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围产期严重的并发症,对母婴危害大。为更好地对其实施抢救护理,对我院1994年以来发生的5列患者的抢救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指出做好预防措施,及时处理诱发疾病,密切 观察病情,警惕DIC的发生,掌握各种临床检验资料并注意其动态变化,及时准确进行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及做好心理护理是抢救护理DIC患者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李英兰 《中外医疗》2009,28(7):119-119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9例产科DIC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9例均有明显的诱因,治愈率为93.10%。结论产科DIC病情进展迅速,直接危及生命,应早期诊断、把握时机、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医院护理人员有效的护理,患者的痊愈时长有效缩短,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有效预防并去除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主要病因,同时进行合理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能够有效提升DIC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4.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病急骤,来势凶险,母婴病死率高,若诊治及时可获痊愈.笔者对我院1990年1月至2000年10月收治的5例产科DIC病人救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在2011年7月到2012年12月收治10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对本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后,患者的痊愈时长有效缩短,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所有患者对临床护理都非常满意,满意率达到100%.结论:对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准确实施治疗方法,精心的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对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叶玮  韩晓燕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3):1097-1098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病情凶险,治疗困难,母婴死亡率高。在早期因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被产科医生忽视,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阻止DIC的病程进展,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极为重要。随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水平的提高,早期诊断DIC已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7.
卢庆 《广西医学》2008,30(2):269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着广大孕产妇的生命。我院产科1999年1月至2006年10月诊治DIC24例,现对产科DIC的发病特点和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卢庆 《广西医学》2008,30(2):269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 IC)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着广大孕产妇的生命。我院产科1999年1月至2006年10月诊治D IC 24例,现对产科D IC的发病特点和治疗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9年1月至2006年10月在我院住院分娩7 901例,发生D IC 24例,发生率为0.30%,其中外院转  相似文献   

9.
刘月美 《医学文选》2001,20(2):174-175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引发的血管内凝血的病理过程。如果由于某些产科因素所致,则称为产科DIC,发生率约为分娩总数的0.1%。现将我院1995年1月至2000年11月收治的8例产科DIC病人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年间我院产科分娩2612例,中、晚期妊娠引产(包括死胎、过期流产) 2576例,共5188例,发生DIC8例,发生率为0.15%。8例中年龄22~40岁,平均30.4岁;初产妇3例,经产妇5例。孕周为10~42周,其中<28周1例,28~<37周…  相似文献   

10.
吴端华 《安徽医学》1998,19(6):95-95
<正>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病情凶险,孕产妇病死率高。现将1993年1月至1997年10月本院的6例DIC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22~34岁,孕周25~42周,初产妇4例,经产妇2例。并发症:胎盘早剥2例,妊高征并发羊水栓塞、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死胎各1例。临床症状:主要为阴道流血,伴血液不凝。流血量800~2 000ml。2例伴有血尿,1例呕血。6例均出现休克症状及低血压,4例尿少,1例无尿,2例缺氧,2例昏迷。实验室检查:6例患者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均阳性。血小板低于100×10~9/L,凝血酶原时间均大于15秒。纤维蛋白原小于1.6g/L。  相似文献   

11.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8例DIC患者,以期降低DIC的发生,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 研究DIC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结果 8例DIC患者中残废例,占25%。存活6例,占75%。诱发因素:羊水栓塞,出血性休克,胎盘因素等为主。在一般抗休克不治疗中积极去除DIC诱发因素,合理应用肝素,补充凝血因子,难以控制的阴道出血,创造条件及时切除子宫而获救。结论 强调早期诊断,重视临床特点,动态观察实验室的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2.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多种疾病引发的血管内凝血的病理过程。促发因素很多,其产科并发症引起者尤为常见,称为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即产科DIC。起病急,病势凶险,母婴病死率高。本文对1992~1999年我院21例产科DIC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年龄21~32岁,平均27.3岁,孕产次:初产妇5例,经产妇16例。发生时间:产时4例,产后17例。1.2 诱因 产时子宫破裂2例,羊水栓塞4例(其中1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发生,1例分娩过程中用催产素,1例顺产,1例孕12周钳刮过程中发生);胎盘部分植入5例;胎盘早剥4例;中期妊娠死胎3例;前置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2月-2011年2月所收治的30例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进行治疗后的护理,包括补充血容量以及凝血物质,对于进行引产手术及死胎剖宫产的患者适时停止妊娠,对于治疗中不停流血的患者采用肝素治疗,必要时采用医用纱布堵住患者的宫腔[1].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护理,本组患者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症状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对于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治,术后精心护理,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减轻患者的痛苦,达到救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32例产科DIC病例资料.结果 6例经积极处理后仍有阴道出血者,行次全子宫切除;2例行次全子宫切除后病情未控制再次手术切除残余子宫颈.32例均抢救成功.结论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生时应采取去除病因、尽早终止妊娠、抗休克和输新鲜血液等措施,必要时行子宫切除.  相似文献   

15.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七例报告陈维英(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239001)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简称DIC),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凝血机制异常的综合征。发病迅速,病情复杂、死亡率高,应引起临床上重视。现将诊治7例DIC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初...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和处理。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3年9月底期间诊治的9例DI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IC的发生率为同期分娩人数的0.17%,诱发因素依次为产后出血性休克、羊水栓塞、子痫抽搐及妊娠急性脂肪肝。9例患者治愈7例,死亡2例。结论:产科急性DIC绝大部分发生在胎儿娩出后,且多发生在有并发症的孕产妇。诊断根据诱发因素、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确定。  相似文献   

17.
18.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婧 《当代医学》2010,16(19):65-66
目的分析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以及诊治措施。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治愈,治愈率为72.2%,死亡5例,死亡率为27.8%。其中原发病为羊水栓塞3例,胎盘早剥1例、重症肝炎1例。结论进行早期诊断以及阻断促凝物质的来源在治疗过程中极为重要,或术中抗休克、抗凝血条件下实施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通过对三例产科DIC病例分析,讨论了产科DIC的识别、预防及处理。提出早期发现DIC与早期足量用肝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