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及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三病并存的护理认识。方法分析并总结26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及马尔尼菲青霉病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患者治愈5例,好转13例,死亡8例。存活患者随访6~30个月均未复发。结论三病并存时临床表现复杂,无特异性,护理难度大,应仔细观察病情,及早诊治,精心护理,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护理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AIDS)是由HIV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HIV病毒是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 。艾滋病的死亡率为10 0 % [2 ] 。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marneffei (PSM)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PM)引起的深部真菌病[3] ,有严重消耗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易于感染此病[4 ] 。AIDS合并PSM其临床表现复杂,可造成全身各系统受损害。2 0 0 1年3月~2 0 0 3年3月,我院收治AIDS合并PSM患者7例。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护理,其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且存活时间延长,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7例患者中,男6例,女1例,发病年龄2 …  相似文献   

3.
张国芬 《当代护士》2016,(7):109-111
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9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PM)感染致马尔尼菲青霉病(PSM)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后,结果 17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2例患者发生死亡。认为住院期间做好病室护理、用药护理、症状护理、情志护理及出院指导是治疗该病有效的关键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150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给予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等治疗,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护理措施保证了抗真菌、抗病毒治疗的顺利进行。结论 规范的治疗、严格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本病好转率,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AIDS)是由HIV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HIV病毒是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的死亡率为100%。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PM)引起的深部真菌病,有严重消耗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易于感染此病。AIDS合并PSM其临床表现复杂,可造成全身各系统受损害。2001年3月~2003年3月,我院收治AIDS合并PSM患者7例。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护理,其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且存活时间延长,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两性霉素B治疗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观察,总结两性霉素B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16例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16例患者好转107例,贫血30例,畏寒发热25例,肾功能损害18例,肝功能损害9例,低钾血症5例.结论 静脉应用两性霉索B不良反应多,护理过程中应加强观察,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下一步治疗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提高对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1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相对特异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出现中心坏死性脐状丘疹,抗炎或抗结核治疗无效,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真菌培养和病理活检可确诊.结论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误诊率高,常进展为播散型感染.对于长期发热、咳嗽,抗炎或抗结核治疗无效,白细胞比值正常或偏低的患者应考虑此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儿童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1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美德  陈峥嵘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11(5):355-355,I093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性 ,6岁半。因反复高热 15天 ,咳嗽 13天入院。起病初为 39℃ ,发热前有畏寒 ,四肢冰冷 ,近 10天来热峰高至 4 2℃ ,无抽搐 ,经治疗体温可下降 ,多于每天下午或傍晚复升至高峰。查体 :体温 38 2℃ ,急性病容 ,颈部、锁骨上可扪及数个约 1 5cm× 1 5cm大小淋巴结 ,成串珠状 ,可活动 ,双肺呼吸音粗 ,闻及痰鸣音。实验室检查 :WBC 5 4g L ,N81% ,L 17% ;RBC 2 98,Hb 83g L ;血沉 110mm h ;CP IgM(- ) ,MP IgM 1∶4 0 ( ) ;分枝杆菌 IgM、IgG(- ) ;EBV IgA、IgM( ) ;血培养 ( ) ;涂片找抗酸杆菌 (- )。胸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PSM)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对80例艾滋病合并PSM患者入院时、实施心理干预3周后,分别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结果:实施心理干预后本组SAS、SDS得分均低于心理干预前(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艾滋病合并PSM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32岁,已婚。2月前出现畏寒发热、体温39.5℃,不伴头晕、头痛。起初多下午发热,起病几天后,全天发热,伴有间歇性腹痛。入院时体检: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背部可见散在淡红色丘疹,直径约0.1cm,高出皮肤,压之褪色。入院后3d,颜面、颈部出现散在分布的红色丘疹,如米粒及黄豆大小,少数破溃后有少许黄白色粘稠脓性分泌物。腹部B超:腹腔内多发实质性结节(考虑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PSM)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57例AIDS患者骨髓和血液真菌培养以及骨髓涂片镜检检测马尔尼菲青霉(PM)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PM 77例,检出率为29.96%。血液及骨髓真菌联合培养检出PM 74例,其中骨髓及血液培养检出PM的病例数分别为65例和54例;骨髓涂片镜检检出PM 33例,其中30例经培养证实PM感染,3例培养结果阴性但临床资料支持PM诊断。以血液及骨髓联合培养阳性为金标准,AIDS患者骨髓及血液真菌培养PM检出率分别为87.84%和72.97%,2种培养方法之间及其与2种方法联合培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涂片镜检诊断PSM的特异性为90.91%,敏感性为44.59%。结合骨髓涂片镜检分析,血液及骨髓联合培养法诊断PSM的漏检率为3.90%。结论联合骨髓和血液真菌培养并结合骨髓涂片镜检检测PM,对提高AIDS患者合并PSM诊断的及时率和阳性检出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X线影像特征。方法 收集非洲多哥经确诊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54例,分析其胸部X线表现特征。结果 典型型肺结核9例(9/54,16.67%)、血源型5例(5/54,9.26%)、肺炎型17例(17/54,31.48%)、不典型型23例(23/54,42.59%);不同肺结核分型患者的病灶X线征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11,P < 0.001)。结论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X线表现多样,依据X线特征对其归纳分类,可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诊断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针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急性脊髓炎的临床特点,总结2例AIDS合并急性脊髓炎患者的护理,提出在做好消毒隔离和基础护理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病情观察、肢体的锻炼、压疮的护理及心理支持和对症护理,以使患者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腹部影像特点,结合实验室检查,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获得病原学证实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患者的腹部CT与MRI征象及临床资料。结果典型影像征象包括:腹腔内多发淋巴结肿大20例(90.9%),"三明治"征18例(81.8%),"多房样"改变8例(36.4%),肝大21例(95.5%),脾大20例(90.9%),肝、脾及肾内播散灶分别为4例(18.2%)、7例(31.8%)及2例(9.1%);其他征象包括肠管壁水肿6例(27.3%),少量腹腔积液12例(54.5%),肾上腺肿胀2例(9.1%),脾梗死2例(9.1%)。CD_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5个/μl 20例(90.9%)。上述征象结合极低CD_4~+T淋巴细胞计数,高度提示马尔尼菲蓝状菌病。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腹部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结合CD_4~+T淋巴细胞计数,对早期诊疗及疗效观察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及体会.方法 通过临床诊断,对66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并结合药物护理、心理护理等方法,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66例患者中8例症状改善后放弃治疗,有13例由于入院时病情危重,合并多种耐药菌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好转.结论 对艾滋病患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药物护理和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及体会。方法通过临床诊断,对66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并结合药物护理、心理护理等方法,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66例患者中8例症状改善后放弃治疗,有13例由于入院时病情危重,合并多种耐药菌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好转。结论对艾滋病患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药物护理和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感染患者的血象和骨髓象改变。方法:对2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感染患者的外周血涂片进行瑞氏染色,骨髓涂片分别进行瑞氏染色和糖原染色,观察细胞和真菌形态特征,同时进行外周血真菌培养,确立微生物学诊断依据。结果:2例患者血象中血小板计数均降低,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骨髓细胞瑞氏染色可见巨核系细胞生成减少。1例骨髓象可见散在或位于吞噬细胞内的马尔尼菲青霉病原体,呈类圆形、长圆形或腊肠形,糖原染色时可见细胞壁染成红色且清楚,病原体呈腊肠样时可见其中有一明显的横隔。结论:艾滋病患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感染时,血象至少存在一系减少,且其骨髓造血功能受到不同程度抑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与AIDS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累及腹部淋巴结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诊断及病原学培养确诊的AIDS合并PSM的28例患者及AIDS合并NHL的22例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计数及腹部淋巴结影像表现。结果:PSM组CD4+ T细胞计数绝对值明显降低、腹腔肿大淋巴结分布范围更广泛、肠系膜分支血管周围分布更多见,NHL组腹腔淋巴结融合趋势更明显。结论:AIDS合并PSM与AIDS合并NHL可通过CD4+ T细胞计数、腹腔淋巴结的分布范围及融合趋势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比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病人的影像学差异,探讨AIDS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45例AIDS合并肺结核病人进行影像学检查,其中胸部平片及CT检查7例,单纯CT检查38例,其中8例加做高分辨率CT(HRCT)扫描,4例加做增强扫描。单纯肺结核50例病人均有CT扫描。对合并肿块或纵隔可疑淋巴结结核病人行增强扫描。扫描结果根据发病部位、范围及病变性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变部位及范围对比:病变累及双肺、病变累及两叶和两叶以上、病变仅累及肺基底部或(和)前部(舌叶、中叶、上叶前段)组间的出现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性质特点对比:斑片状或大片状实变阴影、多发结节影、胸内淋巴结结核、胸腔积液出现率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片实变影内多发空洞出现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2,P=0.040)。两组患者年龄及CD4T细胞数检测结果对比: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7,P=0.076);45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CD4T细胞中位数为41/mm^3,3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CD4T细胞中位数为244/mm^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07.000,P〈0.001)。结论AIDS合并肺结核的胸部X线影像学表现由于CD4T细胞数减少而不典型。AIDS病人胸部呈多肺叶浸润,不典型部位(肺基底部或前部)亦常被侵犯,多发斑片或大片状实变阴影、多发结节性病变、纵隔淋巴结肿大、大片实变影内多发小空洞发生率明显增高,且常常是多种不典型征象并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