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肠手术是普外科最常见的一种手术,大量小肠切除造成肠内容物输送吸收障碍,引起腹泻,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障碍,总称为“短肠综合征”。1987~1997年期间,我院收治因小肠大部分切除出现短肠综合征的患者25例,经营养支持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1例因肠扭转、肠坏死行小肠大部分切除,并2次发生肠穿孔修补后剩余小肠仅55cm而严重营养不良,经肠外及肠内营养支持基本得以代偿的病人进行探讨。具体做法是:术后第1阶段:1周内完全禁食,主要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抗感染治疗。第3天开始完全胃肠外营...  相似文献   

3.
短肠综合征(SBS)是指大段小肠切除术后,残存的功能性肠管不能维持患者营养需要的吸收不良综合征,其治疗手段主要为营养支持和小肠移植。2001年我们对一例短肠综合征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和肠康复治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2001年9月4日因持续性腹痛,恶心,频繁呕吐,肠鸣音消失,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性液,行急诊剖腹探查术。开腹后可闻及恶臭味,见腹腔内血性渗出液约500ml,距屈氏韧带50cm以内小肠段相对正常,呈紫红色,壁厚,水肿明显,其余小肠及回盲部呈黑褐色,无蠕动,肠壁无弹性,肠系…  相似文献   

4.
0 引言 短肠综合征(SBS)的治疗包括营养支持、短肠康复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我们近期诊治2例病人,其中1例为全小肠切除.肠外营养(PN)、谷氨酰胺(Gln)和生长激素(GH)在这2例短肠综合征病人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短肠综合征     
短肠综合征亦称广泛小肠切除后综合征,它是由于小肠吸收面积极度减少所致的严重吸收不良综合征。肠系膜血管栓塞,广泛的小肠扭转,中肠回转不良的扭转,内疝,出血坏死性肠炎,小肠及系膜广泛损伤,小肠肿瘤,Crohn氏病,放射性肠病等招致的小肠广泛切除。手术中的错误,如胃大部切除时,误将回肠当作空肠作了胃回肠吻合,把绝大部分小肠旷置起来造成短肠结果。胃空肠吻合术后,复发性溃疡形成胃—空肠—结肠瘘。亦有因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及肥胖症而作的回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短肠综合征(shortbowelsyndrome,SBS)是一严重的疾病,过去存活率很低,但随着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以及对SBS的病理生理和代偿机理的进一步认识,使该病的治疗和预后有了很大的...  相似文献   

7.
小儿短肠综合征(shortbowelsyn-drome,SBS)系指各种病因引起广泛小肠切除,使剩余小肠过短而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吸收不良的综合征。凡小儿小肠切除2/3以上或剩余小肠不足75cm者称为广泛小肠切除〔1,2〕。小儿短...  相似文献   

8.
正以对肠适应的认识为标志[1],短肠综合征的治疗包括100余年的历史,1992年开始,Byrne[2]提出肠康复治疗(intestinal rehabilitation)的概念,这一概念开始时更多地局限于以生长激素、谷氨酰胺、改良膳食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回顾短肠综合征治疗的百年历史,人们通过膳食调整、药物治疗、外科手术等手段促进肠切除后残余肠道适应和肠道康复,这些努力具有更广阔的内涵。更广义的肠康  相似文献   

9.
短肠综合征残余肠道代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许多因素对肠道代偿作用虽然在动物实验中已得到证实,但在临床应用中仍存有争议.阐明肠代偿机制对促进短肠病人残余肠道代偿功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短肠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总结 2 7例短肠综合征病人康复治疗的经验 ,介绍短肠康复治疗的具体方法 ,探讨改善短肠病人营养状况、促进肠功能代偿的措施。 方法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7月间共 2 7例短肠病人接受了 2 9次康复治疗 ,病人平均年龄 (38.5± 19.3)岁。剩余小肠长度范围 15~ 80 cm,平均 (46 .8± 2 3.4) cm,15例有回盲瓣。从肠切除至接受康复治疗的平均时间为 (86± 10 5 )天。 结果 :治疗后病人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 ,肠道吸收功能有所增强。随访时间超过 1年者 2 1例 ,有 18例完全脱离肠外营养 ;随访超过 2年者 8例 ,4例完全脱离肠外营养。 结论 :短肠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短肠病人的营养状况 ,并能促进肠功能代偿 ,治疗效果与残留小肠长度、治疗开始的时间和病人年龄有关 ,及早进行康复治疗能够促进肠功能代偿 ,减少病人对肠外营养的依赖。  相似文献   

11.
背景短肠综合征患者大多需要1个月以上的肠外营养支持[1,2]。剩余小肠少于100cm且结肠大部切除患者所需肠外营养支持时间更长,通常无法预计。相反,保留结肠的患者,即使剩余小肠少于50cm,通常仍能够完全脱离特殊营养支持,恢复正常饮食。胃肠道瘘是一类需要营养支持的疾病。多数术后胃肠道瘘可能在6~8周后逐步自愈,无需手术。证据本部分能收集到的高级别证据较少,今后需随时补充。2001年美国胃肠病学会(AGA)指南指出,对于发生不可逆肠功能衰竭的短肠综合征患者,肠外营养支持属于“挽救生命(life saving)”治疗,不需要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胆肠吻合术后营养支持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胆肠吻合术后患者实施营养支持的护理资料.营养支持包括:保护血管;血糖、电解质的监测;空肠造瘘管或鼻空肠营养管的护理;严格掌握肠内营养液滴注的速度、浓度及剂量;口服饮食的指导.结果 90例患者在营养支持治疗期间,8例发生代谢性并发症,5例为高血糖反应,3例为低血糖反应;2例出现肝功能异常;10例出现胃肠道反应.经及时处理及精心护理,并发症很快得到控制,全部病人的营养状况都得到改善并康复出院.结论 胆肠吻合术后患者做好营养支持的护理工作,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短肠综合征的营养康复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短肠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营养支持和小肠移植,但两种疗法都有其限制和不足。本文报告对3例短肠病人联合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谷氨酰胺,纤维饮食行营养康复治疗,病人残存小肠的长度分别为65cm,75cm,30cm,治疗后病人残存肠管的吸收功能和营养状况均有明显改善。为短肠综合征病人提供了一个新的有希望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4.
成人短肠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短肠综合征系由于大量小肠切除后,机体不能吸收足够的营养以维持生理代谢的需要,而导致整个机体处于营养不足的状况,继而出现器官功能衰退、代谢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下降,由此而产生的系列综合征.成人短肠综合征是由于小肠因反复发作性疾病,如克罗恩病或反复发作的肠梗阻、肠外瘘而多次被切除所致,也可因血管疾病如肠系膜血管发生梗塞,肠扭转,或是外伤性血管破裂、中断,大量小肠因缺血坏死而被切除.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11月27日下午,由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短肠综合征治疗中心牵头组织的短肠综合征治疗专家协作组举行了隆重的成立仪式。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茅健华副院长、黎介寿院士、李幼生教授以及国内数十位短肠综合征治疗领域的专家参加了此次成立仪式。会议主要讨论了中国短肠综合征治疗专家共识,建立了以短肠综合征的预防、内科治疗、外科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6.
病史报告住院医师:患者,男性,34岁。因肠道术后1个月余,腹壁流出肠液20天,由外院转入。1995年6月,患者在当地医院以“胃溃疡”行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1个月后又因“急性绞窄性肠梗阻、中毒性休克”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腹腔内有脓血性积液约800ml,...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总结近5年来我院救治的200余例严重烧伤病人进行肠外营养治疗的心得体会。文章强调肠外营养对于严重烧伤病人支持治疗的重要性;根据烧伤病人创面存在的特点,认为营养支持的途径主要是外周静脉的穿刺或置管;提出经中心静脉途径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的主要问题是感染...  相似文献   

19.
正自Wilmore和Dudrick1968年[1]首次报道在一位肠道闭锁的新生儿将中心静脉置管用于静脉营养支持获得正常的生长发育,人类使用成熟的肠外营养支持技术已经近50年,这50年同样是短肠综合征这一肠衰竭核心疾病治疗发展的50年,这一过程中,随着肠外营养的普及,短肠综合征的治疗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不治之症发展到今天的多种治疗手段并用,其治疗模式演变伴随着整个  相似文献   

20.
3例重度短肠综合征经肠外营养支持获得正氮平衡,体重增加,其中1例健康存活,迄今3年,并已恢复工作。介绍了短肠综合征的肠外营养支持技术,讨论了TPN过程中肝功能损害的机理及其预防,提出TPN、PPN和HEN的合理应用与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