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对患儿心肌的影响,同时探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J(cTnl)水平检测在其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间收治的66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观察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免疫抑制法测定血清cTnl和肌酸磷酸激酶MB(CK-MB)水平,并取同期40例患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 病理性黄疸患儿血清cTnl和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血清cTnl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中血清cTnl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K-MB的阳性率,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以合并心肌损害;血清cTnl水平检测可用于临床,以便进行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对患儿心肌的影响,同时探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J(cTnl)水平检测在其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间收治的66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观察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免疫抑制法测定血清cTnl和肌酸磷酸激酶MB(CK-MB)水平,并取同期40例患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 病理性黄疸患儿血清cTnl和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血清cTnl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中血清cTnl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K-MB的阳性率,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以合并心肌损害;血清cTnl水平检测可用于临床,以便进行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新生儿黄疸与心肌损伤之间的相关性,了解新生儿黄疸心肌损伤发病机制,进一步指导临床诊疗与研究。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新生儿黄疸患者192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生理性黄疸组与病理性黄疸组,检测患儿CK-MB、CK、CTnI、外周血中总胆红素水平,分析总胆红素与CK-MB、CTnI之间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儿总胆红素、CTnI、CK-MB、CK水平均异常升高,病理性黄疸组患儿总胆红素、血清CK-MB、CK水平均显著高于生理性黄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黄疸外周CK-MB、CTnI与总胆红素水平呈直线相关(r>0.4,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与心肌损伤的发生之间存在典型相关性,尤其是病理性黄疸患儿心肌损伤严重程度显著高于其他黄疸患儿,要加强对新生儿黄疸及有无溶血征象诊疗关注,以便更好的提升患儿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并心肌损害患者血清cTnⅠ及CK-MB的水平变化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和酶动学法测定58例窒息新生儿和30例正常新生儿血清cTnⅠ和CK-MB水平。结果窒息并心肌损害组新生儿血清cTnⅠ和C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者呈直线相关关系,差异有显著性;cTnⅠ在保持较高的灵敏度同时,特异度比CK-MB高。结论cTnⅠ可作为窒息新生儿疑似心肌损害的灵敏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5.
王敏  刘珺凌  薛芳 《海南医学》2013,24(23):3511-3513
目的观察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肌钙蛋白Ⅰ(cTnⅠ)值的变化,探讨窒息新生儿缺氧程度与心肌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60例窒息新生儿(观察组)确诊当天和30例无窒息的新生儿(对照组)出生后3 d的CK-MB与cTnⅠ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重度患儿与轻度患儿的平均血清CK-MB分别为(108.5±17.2)U/L、(70.4±15.3)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7±1.2)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患儿与轻度患儿的平均血清肌钙蛋白Ⅰ值分别为(0.38±0.03)μg/ml、(0.22±0.02)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3±0.01)μ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窒息患儿平均血清CK-MB与肌钙蛋白Ⅰ值明显高于轻度窒息患儿(P〈0.05);窒息新生儿日龄越小,其血清CK-MB与肌钙蛋白I值越高,随着治疗而逐渐下降。结论窒息新生儿的缺氧程度与心肌损害程度之间呈正相关性,血清CK-MB与肌钙蛋白Ⅰ值的变化可作为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早期诊断敏感而特异的指标,具有判断病情轻重、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疾病转归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评估创伤性窒息对心肌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对31例创伤性窒息患儿和23例正常儿童进行cTnⅠ检测,同时检测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创伤性窒息组急性期血清cTnⅠ、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窒息程度有关,cTnⅠ诊断创伤性窒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优于CK-MB.结论血清cTnⅠ和CK-MB的测定有助于早期预测心肌细胞损害,cTnⅠ优于CK-MB.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对统性红斑狼疮(SLE)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35例SLE患者及30例健康者外周血清cTnⅠ水平,将SLE患者根据病情分为活动组(21例)和稳定组(14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SLE病情活动组血清cTnⅠ永平显著高于SLE病情稳定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而SLE病情稳定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SLE病情活动组血清cTnⅠ定量检测增高的阳性率明显高于SLE病情稳定组(P〈0.01)。结论血清cTnⅠ的增高可作为SLE心肌损伤的诊断指标之一,是较敏感和特异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肌钙蛋白Ⅰ(cTnⅠ)、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价值。方法对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40例体检正常者cTnⅠ、Mb和CK-MB进行检测,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cTnⅠ、Mb和CK-M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TnⅠ、Mb和CK-MB的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病情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支原体肺炎与细菌性肺炎新生儿心肌酶及肌钙蛋白Ⅰ (cTnⅠ)的水平.方法:临床确诊为新生儿支原体肺炎(MPP组)55例和新生儿细菌性肺炎(N-MPP组)60例,于入院后第2天、第7天和2周测定血清心肌酶及cTnⅠ,并与56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MPP组、N-MPP组患儿入院第2天、第7天心肌酶及cTnⅠ均高于对照组(P<0.01),入院后第2天N-MPP组高于MPP组(P<0.05或P<0.01),第7天MPP组高于N-MPP组(P<0.05或P<0.01);入院后2周N-MPP组心肌酶及cTnⅠ基本降至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PP组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生儿支原体肺炎较细菌性肺炎心肌酶及cTnⅠ水平升高延迟出现且恢复慢,不同时间检测心肌酶及cTnⅠ,可了解患儿心肌损害情况,及时给予保护心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增强免疫比浊法及酶速率法测定5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41例非心肌炎患儿和45例健康体检小儿的m清cTnⅠ及CK-MB阳性率.结果 3组间血清cTnⅠ比较和CK-MB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72.21,P<0.05;χ2=35.24,P<0.05);病毒性心肌炎组CK-MB阳性率较cTnⅠ阳性率低(χ2=4.32,P<0.05);非心肌炎组cTnⅠ阳性率低于CK-MB阳性率(χ2=21.09,P<0.05);对照组血清cTnⅠ和CK-MB阳性率均为0.血清CK-MB阳性率随病程延长下降,病程在1周内血清cTnⅠ阳性率高于血清CK-MB阳性率(χ2=4.50,P<0.05).结论 测定cTnⅠ对于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肌酶、肌钙蛋白Ⅰ( cTnⅠ)、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在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215例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普通EV71型手足口病病例1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心肌酶、cTnⅠ的水平,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并分析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cTnⅠ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肌酶、cTn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治疗后心肌酶、cTnⅠ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足口病病程中心肌较易受到侵犯,重症病例心肌酶、cTnⅠ升高更为明显;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较,肺炎支原体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为导致手足口病加重的一个诱因,手足口病心肌酶、cTnⅠ、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重大,可作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检测的常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与窒息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窒息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其中窒息轻度患儿33例、重度患儿27例;另选取3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于出生后1、7 d进行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测,检测项目具体包括:血清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标志物检测水平差异。结果重度窒息患儿的各项标志物检测水平均高于轻度窒息患儿,而轻度窒息患儿的各项标志物检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健康新生儿。且除对照组的cTn-I水平外,其余检测指标在第7天检测水平均明显低于第1天检测水平。结论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水平可反应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窒息越严重,标志物检测水平越高,而检测指标中,血清肌钙蛋白( cTn-I )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作为临床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定量测定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HIE组新生儿35例,正常对照组新生儿15例。正常对照组于生后1天,HIE组分别于生后1天(急性期)及第7天(恢复期)抽股静脉血4 m l,检测H-FABP和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急性期HIE组血清H-FABP和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恢复期轻、中度HIE患儿血清H-FABP和CK-MB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度HIE患儿血清CK-MB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而重度HIE患儿血清H-FAB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血清H-FABP的浓度可随HIE的病情程度而相应变化。急性期HIE患儿血清H-FABP与CK-MB的阳性率分别为:H-FABP 94.3%,CK-MB 42.9%,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期HIE患儿检测血清H-FABP的敏感性高于血清CK-MB。结论H-FABP是一种微小心肌损害高敏感的指标,对筛查HIE患儿有无合并心肌损害、指导治疗及判断HIE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与脑脊液胆红素检测水平。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9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为观察组,并以同时期59例非黄疸但需进行血液及脑脊液检查的新生儿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的血清胆红素与脑脊液胆红素水平进行比较,同时将观察组中不同严重程度及病因患儿的检测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与脑脊液胆红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重度患儿的检测水平高于轻度及中度患儿,中度患儿高于轻度患儿,同时母乳性黄疸患儿的检测水平低于其他患儿,且血清胆红素均高于脑脊液,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与脑脊液胆红素检测水平均较高,且受严重程度及病因的影响均较大,血清检测结果高于脑脊液。  相似文献   

15.
温勇晖 《广西医学》2008,30(1):52-53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 Ⅰ)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重度新生儿窒息40例,轻度新生儿窒息40例,正常新生儿40例的血清CTn Ⅰ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水平.结果 新生儿窒息时血清CTn Ⅰ及CK-MB阳性率均明显增高,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血清CTn Ⅰ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CK-MB.结论 CTn Ⅰ和CK-MB检测对新生儿窒息患儿心肌损害均有诊断价值;CTnⅠ与CK-MB比较,CTn Ⅰ在新生儿窒息中有较高特异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54例窒息新生儿于入院时检测血清心肌酶及心肌cTnⅠ,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窒息新生儿心肌酶与心肌cTnⅠ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且与窒息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新生儿窒息时心脏是受损的重要脏器之一,心肌酶及心肌cTnⅠ的测定,对了解是否存在心肌损害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是否会加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心肌损伤从而影响患儿血液中心肌酶的水平。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90例,经检查后分组,将其中139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观察组,余51例生理性黄疸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根据G6PD是否正常再分为观察Ⅰ组79例(G6PD正常)和观察Ⅱ组60例(G6PD缺乏),抽血检测所有患儿总胆红素(TBIL)、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中139例患儿的平均血清TBIL含量[(269.7±31.3)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86.5±19.8)μmol/L],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中AST、LDH、CK、CK-MB等心肌酶的平均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Ⅱ组患儿与观察Ⅰ组患儿胆红素水平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Ⅱ组患)LAST、CK、CK-MB、LDH等心肌酶的平均含量均明显高于观察Ⅰ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对心肌细胞造成损伤从而引起心肌酶水平的变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心肌酶升高程度与其黄疸水平呈正相关;G6PD缺乏可增强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细胞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肌钙蛋白Ⅰ与抗心肌抗体在川崎病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27例川崎病(KD)患儿及其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进行心脏肌钙蛋白Ⅰ(cTnⅠ)及抗心肌抗体(AHA)的测定,并同时检测CK-MB。结果 27例川崎病(KD)患儿中14例cTnⅠ阳性,17例AHA阳性,2例CK-MB阳性,对照组cTnⅠ、AHA、CK-MB全部阴性且AHA阳性组cTnI、CK-MB值明显高于AHA阴性组。结论川崎病早期cTnⅠ、AHA敏感性高于CK-MB,且AHA阳性患者组心血管受累的可能性大,从而提示AHA、cTnⅠ对早期诊断KD患儿心脏受累,及早给予保护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miR-1)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钙蛋白Ⅰ(cTn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东莞市大朗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36例)和中重度组(24例),并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miR-1、CK-MB、cTnⅠ水平,分析miR-1与CK-MB、cTnⅠ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度组血清miR-1水平低于轻度组和对照组,血清CK-MB、cTnⅠ水平高于轻度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组血清CK-MB、cTnⅠ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CK-MB、cTnⅠ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miR-1水平与CK-MB水平呈负相关(r=-0.863,P<0.001);血清miR-1水平与cTnⅠ水平呈负相关(r=-0.690,P<0.001);血清CK-MB水平与cTnⅠ水平呈正相关(r=0.800,P<0.001)。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miR-1水平与CK-MB、cTnⅠ表达水平存在相关性,血清CK-MB、cTnⅠ表达水平可有效预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窒息程度新生儿治疗前后血清肌钙蛋白-Ⅰ( cTnⅠ)水平变化及QT离散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30例轻度窒息新生儿(轻度窒息组),20例重度窒息新生儿(重度窒息组)出生后24h内及治疗后第7天的cTnⅠ与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同时第1天及第7天对收集病例进行心电图检测计算QT离散度,并与围产期无窒息史的20例新生儿(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窒息组新生儿生后第1天血清cTnⅠ与CK-MB及QT离散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且重度窒息组较轻度窒息组cTnⅠ与CK-MB升高更明显(P均<0.01),表明窒息程度越重血清cTnⅠ与CK-MB升高越明显.治疗7d后窒息新生儿cTnⅠ与CK-MB水平及QT离散度均能下降,与治疗前(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cTnⅠ与CK-MB均能敏感检出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且随着病情好转cTnⅠ与CK-MB及QT离散度均有明显下降,但由于CK-MB影响因素较多,且活性持续时间较短,目前多用cTnⅠ作为反映心肌损害指标,其联合QT离散度检测能早期敏感检出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有助于疗效判断及病情与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