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将近4年来我院收治的94例脑梗塞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其中男性64例,女性30例,年龄在43~82岁,平均58岁。94例患者中有80例是经过头颅CT确诊的,14例是据症状,体征临床确诊的,均为血栓形成性脑梗塞。检测项目有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沉,纤维蛋白原等。按常规取患者空腹血6ml送检,按廖福龙(临床荟萃杂志,天津出版,1987)进行生化7项指标检测  相似文献   

2.
3.
脑梗塞82例血液流变学的观测俞晓映,刘杭玲,谢海宝,吴天凤浙江医院310013本文对82例脑梗塞患者作了血液流变学6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二者有明显相关性。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梗塞组共82例,其中多发性梗塞(MI)44例。男33例,...  相似文献   

4.
李秀  陈社新 《医学综述》1996,2(2):93-94
本文对68例脑梗塞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同时将脑梗塞患者检测出的有关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68例脑梗塞男47例,女21例,年龄50~75岁。均经头颅CT明确诊断,并在住院期间检查排除其它系统疾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检测均为发病72小时内所测。血液流变学对照组72例,男38例,女34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60.9岁。血脂分析对照组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49~72岁,平均年龄65.8岁。1.2 方法 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血液流变学检测用肝素抗凝。血脂分析用血清。用无锡县电子仪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45~70岁60例脑梗塞前综合征(CPIS),和相近年龄40例健康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对照测定,结果表明:60例CPIS全血比粘度、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浆比粘度、血沉、红细胞电泳、纤维蛋白元等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为高。提示血液浓稠性、粘滞性、凝固性、聚集性的增加,是引起CPlS的重要环节和危险因素。血液流变学测定,作为动态观察脑部供血情况的一项指标是简便、可行、实用的。以此开展普查、监护治疗CPIS,防治脑梗塞,从而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脑梗塞脑出血155例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155例病人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在脑梗塞、脑出血病人中较明显和年龄也有关。临床可通过血流变学检查作为预测脑出血,脑梗塞发病率危险程序及预防治疗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出血,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36例脑出血及38例脑梗塞患血液流学变的改变与50名正常人对照。结果两组患者的10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出血血粘度增高主要在于红细胞压积高;脑梗塞者则主要为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粘附性增高,作者认为在血液流变学疗法中,脑出血以降低血球压积为主,脑梗塞则主要是降低纤维蛋白原。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述实验通过对31例多发性脑梗塞患者服用卡蓝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观察,证明了此药对于改善-脑循环和代谢确实有效,临床上应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9.
<正> 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在脑梗塞的发生起着重要的警示作用,我们对400例脑梗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来源 选自我院住院病人中经头部CT检查明确诊断为脑梗塞400例,其中男260例,年龄58~76岁,平均年龄67岁,女140例,年龄57~69岁,平均年龄63岁,全部病例与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的急性脑梗塞血液流变学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6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其中多发性脑梗塞组14例,大面积脑梗塞组11例,及普通脑梗塞组37例,以同期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尤以中小血管(23s-1WBV、9.6s-1WBV)的全血粘度升高为著(P<0.001),多发性脑梗塞患者同时伴有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1.
血液光量子疗法治疗脑梗塞的血液流变学分析一院保健科孔晓光徐金凤陶莉老年病房李艳敏我们采用血液光量子疗法治疗64例临床确诊为脑梗塞患者,同时测定有关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进行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64例脑梗塞患者,随机...  相似文献   

12.
13.
<正>脑梗塞是最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其发病时常有血液高粘滞状态,促发了脑梗塞的形成,同时也加重了病变部位的缺血缺氧,使脑梗塞更进一步恶化。因此,改善血液高粘滞状态,是临床治疗脑梗塞的重点之一。 近两年来,我们以高压氧治疗作为临床综合治疗脑梗塞的主要辅助手段,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综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相关血液指标变化。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降颅压、溶栓、改善局部微循环、康复锻炼等综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血液流变学及相关血液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8.82±5.64)分、(83.57±7.22)分,与治疗前的(24.71±9.03)分、(52.65±10.43)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另外,治疗前后PT[(9.83±0.91)s VS(13.51±0.72)s]、aP TT[(21.51±2.92)s VS(33.48±2.31)s]、TT[(11.68±1.54)s VS(12.31±1.86)s]、Fbg[(4.74±0.95)g·LVS(2.77±0.70)g·L]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治疗能明显改善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变血液流变学,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25例脑梗塞早期进行溶栓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及疗效,结果提示血液流变学改变是发生脑梗塞危险因素,又作为脑梗塞疗效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改变与急性脑梗塞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对照组80例,急性脑梗塞组100例,空腹防凝血、锥板式旋转粘度计测定.结果急性脑梗塞组全血低切粘度、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均明显增高.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液多具有粘、浓、聚的表现,该项检查对急性脑梗塞的诊断与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蔡良  周易谦 《右江医学》1997,25(4):191-192
太极通天液治疗脑梗塞的血液流变学观察江苏省大丰市人民医院(224100)神经内科蔡良周易谦智睿计小刚血液科高成华我院自1993年以来应用太极通天液治疗49例脑梗塞患者,并对血液流变学方面进行了观察,发现有显著改善,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及方法1....  相似文献   

18.
19.
对住院后200例脑梗塞病人(设对照组)观察血液流变各项指标,结果表明脑梗塞病人血液呈不同程度高"高粘、凝、聚、浓"状态.提示血液流变性改变在脑梗塞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它可做为脑血管病的先兆予测,监测指标和疗效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20.
温灸治脑梗塞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