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6例患者分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简称慢阻肺)组和无慢阻肺组,采用急诊阔衙电极体外无创心脏起搏治疗:46例均成功夺获心脏,慢阻肺组起搏电流强度阈值明显大于无慢阻肺组(P〈0.05)。结论:慢阻肺增加经胸擘无创心脏起搏的电流强度阈值:  相似文献   

2.
经皮胸壁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经皮胸壁心脏起搏紧急抢救心脏停搏的临床价值 ,对 30例心脏停搏患者于床边迅速粘贴经皮胸壁心脏起搏专用电极 ,应用美国惠普公司CodeMasterXL+ 心脏监护除颤起搏仪紧急起搏 ,其他复苏措施积极实施。结果 :起搏成功 2 1例 ,临床有效 16例 ,复苏成功 14例。达起搏成功所需时间为 1.6± 0 .4 (1.0~ 5 .0 )min ,持续稳定地起搏总时间为 80 .0± 32 .6 (8~ 12 0 )min ,有效起搏电流强度为 6 5± 12 .3(5 0~ 130 )mA ,有 7例过渡至X线下经静脉心内膜起搏。起搏成功的心电图表现为起搏心律且其QRS波于监护Ⅱ导联呈主波向下的综合波 ,融合波或 /和较快的自主心律。起搏电流强度大小并不影响对起搏成功的QRS波的判断。起搏过程中均有胸壁肌肉抽动 ,5例局部疼痛者仅 1例需用镇静剂 ,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经皮胸壁心脏起搏操作简便快速 ,疗效可靠且无创安全 ,病人耐受性良好 ,是紧急抢救心脏停搏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行心脏临时起搏与床旁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操作时间的差异.方法 90例需进行临时起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2例)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将普通起搏电极导线植入右心室进行临时起搏;B组(38例)通过常规球囊漂浮起搏电极导管置入.两组均穿刺左锁骨下静脉.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起搏成功率、起搏阈值、电极导线脱位率.结果 与B组相比,A组在操作时间,起搏成功率,起搏阈值方面均好于B组(P<0.05).起搏成功率为96.2%和86.8%,起搏阈值为(0.75±0.32)V和(0.95±0.45)V.结论 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行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可明显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心脏不同部位起搏的起搏参数对比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对 66例因不同类型的缓慢性心律失常而安装心脏永久起搏器的患者行即刻起搏参数及 3个月后的电压阈值测定。结果 :右室心尖部和右室流出道起搏的感知比右心耳和KOCK三角起搏的感知高 (P <0 .0 1) ,右心耳起搏的电压阈值比右室心尖部起搏的电压阈值高 (P <0 .0 5 ) ,与KOCH三角及右室流出道起搏的电压阈值无明显差异。三个月后的电压阈值与术中即刻的电压阈值无明显差异。结论 :右室流出道与右室心尖部、KOCH三角与右心耳的起搏参数无明显差异 ,临床上 ,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5.
在起搏心电图指引下气囊漂浮电极床旁紧急临时起搏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在起搏心电图指引下经左锁骨下静脉床旁植入气囊漂浮电极紧急心脏临床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9例不同病因所致严重心动过缓者,在床旁无x线透视下,采取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seldinger法)、植入气囊漂浮电极(Swan-Ganz导管操作方法);根据起搏心电图判断电极是否进入右心室,行右心室心内膜临时起搏(VVI模式)。结果 39例全部起搏成功,开始穿刺至起搏时间平均(11.5±5.5)min,起搏时间1~15d,起搏阈值≤2.0mA。无电极脱位及心律失常发生。结论以本法行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是一项成功率高、效果可靠、快捷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体表心电图引导下球囊漂浮电极与普通电极心脏临时起搏治疗心动过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严重心动过缓病人7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心脏临时起搏电极类型不同分为球囊漂浮电极组(41例)和普通电极组(38例),球囊漂浮电极组置入球囊漂浮电极进行心脏临时起搏,普通电极组置入普通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比较两组起搏成功时间、起搏成功率及留管时间;电极右室心尖部到位率、电极右室流出道到位率及导管脱位率;起搏阈值、起搏感知灵敏度;观察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普通电极组比较,球囊漂浮电极组起搏成功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起搏成功率、留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普通电极组比较,球囊漂浮电极组导管脱位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起搏阈值、起搏感知灵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漂浮电极组并发症发生率较普通电极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漂浮电极可缩短起搏成功时间且成功率、阈值、感知灵敏度及到位率与普通电极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左束支起搏(LBBP)与右室间隔部起搏(RVSP)对电-机械同步性、起搏参数、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行永久双腔起搏器的患者,根据起搏部位分为LBBP组和RVSP组。比较两组起搏前后QRS波时限变化,起搏术前/术中、术后1及6个月、1年起搏参数(阈值、阻抗)及心脏结构及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共入选136例,其中LBBP组74例,RVSP组62例。LBBP组QRS波时限术前、术后无差异[(112.7±20.8)ms vs (114.9±10.9)ms,P>0.05],RVSP组术后QRS波明显延长[(142.0±14.9)ms vs (111.1±22.3)ms,P<0.01],术后RVSP组较LBBP组时限明显延长(P<0.01)。两组的阈值、阻抗在术后1个月较术中明显下降(P<0.01),后达到稳定,且两组相比无差异(P>0.05)。LBBP组术后6个月及1年LVEDD、LAD较术前降低,LVEF较术前升...  相似文献   

8.
心脏电击转复对永久起搏器起搏阈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体外及心内心脏电击转复对永久起搏器起搏阈值的影响。方法观察5例体外直流同步及5例非同步电击转复前后起搏阈值及起搏导线阻抗的变化,以及3例ICD使用者上述起搏参数的变化。结果13例均一次电击转复成功。体外直流同步及非同步电击转复后,10例中有8例起搏阈值增高(均使用单极心室起搏导线),2例无明显改变(均使用双极心室起搏导线);ICD行心内电击转复3例,起搏阈值无明显改变(患者先前植入的均为单极心室导线)。所有13例的起搏导线阻抗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结论体外心脏电击转复有可能使永久起搏器的起搏阈值增高,尤其采用单极导线的患者,事先宜将起搏器的输出电压及脉冲宽度适当调高。对起搏依赖患者应作好及时更换起搏导线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主动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疗效.方法 以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植入心脏起搏器的1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分为四组:单腔起搏器(VVI)右室心尖部起搏组(52例,A组)、VVI右室间隔部起搏组(31例,B组)、双腔起搏器(DDD)右室心尖部起搏组(33例,C组)和DDD右室间隔部起搏组(19例,D组).分析四组在术后即刻及术后1、6、12、24个月的起搏阈值、导线阻抗、QRS波时限和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四组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发生.B、D组术后即刻的起搏阈值较A、C组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的起搏感知及阻抗均无明显差异.随访1年后,A、B、C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较D组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更符合生理性起搏的特点,对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不良影响明显小于右室心尖部起搏.因此,DDD右室间隔部起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心脏起搏方式.  相似文献   

10.
冯霞  崔俊玉 《心脏杂志》2010,22(4):581-583
目的:评价右室间隔部(RVS)起搏的稳定性及对比RVS起搏和右室心尖部(RVA)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22例植入DDD起搏器患者,分为RVS组和RVA组,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起搏参数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RVS组术中测试起搏阈值及电流均高于RVA组,术后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VS组QRS波群宽度较RVA组小(P0.05);RVS组X线曝光时间较RVA组长(P0.05);术中阻抗及R波振幅无显著差异。术后6个月,RVS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二尖瓣血流E峰和A峰最大充盈速度比值(E/A)较RVA组明显提高,术前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RVS起搏安全、有效,RVS起搏血流动力学参数明显优于RVA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左束支起搏(LBBP)与右心室起搏(RVP)在房室传导阻滞伴射血分数降低患者的起搏参数、安全性及心脏结构与功能改善。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诊断为房室传导阻滞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50%), 且初次尝试LBBP或原RVP升级LBBP患者;回顾入选我院同时期具有相同入排标准及植入适应证且初次行RVP植入患者。比较两组基线及随访1年时起搏阈值、感知、QRS时限变化、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共入选62例患者, 其中LBBP组34例, 年龄(69.1±16.5)岁, 其中男25例;RVP组28例, 年龄(70.3±16.1)岁, 其中男21例。LBBP组自身及起搏QRS时限分别为(132.1±35.6)ms和(109±21.5)ms, 左束支夺获阈值(0.61±0.37)V/0.5 ms, 感知(9.2±6.4) mV;RVP组自身及起搏QRS时限分别为(136.3±26.6)ms, (167.9±21.1)ms, 阈值(0.73±0.34)V/0.5 ms, 感知(10.4±2.8) mV。...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和心电图指导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9例患者分为A组(RT-3DE组,23例)和B组(心电图组,26例)。穿刺左侧锁骨下静脉,分别在RT-3DE和心电图指导下将普通起搏电极导线植入右心室进行临时起搏,对比观察两组手术起搏成功率、平均操作时间、起搏阈值及电极导线脱位率。结果 A组和B组的起搏成功率分别为100%和92.3%;平均操作时间为(237±94)s和(358±140)s;起搏阈值为(0.85±0.21)V和(0.98±0.33)V,电极导线脱位率为0%和12.5%。两组在平均操作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3DE与心电图指导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相比,可明显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通过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的比较,评价RVOT起搏在目前植入技术条件下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方法:42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平均年龄(63.5±10.4)岁,随机分到RVA组(n=14)和RVOT组(n=28),所有患者均植入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和带有自动起搏阈值测试功能的起搏器.通过手术时间、术中X线曝光时间及术中电极导线的各项参数评价RVOT起搏的可行性;通过急、慢性期起搏阈值及并发症评价RVOT起搏的稳定性.结果:RVA组和RVOT组的手术时间、曝光时间、术中电极导线各项参数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VOT组急性期起搏阈值稳定性与RVA组相近(P=0.23);两组术后6个月时起搏阈值分别为(0.55±0.11)V和(0.54±0.09)V(P=0.7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中,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亦相近.结论:在目前的起搏技术条件下,RVOT起搏的可行性和稳定性与传统的RVA起搏相近.  相似文献   

14.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心脏起搏部位及起搏模式对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2004年至2006年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患者86例,其中A组:单腔心室起搏(VVI)心尖起搏组(right ventricle apex RVA)31例;B组:VVI高位室间隔起搏组(right high-interventricular septum RHIVS)8例;C组:双腔心脏起搏(DDD)RVA起搏组38例;D组:DDD RHIVS起搏组9例。分别于起搏治疗前后行心电图、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QRS波时限、心脏射血分数(EF)值,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VI)和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并进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患者生活问卷调查(MLHFQ)。结果:1.单腔起搏器组,无论RVA或RHIVS组术后心功能各项指标(EF、ESVI、ED-VI、MLHFQ)均有下降趋势,A组于术后6个月,B组于术后12个月时出现下降趋势。2.双腔起搏器RVA组于术后12个月时心功能出现下降趋势,而双腔RHIVS组术后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3.组间比较显示:D组心功能各项指标术后均高于A、B、C组。结论:DDD起搏优于VVI起搏,间隔部起搏明显优于心尖部起搏,特别是DDD间隔部起搏对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最小,接近于生理起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间隔部起搏导线的置入和长期随访资料,观察长期起搏电极性能状况和并发症.方法 选择36例间隔部主动电极置人患者和39例心尖部被动电极置入患者进行研究.观察两组在置入时和随访时的起搏阈值、感知、阻抗、起搏QRS波群宽度和起搏相关并发症.结果 与心尖部组比较,间隔部组在置人时的起搏阈值较高,起搏QRS波群宽度较小.在随访过程中,两组在起搏阈值、感知灵敏度、导线阻抗和起搏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传统心尖部位相比,间隔部长期放置导线性能稳定,无严重相关并发症,可作为起搏首选置人位点.  相似文献   

16.
球囊漂浮电极与普通电极床旁心脏临时起搏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经静脉球囊漂浮电极与普通电极进行心脏临时起搏进行对比观察。方法54例床旁临时心脏起搏中,31例选择普通电极,23例选择球囊漂浮电极。观察两组间置管操作时间、起搏阈值、并发症等。结果两组间均有较高成功率,但球囊漂浮电极组置管时间明显小于普通电极组(2.1±2.3minvs9.3±5.3min,P<0.01),而起搏阈值等指标无明显差异,普通电极组发生并发症2例,1例为心肌穿孔,另1例为RonT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结论与普通电极相比,球囊漂浮电极有操作简便、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体外无创性临时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体外无创性临时心脏起搏 ( ENCP)对心脏骤停及急性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抢救效果、安全性。方法  19例心脏骤停患者和 18例有严重临床症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紧急行 ENCP。结果 所有病人均在 1~ 5 min内在床边得到 ENCP。心脏骤停组 12例起搏成功 ,其中 5例复苏 ,起搏成功者平均起搏阈值 ( 10 5 .2± 15 .6) m A,起搏成功率 63 .1% ,起搏成功并复苏2 6.3 %。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组 17例 ENCP后临床症状迅速明显改善 ,平均起搏阈值 ( 75 .3± 2 1.5 ) m A,起搏成功率 94.4%。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组的起搏成功率明显高于心脏骤停组 ,起搏阈值明显低于心脏骤停组。所有患者起搏过程中均出现与起搏脉冲同步的胸部肌肉抽动 ,但只有 1例因胸痛在 ENCP维持下安装了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器 ,其余病人虽有不适 ,均能接受 ENCP。所有 ENCP患者均未发现皮肤、软组织损伤及严重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结论 体外起搏是心脏骤停、急性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前50例希浦系统起搏病例,为初期开展此项技术提供临床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12月本中心同一术者团队行希浦系统起搏操作的前50例患者资料及手术和随访情况。按起搏部位分为希氏束起搏(HBP)组、左束支区域起搏(LBBP)组、室间隔内起搏(IVSP)组,比较各组间的手术操作、起搏结果和参数随访情况。结果按患者手术先后顺序每10例患者一组,共分为5组。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希浦系统起搏的成功率从前10例的50%上升至最后10例的90%,而手术时间显著缩短[(152.7±55.1)min比(89.8±37.7)min,P=0.037],完成20例手术后,成功率稳定在80%以上较好的水平。按照最终起搏的结果,IVSP组15例、HBP组10例、LBBP组25例。左心室激动时间(LVAT),HBP组[(79.4±8.2)ms比(96.0±19.2)ms,P=0.012]和LBBP组[(81.5±13.5)ms比(96.0±19.2)ms,P=0.013]均显著短于IV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HBP组和LBBP组[(79.4±8.2)ms比(81.5±13.5)ms,P=0.9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起搏QRS波时限,HBP组[(106.4±19.9)ms比(138.8±18.9)ms,P<0.001]和LBBP组[(118.9±12.3)ms比(138.8±18.9)ms,P<0.001]均显著短于IV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BBP组较HBP组延长[(118.9±12.3)ms比(106.4±19.9)ms,P=0.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HBP组的起搏阈值显著高于IVSP组[(1.4±0.5)V比(0.6±0.3)V,P<0.001]和LBBP组[(1.4±0.5)V比(0.7±0.2)V,P=0.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感知R波则HBP组显著低于IVSP组[(5.7±2.1)mV比(10.2±5.3)mV,P=0.009]和LBBP组[(5.7±2.1)mV比(9.6±2.2)mV,P<0.001]。而LBBP组和IVSP组各项起搏参数均无差异。各组随访期间,起搏阈值和感知R波均无明显变化。手术操作中我们采用了影像法辅助希氏束及左束支区域的解剖定位。结论本中心回顾分析显示,第20~50例的手术操作,可以较熟练掌握希浦系统起搏技术。LBBP可作为初期开展希浦系统起搏的首选。影像解剖定位法可简化手术流程,避免对希氏束和传导束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行希氏束起搏,进一步验证希氏束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临床对照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伴缓慢心室率患者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接受心脏起搏器治疗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右心室起搏组和希氏束起搏组,至少随访6个月,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成功率及术后的心脏电和机械同步性、心脏功能、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等情况。结果希氏束起搏组最终完成研究36例,传统右心室起搏组完成研究35例。希氏束起搏组在术中、术后6个月的起搏阈值均高于传统右心室起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希氏束起搏组在术中、术后6个月的起搏感知、起搏阻抗与传统右心室起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希氏束起搏组术后6个月的QRS宽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希氏束起搏组术后6个月的QRS宽度明显低于传统右心室起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房室间同步性参数LVFT/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希氏束起搏组在心室间机械延迟时间(interventricular mechanical delay,IVMD)及左心室心肌12个节段的收缩期达峰值速度时间的标准差(Ts-SD)均明显低于传统右心室起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希氏束起搏组术后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高于传统右心室起搏组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以及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和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希氏束起搏治疗心房颤动伴缓慢心室率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需要更高的起搏阈值,能够获得更好的心室电及机械同步性,并且对LVEF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普通电极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的可行性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普通电极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患者共34例,其中经右颈内静脉途径22例,左锁骨下静脉途径12例。根据体表起搏心电图形态及起搏阈值判断右室心内膜起搏是否成功。结果全组34例患者右心室心内膜起搏均获成功。2例患者术后24h发生电极移位。无气胸、血胸、心脏穿孔及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右颈内静脉及左锁骨下静脉途径,应用普通电极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