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29例原发性男性不育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育龄夫妇中约15%患有不育,其中近50%由男方因素造成.男性生殖是在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睾丸性轴系的内分泌激素调节下,通过精子发生、精子成熟、精子运输、精子获能和精子顶体反应等一系列生理活动完成.精子发生受到诸多有序表达的基因控制,染色体结构、数目的畸变可影响这些基因的功能,进而影响精子发生[1].对原发性男性不育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可明确不育病因,并为运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男性不育提供遗传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受各种因素影响,人类自身的生殖能力发生巨大变化,据统计,不孕不育发生率约10%~12%,男方因素约占50%,其中约30%为特发性男性不育[1],涉及到染色体数量的异常和(或)精子发生发育相关基因的突变等.本文就近一段时间国内外对男性不育相关基因的研究进行综述.一、Y染色体AZF基因自1996年Vogt等将Y染色体长臂上主导精子发生、发育的区域分为AZFa,AZFb,AZFc以来[2],对这3个区域以及后来发现的AZFd基因的研究即进入了崭新的时期,尽管到目前为止有关这些基因的问题尚未完全清晰,但Y染色体AZF微缺失检测已经是继核型分析之后遗传学方面诊断男性不育的重要技术手段[3].  相似文献   

3.
正睾丸内精子的产生主要受生殖内分泌激素的调控,高浓度睾酮(Testosterone,T)的生精上皮及支持细胞环境是精子发生的必须条件。在生理情况下,下丘脑、垂体及睾丸的内分泌激素形成完整的反馈调控系统,促进和调控精子的发生、成熟[1]。睾丸生精功能障碍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睾丸内生精上皮(或生精组织)生精能力下降,生精细胞部分或全部发育阻滞,形成少精子或无精子,导致男性不育。目前临床对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辅助生殖。药物治疗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某些药物也确实  相似文献   

4.
曾荔  孔祥田  苏晋伟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7):558-558,I029
睾丸活检是男性不育的一种重要检测方法。通过对睾丸活检组织的生殖病理检查 ,能直接观察精子发生的功能状况和精子发生障碍的程度 ,对精子发生障碍作出定性判断。它还能观察睾丸合成类固醇激素的能力及障碍 ,对生殖能力作出估价 ,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但常规的睾丸活检病理检查方法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例如 ,它不能反映生殖细胞的细胞动力学 ,限制了对不育病因的进一步分类。本研究对 35例不育患者睾丸活检组织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在进行常规组织处理和观察的同时 ,进行睾丸活检标本核增殖抗原 (PC NA)的免疫组化染色 ,检测了P…  相似文献   

5.
细胞因子是一系列参与造血、免疫细胞发育、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等的调节蛋白.有的细胞因子可直接影响睾丸细胞的功能.有研究显示,细胞因子在睾丸的发育和发挥正常功能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1].致炎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IL)-1和IL-6对于生精细胞的分化和睾丸甾体激素的合成有着直接的作用.干细胞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和参与造血作用的细胞因子对于精子发生也有一定的作用.本课题组研究发现,attractin(Atrn)基因敲除后小鼠的生育能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本实验旨在了解Atrn基因敲除后小鼠的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为进一步研究Atrn基因对雄性生殖的影响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对男性生育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普遍认为可能的机制有:睾丸温度升高机制、睾丸缺血缺氧机制、毒素反流机制、附睾损害机制、生殖激素机制、生物学机制以及一氧化氮(N0)与细胞凋亡等.近来人们发现,细胞因子在男性不育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影响睾丸功能、精子发生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细胞因子角度,结合近年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常人发病率在8%~20%,在男性不育症患者可达39%.协和医院统计1310例男性不育症中VC为466例,占35.57%[1].柯明辉(2010)统计中日友好医院不育症2599例,有VC者703例,占27.05%.VC是慢性渐进性对睾丸生殖功能有损伤的疾病,每增长1岁精液异常危险性提高0.023倍(2.3/100倍),是非VC精液异常危险率的1.2倍[2].发生于左侧睾丸者约为70%~90%,虽然发生在单侧,但它是一种双侧睾丸损伤性疾病,还具有累积性损害的特征,长时间的VC会引起睾丸功能下降,出现睾丸生殖功能障碍[3].青少年患者应该尽早治疗[4].本文就VC精子形态学、精子和生精细胞凋亡检出率与VC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精索静脉曲张是男性不育症最常见的原因。据报道男性不育症患者中精索静脉曲张者占 3 9% ,精索静脉曲张可引起睾丸萎缩、精子产生不足、精液异常和生育力下降 ,从而导致男性不育。精索静脉曲张损害精子发生的机制尚不明了 ,推测的机制包括 :肾上腺或肾的代谢产物倒流、睾丸温度升高、静脉血瘀积导致组织缺氧和下丘脑 性腺轴的功能损害。Sertoli(塞尔托利细胞 睾丸滋养细胞 )通过控制残存精原细胞的增殖调整精子的发生 ,并支撑精母细胞及精细胞的发育 ,还参与合成和分泌几种蛋白包括转铁蛋白、ABP(雄激素粘蛋白 ) ,它们对精原细…  相似文献   

9.
精子发生是一个独特的细胞分化过程,涉及一系列复杂的转录后表达调控。微小核糖核酸(miRNA)是一类非编码RNA,在转录后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精子发生过程中miRNA的表达具有细胞特异性,并且参与睾丸生殖细胞的成熟和分化。睾丸生精功能障碍时,miRNA的特异变化能够在精浆中体现,可作为男性不育新的诊断标志物。对这些miRNA的研究可以为精子发生和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方向。Email:hanxd@nju.edu.cn  相似文献   

10.
单一细胞成分的二维培养模型是研究睾丸发育及精子生成的重要方法,但由于相关细胞因子缺乏及生精小管三维构象的破坏,不能有效的模拟睾丸内环境,且较难完成完整的精子生成过程。近20年来,睾丸组织培养及睾丸移植等多种体外及体内培养模型的发展及优化实现了由二维到三维的转变,睾丸内龛境结构的维持或重构及培养条件的优化可较好的模拟睾丸内微环境,睾丸间质细胞、支持细胞及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与体内类似,其中体外模型可将细胞悬液或组织块悬浮于空气-培养基交界处,在体外即可以模拟睾丸体细胞及生殖细胞正常的发育过程;体内模型可建立供体睾丸组织与受体下丘脑-垂体的关联,为精子生成提供内分泌基础。这为研究睾丸形成及发育、睾丸功能调节等提供了重要方法,并极大的促进了男性不育症治疗理念的进展,虽然上述各种方法仍有各自的局限性,但随着细胞及组织处理、冻存、解冻、移植等技术的进步,必将促进其临床应用并有较好的转化医学前景。  相似文献   

11.
睾丸移植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历器官水平、组织水平、细胞水平的吻合血管自体、异体睾丸移植,睾丸组织移植、睾丸Leydig细胞和精原干细胞移植几个阶段。目前在治疗高位腹腔型隐睾、男性性腺功能减退和男性不育等领域中,睾丸移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结合近年相关文献,对睾丸移植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n-obstructive azoospermia,NOA)约占无精子症的60%,占男性不育症的10%[1].NOA发病原因为睾丸衰竭.虽然其睾丸生精功能差,但在患者睾丸中仍然可能存在局灶性精子发生区域[2].只要能够找到精子,再联合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NOA患者也可以拥有健康子代.怎样才能更准确地找到这些局灶性精子发生区域是近几年外科睾丸取精术的发展方向.1998年应用于临床的睾丸显.  相似文献   

13.
睾丸移植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历器官水平、组织水平、细胞水平的吻合血管自体、异体睾丸移植,睾丸组织移植、睾丸Leydig细胞和精原干细胞移植几个阶段。目前在治疗高位腹腔型隐睾、男性性腺功能减退和男性不育等领域中,睾丸移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结合近年相关文献,对睾丸移植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Tian RH  Hu HL  Liu P  Li P  Yang S  Zhu Y  Ma M  Sun C  Zou SS  Guo XZ  Huang YR  Li Z 《中华男科学杂志》2011,17(10):867-872
目的:采用免疫缺陷小鼠作为受体,通过对小鼠睾丸消化细胞异位移植后不同时期移植物的研究,观察生精小管重构、生精细胞归巢及精子发生情况。方法:取新生ICR小鼠的睾丸消化成单细胞悬液,将其与Matrigel基质胶混匀后移植于雄性裸鼠背部皮下,术后裸鼠行去势。移植后分别于4、6、8、10周处死5只裸鼠,计算移植成功率,取移植物测量直径,并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生精小管的重构、生精细胞归巢及精子发生情况。结果:20只受体鼠接受睾丸消化细胞移植后全部存活。睾丸消化细胞移植后10周内可见明显隆起的包块,包块直径由第4周的(3.91±0.71)mm增加到(6.69±0.50)mm,移植物表面有血管生成。对移植物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可见生精小管样结构,部分生精小管管腔内可见由精原细胞发育至精子细胞的各级生殖细胞,未见明显精子产生。对8周移植物进行免疫组化观察,可见生殖细胞标志物Mvh、支持细胞标志物Gata4和间质细胞标志物P450Scc表达。结论:新生小鼠睾丸消化细胞移植于裸鼠背部皮下后可重构生精小管,为研究睾丸组织工程及睾丸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中睾丸各组成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理想的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业已证实铅对男(雄)性具生殖毒性,长期从事铅作业的男性,精子数量减少、活力下降,精子畸形率升高[1].慢性铅暴露大鼠睾丸中脂质过氧化物增多,说明铅可导致睾丸中氧自由基增多,致睾丸功能下降[2],而铅诱导的活性氧簇对精子细胞发育具有进行性损伤作用[3],使精子畸形率升高,精子总量降低[4],铅对睾丸的脂质过氧化作用是使雄性生殖功能受损的重要机制之一[5].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自体睾丸移植、同种异体睾丸移植、睾丸组织块移植、Leydig细胞移植以及精原干细胞移植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尤其是睾丸组织块移植及睾丸细胞移植方面取得的进步更是令人振奋,有望成为临床治疗男性不育症、男子性腺功能减退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本文将就睾丸器官、组织及细胞移植发展历史及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男性不育与睾丸组织基因表达异常或信号传导异常所致的生精障碍密切相关。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细胞代谢的中枢调节器,在细胞增殖、分化、翻译、肌动蛋白聚合、细胞周期、能量代谢和自噬等细胞活动中起重要调控作用。PI3K-Akt和LKB1-AMPK这两条经典信号通路可通过不同分子路径调节mTOR信号及其下游靶蛋白p70S6K/4EBP1的表达。近来研究表明mTOR-p70S6K/4EBP1信号分子参与调节睾丸细胞增殖、分化和精子形成,本综述就PI3K-Akt/LKB1-AMPK-mTOR信号级联反应机制在睾丸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概述,为男性不育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新观点及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小鼠原始生精细胞裸鼠皮下移植动物模型的制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制作睾丸组织异体异位移植动物模型,并观察原始生精细胞在异体异位继续生长、发育情况。方法将鼠龄为1~2d昆明小鼠睾丸组织移植至去势裸鼠背部(n=29),于移植后30~110d取出移植物,观察移植物的生长情况、表观形状以及各级生精细胞、生精上皮发育的期相情况。结果术后29只受鼠全部存活,在其背部均观察到移植物的生长,移植物直径由移植前的(0.73±0.05)mm增加到(6.75±0.73)mm,湿重由移植前(5.67±0.72)mg增加到(113.12±78.23)mg,受鼠皮肤血管已广泛深入到移植物内;光镜下可见移植物中生精小管结构清晰,移植物与受鼠皮肤之间建立了紧密连接,移植物中含有各级生精细胞及精子,在过碘酸Schiff(PAS)染色的移植物标本可见整个精子发生周期(从StageⅠ到StageⅫ)各阶段的生精细胞。结论新生小鼠睾丸组织移植到去势裸鼠背部能够继续生长、发育,可作为研究生精细胞增殖发育规律和精子发生调控机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精子发生是复杂且受紧密调控的过程,其中支持细胞在此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支持细胞从不断增殖到形态数量基本不变,从为生殖细胞的发育增殖提供营养到维持生精小管内部微环境的平衡,都与睾丸正常发育以及性成熟后雄性生育力密不可分。本文主要讨论了支持细胞在正常和异常精子发生中的作用与调节,总结了支持细胞数量、结构、表达蛋白及分泌物质变化与精子发生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研究男性不育基因治疗与男性避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天然来源的生物材料,尤其是由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构成的生物支架,被广泛应用于再生医学[1].移植物引起的宿主反应决定着其移植后的最终功能和成功与否,而脱细胞支架材料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明显低于传统移植物[2].以往的研究目标大多在于寻求可抑制宿主免疫反应激活的方法.但近年来,巨噬细胞因其明显的可塑性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既可介导促炎性的排斥反应,又可介导抗炎性的组织重构反应.我们现即对脱细胞支架移植后,巨噬细胞介导的免疫排斥和组织重构反应的机制进行总结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