眼内异物感伴视力疲劳10和15 d就诊,2例因视物模糊不清、出现黑蒙伴头晕、恶心2和3 d就诊。曾误诊为视疲劳、慢性结膜炎和偏头痛各2例。误诊时间3~10 d。6例按误诊疾病进行治疗病情均无明显改善,后均经连续测眼压及房角、眼底、视野等检查确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高度近视。确诊后5例行单纯小梁切除术,1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经上述治疗6~15 d后均病情明显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3个月~1年,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高度近视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误诊。临床医生应加强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高度近视的警惕性及认识,以减少或避免其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5.
益脉康治疗视野缺损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青光眼患者口服益脉康前后视野变化,评估益脉康对青光眼视野改善的作用。方法;筛选有视野缺损、眼压控制在16mmHg以下的青光眼患者。开角型青光眼24倒,闭角型32例,作为治疗组(56倒);开角型青光眼18倒,闭角型28倒为对照组(46例)。治疗组口服益脉康,对照组口服维生素E1、B1及肌苷,3个月、6个月后。用全自动APS-6000B型视野计进行视野检查。结果:视野计百分值比较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20)。视敏度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18%。(P〈0.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长期服用益脉康。具有扩大视野,提高视教度,改善视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彩色多普勒对青光眼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开角型和闭角型青光眼眼部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测30例正常人和40例开角型青光眼与40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动脉(OA),睫状动脉(CA)和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动力学。结果:青光眼组血流参数的阻力指数高于正常组,开角型青光眼的舒张期血流速度低于正常组和闭角型青光眼组。结论:开角型青光眼组的眼部血流参数呈低流速高阻力状态;闭角型青光眼组眼部血流参数的血流阻力指数升高,但流速正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诊断价值及其血液流变学状况。方法选取6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60例正常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相关指标(臂-脉络膜充盈时间、臂-视网膜动脉充盈时间、视网膜动-静脉充盈时间)以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高、中、低切变率下全血表观黏度值、血浆黏度值、红细胞压积)。结果观察组的高、中、低切变率下全血表观黏度值、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血浆黏度值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臂-脉络膜充盈时间、臂-视网膜动脉充盈时间、视网膜动-静脉充盈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临床诊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有重要意义,而且可动态反映血液循环状况,了解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血液黏度异常增高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灯盏细辛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后患者的视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后眼压已经控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灯盏细辛2片,3次/d。对照组口服安慰剂,连续6个月,每月复诊1次。治疗前及每月复诊均检查矫正视力、眼压、视乳头杯盘比、自动视野、血压和脉搏。结果灯盏细辛组与对照组在6个月中平均眼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视野改善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结论灯盏细辛为一安全、无毒副作用的中草药,具有提高青光眼患者视野和部分改善原有视野缺损的作用。可作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后眼压控制后的视神经保护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视网膜对比敏感度检查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临床前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PACG临床前期患者38例(38只眼)和正常对照24例(48只眼),应用RM-800对比敏感度仪进行视网膜对比敏感度检查,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视网膜对比敏感度在PACG患者临床前期眼与正常对照组在18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CG患者在临床前期视网膜对比敏感度在高频出现下降,对比敏感度检查可以作为早期青光眼诊断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0.
青光眼是一组具有病理性高眼压或正常眼压合并视乳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及青光眼性视野改变的常见眼病[1],是位列世界第二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2]。青光眼病变是由眼压、血循环、免疫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眼压和眼血流是影响青光眼病程进展的最重要因素[1,3]。运动锻炼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