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在有充分证据表明,AIDS是由一种“淋巴细胞病逆转录病毒”〔又称“淋巴结病相关病毒”、“Ⅲ型嗜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HTLV—Ⅲ)、“AIDS相关逆转录病毒”(ARV)引起。这种逆转录病毒感染具有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包括完全显现的AIDS,AIDS有关的复合征或淋巴结病综合征以及无症状性免疫缺陷。各种血清学试验的开展确认接触过AIDS病毒的高危人群,可以无任何症状。完全显现的AIDS是由逆转录病毒感染数月或数年以后引起的T辅助细胞免疫缺陷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外周淋巴细胞内已发现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并在部份AIDS,淋巴结病综合征(Lymphadenopath Syndrome)和血友病患者血清查出抗HTLV感染的T-细胞胞膜抗原(HTLV-MA)抗体。但血友病病人体内的抗体究竟是通过渝血被动获得还是由于病毒抗原感染主动免疫产生的呢?本文对二例伴有AIDS的血友病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查以及新鲜和培养血细胞的电镜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皖北地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北地区2例AIDS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2例AIDS患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均经安徽省疾病控制中心(CDC)确认,1例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消瘦、淋巴结病及带状疱疹,另1例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结论:在AIDS高发地区,临床和病理医师要熟悉AIDS的临床和病理学表现,对于不明原因的皮肤黏膜、淋巴结和呼吸道疾病,要考虑到AIDS的可能,并做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4.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就有关问题作一扼要综述。一、AIDS病原学的确认经过两年多的深入研究,AIDS的病原已基本明确。早期怀疑的巨细胞包涵体病毒(CMV)、EB病毒、单纯疱疹病毒(HS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只是与AIDS有关的机会感染的病原体,而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Ⅲ/淋巴结病相关病毒(H-TLV-Ⅲ/LAV)则与AIDS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一种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征(AIDS)是由逆转录病毒所传播.虽然这类病毒曾命名为淋巴结病相关病毒(LAV)、免疫缺损相关病毒(IDAV)、人亲T淋巴细胞病毒Ⅲ型(HTLV-Ⅲ)和AIDS相关逆转录病毒(ARV),本文将此类病毒称为HTLV-Ⅲ/LAV.该病毒优先侵袭并损害T辅助淋巴细胞亚群,使宿主不能对抗各种传染性疾病和肿瘤.AIDS综合征是HTLV-Ⅲ/LAV感染后出现的最严重的临床表现,但有许多轻型感染,如  相似文献   

6.
根据WHO的预测,到1991年底HIV感染者将达到500~1000万人,AIDS发病者将超过110万人。由于HIV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缺陷综合征的症状多种多样,从无症状的抗体阳性的携带者,乃至以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热、体重减轻、出汗等为症状的ARC(AIDS相关综合征),以及被确认为AIDS的卡波济肉瘤,非何杰金氏病及B细胞淋巴瘤、病毒、真菌等引起的机会感染。根据最近统计,耳鼻喉、头颈部  相似文献   

7.
作者测定11例HTLV—Ⅲ感染患者粒细胞的NBT还原作用,其中5例AIDS患者的NBT还原作用明显低于对照组,6例淋巴结病综合征(LAS)的NBT还原作用明显高于对照组。认为检测NBT反应有助于HTLV—Ⅲ感染之诊  相似文献   

8.
目前认为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一组相关病毒引起的病毒病,近年来国际委员会建议将这组病毒统称为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一般将HIV感染的临床类型分为下列四级:Ⅰ级为急性感染,Ⅱ级为无症状感染,Ⅲ级为淋巴结病(艾滋病相关综合征),系指二个以上腹股沟以外淋巴结区淋巴结肿大(≥1 cm)三个月以上.Ⅳ级为艾滋病.  相似文献   

9.
人T淋巴细胞病毒Ⅲ型或淋巴结病相关病毒(HTLV-Ⅲ/LAV),是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征(AIDS)的致病因子,在各种体液包括血液、精液及唾液中均已发现。最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从一AIDS病人的眼泪中分离出此病毒。病人是有卡氏肺囊虫肺炎及播散性鸟[型]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内感染病史的33岁妇女,没有眼部疾患,眼检查  相似文献   

10.
希腊消息:据Gerhard Krueger报告,他发现2例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征(AIDS)病人的病情已经好转。他说,这些病例有可能证明并非所有AIDS病例都与人趋淋巴性逆转录病毒Ⅲ(HTLV-Ⅲ)或溶细胞的淋巴结病病毒(LAV)有关。 Krueger是科隆大学的病理学教授和免疫病理学主任。他说,这2名病人虽是同性恋患者,但是接触次数不多。由于出现全身性淋巴结病变,他们来到门诊就医。Krueger在首次关于EB病毒及有关恶性病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报告,上述二名病人也有多种感染,其中一例患有卡氏肺囊虫肺炎。第二例病人有肠道念珠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AIDS),根据细胞免疫缺陷程度和临床表现的不同,一般分为以下三期。一、潜伏期艾滋病的潜伏期是指从感染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 IV)到出现艾滋病症状和体征的时间,一般为6个月~5年,亦有长达10余年者。潜伏期大部分患者无临床表现,但少数人可出现类似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症状,如乏力、发热、淋巴结肿大和皮疹等。二、临床期对具有艾滋病的某些全身性症状和体征,而尚未表现出机会性感染或肿瘤的病人,临床上称之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此病介于慢性淋巴结病与出现罕见癌症和严重感染的艾滋病之间。目前认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和慢性淋巴结病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现代医学认识到肠道淋巴结艾滋病毒(HIV)感染在艾滋病(AIDS)的发病和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参考这些研究成果,提出从肠道论治AIDS的思路.认为AIDS的中医病位在肠道;疫毒侵肠为AIDs的病理机制之一;治疗AIDS时,在补益五脏精气的基础上,应重视清理胃肠道内的HIV邪毒,以提高AIDS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经过一年多的研讨之后,一个国际委员会大部分成员提出了对引起AIDS(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征)的病毒给予新命名的建议。建议中的新名是人免疫缺损病毒(HIV),取代现用的三个名称。这三个名字是:①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Luc Montagnier等命名的“淋巴结病相关病毒(LAV)”;②国立癌症研究所Ro-bert Gallo等命名的“人亲T淋巴细胞病毒Ⅲ型(HTLV-Ⅲ)”;③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医学院Jay Levy及其同事命名的“AIDS相关逆转录病毒(ARV)”。  相似文献   

14.
AIDS的病原病毒(一)病毒分离与培养法LAV,HTLA—Ⅲ,ARV,几乎都是用同样方法进行分离的,即采取LAS(淋巴结肿大综合征)、AIDS(爱滋病)、ARC(AIDS相关复合征)患者的淋巴细胞(淋巴结或末稍血),在组织培养系统中加入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HA),T细胞生长因子(interleukin-2,又名Tcell growth factor)及抗人体干扰素抗体,培养3天,然后除去植物血凝素(PHA),在T细胞生长因子,抗干扰素抗体存在的条件下继续培养。  相似文献   

15.
AIDS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新的传染病,近年发病人数成倍增加,而AIDS病毒感染所致全身免疫系统摧毁性损害迄今尚无良好对策。病原学目前发现AIDS病毒至少包括同一类三种病毒:淋巴结病相关病毒(LAV)、人类T细胞亲淋巴病毒(HTLV-Ⅲ)、AIDS相关逆转录病毒(ARV)。Montagier(1983)从ATDS病人淋巴结中分离到LAV,且藉IF测定了血清抗体;三个月后,美国Gallo等(1984)从AIDS病人淋巴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到HTLV的新亚型HTLV-Ⅲ;继之,加利福尼亚的J.A. Levg又自AIDS病人分离出ARV、LAV、HTLV-Ⅲ。ARV等三者在形态学、细胞病理、逆转录酶、抗原性及DNA上限性内切酶断裂部位等均相似。其逆转录酶活  相似文献   

16.
瑞典斯德哥尔摩消息:现已发现在3名AIDS病人的卡波济氏瘤组织中首次探查到的一种病毒样物质具有特殊的致病性。据Shyh-Ching Lo医师称,将该物质注射到4只亚洲猴中产生了艾滋病(AIDS)症状,但也有一些完全无AIDS特征的症状。结果所有的猴最后死亡。将病毒样感染物质(VLIA)sb51注射进只猴体内导致了消耗性综合征,一过性淋巴结病并在7~9个月内死亡。此外在实验期间有人认为是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早期某些猴发生低热,但这对AIDS病人所预期的症状是不典型的,因为在猴到达疾病的晚期时,发热就消失了。而且在感染过  相似文献   

17.
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eiency virus,HIV)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威胁,且在我国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1].在综合性医院、门诊和病房发现的HIV/AIDS患者直接做CT检查的较少,现将1例艾滋病全身淋巴结肿大的CT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据《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Medicine》1998年338卷第19期报道 大约4%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病人伴有进行性多病灶性脑白质病,而且脑白质病一  相似文献   

19.
伦敦消息:法国研究人员用环孢菌素A(CyA)治疗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征(AIDS)的病人。他们认为,AID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人员发现,T-辅助细胞(T4细胞)的损坏不只是由于病毒的细胞病作用,因为体外培养及体内检查均发现人亲T淋巴细胞病毒-Ⅲ(HTLV-Ⅲ)只感染很少一部分的T4靶细胞。病毒感染时需要一激活的T4细胞,当病毒在T4细胞中复制时,不但释放病毒微粒,而且还能释放覆盖在未受感染的T4细胞表面的病毒蛋白质。这些被覆盖的T4细胞便成为自身免疫反应的靶子。此外,AIDS病人的淋巴结肿胀、发热等临床表现,以及免疫学和组织学的结果也提示是一种自身免疫现象。  相似文献   

20.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病)是一种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性疾病,目前我国的AIDS病人及病毒携带者逐年增多。本病流行广泛且死亡率高,80%的患者死于确诊后2年内。HODD.et al,1985年报道美国的AIDS病患者2年内死亡率100%。AIDS病及其相关并发症可累及人体多个器官系统,本文仅就我院就诊的2例AIDS患者的骨髓像及血像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