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水也是碗里的食物[进补原则]制作饮食前要关怀吃食物的人,了解对方现时的身体状况。剧情回放:韩尚宫用特殊的方法教导小长今——给师傅倒水喝,第一次,小长今倒了一杯凉水,韩尚宫眼皮也不抬:"再倒一次。""第二次,长今换成温水,韩尚宫的反应依然是:"明天继续倒。"接连几天,小长今不停地给师傅倒水,绞尽脑汁之后,她猛然想起母亲在给她喝水前总是先问她:肚子疼不疼?解手了吗?嗓子疼不疼?于是这一次小长今也怯怯地问丁韩尚宫这三个问题。韩尚宫笑了,小长今终于给师傅倒了一碗合格的饮用水。饮食心经:师傅的良苦用心是要让长今明白,凡提供饮食之人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要了解吃你提供食物的人的喜好,以及他当时的身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食补食疗。师傅还告诫长今,不要小看一碗水,水 相似文献
3.
沫沫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07,(1):54-54
冬季,有不少有碍健康的生活习惯,常被一些人误认是正确的。戴口罩防冷。鼻粘膜里有丰富的血管和海绵状血管网,血液循环十分旺盛,当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一般已接近体温。人体的耐寒能力应通过锻炼来增强,若依赖戴口罩防冷反而使人体变得娇气,更容易患感冒。手脚冷冻用火烤。 相似文献
4.
粳米味甘性平,为第一养人之品。唐代医家孙思邈《千金要方》中称其补脾胃、增力气、长肌肉。研究表明,粳米含大量碳水化合物,约占79%,蛋白质约占7%。粳米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比较全面,还含有脂肪、钙、铁、镁、磷,以及B族维生素等。食疗专著《随息居饮食谱》认为稠米汤可代人参汤,为补虚佳品,最宜于老人、妇女和儿童。米粥营养丰富,最易吸收,而老年人脏腑气血已虚,以此补益,乃万全之策。我的邻居谢大爷,虽年事已高,但耳不聋,眼不花,用他的话说是得益于喝粥。他常将大枣、花生、玉米、粟子、赤豆,或核桃仁、冬瓜、枸杞子等,分别不同时间煮粥… 相似文献
5.
<正>《黄帝内经》中有大量饮食养生的原理和方法,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有关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节五味,避免五味偏嗜酸苦甘辛咸是饮食水谷的5种滋味,《内经》称之为五味,对人体脏腑具有补益作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1.春季的饮食原则
早春时节,气温仍较寒冷,人体为了御寒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来维持基础体温,所以早春期间的营养构成应以高热量为主。除谷类制品外,还应选用黄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及时补充能量物质。由于寒冷的刺激可使体内的蛋白质分解加速,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而致病,因此,早春期间还需要补充优质蛋白质食品, 相似文献
7.
阳光的味道[进补原则]大自然的规律是任何人工无法替代的,进补同样没有捷径,不能一蹴而就。[剧情回放]长今被派照顾一位命在旦夕的老尚宫,老尚宫临终最大心愿是找到一把味道香甜的米。长今将米放入锅内炒干,以为可以达到与阳光下翻晒同样的效果,但老人尝过后还是摇头,直到有人拿来一把经过几天阳光淋浴的米… 相似文献
8.
9.
五味是指酸、甘、苦、辛、咸五种味道。五味的文字记载首见于《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吕氏春秋·本味》也提到了五味,曰:“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 相似文献
10.
论《内经》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全书有关针灸治疗的论述颇为丰富,足为后世效法的准则。本文仅就其临证取穴及其手法运用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论述于下,以窥一斑。1本神原则《灵枢·本神》开篇即云:“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素问·保命全形论》亦云:“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皆在强调举凡针灸治疗,首先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以神为根本。何以言此?众所周知,神是整个生命活动及其外在征象的集中体现,只有“形与神俱”,才能“尽终其天年”(《素问·上古天真论》);而“神气皆去”,则 相似文献
11.
瑜伽是改变人体生命运动的有效方式,而饮食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调节饮食必然能够影响人体的状态,因此,为了使瑜伽练习更有效果,早在《薄伽梵歌》中,古代的瑜伽修习者就提出了瑜伽的饮食原则。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我国古人对养生之道有十分精到的见解。《韩非子·解老》认为:"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尽天年则全而寿。"意思是说,行为端正就不会有祸害,没有祸害就可享尽上天赐予的寿命,享尽天年也就完美地长寿。在《红楼梦》里的贾母身上,可以鲜明地体现出"行端直则 相似文献
16.
17.
《黄帝内经》论经络学说浅析(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 奇经八脉及其他相关的经络内容
3.1奇经八脉 关于奇经八脉在《内经》中只是散见于各篇章,还没有系统、完整的记述。至《难经》在27、28、29三难中,始论述了奇经八脉的作用、循行起止及所主疾病。尔后《针灸甲乙经》复记述了奇经八脉的有关穴位。至明代李时珍,在研习之后,撰有《奇经八脉考》附于《濒湖脉学》后。现综合上述内容,以示应用于临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蕲蛇,又名白花蛇。开宝六年所编《开宝本草》首次将其收录入药,主治中风湿痹、麻木不仁、筋脉拘急、大风疥癣等症。宋政和年编的《本草衍义》,称白花蛇为褰(音千)鼻蛇,并说:“诸蛇鼻向下,独此鼻向上。”《本草纲目》称:“花蛇湖蜀皆有,今唯以蕲蛇擅名。”并在白花蛇条“释名”下,首标“蕲蛇”。故“蕲蛇”,就是蕲州所产的一种白花蛇。白花蛇又俗称五步蛇。人们说,被它咬伤后不出五步,人就要倒地而亡。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第四十三卷)中对蕲蛇的形状这样描述:“其蛇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个方胜纹,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长一二分,肠形如连珠。” 相似文献
19.
20.
<正>中国历代医家都很注重饮食营养、饮食卫生与疾病的关系,其中元代医家忽思慧对食物卫生与健康的关系研究颇深。但相关文献报道不多。笔者通过研究挖掘,对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关于食物利害、食物相反、饮食卫生等的理论进行论述,对其文献进行整理,以期抛砖引玉,不断丰富中医饮食卫生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