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医学综述》2015,(20)
目的通过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细胞骨架蛋白成束蛋白(FASCIN)(能和f-actin紧密结合的骨架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就诊并经病理证实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80例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VEGF和FASCIN的表达情况。结果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阳性率为71.2%(57/80),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阳性率为15.0%(3/20),VEG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5);FASC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2.5%(58/80),在正常口腔黏膜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0%(4/20),FASC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VEGF、FASCIN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P<0.05),病理分级Ⅱ级、Ⅲ级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VEGF、FASCIN阳性率显著高于病理分级Ⅰ级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P<0.05)。结论 VEGF、FASCIN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通过检测VEGF与FASCIN的表达水平预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上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提供一定的理论根据,因此也可为临床上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后续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②方法 对 5 6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切片采用抗Ⅷ因子单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计算肿瘤MVD。③结果 TNM临床分期Ⅲ、Ⅳ期病人的MVD明显高于Ⅰ、Ⅱ期病人 ( χ2 =4.14,P <0 .0 5 ) ;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高的病人MVD明显低于中、低分化病人 ( χ2 =4.2 8,P <0 .0 5 ;P =0 .0 0 1) ;有淋巴结转移病人的MVD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病人 ( χ2 =9.75 ,P <0 .0 1)。MVD计数高病人 5年生存率较计数低者差 ( χ2 =5 .72 ,P <0 .0 5 )。④结论 MVD的检测可作为反映口腔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及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雌激素受体(ER)两种亚型Erα和Erβ在人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rα和Erβ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及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ER两种亚型在口腔正常黏膜及口腔鳞状细胞癌均有表达,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降(P<0.01).Erα和Erβ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无关(均P0.05),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或远处转移与否有关(均P<0.05).结论 雌激素受体表达可能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端粒酶活性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端粒酶活性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演变过程的作用.方法 对37例口腔鳞状细胞癌、8例癌前病变(白斑)、40例口腔良性肿瘤及12例正常口腔组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端粒酶活性.结果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和正常组织组.口腔癌前病变组与鳞状细胞癌组基本一致.结论 端粒酶可稳定染色体末端的端粒酶结构,端粒酶活化在口腔肿瘤恶变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端粒酶可作为判断癌变能力的良好分子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TGF-β1、VEGF和MMP-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链霉素亲生物素-过氧化酶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TGF-β1、VEGF和MMP-2的表达,分析TGF-β1、VEGF和MMP-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TGF-β1的表达与VEGF和MMP-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TGF-β1表达阳性率为55%(22/40),VEGF表达阳性率为60%(24/40),MMP-2表达阳性率为65%(26/40)。TGF-β1、VEGF和MMP-9的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Ⅲ期与Ⅰ、Ⅱ期比较,原发灶中TGF-β1、VEGF和MMP-2表达率有升高趋势(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与无淋巴结转移者比较,原发灶中TGF-β1、VEGF和MMP-2表达率有升高趋势(P<0.05)。TGF-β1的表达与VEGF和MMP-2的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TGF-β1、VEGF和MMP-2的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7.
VEGF和MVD在下咽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VEGF和CD105标记的MVD在下咽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并研究其与肿瘤临床特性的关系,探讨两者在下咽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50例下咽鳞状细胞癌及50例正常状况下咽黏膜中的VEGF和CD105标记的MVD的表达水平,应用Image-ProPlus图像分析软件测定免疫组化图像的平均光密度(mean optical density,MOD)。结果:VEGF蛋白在下咽鳞状细胞癌及正常下咽黏膜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4.00%和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VEGF蛋白的表达在不同TNM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是否淋巴转移组间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D105标记的MVD在下咽鳞癌组织中的计数(37.10±5.95)显著高于正常下咽黏膜(8.70±3.34),P=0.000,MVD计数在不同TNM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是否淋巴转移组间的阳性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EGF、MVD在不同年龄、性别、吸烟史和原发部位的下咽鳞癌组别间,表达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咽鳞癌中VEGF表达和MVD计数呈显著正相关(r=0.582,P=0.000)。结论:VEGF和MVD的高表达提示两者对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同时,VEGF和MVD在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表明两者协同促进下咽鳞癌的生长和进展。联合检测VEGF和MVD可能对综合评估下咽鳞癌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特点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PCDGF和VEGF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畸胎瘤细胞源性生长因子(PC cell-derived growth factor,PCD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皮肤基底细胞癌、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皮肤鳞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EphA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新生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分别检测52例宫颈鳞癌、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3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标本中EphA2、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值,分析其相关性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鳞癌组织中,EphA2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及MVD值分别为76.9%、84.6%和46.4±9.5,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和正常宫颈上皮组(P<0.01)。EphA2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及MVD值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宫颈鳞癌组织中E-phA2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和MVD值呈正相关(P=0.000)。结论:EphA2、VEGF、MVD(FⅧRAg)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宫颈癌的微血管形成中起一定的作用,EphA2有望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并成为宫颈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口腔鳞状细胞癌(鳞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VEGF-C在口腔鳞癌的增殖、浸润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60例口腔鳞癌病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VEGF-C的表达,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其与病变部位、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颈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口腔鳞癌组织VEGF-C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u=7.747,P<0.01),其表达强度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r=0.564、0.706,P<0.05),与病变部位、大小、病理分级无关.结论 口腔鳞癌细胞分泌VEGF-C诱导癌周淋巴管增生扩张是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VEGF-C有望作为早期临床判断和预测颈淋巴结转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12.
骨巨细胞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的表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lar endo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of bone,GCT)中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和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并探讨VEGF和MVD与骨巨细胞瘤组织学分级(Jeffe分级)及肿瘤预后等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0例骨巨细胞瘤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 System二步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和MVD,并将上述资料与Jeffe分级和患者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CT中VEGF的阳性表达与MVD显著相关(P<0.001)。GCT术后复发、转移等不良预后与较高的VEGF阳性表达率(P=0.015)和MVD(P=0.015)显著相关。结论 VEGF阳性表达的GCT组织中的MVD显著高于VEGF阴性表达的肿瘤组织。VEGF的阳性表达和高MVD预示GCT预后不良,其可能作为评价GCT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VEGF及PD-ECGF在膀胱癌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的表达及肿瘤血管形成的情况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68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部的VEGF,PDECGF的表达情况,检测CD34以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膀胱癌中VEGF表达率为61.76%(42/68);PDECGF表达率为54.41%(37/68);二者共同阳性表达率为38.24%(26/68)。VEGF,PD-ECGF与膀胱癌的分级,分期和预后相关,并与MVD呈正相关(P<0.05)。此外二者之间也有相关性(P<0.05)。结论:VEGF,PD-ECGF能共同调节膀胱癌的血管形成,可用于判断膀胱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微血管密度 (MVD)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生物学行为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5 6例NSCLC和 16例正常肺组织中MVD、VEGF的表达。结果 (1)NSCLC与正常肺组织MVD、VEGF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肺癌MVD随VEGF表达的增强而增多 ,两者呈正相关。(2 )MVD和VEGF的表达在肺腺癌中显著高于肺鳞癌 (P <0 .0 5 ) ,两者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的进展而升高 (P <0 .0 5 )。(3)生存期 <2年者MVD和VEGF的表达显著高于生存期 >2年者 (P <0 .0 5 )。结论 MVD和VEGF的表达与NSCLC发生、发展、转移关系密切 ,可作为NSCLC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微血管生成及其与临床病理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5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21例子宫肌瘤在位内膜和10例子宫腺肌症在位内膜中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VEGF表达阳性率上皮为13.69±4.32、间质为9.24±6.55;MVD(160±53)/mm2,显著高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的在位子宫内膜的VEGF阳性表达率与MVD值(P<0.05),且VEGF与M VD值呈正相关(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按r-AFS分期,15例Ⅰ-Ⅱ期,35例Ⅲ-Ⅳ期,二组在VEGF的阳性表达率、MVD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临床分期不相关.[结论]异位内膜组织VEGF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异位内膜的血管生成过程,为抗血管生成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53例乳腺癌石蜡切片中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二者的关系及其在乳腺癌预后中的价值.结果发现腋下淋巴结阳性病例组的MVD明显高于腋下淋巴结阴性组(P<0.01).术后出现转移病例中的MVD高于无转移病例(P<0.001).VEGF的表达率为67.92%,且与MVD具有相关性.提示MVD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是乳腺癌的一个预后指标,而VEGF对肿瘤内的血管生成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与大肠癌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5例大肠癌、65例癌旁组织及16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进行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测定。结果大肠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P<0.05),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VEGF阳性者MVD值显著高于VEGF阴性者(P<0.05);大肠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与MVD呈显著性正相关(rs=0.410,P=0.001)。VEGF表达和MVD与大肠癌浸润深度、TNM分期、血行转移密切相关(P<0.05)。VEGF表达阳性或高MVD的大肠癌患者预后差(P<0.05)。结论VEGF表达与大肠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VEGF和MVD可作为大肠癌预后检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鼻咽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与放射敏感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微血管(MVD)在预测鼻咽癌放射敏感性中的价值。[方法]对39例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单纯放疗患者放疗前的鼻咽活检组织,进行Von Willebrand因子、VEGF免疫组化染色;用动态MRI观察肿瘤放疗后的体积变化,在MR机上直接测量肿瘤体积。[结果]VEGF表达与MVD密切相关(r=0.553,P<0.05)。VEGF表达与肿瘤体积缩小百分比相关,有统计学意义(38~40 Gy时r=-0.45,P<0.05;68~76 Gv时r=-0.42,P<0.05)。MVD与肿瘤体积缩小百分比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38~40Gv时,r=-0.183,P=0.265;68~76 Gv时,r=-0.244,P=0.135)。[结论]鼻咽癌组织内VEGF表达与放射敏感性呈负相关;VEGF表达与MVD呈正相关;MVD与放射敏感性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癌MVD、VEGF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癌组织内MVD及VEGF表达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关系。【方法】以SP免疫组化法检测4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MVD及VEGF的表达,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Kaplan-Meier曲线法生存分析显示MVD≥10者的生存率较MVD<10者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表达强度与患者生存率无显著性相关。Cox回归分析显示MVD是子宫内膜癌的独立预后因素,RR=4.02,P<0.05。【结论】高水平MVD者的预后较低水平MVD者差,MVD是子宫内膜癌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病理及临床分期间的关系。应用抗人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体,抗VEGF单克隆抗体,采用ABC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45例胃癌组织中MVD和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胃癌组织中MVD平均值为31.4±14.3,VEGF表达阳性率为53.3%(24/45),VEGF表达阳性者MVD值显著高于阴性者(P<0.05);MVD值和VEGF表达在不同的Borrmann分型及TNM分期中各不相同,并随着疾病的分期而增加(P<0.01)。提示胃癌MVD值和VEGF的表达密切相关,并与胃癌的病理及临床分期相联系,两者均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