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血清生物标志物、MMP-2蛋白表达,观察解毒护肝汤对药物性肝损伤大鼠的干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宾阳性对照组、解毒护肝汤高、中、低剂量组。其中模型组和各给药组给予对乙酰氨基酚药液灌胃复制肝损伤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给予相应药液灌胃,连续给药30 d。实验结束时,检测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苹果酸脱氢酶(MDH)、对氧磷酶(PON1)、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含量变化以及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对乙酰氨基酚大鼠血清AST、ALT、DBIL、PON1、MDH、PN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P<0.01),解毒护肝汤中、低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转氨酶活性及胆红素含量(P<0.05,P<0.01),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肝损伤大鼠血清PON1、MDH含量(P<0.05),中剂量组明显降低MDH的含量(P<0.05)。肝损伤大鼠MMP-2蛋白阳性表达增多;水飞蓟宾胶囊,对照组以及解毒护肝汤各剂量组阳性表达明显减少。结论解毒护肝汤对APAP所致的药物性肝损伤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TGP)对四氯化碳(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90只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TGP高剂量组、TGP中剂量组、TGP低剂量组和双环醇片组,每组各15只。TGP各剂量组自造模前1周起,以15μL·g-1为给药剂量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双环醇片组给予110 mg·kg-1双环醇片溶液灌胃,每天1次,连续7 d。建立CCl4诱导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模型,造模24 h后自小鼠后眼眶静脉丛采血0.4 mL,使用试剂盒测定法检测中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采用Lowry法检测肝匀浆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的组织蛋白含量;HE染色小鼠肝组织作病理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TGP各剂量组及双环醇片组血清ALT、AST水平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小鼠肝匀浆MD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SOD、GPX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GP各剂量组MDA水平低于模型对照组,SOD、GPX含量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环醇片组MDA水平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总苷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确切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节免疫、抗氧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芍药甘草汤有效组分芍甘多苷利胆退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芍甘多苷(DSM)对正常大鼠胆汁流量和小鼠异硫氢酸-1-奈酯黄疸模型胆红素和转氨酶的影响.方法 SD大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DSM,观察药物对胆汁流量的影响;采用小鼠异硫氰酸-1-奈酯黄疽模型,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DSM,观察药物对胆红素和转氨酶的影响.结果 DSM具有增加正常大鼠胆汁流量,降低异硫氢酸-1-奈酯黄疸模型小鼠总胆红素、1 min胆红素及AST作用(P<0.05或0.01).结论 DSM具有利胆退黄作用.  相似文献   

4.
芍药苷对大鼠慢性肝损伤及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敏  张寒  褚静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6):4618-4619,4624
目的观察芍药苷(PF)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慢性肝损伤及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利用高脂低蛋白饲料和CCl4制作大鼠肝损伤模型,并同时给予相应药物灌胃,9周后取材送检。血液生化检测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放射免疫法测定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制备肝干粉,分光光度计检测羟脯氨酸(Hyp)。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HA、CⅣ和肝组织中Hyp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或0.01);与模型组比较,芍药苷3个剂量组可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ALT、AST;芍药苷408,0 mg/kg剂量组可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HA含量及根据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计算的胶原蛋白量(P<0.05和0.01)。结论芍药苷对慢性肝损伤及纤维化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在免疫性肝损伤小鼠体内的药动学特点。方法:采用卡介苗加脂多糖尾静脉注射法建立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HPLC法测定模型小鼠和正常小鼠灌胃给予白芍总苷(0.47g/kg、1.41g/kg、2.82g/kg)后15、30、60、90、120、150、180、240、360、480、720min血浆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浓度,根据药时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采用SPSS11.5软件分析各组各剂量间药动学参数的异同。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内白芍总苷的Tmax明显提前,t1/2明显延长,Cmax、AUC0-t和AUC0-∞显著增大;各剂量间白芍总苷的Tmax和t1/2没有差异,芍药苷剂量与Cmax、AUC0-t和AUC0-∞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对白芍总苷的吸收速度较正常小鼠加快,吸收量较大,消除减慢。  相似文献   

6.
苁蓉总苷对氢化可的松致肾阳虚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苁蓉总苷对氢化可的松所致肾阳虚模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连续灌胃给予苁蓉总苷30d,于实验的第11~18天灌胃氢化可的松(正常对照组除外)复制肾阳虚模型,观察记录小鼠的一般状态及死亡情况,使用跳台法观察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结果:(1)苁蓉总苷各剂量组少动、竖毛、少食、少饮、颤抖等阳虚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动物死亡数明显减少.(2)苁蓉总苷各剂量组在给予氢化可的松后,各动物的跳台潜伏期明显延长,5min内的错误次数明显减少.结论:苁蓉总苷能明显改善氢化可的松致阳虚小鼠的一般状况及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并能明显降低小鼠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天麻葡聚糖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正常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药组,每组10只小鼠。给药组小鼠通过灌胃方法给予天麻葡聚糖50rag/kg,连续5d;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通过灌胃方法给予等量o.9%NaCl溶液。末次给药24h后,模型组和给药组小鼠按0.04ml/只灌胃给予CCl4原液,造成急性肝损伤,正常组灌胃给予等量0.9%NaCl溶液;24h后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u)、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天麻葡聚糖组小鼠血清ALT活性降低极显著,AST活性变化也有降低的趋势;病理切片表明葡聚糖作用后肝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天麻葡聚糖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叶底珠水提取物对四氯化碳引起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2.0,1.0,0.5g/kg-1灌胃叶底珠水提取物;阳性对照组按0.1g/kg-1水飞蓟宾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第5天给药1小时后,模型组、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按0.015ml.g-1腹腔注射0.1%CCl4,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测定小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活性和肝组织超氧化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叶底珠水提取物能显著降低CCl4所致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P0.01),同时升高肝组织SOD活性(P0.01),降低肝组织MDA的含量(P0.01)。结论:叶底珠水提取物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血清生物标志物、HSP70蛋白表达,观察解毒护肝方对药物性肝损伤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宾阳性对照组,解毒护肝方高、中、低剂量组。其中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给予相应药液灌胃,连续给药30天。实验结束时,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苹果酸脱氢酶(MDH)、谷氨酸脱氢酶(GLDH)、精氨酸酶(ARG)的含量变化,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热应激蛋白(HSP70)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对乙酰氨基酚大鼠血清AST、ALT、DBIL、ARG、GLDH、MDH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P0.01),解毒护肝方中、低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转氨酶活性及胆红素含量(P0.05,P0.01),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肝损伤大鼠血清MDH含量(P0.05),中剂量组明显降低ARG、MDH的含量(P0.05)。肝损伤大鼠HSP70蛋白阳性表达增多;水飞蓟宾对照组以及解毒护肝方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0.05,P0.01)。结论:解毒护肝方各剂量组均有一定的护肝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HSP70蛋白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地丁草对实验性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地丁草水提取物对四氯化碳引起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丁草水提取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地丁草水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2.0,1.0,0.5 g/kg灌胃地丁草水提取物;阳性对照组按0.1 g/kg水飞蓟宾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共5 d.第5天给药1 h后,模型组,地丁草水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按0.15 ml/10 g腹腔注射0.1% CCl4,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测定小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和肝组织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地丁草水提取物能显著降低CCl4所致小鼠血清ALT(P<0.01)和AST活性 (P<0.05),升高肝组织SOD活性(P<0.01),降低肝组织MDA的含量(P<0.01).结论 地丁草水提取物对 CCl4 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重用赤芍治疗ANIT诱导大鼠急性淤胆型肝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赤芍对α-萘异硫氰酸酯(α-naphthylisothiocy,ANIT)诱导大鼠急性淤胆型肝炎的保护作用.方法:赤芍高、中、低(分别相当于原生药量36,18,1g·kg-1)剂量ig给药3 d(2次/d)后,采用ANIT(60 mg·kg-1)诱导大鼠急性淤胆型肝炎模型,造模后继续给药3次,末次给药1h后,进行胆管引流,记录大鼠6h内的胆汁流量,检测血清学指标变化及肝脏病理学改变,结合对应分析综合评价赤芍对ANIT诱导大鼠急性淤胆型肝炎的影响.结果:血清生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赤芍中、高剂量给药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 TBA)明显降低(P<0.01),胆汁流量显著升高(P<0.05),低剂量组变化不明显;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赤芍中、高剂量组肝脏病变均有明显改善,低剂量组改善不明显;对应分析结果表明,赤芍中、高剂量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呈剂量依赖性增强.结论:高、中剂量赤芍(36,18 g·kg-1)对ANIT诱导的大鼠急性淤胆型肝炎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岩黄连生物总碱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 岩黄连生物总碱予小鼠连续灌胃给药10 d,用CCl4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测定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以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观察光镜下小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岩黄连生物总碱高、中、低各剂量组均能抑制小鼠腹腔注射CCl4引起的急性肝损伤所致的ALT和AST的升高,同时能升高肝组织中SOD的含量,并能降低MDA的含量;减轻肝组织坏死程度.结论 岩黄连生物总碱对四氯化碳所致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山茱萸总苷(TGCO)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C57BL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GCO高、中、低剂量组(920、460、230 mg/kg)和联苯双酯组(0.1 g/kg),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采用尾静脉注射ConA 15 mg/kg制备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建模后2 h,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以0.02 m L/g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联苯双酯0.1 g/kg灌胃,TGCO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TGCO溶液920、460、230 mg/kg灌胃,每6 h灌胃1次,连续给药5次。末次灌药2 h后,称质量后处死小鼠,比较各组小鼠的肝脏、脾脏系数,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肝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CT)、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TGCO各剂量组和联苯双酯均能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增加的肝脏指数、脾脏指数(P0.05),改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肝脏组织病理学分级,减轻ConA所致肝损伤的炎性反应,抑制血清ALT、AST的升高,降低肝匀浆中TNF-α、OCT、IFN-r、IL-1和IL-6含量及提高SOD的活性。[结论]TGCO对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一定治疗作用,并且在实验剂量范围内呈显著的剂量依赖性,其保肝机制可能与减少炎性因子的生成、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提升以及免疫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葛根素与葛根多肽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ALD)的治疗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水飞蓟宾葡甲胺)和葛根素低、中、高剂量组以及葛根多肽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用市售56°白酒每日1次连续4d灌胃,建立ALD模型,停酒2d,各给药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灌胃5d,第12日再次给酒,次日取样检测。比较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比较各组小鼠肝脏组织损伤评分。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ALT、AST、CHOL含量显著增加(P0.001),HDL、LDL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与模型组比较,水飞蓟宾葡甲胺和葛根素、葛根多肽各剂量均能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血清ALT、AST、CHOL含量(P0.001),葛根素各剂量能显著提高HDL含量(P0.05),葛根素低、高剂量能显著降低LDL含量(P0.05)。高剂量葛根素和葛根多肽降低ALT、AST含量和高剂量葛根素降低CHOL含量效果与阳性药物相比更加显著(P0.05)。模型组小鼠肝脏组织损伤评分明显低于正常组(P0.001),各药物组评分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P0.001)。结论:各剂量葛根素、葛根多肽均能改善ALD模型小鼠肝组织损伤,保护小鼠肝组织形态,且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芍甘多苷(DSM)对多种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四氯化碳(CCl4)、D-氨基半乳糖(D-GalN)诱发小鼠化学性急性肝损伤,内毒素+卡介苗(LPS+BCG)诱发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然后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DSM,每天1次,连续4天,观察药物对血清转氨酶和肝脏病理形态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转氨酶及肝脏病理组织学评分明显增高,DSM组血清转氨酶,肝脏病理组织学评分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DSM能减轻化学性和免疫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成药》2021,(5)
目的筛选特色裸茎金腰Chrysosplenium nudicaule Bunge(亚吉玛)逆转ANIT致小鼠肝内胆汁淤积(IC)型肝损伤的有效部位。方法灌胃ANIT的橄榄油溶液诱导小鼠急性IC,测定小鼠血清中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直接胆红素(DBIL)和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RT-PCR法测定各极性部位对小鼠肝组织中小异源二聚体伴侣(SHP)、Na~+-牛磺胆酸转运体(NTCP)mRNA的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乙酸乙酯部位(EAP)和正丁醇部位(BAP)高剂量组(4.0 g/kg)能降低小鼠血清中ALT、AST、ALP、TBA、DBIL、TBIL水平(P0.05,P0.01),且能上调小鼠肝组织SHP、NTCP mRNA的表达(P0.05,P0.01)。结论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为裸茎金腰逆转小鼠急性IC的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17.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4):100-102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对D-半乳糖胺诱导的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实验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白芍总苷(60、120、240mg/kg)组、联苯双酯(100mg/kg)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天,末次给药8小时后,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胺诱导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白芍总苷对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的影响,观察白芍总苷对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影响,ELISA法测定白芍总苷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白芍总苷240 mg/kg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血清中ALT、AST、TNF-α水平;显著降低肝匀浆中MDA含量;显著升高SOD、GSH-Px活性。结论:白芍总苷对Gal N诱导的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肝康片对四氯化碳致动物肝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肝康片对化学药物诱发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肝康片高、中、低剂量组(32.8,16.4,8.2 g.kg-1)和护肝片组(5.62 g.kg-1)。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外,其余小鼠每日给药ig 1次,共7 d,从第5天开始,各给药组及模型组予ip 0.2%CCl4(20 mL.kg-1)1次,造成急性肝损伤。造模后48 h,采血测定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含量。另取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肝康片高、中、低剂量组(22.68,11.34,5.67 g.kg-1)和护肝片组(3.8 g.kg-1),除正常组ip等体积生理盐水外,其他大鼠ip 10%CCl4(5 mL.kg-1),每周2次,连续7周,造成慢性肝损伤。观察大鼠血清的生化指标和病理组织变化。结果:给药7 d,肝康片高中剂量组可降低小鼠CCl4急性肝损伤血清中的ALT(47.31±9.37),(60.14±11.25)U.L-1和AST(231.67±19.26),(272.11±15.25)U.L-1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异。给药8周,各剂量组肝康片还可明显降低CCl4大鼠慢性肝损伤血清中ALT和AST的含量,提高血清中的白蛋白(ALB)(40.7±1.5),(39.6±1.8)g.L-1的含量,降低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9.22±1.90),(9.34±2.78)μmol.L-1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肝康片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和大鼠慢性肝损伤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吕颖坚  贾凤兰  阮明  张宝旭 《中药材》2008,31(9):1364-1368
目的:探讨五指毛桃水提物对二甲基甲酰胺(DMF)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雌性C57BL/6小鼠25只,雄性ICR小鼠35只,各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DMF组、五指毛桃低、中、高剂量组.五指毛桃各组每天分别灌胃给予五指毛桃水提物100、200、300 g生药/kg,共5 d,第4 d给药30 min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小鼠腹腔注射DMF造模.染毒48 h后,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并以光镜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C57BL/6和ICR小鼠各剂量组血清中ALT、AST和LDH活性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肝脏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五指毛桃对DMF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通路研究白术内酯Ⅰ对自身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90只SPF级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损伤组、白术内酯Ⅰ低剂量组、白术内酯Ⅰ中剂量组、白术内酯Ⅰ高剂量组及泼尼松组,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其余组小鼠尾静脉注射伴刀豆球蛋白A建立自身免疫性肝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白术内酯Ⅰ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60 mg/kg、120 mg/kg、240 mg/kg的白术内酯Ⅰ,泼尼松组灌胃7.8 mg/kg的泼尼松,正常对照组和肝损伤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均1次/d,共灌胃21 d。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肝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实时定量PCR测定肝组织中JAK2、STAT3、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21(IL-21)、白细胞介素-6(IL-6)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肝组织中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肝损伤组比较,白术内酯Ⅰ各剂量组和泼尼松组小鼠血清ALT、AST、TBil、TBA、ALP水平,肝组织中MDA、MPO水平,肝组织中JAK2、STAT3、IL-21、IL-6 mRNA表达水平和JAK2、STAT3、p-JAK2/JAK2、p-STAT3/STAT3水平均明显降低,肝组织中CAT、GPx水平及IL-10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各指标随着白术内酯Ⅰ剂量的增加变化越明显,白术内酯Ⅰ各剂量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E染色显示白术内酯Ⅰ各剂量组及泼尼松组小鼠肝组织空泡化、坏死明显轻于肝损伤组。结论白术内酯Ⅰ能够改善自身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功能,抑制肝组织氧化及炎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